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GF2和BMP-2对Ⅲ、Ⅳ型慢性骨髓炎患者病灶清除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罗雪峰 易知非 谢增如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60-66,共7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Ⅲ、Ⅳ型慢性骨髓炎患者病灶清除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05例Ⅲ、Ⅳ型慢性骨...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Ⅲ、Ⅳ型慢性骨髓炎患者病灶清除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05例Ⅲ、Ⅳ型慢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病灶清除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按不同治疗预后分为疗效好组75例(71.4%)和疗效差组30例(28.6%)。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炎症因子、FGF2及BMP-2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FGF2及BMP-2与预后的关系;构建相关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FGF2、BMP-2及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和净收益率。结果疗效差组Ⅳ型Cierny-Mader分型及窦道形成患者占比高于疗效好组(P<0.05)。疗效差组患者术前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疗效好组(P<0.05),疗效差组患者术前FGF2及BMP-2水平均低于疗效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ierny-Mader分型[O^R=5.036(95%CI:1.369,9.894)]、窦道形成[O^R=2.987(95%CI:1.156,7.247)]、FGF2[O^R=0.446(95%CI:0.129,0.735)]和BMP-2[O^R=0.485(95%CI:0.212,0.738)]为影响Ⅲ、Ⅳ型慢性骨髓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FGF2、BMP-2构建预测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校准曲线显示,Ⅲ、Ⅳ型慢性骨髓炎患者治疗疗效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十分接近;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ierny-Mader分型、窦道形成、FGF2及BMP-2预测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3(95%CI:0.754,0.875)、0.752(95%CI:0.761,0.893)、0.823(95%CI:0.789,0.885)及0.811(95%CI:0.797,0.875),FGF2及BMP-2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8.9 ng/L和113.5 ng/L,4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52(95%CI:0.896,0.991);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ierny-Mader分型、窦道形成、FGF2及BMP-2预测预后均具有良好的净收益率,并且联合预测的总体净收益率高于单一指标。结论基于Cierny-Mader分型、窦道形成、FGF2及BMP-24个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准确预测Ⅲ、Ⅳ型慢性骨髓炎患者病灶清除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骨形态发生蛋白-2
下载PDF
基于BNP和IL-6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价值
2
作者 易知非 罗雪峰 +3 位作者 何佳奇 吾路汗·马汗 段赟 谢增如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51-45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脑钠肽(BNP)和白介素-6(IL-6)的列线图模型在个体化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诊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34例作为建模... 目的探讨基于脑钠肽(BNP)和白介素-6(IL-6)的列线图模型在个体化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诊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34例作为建模集,同期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53例作为验证集。以建模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30 d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37例(15.8%)和N-MACE组197例(84.2%),比较建模集2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心功能指标以及手术相关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和ROC曲线,进一步分析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和准确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和校正混杂因素后,ASA分级高、年龄≥70岁、BNP高以及IL-6高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576(1.243~4.567),2.317(1.237~4.347),2.467(1.214~3.598),2.389(1.208~3.672),P均<0.05];基于4个独立预测因素:ASA分级、年龄、BNP及IL-6,构建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MACE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校准曲线显示,建模集和验证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符合度良好(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模集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95%CI 0.882~0.967),验证集联合预测的AUC为0.903(95%CI 0.876~0.958)。结论基于BNP和IL-6的列线图模型可用于准确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MAC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脑钠肽 白介素-6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列线图 老年人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后发生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雪峰 易知非 谢增如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后发生骨质疏松(O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因踝关节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207例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以骨折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骨质疏松为标准分组,对围术期相关影...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后发生骨质疏松(O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因踝关节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207例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以骨折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骨质疏松为标准分组,对围术期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4个指标对骨折后6个月内发生骨质疏松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糖尿病病史、术后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OCS)为骨折6个月内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84(1.75~5.41)、2.28(1.11~6.58)。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抗骨质疏松治疗为独立保护因素,其OR值分别为0.32(0.28~0.67)、0.29(0.17~0.45)。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选择内固定术,合并糖尿病合理控制血糖,术后预防并发症和选择合理抗骨质疏松方法治疗、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后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骨质疏松症 危险因素 回归模型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通过抑制RUNX2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易知非 周芳 谢增如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10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IGF-1信号促进骨折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IGF-1成骨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的骨折模型,三点弯曲试验分析IGF-1敲除组(KO)与对照组(Con)的最大载荷。通过Q-PCR和TRAP染色方法检测KO组和Con组成骨细胞分化指标的表达破骨细胞的个... 目的探讨IGF-1信号促进骨折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IGF-1成骨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的骨折模型,三点弯曲试验分析IGF-1敲除组(KO)与对照组(Con)的最大载荷。通过Q-PCR和TRAP染色方法检测KO组和Con组成骨细胞分化指标的表达破骨细胞的个数。分离并培养来自KO组和Con组小鼠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经瞬时转染si-RUNX2,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前后BMSC细胞中成骨细胞分化指标的表达情况。结果骨折后10天和21天,KO组的最大载荷明显低于Con组。与Con组相比,KO组愈伤组织的OCN和ALP表达显著降低,而RUNX2则明显提高,且TRAP阳性破骨细胞数显著减少,表明敲除IGF-1破坏了小鼠的骨折愈合能力。通过瞬时转染si-RUNX2于BMSC细胞,发现干扰RUNX2表达能够有效挽救因IGF-1敲除而破坏的成骨细胞分化潜能。表明RUNX2参与IGF-1信号调节的骨折愈合过程。结论 IGF-1能够诱导成骨细胞分化和破骨细胞形成,其诱导成骨细胞分化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RUNX2的表达,这为骨折愈合的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IGF-1 RUNX2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脊柱侧弯合并骨嵴的影像解剖学分析
5
作者 易知非 谢增如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脊柱侧弯合并骨嵴的影像解剖学特点。方法:2011年5月—2017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脊柱侧弯合并骨嵴患者中选取126例,采用双源64排CT对其进行检查,将原始数据输入到西门子工作站,对其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对骨嵴后端、中部与前端径线... 目的:分析脊柱侧弯合并骨嵴的影像解剖学特点。方法:2011年5月—2017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脊柱侧弯合并骨嵴患者中选取126例,采用双源64排CT对其进行检查,将原始数据输入到西门子工作站,对其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对骨嵴后端、中部与前端径线分别进行测量,对其形态进行仔细观察。结果:不同节段骨嵴分布对比,P<0.05;一共发现28个不规则型骨嵴,130个规则型骨嵴,对比可知,P<0.05。结论:骨嵴具有较多形态,胸腰段前端最粗,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具有较高的手术复杂程度,第1腰椎节段属于分叉型骨嵴的主要位置,要对其分叉情况进行仔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骨嵴 影像 解剖学特点
下载PDF
C型骨盆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6
作者 罗雪峰 易知非 谢增如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3583-3588,3593,共7页
目的探讨C型骨盆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该院骨科中心的217例C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形成DVT分为DV... 目的探讨C型骨盆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该院骨科中心的217例C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形成DVT分为DVT组和非DVT(N-DVT)组,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和术前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多因素分析获得影响C型骨盆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DVT形成的独立预测因素,重点分析术前炎症因子与C型骨盆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DVT形成的相关性,构建相关列线图模型,以Bootstrap法和校准曲线进行列线图模型的内部验证,绘制预测C型骨盆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DVT形成的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独立预测及联合预测的预测效能和净收益率。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术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牵引制动及卧床时间是影响C型骨盆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DVT形成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基于独立预测因素构建预测C型骨盆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DVT形成的列线图模型;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评价指标C指数为0.834(95%CI:0.812~0.924);拟合优度(H-L)检验结果显示:C型骨盆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DVT形成概率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符合度良好(P>0.05);ROC曲线分析和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TNF-α、牵引制动、卧床时间及联合预测模型预测C型骨盆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DVT形成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和净收益率。结论年龄、糖尿病、TNF-α、牵引制动及卧床时间为影响C型骨盆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DVT形成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以上独立预测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C型骨盆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DVT形成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列线图模型 C型骨盆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