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识“真”
1
作者 易东晖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6年第9期17-18,共2页
今年三月,我有幸参加了在江西南昌举行的全国"真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和教师培训活动,也有幸成为这次活动的评委。整个活动全程紧凑,在赛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华山论剑,在下水文、粉笔字、朗诵三项语文基本功比赛上,各放异... 今年三月,我有幸参加了在江西南昌举行的全国"真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和教师培训活动,也有幸成为这次活动的评委。整个活动全程紧凑,在赛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华山论剑,在下水文、粉笔字、朗诵三项语文基本功比赛上,各放异彩。在这里让我心生震撼的是本次"真语文"教师培训活动请来的各位名家,为大家倾情奉献的示范课和精彩讲座,让我这个在语文教学上摸索前行的年轻教师,如沐春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基本功 华山论剑 粉笔字 摸索前行 示范课 母语教学 口语课 课程内容设置 知识讲解 如沐春风
下载PDF
“非遗”视角下的《中国建筑的特征》
2
作者 易东晖 《中学语文》 2020年第36期46-47,共2页
一、梁思成的文化观梁思成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一生致力于我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古建筑研究成果,同时为我国古建筑的保护和遗存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和妻子林徽因为保护我国古代建筑这一重要的... 一、梁思成的文化观梁思成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一生致力于我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古建筑研究成果,同时为我国古建筑的保护和遗存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和妻子林徽因为保护我国古代建筑这一重要的文化资源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可以说,梁思成先生的文化观十分直接的体现在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态度上。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中曾说:“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这说明梁思成先生认为中国建筑中所包含的文化既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也是自己文化观、艺术观的体现。即,梁思成先生的建筑观就是他的文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思成先生 中国古代建筑 建筑学家 林徽因 建筑观 文化观 我国古建筑 研究成果
下载PDF
浅析高中作文写作的创新性与实用性
3
作者 易东晖 《中学语文》 2019年第18期48-49,共2页
语文是学生从小的必修课,但是高中的语文课程却显得更为重要。面对高考,高中教师要从高一开始为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教师在制定授课内容时要从长远考虑,为三年后的高考做好铺垫。教师要在日常授课中教会学生在写作中融入创新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 高中教师 作文写作 创新 语文课程 授课内容 语文基础 必修课 学生
下载PDF
古诗文教学中民族精神的弘扬
4
作者 易东晖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4年第3期113-115,共3页
我国传统文化在古诗文中有集中的体现。具有悠久历史丰富内涵的古诗文材料,一旦储存于学生的大脑,组合进他们既有的认识结构和情感经验中,就会化而为血脉,化而为营养,成为学生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五千年文化精华... 我国传统文化在古诗文中有集中的体现。具有悠久历史丰富内涵的古诗文材料,一旦储存于学生的大脑,组合进他们既有的认识结构和情感经验中,就会化而为血脉,化而为营养,成为学生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五千年文化精华的中华古诗文,是华夏后裔固守的精神家园。一、重植人文精神之根新课标重视了文化传承,提高了"文言"要求,首先是提升了古诗文的学习目的。课程标准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 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 情感经验 认识结构 语文素养 精神世界 文化精华
下载PDF
让人文精神浸润学生的心田
5
作者 易东晖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2年第3期107-108,共2页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伟大民族,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会引发亿万青少年的无穷创造力,这将成为我国持续发展的不竭资源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坚实基础。发展来源于基础,创...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伟大民族,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会引发亿万青少年的无穷创造力,这将成为我国持续发展的不竭资源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坚实基础。发展来源于基础,创造依赖于传统。因此,应有选择地继承传统文化之精髓以为今鉴,以激励今人;应用人文教育整合科学教育,实现科学教育的人文化,以促进入文精神的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人文精神
下载PDF
写作,让学生个性自由张扬
6
作者 易东晖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08年第4期77-78,共2页
写作的根本目的是主观意识的培养,写作既培养个性,又负载个性。写作中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语言润色等都离不开学生的个性见解。让学生充满爱,流露真情,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就能把大千世界与个人情感交融在一起,让学生用自... 写作的根本目的是主观意识的培养,写作既培养个性,又负载个性。写作中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语言润色等都离不开学生的个性见解。让学生充满爱,流露真情,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就能把大千世界与个人情感交融在一起,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写出鲜活无比的个性化作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 个性化 分享
下载PDF
成长的阶梯,一生的朋友
7
作者 易东晖 《江西教育(管理版)(A)》 2010年第9期45-46,共2页
谁让我寻找到一块洁净的宿营地,放置自己的灵魂?谁让我寻找到一方明亮清澈的夜空.让我的梦在教海中尽情地遨游?谁让我如此美丽,懂得以热爱世界的胸怀来启迪智慧,以宁静致远的情感来陶冶心灵?是你——《江西教育》。你是我成长的... 谁让我寻找到一块洁净的宿营地,放置自己的灵魂?谁让我寻找到一方明亮清澈的夜空.让我的梦在教海中尽情地遨游?谁让我如此美丽,懂得以热爱世界的胸怀来启迪智慧,以宁静致远的情感来陶冶心灵?是你——《江西教育》。你是我成长的阶梯.一生的朋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 成长 朋友 《江西教育》 启迪智慧 宿营地
原文传递
《兰亭集序》教学新突破
8
作者 易东晖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8年第5期31-33,共3页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的美文。文章不论写景抒情,还是议论述志,都让人耳目一新。但因文章时代久远,加上内容是探究人生哲理,比较深奥,对于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来说,要理解王羲之抒发的情感、理趣有一定难...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的美文。文章不论写景抒情,还是议论述志,都让人耳目一新。但因文章时代久远,加上内容是探究人生哲理,比较深奥,对于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来说,要理解王羲之抒发的情感、理趣有一定难度。在此次教学中,我采取了新的教学方法,取得很好的效果,现与同仁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兰亭集序》
原文传递
这样复习更有效
9
作者 易东晖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7年第6期78-78,共1页
参加了“全国首届‘高精准’高考备考研讨会”会后,笔者在如何高效复习上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期待能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