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NK/T细胞淋巴瘤生存素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明萌 邹典定 +3 位作者 王大斌 赵东赤 夏东 易建华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501-503,520,i001,共5页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 (Survivin)在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 ,及其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方法 :应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 过氧化酶连接法 (SP法 )检测 2 5例鼻NK/T细胞淋...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 (Survivin)在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 ,及其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方法 :应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 过氧化酶连接法 (SP法 )检测 2 5例鼻NK/T细胞淋巴瘤组织和 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Sur vivin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2 5例鼻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 17例 (6 8.0 0 % ) ,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Survivin不表达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2 5例鼻NK/T细胞淋巴瘤中平均凋亡指数 (AI)为 1.92 %± 0 .86 % ,平均增殖指数 (PI)为 4 1.4 8%± 5 .10 % ;Survivin表达阳性组AI(1.71%± 0 .6 1% )显著低于阴性组 (2 .2 9%± 0 .72 % ) ,PI(4 3.35 %± 4 .80 % )显著高于阴性组 (37.5 0 %± 2 .90 % )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结果 :鼻NK/T细胞淋巴瘤中Survivin基因表达上调 ,Survivin基因可能通过肿瘤细胞凋亡的抑制和细胞增殖参与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SURVIVIN基因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下载PDF
Survivin在中线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明萌 王大斌 +2 位作者 易建华 邹典定 姚俊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815-818,共4页
为了探讨凋亡抑制基因存活蛋白(survivin)在中线T细胞淋巴瘤(midlineTcelllymphoma,MTL)中的表达及其与EB病毒(EpstinBarrvirus,EBV)感染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石蜡切片中存活蛋白和EBV潜伏膜蛋白(latentmembraneprotein,LMP1... 为了探讨凋亡抑制基因存活蛋白(survivin)在中线T细胞淋巴瘤(midlineTcelllymphoma,MTL)中的表达及其与EB病毒(EpstinBarrvirus,EBV)感染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石蜡切片中存活蛋白和EBV潜伏膜蛋白(latentmembraneprotein,LMP1)的表达,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EBV编码的RNA(EBVencodedRNA,EBER1/2)。结果表明:41例MTL中26例存活蛋白阳性表达(63.42%),而在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均未检测出存活蛋白表达;存活蛋白在低度恶性MTL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2.50%,在中高度恶性MTL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76%,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意义(χ2=8.55,P<0.01);EBER1/2阳性率为70.73%,LMP1阳性率为41.46%,EBV阳性组与EBV阴性组之间存活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TL组织中存活蛋白表达上调,存活蛋白表达阳性率与MTL的恶性程度有关,存活蛋白基因可能通过肿瘤细胞凋亡的抑制参与MTL的发生发展,但未发现存活蛋白表达与EBV感染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活蛋白 T细胞淋巴瘤 中线T细胞淋巴瘤 EB病毒 潜伏膜蛋白 EBV编码RNA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繁景”杜鹃生理特性及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明萌 何静雯 +2 位作者 卢丹 谢晓鸿 吴月燕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69-978,共10页
"繁景"杜鹃为杂交后代优良新种,研究其对低温的耐受能力,为宁波及周边城市将其作为绿化植物提供参考。该研究以一年生杂交后代优良株系"繁景"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利用人工降温的方法,研究不同低温(0℃,-3℃,-6℃,-... "繁景"杜鹃为杂交后代优良新种,研究其对低温的耐受能力,为宁波及周边城市将其作为绿化植物提供参考。该研究以一年生杂交后代优良株系"繁景"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利用人工降温的方法,研究不同低温(0℃,-3℃,-6℃,-9℃)对其生长状态、生理生化及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和0℃的低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降低缓慢且与处理前变化不显著,在-9℃和-6℃的低温胁迫下,其叶绿素含量要显著低于处理前和对照组,不同低温处理下,叶片光合速率均呈下降趋势,至试验结束时,光合速率与温度成正比。在-9℃和-6℃低温胁迫下,其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增长最快,且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下降幅度最大,在-3℃和0℃低温胁迫下,MDA的含量增长较明显,但可溶性蛋白,CAT,POD及SOD活性变化不明显。温度降低对其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较大,在0℃和-3℃低温胁迫下,其细胞结构正常;在-6℃低温胁迫下,类囊体结构开始模糊,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变大且增多;在-9℃低温胁迫下,细胞膜开始解体,叶绿体被膜破损缺失严重,空洞化程度严重,部分细胞甚至成为空细胞。综合各指标变化情况,杜鹃优良株系能耐受的较低温度为-6℃。因此,杜鹃该优良株系为较耐寒品种,可作为宁波及周边城市良好的杜鹃花绿化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杂交后代 生理特性 超微结构
下载PDF
NK/T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明萌 王大斌 +2 位作者 桂卫星 易建华 邹典定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58-660,共3页
目的:探讨NK/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与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NK/T细胞淋巴瘤CD45RO、CD3ε、CD56、CD20、TIA-1、Granzyme B确定肿瘤细胞免疫表型以及EBV潜伏膜蛋白(LMP-1),原位杂交技术检... 目的:探讨NK/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与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NK/T细胞淋巴瘤CD45RO、CD3ε、CD56、CD20、TIA-1、Granzyme B确定肿瘤细胞免疫表型以及EBV潜伏膜蛋白(LMP-1),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BV编码的RNA(EBER1/2)。结果:CD45RO、CD3ε及TIA-1全部阳性(100%),Granzyme B阳性22例(88.00%),CD56阳性21例(84.00%),CD20全部阴性(100%);EBER1/2阳性21例(84.00%),LMP-1阳性12例(48.00%)。结论:EBV感染与NK/T细胞淋巴瘤关系密切,EBV感染在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EB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琉球红”杜鹃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明萌 何静雯 +2 位作者 卢丹 谢晓鸿 吴月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3期29-31,88,共4页
[目的]研究"琉球红"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方法]试验采用盆栽方法,以"琉球红"杜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琉球红"杜鹃叶片中3种保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对电导... [目的]研究"琉球红"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方法]试验采用盆栽方法,以"琉球红"杜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琉球红"杜鹃叶片中3种保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理化指标,在0、-3和-6℃(T_1、T_2和T_3)低温条件下,处理1、2、3、4、5、6 d时的变化情况。[结果]在低温胁迫下"琉球红"杜鹃叶片中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琉球红"杜鹃叶片保护酶CAT、POD和SOD活性先升高,且在低温胁迫4 d时,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酶活性达到最高,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增加,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开始下降,在低温胁迫6 d时达到最低,且杜鹃叶片出现轻微萎蔫情况与对照变化较为明显。试验证明"琉球红"杜鹃在-6℃低温胁迫3 d内保持着正常的生理指标,在低温胁迫3 d后,包括外部形态特征、保护酶活性均发生较明显变化。在低温胁迫下"琉球红"杜鹃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减少了活性氧(ROS)的积累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产生,增强了"琉球红"杜鹃耐低温胁迫的能力,但是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增加,植物细胞受到不可逆的破坏,导致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试验表明,"琉球红"杜鹃能耐受的较低温度为-3℃。[结论]该研究可为宁波及周边城市将"琉球红"作为绿化植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杜鹃 生理指标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小儿肺不张9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明萌 陈宝芳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407-407,共1页
总结本院1985年~1996年诊治的98例小儿肺不张患儿,全部病例均依据肺不张诊断标准经胸透和(或)胸片确诊。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肺不张患儿98例,男54例,女44例。年龄:新生儿1例,~6月4例,~1岁6例,~3岁21例,~7岁34例,~12岁32例... 总结本院1985年~1996年诊治的98例小儿肺不张患儿,全部病例均依据肺不张诊断标准经胸透和(或)胸片确诊。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肺不张患儿98例,男54例,女44例。年龄:新生儿1例,~6月4例,~1岁6例,~3岁21例,~7岁34例,~12岁32例。 1.2 病因:肺炎70例(71.43%),原发性肺结核10例(10.20%),毛细支气管炎4例(4.08%),支气管异物4例(4.08%);支气管扩张3例(3.06%),肺吸虫病3例(3.06%),支气管哮喘2例(2.04%),百日咳1例(1.02%),脓胸1例(1.02%)。 1.3 肺不张部位:右中叶69例(70.41%),右上叶11例(11.23%),左下叶9例(9.18%),有下叶8例(8.16%),左上叶1例(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不张 临床分析 儿童
下载PDF
早期综合干预对重度窒息患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明萌 明星辰 +2 位作者 王大斌 肖玉 梁松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丽珠赛乐和复方丹参多疗程治疗及康复治疗对改善重度窒息患儿预后的作用。方法: 70例重度窒息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 35例,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实施综合干预措施至 2岁。结果:干预组 1岁、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MDI...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丽珠赛乐和复方丹参多疗程治疗及康复治疗对改善重度窒息患儿预后的作用。方法: 70例重度窒息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 35例,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实施综合干预措施至 2岁。结果:干预组 1岁、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 (PD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呈显著性 (P<0. 01);干预组的后遗症发生率为 8. 57%,对照组的后遗症发生率为 28. 57%,两组患儿预后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5 )。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可促进重度窒息患儿智力发育,预防及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明显改善重度窒息患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综合干预 重度窒息 患儿 预后 心理运动发育指数 神经系统后遗症 综合干预措施 智力发育指数 对照组 早期干预 康复治疗 复方丹参 丽珠赛乐 新生儿期 显著性 发生率 多疗程
下载PDF
中线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8
作者 明萌 明星辰 +3 位作者 王大斌 邹典定 易建华 姚俊霞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596-598,615,共4页
目的:探讨中线T细胞淋巴瘤(MTL)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与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MTL组织CD45RO、CD3ε、CD56、CD20、TIA-1、Granzyme B以及EBV潜伏膜蛋白(LMP-1)的表达,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BV转录产物RNA... 目的:探讨中线T细胞淋巴瘤(MTL)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与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MTL组织CD45RO、CD3ε、CD56、CD20、TIA-1、Granzyme B以及EBV潜伏膜蛋白(LMP-1)的表达,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BV转录产物RNA(EBER1/2)。结果:①CD45RO阳性41例(100%),CD3ε、TIA-1阳性25例(60.98%),Granzyme B阳性22例(53.66%),CD56阳性21例(51.22%),CD20全部阴性。②EBER1/2阳性29例(70.73%),LMP-1阳性17例(41.46%);NK/T细胞淋巴瘤(21/25)明显高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8/16)的EBER1/2阳性表达(P<0.05)。结论:MTL以NK/T细胞淋巴瘤为多见,EBV感染与MTL关系密切,EBV感染率与MTL的免疫表型有关,EBV感染在MTL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EB病毒 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NK/T细胞淋巴瘤细胞凋亡和增殖的特征及意义
9
作者 明萌 王大斌 +2 位作者 桂卫星 易建华 邹典定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699-702,共4页
目的探讨NK/T细胞淋巴瘤细胞凋亡和增殖的特征及意义。方法应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25例NK/T细胞淋巴瘤组织和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增殖细胞... 目的探讨NK/T细胞淋巴瘤细胞凋亡和增殖的特征及意义。方法应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25例NK/T细胞淋巴瘤组织和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结果 25例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I)平均为(1.92±0.86)%,细胞增殖指数(PI)平均为(41.48±5.10)%;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AI平均为(6.70±1.89)%,PI平均为(20.10±2.77)%;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相比,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AI显著减少(t=10.80,P<0.01),PI显著增大(t=12.39,P<0.01)。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AI与PI呈显著性正相关(r=0.69,P<0.01)。结论 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增殖活跃,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失衡在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凋亡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56例CT分析
10
作者 明萌 陈宝芳 张爱红 《临床荟萃》 CAS 1998年第24期1120-121,共1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系指围生或窒息所致脑部缺氧缺血性损伤,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轻者预后良好,严重者可造成小儿死亡或产生永久性脑功能缺陷.通过对15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系指围生或窒息所致脑部缺氧缺血性损伤,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轻者预后良好,严重者可造成小儿死亡或产生永久性脑功能缺陷.通过对15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进行分析,以探讨窒息后脑损伤的类型、分度、脑损伤程度与窒息程度的关系及脑损伤程度与预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CT 新生儿
下载PDF
EBER1/2、LMP—1在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明萌 邹典定 +4 位作者 王大斌 易建华 姚俊霞 张健 刘涛 《中华医学丛刊》 2004年第4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EBER1/2、LMP—1在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CD45RO、CD3e、CD20、TIA—1、粒酶B确定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原住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 目的 探讨EBER1/2、LMP—1在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CD45RO、CD3e、CD20、TIA—1、粒酶B确定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原住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方法检测EB病毒(EBV)编码的RNA(EBER1/2)、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BV潜伏膜蛋白(LMP—1)。结果29例鼻腔NHL中,CD45RO阳性29例(100.00%),CD3e、TIA—1、粒酶B阳性19例(65.56%)CD20全部阴性;EBER1/2阳性率为79.62%(23/29),LMP—1阳性率为48.28%(14/29)。结论EBV与鼻腔NHL密切相关,EB病毒在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EBER1/2原住杂交检测及LMP-1免疫组化检测可作为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学诊断的辅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ER1/2 LMP-1 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 肿瘤细胞 免疫表型 检测 EB病毒 潜伏膜蛋白
下载PDF
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EB病毒感染与Survivin基因表达的关系
12
作者 明萌 易建华 +3 位作者 王大斌 姚俊霞 邹典定 张健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9-71,F003,共4页
目的观察EB病毒(Epstin Barrvirus,EBV)RNA、膜蛋白(LMP1)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slymphoma,NHL)中的表达,探讨其相互间的关系及其在鼻腔NH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29例鼻腔NH... 目的观察EB病毒(Epstin Barrvirus,EBV)RNA、膜蛋白(LMP1)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slymphoma,NHL)中的表达,探讨其相互间的关系及其在鼻腔NH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29例鼻腔NHL中EBV编码的RNA(EBER1/2),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LMP1、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23例(79.31%)EBER1/2阳性,14例(48.28%)LMP1阳性;19例(65.52%)Survivin阳性,Survivin阳性表达在中——高度恶性组(18/23例)与低度恶性组(1/6例)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EBV阳性组与EBV阴性组之间Survivin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鼻腔NHL中有较高比例的EBV感染,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与鼻腔NHL的恶性程度有关,Survivin基因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凋亡而参与NHL的发生发展,但未发现EBV感染与Survivin基因表达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疱疹病毒4型 凋亡抑制蛋白
下载PDF
小儿中叶综合征69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明萌 张爱红 陈宝芳 《郧阳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中叶综合的病因。方法:对69例小儿中叶综合征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小儿中叶综合征的原发病中以肺炎最多(75.36%),X线检查以类炎变型(59.42%)居多。结论:肺炎是小儿中叶综合征的常见原因。
关键词 中叶综合征 肺炎 小儿 病因
全文增补中
小儿感染性休克与多器官功能衰竭
14
作者 明萌 张爱红 陈宝芳 《郧阳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55-156,共2页
感染性休克(简称休克)是危急重症,小儿的病死率高达43%[1]。器官功能衰竭是休克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休克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对休克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85年1月至1977年1月收... 感染性休克(简称休克)是危急重症,小儿的病死率高达43%[1]。器官功能衰竭是休克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休克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对休克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85年1月至1977年1月收治的小儿感染性休克89例中合并多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多器官衰竭 儿童
下载PDF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因素分析
15
作者 明萌 陈宝芳 《郧阳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211-213,共3页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因素分析明萌,陈宝芳(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儿科十堰442000)关键词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原因中图法分类号R725.63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SystemOrg...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因素分析明萌,陈宝芳(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儿科十堰442000)关键词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原因中图法分类号R725.63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SystemOrganFailure,MSOF)是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重症肺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 死亡 合并症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力发育的作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柯尊宇 明萌 +1 位作者 肖玉 梁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7-238,236,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力发育的作用。方法 :将 6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 3 0例 ,对照组 3 2例 ,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干预治疗至 2岁 ,两组早产儿均于 1岁、 2岁时进行智能发育检测。结果 :干预组 1岁、 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 (M...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力发育的作用。方法 :将 6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 3 0例 ,对照组 3 2例 ,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干预治疗至 2岁 ,两组早产儿均于 1岁、 2岁时进行智能发育检测。结果 :干预组 1岁、 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 (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 (PDI)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 :1 91,2 70 ,2 0 5 ,2 68,P <0 0 5 ,P <0 0 1)。结论 :早期干预可促进早产儿的智力发育 ,有利于防治智力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智力发育 早期干预 对照组 新生儿期 运动发育 智力低下 结论 心理 目的
下载PDF
山楂叶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0
17
作者 黄肖霄 牛超 +3 位作者 高品一 李玲芝 明萌 宋少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5-617,638,共4页
目的对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Bge.)的叶子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山楂叶... 目的对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Bge.)的叶子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山楂叶体积分数为80%乙醇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8,19-seco,2α,3β,-dihydroxy-19-oxo-urs-11,13(18)-dien-28-oic acid(1)、3,9-dihydroxy-megastigma-5-ene(2)、(3S,5R,6R,7E)-megatsigmane-7-ene-3-hydrox-y-5,6-epoxy-9-O-β-D-glucopyranoside(3)、(Z)-3-hexenyl-6-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β-primeveroside)(4)、苯甲酸(5)、对羟基苯丙酸(6)、反式对羟基桂皮酸(7)。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5-7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低温胁迫下杜鹃杂交后代优良株系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月燕 明萌 +5 位作者 何静雯 卢丹 沈梓力 邱甜 吴燕燕 谢晓鸿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60,共9页
为探索杜鹃抗寒的分子机制,筛选抗寒相关基因,利用人工模拟低温,以杜鹃杂交后代优良株系繁景-6℃(T)处理和25℃(CK)对照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和数据从头组装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组装得到Unigenes序列122 654个,功能注释结果显示... 为探索杜鹃抗寒的分子机制,筛选抗寒相关基因,利用人工模拟低温,以杜鹃杂交后代优良株系繁景-6℃(T)处理和25℃(CK)对照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和数据从头组装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组装得到Unigenes序列122 654个,功能注释结果显示,有大量Unigenes可以注释到基因本体(GO)和蛋白质直系同源数据库(COG)等数据库上,部分Unigenes无匹配信息,可能为杜鹃特有的基因序列。按GO功能分类,繁景杜鹃中的Unigenes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以及生物学过程3类,包括51个分支,其中有大量的Unigenes与代谢进程、催化活性和细胞进程相关。上调差异表达基因有6 347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4 482个。通过对转录结果中差异表达显著的4个转录因子家族中的24个基因,其中,上调12个,下调12个,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水平验证,发现其与转录结果基本一致,证明该转录组数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 低温胁迫 转录组 抗寒基因
下载PDF
儿童NK/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及其与EB病毒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桂卫星 明萌 +3 位作者 王大斌 邹典定 易建华 张健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NK/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与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方法NK/T细胞淋巴瘤5例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CD45RO、CD3ε、CD56、CD20、T细胞内抗原(TIA-1)、丝氨酸蛋白酶-粒酶B(G... 目的探讨儿童NK/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与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方法NK/T细胞淋巴瘤5例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CD45RO、CD3ε、CD56、CD20、T细胞内抗原(TIA-1)、丝氨酸蛋白酶-粒酶B(Granzyme B)确定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及EBV潜伏膜蛋白(LMP-1),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BV编码的RNA(EBER1/2)。结果NK/T细胞淋巴瘤5例CD45RO、CD3ε、TIA-1和Granzyme B全部阳性,CD56阳性2例,CD20全部阴性。EBER1/2阳性4例,LMP-1阳性3例。结论EBV感染与儿童NK/T细胞淋巴瘤关系密切,EBV感染在儿童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EB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下载PDF
早期干预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力发育 被引量:8
20
作者 柯尊宇 明萌 +1 位作者 梁松 肖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8期3565-356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患儿智力发育的作用。方法:将98例中重度HIE患儿分为干预组48例,对照组50例,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干预治疗至2岁,所有病例均于1,2岁时进行智能发育检测。结...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患儿智力发育的作用。方法:将98例中重度HIE患儿分为干预组48例,对照组50例,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干预治疗至2岁,所有病例均于1,2岁时进行智能发育检测。结果:干预组在1,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mentaldevelopmentalindex,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developmentalindex,PD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4.93;t=4.269和t=2.99;t=2.875,P均<0.01)。干预组有4例发生后遗症,康复率为92%,而对照组有13例发生后遗症,康复率仅74%;两组患儿预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17,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HIE患儿智力发育,预防及降低HIE后遗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康复 脑缺氧/康复 神经系统/生长和发育 智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