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区域化检验结果互认可行性及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汤荣睿 李娟 +4 位作者 刘张玲 蒲然 王丹枫 熊曼 易小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1期2637-2640,共4页
目的分析和评估重庆市沙坪坝区实行区域化检验结果互认的可行性,研究互认质量控制管理,为推进区域化检验结果互认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问卷和现场调查的方式对沙坪坝区31家医疗机构检验科进行质量控制管理调研;2016-2017年连续2年对25个... 目的分析和评估重庆市沙坪坝区实行区域化检验结果互认的可行性,研究互认质量控制管理,为推进区域化检验结果互认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问卷和现场调查的方式对沙坪坝区31家医疗机构检验科进行质量控制管理调研;2016-2017年连续2年对25个检验项目进行新鲜血标本比对,回报和统计分析检测结果。通过调研指导和分阶段新鲜血比对,评估沙坪坝区检验结果互认可行性,持续改进互认质量控制的问题和难点,总结互认经验。结果通过调研、比对、分析和改进,31家机构中项目总体通过率≥85%的医疗机构2016、2017年分别为19家、27家,占比分别为61.3%、87.1%,2017年比2016年提高25.8%。结论二、三级公立医院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较好,项目总体通过率较高;一级医院及民营医院实验室检验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沙坪坝区检验质控中心通过采取调研分析和新鲜血标本比对,牵头规范质量控制管理,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可以提高医院间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有力推进检验结果互认及分级诊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结果互认 质量控制 新鲜血标本比对
下载PDF
PDCA循环在提高血常规异常形态学检出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娟 汤荣睿 +2 位作者 王丹枫 冉华丽 易小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0期2577-2579,共3页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高血常规异常形态学检出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统计该院检验科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后各1 400例血常规中检出异常形态学的报告数,并收集相应血常规标本各1 400例,全部进行显微镜复检,计算PDCA循环管...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高血常规异常形态学检出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统计该院检验科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后各1 400例血常规中检出异常形态学的报告数,并收集相应血常规标本各1 400例,全部进行显微镜复检,计算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前后血常规异常形态学检出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血常规异常形态学检出率仅为49.6%,实施后检出率为88.5%,实施前后血常规异常形态学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该院检验科对血常规复检规则进行了调整(假阴性率<5%),优化了检验科工作流程,血常规异常形态学检出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形态学 显微镜检查 检出率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与骨质疏松相关性初步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陈恕 汤荣睿 易小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分别对201例CHB患者(CHB组)和12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和左侧股骨颈和腰椎前后位(L1-4椎体)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进行测定。对两组的...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分别对201例CHB患者(CHB组)和12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和左侧股骨颈和腰椎前后位(L1-4椎体)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进行测定。对两组的BMD、骨质疏松患病率进行比较,并对BMD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男性及女性受试者中,CHB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左侧股骨近端多个部位和多个腰椎BM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在男性受试者中,CHB组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小于40岁、40岁至60岁、大于60岁的不同年龄段男性及女性受试者中,CHB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左侧股骨近端多个部位和多个腰椎BM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线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以CHB患者的左股骨近端BMD为因变量,BMD与CHB病程呈负相关(r=-0.52,P<0.05)。以CHB患者的腰椎BMD为因变量,BMD与CHB病程呈负相关(r=-0.28,P<0.05)。结论 CHB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骨质疏松 骨密度
下载PDF
大蒜辣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易小翠 李娜 陈春林 《宜春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19-22,共4页
大蒜辣素是药用大蒜的主要有效成分,当大蒜组织破碎时其中的蒜氨酸及蒜酶互相接触发生一系列催化裂解而产生。现代医学证明,大蒜辣素有多种药理作用,不仅有抗肿瘤、抗炎、抗感染、抗氧化应激等多种作用,同时还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及免疫... 大蒜辣素是药用大蒜的主要有效成分,当大蒜组织破碎时其中的蒜氨酸及蒜酶互相接触发生一系列催化裂解而产生。现代医学证明,大蒜辣素有多种药理作用,不仅有抗肿瘤、抗炎、抗感染、抗氧化应激等多种作用,同时还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及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大蒜辣素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辣素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液质联用同时测定大鼠尿液中6种苯二氮卓类药物 被引量:2
5
作者 易小翠 易伟 +4 位作者 雷霖 曾皓 蒋一峰 李维理 陈春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0-348,共9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大鼠尿液中的6种苯二氮卓类药物(BZDs)。以乙酸乙酯为萃取溶剂,经液-液萃取前处理后检测。以地西泮为内标,流动相为甲醇-0.01%甲酸+5 mmol/L甲酸铵,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为2...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大鼠尿液中的6种苯二氮卓类药物(BZDs)。以乙酸乙酯为萃取溶剂,经液-液萃取前处理后检测。以地西泮为内标,流动相为甲醇-0.01%甲酸+5 mmol/L甲酸铵,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为2μL,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ESI^(+))。8-溴-1-甲基-6-吡啶-2-基-4H-[1,2,4]三唑并[4,3-a]-1,4苯并二氮杂卓(Pyrazolam)、氯硝西泮(5-[2-氯苯基]-l,3-二氢-7-硝基-2H-1,4-苯二氮卓-2-酮,Clonazepam)、8-溴-6-[2-氟苯基]-1-甲基-4H-[1,2,4]三唑[4,3a][1,4]苯并二氮杂卓(Flubromazolam)、甲氯西泮((S)-5-[2-氯苯基]-1,3-二氢-3-甲基-7-硝基-2H-1,4-苯并二氮杂卓-2-酮,Meclonazepam)、7-溴-5-[2-氟苯基]-1,3-二氢-2H-1,4-苯并二氮杂-2-酮(Flubromazepam)和2′-氯地西泮(7-氯-5-[2-氯苯基]-1,3-二氢-1-甲基-2H-1,4-苯并二氮杂卓-2-酮,Diclazepam)共6种BZDs在20~2000 ng/mL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在0.70%~5.60%之间,准确度均在87.00%~103.00%,提取回收率基本均>80.00%,稳定性良好。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和准确,适用于大鼠尿液中6种BZDs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二氮卓类药物 大鼠尿液 高效液相串联质谱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骨髓微血管CD105表达强度及形态研究
6
作者 易小翠 刘思恒 汤荣睿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434-2436,共3页
目的:研究初发急性白血病骨髓微血管CD105表达强度及微血管形态研究。方法:选取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27例作为试验组,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例,并选取25例骨髓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免疫... 目的:研究初发急性白血病骨髓微血管CD105表达强度及微血管形态研究。方法:选取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27例作为试验组,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例,并选取25例骨髓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两组患者骨髓中CD105表达强度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观察其微血管形态。结果:试验组骨髓CD105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30565.5(55838.0)vs 2856.0(8077.7),t=-4.526,P=0.000];CD105染色的MVD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2.5±11.7 vs 12.7±7.3,t=-2.569,P=0.015);试验组骨髓中CD105阳性细胞排列紊乱,形成的微血管多为单层结构,对照组微血管多为多层结构,且极少见CD105阳性表达。结论:急性白血病时患者骨髓中可见较多白血病性微血管,可能和白血病的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骨髓微血管 CD105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时Cx43表达情况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思恒 易小翠 +3 位作者 冉岑霞 李佳 彭贤贵 张曦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810-812,共3页
目的: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骨髓侵犯患者骨髓病灶中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43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患者26例,骨髓组织中查见呈灶性分布且已通过免疫组化证实为反应性... 目的: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骨髓侵犯患者骨髓病灶中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43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患者26例,骨髓组织中查见呈灶性分布且已通过免疫组化证实为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的患者9例,正常骨髓组织10例行免疫组化染色,根据阳性率及阳性程度评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x43在NHL样本中的阳性率(30.8%)低于在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样本(88.9%)及正常样本(100%)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样本和正常样本间Cx43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样本的阳性积分明显低于正常样本(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时病灶处Cx43表达情况显著低于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及正常骨髓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骨髓侵犯 间隙连接蛋白43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CD105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入不良与良好的表达差异
8
作者 刘思恒 冉岑霞 +3 位作者 易小翠 李佳 彭贤贵 刘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568-1573,共6页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植入不良患者与植入良好患者间骨髓基质细胞上黏附分子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2016...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植入不良患者与植入良好患者间骨髓基质细胞上黏附分子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2016年118例行allo-HSCT患者,根据移植后植入状态将其分为植入良好(good graft function,GGF)组和植入不良(poor graft function,PGF)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原发病、干细胞来源、HLA配型、性别匹配、ABO血型匹配、移植前骨髓增生程度及复发率、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异;选取其中28例移植后植入不良患者作为研究组,植入良好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提取其行移植术前骨髓活检标本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选择CD44、CD105、CD29、ICAM-1、VCAM-1,比较上述黏附分子的表达。结果 PGF组与GGF组在年龄、原发病、干细胞来源、HLA配型、性别匹配、ABO血型匹配、移植前骨髓增生程度等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GF组移植后CMV感染率显著高于GGF组,PGF组移植前缓解率显著低于G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显示,allo-HSCT后出现PGF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未出现患者(P<0.05,HR=3.598);研究组免疫组化染色CD44、CD29、ICAM-1、VCAM-1表达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0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llo-HSCT后出现植入不良的患者生存率显著下降;移植后植入不良的发生可能与移植前骨髓基质细胞CD105表达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植入不良 预后 骨髓基质细胞 黏附分子
原文传递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磷霉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内外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易小翠 李娜 +2 位作者 常国伟 胡文 陈春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44-1148,共5页
目的探讨以头孢哌酮舒巴坦(CFS,1;1)为基础,对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用肉汤二倍稀释法、微量棋盘法测定CFS单药及联合多西环素(DOX)、左氧氟沙星(LEV)、磷霉素(FOS)、阿米卡星(AMI)对MDR-AB的最... 目的探讨以头孢哌酮舒巴坦(CFS,1;1)为基础,对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用肉汤二倍稀释法、微量棋盘法测定CFS单药及联合多西环素(DOX)、左氧氟沙星(LEV)、磷霉素(FOS)、阿米卡星(AMI)对MDR-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断联合效应。用时间杀菌曲线法判断CFS联合FOS的杀菌效果。建立小鼠肺炎模型,记录CFS及FOS单一疗法与联合用药时小鼠存活率,连续稀释法计数各组肺组织内菌落数。选取临床分离菌株MDR-AB193、MDR-AB502构建体外生物膜模型,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生物膜,用连续稀释法测定生物膜内活菌数。结果CFS联合FOS有78%为协同作用,22%为相加作用,较联合其他药物协同效果好。杀菌曲线显示,CFS联合FOS(1×MIC+1×MIC)对临床菌株MDR-AB193和MDR-AB502均有杀菌作用。小鼠肺炎感染模型中,CFS组、FOS组及联合组小鼠7 d存活率分别为64%,55%和82%。CFS组与联用组小鼠肺组织内细菌菌落数均较空白组明显下降,联用组较CFS组活菌个数亦明显减少。CFS+FOS组生物膜培养48 h和72 h后结晶紫半定量及生物膜内活菌数均较单用CFS组明显降低。结论CFS与FOS联用对MDR-AB具有协同和相加作用;两药联用的作用机制可能与FOS增强了CFS对临床分离菌株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 磷霉素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生物膜 小鼠肺炎模型
原文传递
2'-氯地西泮及其代谢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的LC/MS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易伟 易小翠 +5 位作者 刘勇孜 陈春林 李维理 肖小武 胡耀起 雷霖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利用液质联用法研究2’-氯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方法SD大鼠经灌胃给药2’-氯地西泮2.625mg/kg,给药后采集不同时间的血样。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后,进样分析。结果2’-氯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在给药后1h均达... 目的利用液质联用法研究2’-氯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方法SD大鼠经灌胃给药2’-氯地西泮2.625mg/kg,给药后采集不同时间的血样。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后,进样分析。结果2’-氯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在给药后1h均达到最高血药浓度。2’-氯地西泮在大鼠体内的半衰期约为93h,在给药后144h均能检测到。3种代谢产物地洛西泮、氯甲西泮、劳拉西泮在大鼠血浆的检出时限分别24h、144h、48h。结论2’-氯地西泮在大鼠体内吸收较快,半衰期较长,原体药物和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检测窗口均较长。该研究可为临床救治2’-氯地西泮中毒患者以及相关案件的侦破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氯地西泮 代谢物 液质联用 大鼠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