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M2.5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iNOS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昂盛骏 熊丽林 唐萌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_(2.5))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合成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空气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采集南京市大厂区空气中PM_(2.5),并制成0、12、25、50、100、200、400μg/m L... [目的]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_(2.5))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合成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空气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采集南京市大厂区空气中PM_(2.5),并制成0、12、25、50、100、200、400μg/m L悬液,染毒A549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毒性;用硝酸还原酶法测NO;用一氧化氮合酶测定试剂盒测iNOS;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iNOS m 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iNOS、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p65-NF-κB和p38-MAPK两条通路的抑制剂分别采用PDTC和SB203580。[结果]PM_(2.5)与A549细胞存活率呈剂量-反应关系(r=-0.971,P<0.05);NO和iNOS释放量均随剂量增加而升高(rNO=0.989,riNOS=0.950,均P<0.05),染毒剂量为100μg/m L时,NO释放量高达(97.40±11.11)μmol/L,是对照组的6.59倍;iNOS释放量为(16.16±0.75)U/m L,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约29%。经SB203580和PDTC两种抑制剂预处理后,iNOS释放量下降:抑制剂SB203580浓度为25μmol/L时,iNOS释放量为(3.149±0.139)U/m L;抑制剂PDTC浓度为25μmol/L时,iNOS释放量为(4.361±0.182)U/m L,约占对照组1/4;iNOSm RNA表达量下调,各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抑制剂均能抑制PM_(2.5)诱导的A549细胞iNOS蛋白表达。[结论]PM_(2.5)引起A549细胞存活率降低,具有剂量-反应关系,且剂量≥25μg/m L的PM_(2.5)可刺激A549细胞NO和iNOS的合成,PM_(2.5)可能通过NF-κB和MAPK两条通路调控iNOS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人肺腺癌A549细胞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核转录因子-ΚB P38 毒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纳米氧化铁的毒性及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昂盛骏 唐萌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纳米材料是指粒径至少有一维在1~100 nm的物质,由于其大小和结构特殊,在传导性、反应性和光敏性上有独特之处。近年来,随着对纳米材料不断深入的研究,纳米氧化铁特别是磁性纳米氧化铁被运用到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包括MRI对比剂、药物载... 纳米材料是指粒径至少有一维在1~100 nm的物质,由于其大小和结构特殊,在传导性、反应性和光敏性上有独特之处。近年来,随着对纳米材料不断深入的研究,纳米氧化铁特别是磁性纳米氧化铁被运用到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包括MRI对比剂、药物载体和生物分子探针等,这些已经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纳米材料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铁 生物效应 毒性 毒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CdTe@MPA量子点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詹庆玲 唐萌 +7 位作者 张婷 胡媛媛 应佳丽 昂盛骏 孔璐 黄艳梅 巩凡 薛玉英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CdTe@MPA量子点[以巯基丙酸(MPA)为壳修饰、以碲化镉(CdTe)为核的核一壳型量子点]染毒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活性的影响。方法将RAW264.7细胞暴露于终浓度为0(对照)、5、10、20、40、80、160、240、320μg/ml... 目的研究CdTe@MPA量子点[以巯基丙酸(MPA)为壳修饰、以碲化镉(CdTe)为核的核一壳型量子点]染毒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活性的影响。方法将RAW264.7细胞暴露于终浓度为0(对照)、5、10、20、40、80、160、240、320μg/ml的CdTe@MPA量子点(粒径分别为2.2、3.5nm)溶液培养12、24、48h。采用MTT比色法测定RAW264.7细胞的活性,并计算半数致死剂量(IC50)。结果在相同粒径、相同染毒时间下,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CdTe@MPA量子点染毒组RAW264.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Te@MPA量子点对RAW264.7细胞染毒12h后,当染毒剂量为5.40、160μg/ml时,3.5nm粒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2.2nm粒径组,当染毒剂量为240~320μg/ml时,3.5nm粒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低于2.2nm粒径组;染毒24h后,当染毒剂量为5—40μg/ml时,3.5nm粒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2.2nm粒径组,当染毒剂量为80~320μg/ml时,3.5nm粒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低于2.2nm粒径组;染毒48h后,当染毒剂量为5-160μg/ml时,3.5nm粒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低于2.2nm粒径组。粒径为2.2、3.5nm的CdTe@MPA量子点对RAW264.7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69.635、65.434μg/ml。CdTe@MPA量子点的剂量、时间及其粒径对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剂量〉时间〉粒径。结论CdTe@MPA量子点可抑制RAW264.7细胞的活性,且与染毒剂量、时间、粒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RAW264 7 细胞增殖抑制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