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量改进方案降低早产儿疑似早发败血症抗菌药物使用率
1
作者 杨朦 杨树杰 +3 位作者 甘斌 易海英 张萍 李磊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质量改进方案降低早产儿疑似早发败血症(EOS)抗菌药物使用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制订早产儿疑似EOS抗菌药物使用临床质量改进方案,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疑似EOS患儿为观察组,收... 目的:探讨质量改进方案降低早产儿疑似早发败血症(EOS)抗菌药物使用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制订早产儿疑似EOS抗菌药物使用临床质量改进方案,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疑似EOS患儿为观察组,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早产儿疑似EOS患儿为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感染反复情况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纳入研究的早产儿572例,其中观察组242例,对照组33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疑似EOS抗菌药物使用率75.98%,低于对照组的89.69%;对照组每千住院日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329.11 d,长于观察组的216.05 d。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住院期间停用抗菌药物后患儿感染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改进方案可减少早产儿疑似EOS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时间。本研究可为早产儿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疑似 抗菌药物 质量改进 早产儿
下载PDF
早期新生儿黄疸与红细胞锌和血浆锌 被引量:3
2
作者 易海英 徐舒 +5 位作者 王少敏 邓香兰 王艳华 杨树杰 左华凯 刘志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382-383,共2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及母亲红细胞锌和血浆锌的关系。方法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248例足月新生儿及其母亲红细胞锌与血浆锌,并测定248例新生儿血胆红素值。结果①新生儿高胆红素组与低胆红素组红细胞锌浓度分别为(23.1+8.4)... 目的研究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及母亲红细胞锌和血浆锌的关系。方法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248例足月新生儿及其母亲红细胞锌与血浆锌,并测定248例新生儿血胆红素值。结果①新生儿高胆红素组与低胆红素组红细胞锌浓度分别为(23.1+8.4)μmol/L,(31.4+9.8)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血浆锌浓度分别为(15.6+6.8)μmol/L,(16.2+7.4)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两组母亲红细胞锌浓度分别为(185.3±22.2)μmol/L,(203.5±23.5)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血浆锌浓度分别为(15.5±5.1)μmol/L,(14.8±5.6)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与红细胞锌水平有关,与血浆锌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黄疸 红细胞 血浆
下载PDF
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杨树杰 易海英 +4 位作者 汪珍珍 黄杰 何源 魏贤 王艳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211例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和246例非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可能造成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211例高胆红素晚期早...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211例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和246例非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可能造成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211例高胆红素晚期早产儿中27例为重症,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与新生儿相关的因素包括:入院时日龄〈3d、出生窒息、小于胎龄儿、头颅血肿或明显产伤淤血、低白蛋白血症、红细胞增多症、感染、溶血病、喂养不耐受、胎粪排泄延迟10个变量;与母亲相关的因素包括:来自农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及胎膜早破3个变量。以上变量在高胆红素血症和非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窒息、胎粪排泄延迟、低白蛋白血症和母亲妊高症为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OR=2.35~4.05);母亲妊高症和新生儿溶血病是晚期早产儿发生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OR=5.74、73.64)。结论出生窒息、胎粪排泄延迟、低白蛋白血症、溶血病及母亲妊高症是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加强妊高症和新生儿溶血病诊治,可减少晚期早产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早产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清中sTREM-1含量与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何源 易海英 +2 位作者 杨树杰 黄杰 魏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4期3408-3410,3414,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清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含量与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7月~2017年9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62例作为肺炎组,同期在本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5...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清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含量与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7月~2017年9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62例作为肺炎组,同期在本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血清中sTREM-1的含量,炎性因子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肺炎组血清中sTREM-1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IL-17、PCT、CRP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肺炎组中sTREM-1高含量新生儿血清中IL-10、IL-17、PCT、CRP、IgA、IgG、IgM的含量高于sTREM-1低含量新生儿(P<0.05)。结论:感染性肺炎新生儿血清中sTREM-1的含量较高,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体液免疫功能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 炎性因子 体液免疫
下载PDF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含量与炎症应激反应、免疫应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何源 易海英 +2 位作者 杨树杰 黄杰 魏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含量与炎症应激反应、免疫应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4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90例作为脓毒症组,同期在本院进行疫苗接种的健康小儿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含量与炎症应激反应、免疫应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4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90例作为脓毒症组,同期在本院进行疫苗接种的健康小儿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小儿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量,血清中炎症介质、氧化应激指标、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Treg表达量与病情的相关关系。结果:脓毒症组外周血中Treg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炎症介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earson检验发现,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外周血中Treg表达量与机体炎症应激反应、免疫应答功能均直接相关。结论: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外周血Treg表达量显著增高,可直接影响机体炎症应激反应程度及体液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肺炎 调节性T细胞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诱发电位预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运动发育的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周俊 汪珍珍 +2 位作者 张海燕 易海英 刘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诱发电位预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运动发育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产科出生后即转入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并且出院后在本院小儿神经科门诊完成发育随访的63例HIE新生儿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不同诱发电位预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运动发育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产科出生后即转入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并且出院后在本院小儿神经科门诊完成发育随访的63例HIE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其出生后第2周及第6周进行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MN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并记录结果,以两时段均出现异常判断为运动发育落后(DM)。在患儿6个月龄时根据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版)(PDMS-2)作为金标准评价其运动发育结局。以此评价3种方法预测DM的价值。结果 63例患儿运动发育结局:DM 27例(42.9%)、正常36例(57.1%)。MNSEP、BAEP、FVEP预测DM的灵敏度分别为:85.2%、59.3%、63.0%;特异度分别为88.9%、86.1%、86.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2%、76.2%、77.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73.8%、75.6%;约登指数分别为0.741、0.454、0.491;Kappa值分别为0.74、0.47、0.50。MNSEP与BAEP、FVEP灵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46;χ~2=4.17,P=0.041);MNSEP与BAEP、FVEP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χ~2〈0.01,P〉0.05)。结论诱发电位可以用于中重度HIE新生儿运动发育早期预测。MNSEP预测效能优于BAEP及FVEP,值得在中重度HIE新生儿中开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诱发电位 运动 新生儿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婴幼儿湿疹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鲁艳 程利民 +2 位作者 方木平 易海英 谢明水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3-1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婴幼儿湿疹的疗效,探讨其对患儿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湿疹患儿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丁酸... 目的:通过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婴幼儿湿疹的疗效,探讨其对患儿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湿疹患儿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涂、8%硼酸外洗、二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口服等。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每包1 g),2次/日,每次半包,饭后半小时温水冲服。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及肠道菌群、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IFN-γ、IL-4、IL-10)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3%,高于对照组的81.1%;观察组肠道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水平、Th1/Th2值、IFN-γ/IL-4值、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3个月后复发率18.9%,低于对照组的54.0%。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能通过改善湿疹患儿肠道菌群,调节免疫平衡,增强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婴幼儿 湿疹 肠道菌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早期微量喂养及补充益生菌对胃肠功能障碍危重早产儿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树杰 易海英 +3 位作者 甘斌 徐舒 邓香兰 万江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及益生菌的补充对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早产儿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0年6月危重早产儿伴胃肠功能障碍92例,随机分三组,Ⅰ组(早期微量喂养及补充益生菌组)31例,Ⅱ组(早期微量喂养组)31例,Ⅲ组(非早期喂养...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及益生菌的补充对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早产儿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0年6月危重早产儿伴胃肠功能障碍92例,随机分三组,Ⅰ组(早期微量喂养及补充益生菌组)31例,Ⅱ组(早期微量喂养组)31例,Ⅲ组(非早期喂养组)30例。比较三组患儿生后1 d、7 d、14 d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临床监测三组患儿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胎便排泄时间、协助排便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儿生后7 d、14 d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Ⅲ组与Ⅰ组、Ⅱ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功能障碍时间Ⅲ组与Ⅰ组、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儿在胎便排泄完时间、协助排便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静脉营养时间方面,Ⅲ组与Ⅱ组、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足量喂养时间Ⅰ组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院内感染和高胆红素血症方面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呼吸暂停方面三组患儿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合理微量喂养及益生菌补充可以更好地促进危重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者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分泌,及时有效地控制胃肠功能障碍的发展,改善危重早产儿的胃肠道喂养和营养,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婴儿 早产 胃肠功能 喂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108例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树杰 易海英 +2 位作者 徐舒 邓香兰 王艳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36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并发症情况。方法统计本院新生儿科2005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的108例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主要并发症,按患儿来源分为Ⅰ组(外院转入)、Ⅱ组(本院产科),比较并发症...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并发症情况。方法统计本院新生儿科2005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的108例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主要并发症,按患儿来源分为Ⅰ组(外院转入)、Ⅱ组(本院产科),比较并发症的变化。结果108例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并发肺炎32例,PDA28例,IVH25例,心力衰竭16例,肺出血16例,气漏15例,NEC13例。两组比较并发肺炎、肺出血、气漏有显著差异(P<0.05),IVH、NEC、PDA、心力衰竭发生率Ⅱ组下降,差异不显著。结论有肺透明膜病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出生后应密切监护,早期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联合完善的呼吸支持及不断改进的诊疗技术水平,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健康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透明膜病 并发症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下载PDF
布地奈德空气压缩驱动雾化吸入对早产儿机械通气喉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树杰 黄杰 +4 位作者 陆敏 易海英 何源 吴丽敏 张莉娅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空气压缩驱动雾化吸入对早产儿机械通气后喉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新生儿科85例机械通气后喉损伤的早产儿,随机分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撤机拔管后予布地奈德混悬液空气压缩驱动雾化,对照组给予地...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空气压缩驱动雾化吸入对早产儿机械通气后喉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新生儿科85例机械通气后喉损伤的早产儿,随机分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撤机拔管后予布地奈德混悬液空气压缩驱动雾化,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及琥珀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喉梗阻症状消失时间、动脉血气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吸气性凹陷时间和声嘶(喘鸣)消失时间为(2.00±0.95)d和(2.15±1.20)d,短于对照组的(2.51±1.32)d和(2.85±1.6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气促消失时间为(2.56±1.74)d,短于对照组的(2.90±1.84)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拔管后及24 h动脉血气监测均大致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期间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空气压缩驱动雾化吸入能更好改善早产儿机械通气后喉梗阻临床症状,稳定患儿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对早产儿机械通气后喉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婴儿 早产 喉损伤
下载PDF
足月小于胎龄儿IGF-1、IGFBP-3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源 唐艳林 +1 位作者 易海英 杨树杰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5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6个月内足月小于胎龄儿体格发育值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对40例足月小于胎龄儿(SGA)及40例适于胎龄儿(AGA)于生后3 d、1个月、6个月时进行血清IGF-1、IGFB... 目的探讨6个月内足月小于胎龄儿体格发育值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对40例足月小于胎龄儿(SGA)及40例适于胎龄儿(AGA)于生后3 d、1个月、6个月时进行血清IGF-1、IGFBP-3水平,同时测量婴儿头围、身长、体重。结果 40例足月小于胎龄儿生后3 d、1个月、6个月时血清中IGF-1、IGFBP-3浓度及体格生长发育值均低于适于胎龄儿(P<0.01)。生后3 d、1个月、6个月时各体格发育值与IGF-1、IGFBP-3浓度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体格发育与血清中IGF-1、IGFBP-3浓度有密切关系。足月小于胎龄儿生后6个月IGF-1、IGFBP-3仍存在相对低水平,体格发育落后于正常足月新生儿。小于胎龄儿生后需要合理充分营养以及早期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小于胎龄儿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晚期早产儿出生后早期神经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甘斌 魏贤 +3 位作者 何源 黄杰 易海英 杨树杰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8年第2期169-170,182,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出生后早期神经发育异常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71例晚期早产儿为观察对象,根据1周岁时发育商评分(DQ评分)分为神经发育正常组和神经发育异常组,并对引起神经发育异常的高危...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出生后早期神经发育异常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71例晚期早产儿为观察对象,根据1周岁时发育商评分(DQ评分)分为神经发育正常组和神经发育异常组,并对引起神经发育异常的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晚期早产儿生后早期神经发育异常与小于胎龄儿、体重<2 500 g、胎儿宫内窘迫、休克、新生儿重度窒息、机械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母亲血糖未控制、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于胎龄儿、新生儿重度窒息、机械通气、颅内出血、母亲血糖未控制、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是晚期早产儿出生后早期神经发育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种因素可以影响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生后早期需加强监护和随访并进行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晚期早产儿 危险因素 神经 发育
下载PDF
HHFNC和NCPAP在早产儿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贤 甘斌 +3 位作者 何源 黄杰 易海英 杨树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机械通气撤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治疗的极低体质量儿(VL... 目的探讨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机械通气撤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治疗的极低体质量儿(VLBW)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患儿撤机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HHFNC组和NCPAP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撤机后治疗12、24 h的动脉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肺泡氧分压(a/APO_2)较治疗后1 h改善(P均<0.05),两组间1、12、24 h的PaO_2、PaCO_2、a/A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达全肠道营养时间、总住院时间、撤机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HFNC组患儿鼻损伤、腹胀发生率低于NCPAP组(P<0.05),两组气漏、动脉导管未闭(PDA)、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Ⅲ~Ⅳ级脑室内出血(IVH)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撤机后使用HHFNC和NCPAP效果相当,但HHFNC对患儿的损伤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 早产儿
下载PDF
^(32)P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及前景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木平 易海英 黄诚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940-942,共3页
32P是由人工合成的放射性核素,放射性32P衰变类型为β衰变,具有发射纯β-粒子的特性,半衰期为14.26天,射线平均能量0.69Mev[1]。在组织中的最大射程为8mm,穿透1mm组织剩余能量为28%,穿透2mm组织剩余能量为11.4%,
关键词 32P 皮肤疾病 放射性核素 应用 人工合成 平均能量 半衰期 组织
下载PDF
P105,CD105和PTE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木平 易海英 刘汉忠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34-937,共4页
目的观察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P105,CD105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石蜡标本中P105和PTEN蛋白的表达,按Weidner法计算CD105蛋白标记物... 目的观察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P105,CD105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石蜡标本中P105和PTEN蛋白的表达,按Weidner法计算CD105蛋白标记物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在SCC标本中,P105蛋白阳性表达率与CD105标记的MVD值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在低分化SCC标本中,P105和CD10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组,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高中分化组;P105和CD105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明显正相关,PTEN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SCC组织标本中,P105和CD105强表达,PTEN蛋白低表达或不表达,这可能是细胞恶性转化和增殖的信号,也是肿瘤具有侵袭性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鳞状细胞 P105蛋白 CD105蛋白 PTEN蛋白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危儿出院后随访依从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杰 杨树杰 +5 位作者 甘斌 易海英 何源 魏贤 张萍 熊梦玉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8期79-81,共3页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高危新生儿出院后随访现状,分析影响高危儿随访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本课题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对孝感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NICU 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出院的高危儿进行随访,并对住院病例资料和门诊随...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高危新生儿出院后随访现状,分析影响高危儿随访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本课题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对孝感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NICU 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出院的高危儿进行随访,并对住院病例资料和门诊随访进行整理记录,计算高危儿随访的依从性,对影响高危儿随访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研究高危儿758例,随访依从性好116例(15.30%),随访依从性差642例(84.70%);出生胎龄≤32周组患儿随访依从性好的比例高于出生胎龄32~37周组和≥37周组,不同胎龄组患儿的随访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27,P=0.001);出生体质量<1000 g组患儿随访依从性好的比例为83.33%,高于出生体质量1000~1500 g组、1500~2500 g组和≥2500 g组,不同出生体质量组患儿的随访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420,P=0.000);新生儿重度窒息(脑病)随访依从性好的比例为54.29%,高于其他疾病组的随访依从性,不同主要疾病种类随访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027,P=0.000)。结论本院NICU高危儿出院随访依从性较差,出生胎龄和体质量越小随访依从性越好,不同疾病高危儿的随访依从性差异较大,高危儿出院随访宣教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随访 依从性 影响因素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变化对早产儿喂养护理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香兰 杨树杰 +5 位作者 易海英 王艳华 徐舒 梅绍兰 刘翠忠 冯敏容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变化与喂养耐受性的关系,以便科学地指导早产儿喂养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40例单纯早产的早产儿按喂养耐受情况分为观察组(喂养耐受,11例)和对照组(喂养不耐受,29例),两组新生儿采用多普勒... 目的探讨早产儿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变化与喂养耐受性的关系,以便科学地指导早产儿喂养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40例单纯早产的早产儿按喂养耐受情况分为观察组(喂养耐受,11例)和对照组(喂养不耐受,29例),两组新生儿采用多普勒超声测量第1次喂养前后SMA血流动力学参数,即收缩期峰值流速(PSFV)、时间平均流速(TMFV)、舒张末期流速(EDF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记录足量喂养时间。结果观察组喂养前后SMA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两组喂养后TMFV、RI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喂养后TMFV的增加与达足量喂养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5);观察组达足量喂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喂养可改变早产儿SMA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与喂养耐受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可根据第1次喂养前后SMA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特别是TMFV的增加来预测喂养风险,从而科学地指导早产儿喂养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喂养 肠系膜上动脉 时间平均流速 护理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早期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测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源 杨树杰 +1 位作者 唐艳林 易海英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2年第2期96-97,104,共3页
目的测定新生儿早期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血清含量,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的早期免疫功能状况。方法测查并比较45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分娩新生儿(GDM组),36例健康孕妇分娩的巨大儿(巨大儿组)及40例足月分娩正常体质量新... 目的测定新生儿早期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血清含量,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的早期免疫功能状况。方法测查并比较45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分娩新生儿(GDM组),36例健康孕妇分娩的巨大儿(巨大儿组)及40例足月分娩正常体质量新生儿(对照组)12h内空腹静脉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的含量。结果新生儿血清IgG、IgA、IgM、C3和C4水平,GDM组分别为(7.41±1.21)g/L、(0.49±0.18)g/L、(0.30±0.11)g/L、(0.85±0.26)∥L和(0.58±0.64)g/L、巨大儿组分别为(9.60±1.46)g/L和(1.02±0.20)异/L、(0.31±0.12)g/L、(1.11±0.17)g/L和(0.82±0.45)g/L,对照组分别为(9.76±1.31)∥L和(0.98±0.22)∥L、(0.27±0.10)g/L、(1.09±0.19)∥L和(0.79±0.35)∥L,GDM组IgG、IgA、C5和C4水平低于巨大儿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血清IgM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分娩新生儿免疫水平较低、存在感染风险,需要加强监护、防治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新生儿 巨大儿 免疫球蛋白 补体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级实践护士职能的临床作用与期望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艳华 杨树杰 +4 位作者 易海英 魏贤 何源 黄杰 甘斌 《护理管理杂志》 2013年第11期761-764,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级实践护士职能的临床作用和发展期望度,为今后培养高级实践护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自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级实践护士职能问卷,对本地区238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级实践护士职能的临床作用和发展期望度,为今后培养高级实践护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自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级实践护士职能问卷,对本地区238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级实践护士6大职能主要分布在临床作用和职能期望度两个维度上,临床作用最大和职能期望度最高的是临床实践职能。结论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级实践护士应着重培养护士的临床实践、教育、研究和管理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高级实践护士 职能
下载PDF
两种经气管插管推注PS方法对NRDS患儿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艳华 易海英 +1 位作者 汪珍珍 张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5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推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方法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影响。方法:将65例NRDS需经气管插管给P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使用注射器针头斜刺插入气管导管给药,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给药。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两种推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方法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影响。方法:将65例NRDS需经气管插管给P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使用注射器针头斜刺插入气管导管给药,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给药。观察两组患儿给药过程中心率、血氧饱和度、药物反流、呼吸困难改善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给药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及心率下降例数少于对照组,药物反流率明显减少(P<0.01),给药后呼吸困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注射器针头直接插入气管导管给药方便易行,可有效减少缺氧发生及药物反流,有利于药物弥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气管插管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