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及抗炎作用的研究
1
作者 易晓净 王红胜 +1 位作者 郑开明 赵义纯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6期689-692,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其抗炎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及宿迁市中医院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接受常规西药联合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治...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其抗炎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及宿迁市中医院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接受常规西药联合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治疗)与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疗程10 d。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白细胞计数(WBC)、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SS-QOL、NEUT、FMA、WBC、NIHSS、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s-CRP、WBC、NEUT水平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S-QOL、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减轻患者局部炎症反应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痰活血方 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抗炎作用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叶酸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易晓净 李园 沈艳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28期3128-3129,共2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叶酸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叶酸)、叶酸组各4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叶酸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叶酸)、叶酸组各4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1个月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采用NIHSS评分标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及1个月后,联合组血浆Hcy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2周后,叶酸组血浆Hc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个月后,叶酸组与治疗前、治疗2周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2周后及1个月后2组间Hcy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2周、1个月,2组间NIHS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叶酸治疗更能降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浆Hcy水平,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补阳还五汤 叶酸
下载PDF
NLR联合MPV预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易晓净 郑开明 +1 位作者 王红胜 赵义纯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AIS病人76例,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 目的探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AIS病人76例,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2分)和预后不良组(>2分),检测并比较2组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淋巴细胞计数(L)、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PLR)、PLT、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TG、LDL-C、Hcy、TC、肌酐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AIS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NLR联合MPV对老年AIS病人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病人WBC、NLR、PLR、MPV水平及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NLR和MPV是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AIS病人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MPV联合评估老年AIS病人预后不良的AUC为0.845(95%CI:0.798~0.957),灵敏度为88%,特异度为91%,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NLR联合MPV对老年AIS病人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老年人 静脉溶栓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脑出血急性期凝血和纤溶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易晓净 许丽珍 +1 位作者 陆士奇 张威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481-482,484,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的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 (ELISA)等方法定量分析脑出血患者的纤溶酶 抗纤溶酶复合物 (PAP)、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PAI)、蛋白C(PC) ,用夹心酶联法定量分析凝血...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的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 (ELISA)等方法定量分析脑出血患者的纤溶酶 抗纤溶酶复合物 (PAP)、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PAI)、蛋白C(PC) ,用夹心酶联法定量分析凝血酶 抗凝血酶复合物 (TAT) ,分别与对照组的凝血、纤溶各指标比较 ,同时对患者 12h以内和 2 4h时间段进行凝血、纤溶各指标的比较。结果 脑出血的t P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PAI浓度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PC浓度高于对照组(P <0 0 5 ) ;TA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PAP浓度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有凝血和纤溶活性增强及抗凝功能的异常 ;有一过性TAT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凝血 纤溶 脑出血急性期 TAT PAI 患者 结论 变化 特点
下载PDF
核因子κB抗凝血酶Ⅲ在判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易晓净 陆士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浆核因子κB(NF-κB)、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研究二者与SAH预后之间的联系。方法收集68例动脉瘤性SAH患者在48h内、第7天、1个月的外周静脉血,采取CSS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在第7... 目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浆核因子κB(NF-κB)、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研究二者与SAH预后之间的联系。方法收集68例动脉瘤性SAH患者在48h内、第7天、1个月的外周静脉血,采取CSS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在第7天进行TCD检查。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ATⅢ;NF-κB按照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公司提供的SABC试剂盒说明操作,白细胞NF-κB活性用细胞核内棕褐色颗粒的阳性强度积分值表示。结果SAH患者血浆ATⅢ、NF-κB改变与预后有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ATⅢ、NF-κB的变化在判断SAH患者的预后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后 核因子ΚB 抗凝血酶Ⅲ
下载PDF
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ApoB/ApoA1比值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易晓净 李乐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9期98-101,共4页
目的观察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浆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poA1)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治疗的78例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脑卒中组,... 目的观察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浆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poA1)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治疗的78例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脑卒中组,选取我院同期体检的55名体检结果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po B/ApoA1比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ApoB/ApoA1诊断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脑卒中组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脑卒中组ApoB/ApoA1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oB/ApoA1比值升高、ApoA1水平降低为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po B/ApoA1比值诊断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876,95%CI:0.714~0.922,灵敏度为69.1%,特异度为95.2%,最佳截断值为0.853。结论 ApoB/ApoA1比值升高是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外周血中ApoB/ApoA1的比值>0.853时,患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A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硬化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ATⅢ、PAI活性变化及其与CVS关系的研究
7
作者 易晓净 陈军 +1 位作者 陆士奇 许丽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66-67,共2页
目的动态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CSF)中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并探讨二者与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SAH患者3 d内及5-7 d的外周静脉血和CSF,采用... 目的动态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CSF)中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并探讨二者与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SAH患者3 d内及5-7 d的外周静脉血和CSF,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ATⅢ及PAI。结果CVS组SAH患者血浆和CSF中ATⅢ下降幅度、PAI升高幅度均较无CVS组明显(P〈0.05)。结论ATⅢ、PAI活性变化与CVS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抗凝血酶Ⅲ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下载PDF
续命汤化裁方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8
作者 赵小敏 易晓净 +4 位作者 侯发雷 郝坤 伍超 王书敏 王红胜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4期685-688,共4页
目的观察续命汤化裁方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指南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续命汤化裁方内服。两组均治疗... 目的观察续命汤化裁方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指南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续命汤化裁方内服。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风痰瘀阻证症状评分、疗效以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上升,治疗组上述指标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风痰瘀阻证症状评分明显降低,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后,两组双侧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流速(Vm)明显升高,血管阻力指数(RI)显著降低,治疗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运用续命汤化裁方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疗效更优,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以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风痰瘀阻证 续命汤 脑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疗效的观察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易晓净 李乐军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6期97-97,99,共2页
目的:探究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研究对象为本院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时间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使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40例纳入观察组,联合使用丹红注射液和丁苯酞注射液治疗... 目的:探究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研究对象为本院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时间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使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40例纳入观察组,联合使用丹红注射液和丁苯酞注射液治疗;40例纳入对照组,单独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记录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为5.0%,对照组发生率为22.5%,两组比较后得到(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的同时,避免不良反应,提升治疗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丁苯酞注射液 脑梗死急性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患者凝血纤溶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陆士奇 程晓娟 +2 位作者 易晓净 冀勇 张威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20-722,共3页
目的了解SAH后CVS患者血液凝血、纤溶及核转录因子的动态演变情况.方法收集2004-03~2005-02神经内、外科住院SAH患者32例的外周血标本,进行出血后3 d内、5~7 d血液的PC、AT-Ⅲ、PAI-1、PAI/t~PA、NF-κB含量测定.结果出血后血浆PC明... 目的了解SAH后CVS患者血液凝血、纤溶及核转录因子的动态演变情况.方法收集2004-03~2005-02神经内、外科住院SAH患者32例的外周血标本,进行出血后3 d内、5~7 d血液的PC、AT-Ⅲ、PAI-1、PAI/t~PA、NF-κB含量测定.结果出血后血浆PC明显降低,而在7 d左右降低更为明显;AT-Ⅲ水平在出血后3 d内明显升高,在7 d左右却显著降低;PAI活性在3 d内降低,7 d左右升高;PAI/t-PA的比值在7 d左右比3 d内显著升高;而NF-κB在早期即明显升高,在5~7 d达最高水平.结论凝血过程与炎性反应共同参与了SAH后CV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凝血 纤溶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晓红 陈军 +4 位作者 张红 刘春甦 王国华 赵义纯 易晓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0,共3页
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ultiple infarct dementia,MID)系指脑内有多个缺血性软化坏死灶,同时伴有智能减退,为血管性痴呆的常见类型。本病源于多次发作的脑梗死造成的累积性脑组织破坏,产生智能障碍,如记忆力明显减退、思维、定向、理解... 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ultiple infarct dementia,MID)系指脑内有多个缺血性软化坏死灶,同时伴有智能减退,为血管性痴呆的常见类型。本病源于多次发作的脑梗死造成的累积性脑组织破坏,产生智能障碍,如记忆力明显减退、思维、定向、理解力、判断力障碍,分析综合困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梗死性痴呆 针药结合治疗 临床研究 智能减退 血管性痴呆 常见类型 智能障碍 坏死灶
下载PDF
综合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缺血性中风120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晓红 王国华 +1 位作者 易晓净 李园 《陕西中医》 2009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采用药物治疗、针刺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中药熏洗(当归、赤芍、红花、木瓜、川芎、莶草、桑枝等)。结果:治疗前两组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采用药物治疗、针刺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中药熏洗(当归、赤芍、红花、木瓜、川芎、莶草、桑枝等)。结果:治疗前两组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P<0.05),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P<0.05)。结论:综合疗法配合中药熏洗能促进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中医药疗法/康复 脑缺血/针灸疗法 地仓 颊车
下载PDF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晓红 王国华 易晓净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第4期633-633,共1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及天麻素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口服盐酸倍他司丁片及盐酸氟桂嗪胶囊。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及天麻素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口服盐酸倍他司丁片及盐酸氟桂嗪胶囊。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葛根素注射液 天麻素注射液
下载PDF
针刺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红 潘穆之 易晓净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第11期744-745,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7.2%和96.4%,...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7.2%和96.4%,对照组分别为37.5%和83.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是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颈椎病 椎动脉型 康复训练
下载PDF
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何炯 易晓净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疗法,治疗组予以推拿结合康复训练疗法;于治疗后4周对患者上肢肌张力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4周后治疗组与对...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疗法,治疗组予以推拿结合康复训练疗法;于治疗后4周对患者上肢肌张力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 推拿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及对MMP-9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义纯 陆曙 易晓净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2期323-324,共2页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原方对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西医规范化药物治疗,中药组以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当归芍药散口服,2周为1疗程...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原方对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西医规范化药物治疗,中药组以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当归芍药散口服,2周为1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MMP-9均明显降低,中药组均优于常规组。两组MMP-9水平与NIHSS评分均有正相关性。结论经方当归芍药散原方可有效改善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的临床体征,降低NIHSS评分、MMP-9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当归芍药散 MMP-9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义纯 易晓净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9期1601-1602,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依达拉奉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同时使...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依达拉奉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同时使用脱水剂、脑保护药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结束第7、14日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第7、14日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疏血通注射液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园 沈燕菊 易晓净 《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第10期1394-1395,1443,共3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清开灵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48h内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30例)、清开灵组(30例)及联合组(依达拉奉联合清开灵30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第14日、治疗后3个月时的美国国立卫...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清开灵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48h内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30例)、清开灵组(30例)及联合组(依达拉奉联合清开灵30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第14日、治疗后3个月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HISS)及治疗前、3个月时BI指数以及三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NHISS评分及BI评分幅度变化大于清开灵组及依达拉奉组,而依达拉奉组NHISS评分及BI评分幅度变化大于清开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清开灵治疗脑出血能显著提高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清开灵注射液 依达拉奉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炯 易晓净 徐兰凤 《江苏中医药》 CAS 2011年第5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恢复期伴HHcy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药组30例与中药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并用酶转换...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恢复期伴HHcy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药组30例与中药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并用酶转换二步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结果:针药组在调节血Hcy含量上,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并且针药组在改善神经缺损程度方面明显优于中药组。结论:针药结合疗法能降低脑梗死伴HHcy患者的血Hcy水平,且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气虚血瘀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补阳还五汤 针刺疗法
下载PDF
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1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20
作者 潘穆之 易晓净 李园 《江苏中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行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照组60例行常规针刺,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运用尿失禁问卷简表进行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行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照组60例行常规针刺,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运用尿失禁问卷简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安全、有效、经济、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尿失禁 黄芪注射液 穴位注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