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低聚肽的功能性质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易维学 《中国食品工业》 2001年第2期36-36,38,共2页
近年来,国内外对肽类物质的营养.及其功能性质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动物体内低聚肽比蛋白质更易消化,吸收速度也快于氨基酸。此外,低聚肽无论是酪蛋白肽还是大豆肽,都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活性,如具有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近年来,国内外对肽类物质的营养.及其功能性质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动物体内低聚肽比蛋白质更易消化,吸收速度也快于氨基酸。此外,低聚肽无论是酪蛋白肽还是大豆肽,都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活性,如具有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活性,即降血压作用、抗氧化作用、促进发酵作用及脂肪代谢作用等。目前,国内对大豆低聚肽的单一功能研究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压作用 动物体内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抗氧化作用 功能研究 发酵作用 功能性质 低聚肽 大豆肽
下载PDF
大豆低聚肽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易维学 胡顺涛 娄宇 《适用技术市场》 2001年第3期13-14,共2页
用大豆蛋白粉或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经蛋白水解酶水制得大豆低聚肽。所制的大豆低聚肽在pH2~8的范围内几乎完全溶于水的。它们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显著的促进发酵作用,同时亦是非常有效的ACE抑制剂。大豆低聚肽在保健食品、婴幼儿食... 用大豆蛋白粉或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经蛋白水解酶水制得大豆低聚肽。所制的大豆低聚肽在pH2~8的范围内几乎完全溶于水的。它们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显著的促进发酵作用,同时亦是非常有效的ACE抑制剂。大豆低聚肽在保健食品、婴幼儿食品和运动食品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低聚肽 大豆 生产工艺 ACE抑制剂 保健食品 应用
下载PDF
益生菌食品的开发 被引量:6
3
作者 易维学 《中国食品工业》 2000年第2期40-40,42,共2页
在健康成人肠道内栖息的细菌种类约有100多种,达100兆个以上,如把这些细菌换算成重量,大约有1,000克重。
关键词 食品 产品开发 益生菌 功能性食品 酸奶 肉制品
下载PDF
乳化剂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易维学 《中国食品工业》 1998年第8期34-36,共3页
面包是一种产量最大的加工面制食品,不仅在西方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已逐渐成为东方人的主食品之一。面包加工已由原来的手工技术,发展成为一种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的食品生产技术。同时,消费者对面包产品的质量、方便性和保质期... 面包是一种产量最大的加工面制食品,不仅在西方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已逐渐成为东方人的主食品之一。面包加工已由原来的手工技术,发展成为一种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的食品生产技术。同时,消费者对面包产品的质量、方便性和保质期的要求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烤食品 乳化剂 应用 面包生产
下载PDF
玉米低聚肽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37
5
作者 刘文颖 林峰 +3 位作者 金振涛 陈亮 易维学 蔡木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26,共5页
在对玉米低聚肽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和分子质量分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4个方面对玉米低聚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考察。组成分析显示:总蛋白质含量为89.28%,酸溶蛋白... 在对玉米低聚肽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和分子质量分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4个方面对玉米低聚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考察。组成分析显示:总蛋白质含量为89.28%,酸溶蛋白质占总蛋白质含量的94.31%;氨基酸组成独特,富含抗氧化性氨基酸,其中亮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含量较高;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的组分高达93.05%,主要分布在132~576范围内。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玉米低聚肽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9、5.4mg/mL和14.9mg/mL,质量浓度为5.0mg/mL时的还原能力与0.02mg/mL的抗坏血酸相当,并且抗氧化能力与其质量浓度呈现剂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低聚肽 氨基酸组成 分子质量分布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食源性低聚肽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任玮 金振涛 +2 位作者 陈亮 蔡木易 易维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4-46,共3页
对工业化生产的食源性低聚肽进行了清除DPPH自由基、抑制亚油酸自氧化2种体系下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清除DPPH自由基体系中,卵白肽和大豆肽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其IC50分别为5.767,6.268mg/mL。在抑制亚油酸自氧化体系中,... 对工业化生产的食源性低聚肽进行了清除DPPH自由基、抑制亚油酸自氧化2种体系下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清除DPPH自由基体系中,卵白肽和大豆肽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其IC50分别为5.767,6.268mg/mL。在抑制亚油酸自氧化体系中,大豆肽和海洋胶原肽对于亚油酸自氧化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75.16%和58.69%。几种食源性低聚肽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低聚肽 抗氧化活性 DPPH 亚油酸
下载PDF
乌鸡低聚肽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文颖 马永庆 +3 位作者 金振涛 陈亮 易维学 蔡木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23,共5页
在对乌鸡低聚肽的基础理化成分、分子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4个方面对乌鸡低聚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结果显示:乌鸡低聚肽分子量大多为10... 在对乌鸡低聚肽的基础理化成分、分子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4个方面对乌鸡低聚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结果显示:乌鸡低聚肽分子量大多为1000u以下(96.74%),含量最高的是140~500u的小肽(78.53%);乌鸡低聚肽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抗氧化效果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4.5、4.5和12mg/mL,浓度为9.19mg/mL时的还原能力与0.02mg/mL的抗坏血酸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鸡 低聚肽 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分布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大豆低聚肽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及体外消化实验 被引量:13
8
作者 汤国营 戴军 +2 位作者 蔡木易 易维学 谷瑞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133,共3页
为验证国产化大豆低聚肽产品分子质量分布和产品在体内经消化道后的稳定性,对该产品进行了分子质量分布测定及体外消化实验,目的是为以大豆低聚肽为原料开发功能性保健系列产品提供产品稳定性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国产大豆低聚肽... 为验证国产化大豆低聚肽产品分子质量分布和产品在体内经消化道后的稳定性,对该产品进行了分子质量分布测定及体外消化实验,目的是为以大豆低聚肽为原料开发功能性保健系列产品提供产品稳定性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国产大豆低聚肽分子质量均低于1 000 Da;经胃蛋白酶处理后,该大豆低聚肽95%以上未被消化,经胰蛋白酶处理后,约90%未被消化,说明该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体内大部分将以多肽的形式被直接吸收。同时应用该大豆低聚肽产品开发功能性食品时,其本身所具有的各项生理功能将不会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低聚肽 分子质量分布 体外消化试验 胰蛋白酶 胃蛋白酶 稳定性
下载PDF
玉米低聚肽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亮 林峰 +2 位作者 金镇涛 易维学 蔡木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1-65,共5页
为了研究生产加工过程中,温度、pH变化以及人体的肠胃环境是否会对玉米低聚肽的功能特性造成影响,以工业化水平生产的玉米低聚肽为对象,在不同温度、pH、消化方式下,利用HPLC分子排阻的方法,检测了玉米低聚肽在132u以下、132-576u、576-... 为了研究生产加工过程中,温度、pH变化以及人体的肠胃环境是否会对玉米低聚肽的功能特性造成影响,以工业化水平生产的玉米低聚肽为对象,在不同温度、pH、消化方式下,利用HPLC分子排阻的方法,检测了玉米低聚肽在132u以下、132-576u、576-1000u等3个分子质量区间内的比例变化。同时,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玉米低聚肽(1mg/mL)的ACE抑制活性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于20℃,40℃,60℃,80℃,100℃分别水浴2h后,玉米低聚肽各个分子量区间的比例变化不超过2%,ACE抑制率保持在69.42%-73.15%;(2)pH值分别为3,5,7,9,11,于37℃水浴2h后,玉米低聚肽各个分子质量区间的比例变化不超过1%,ACE抑制率保持在68.17%-71.11%;(3)分别经过胃蛋白酶单独消化、胰蛋白酶单独消化、先胃蛋白酶消化再胰蛋白酶消化,玉米低聚肽各个分子质量区间的比例变化不超过5%,ACE抑制率保持在64.17%-69.26%。试验结果显示,温度以及pH的变化对玉米低聚肽的组分以及ACE抑制活性的影响很小,产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以及消化稳定性。应用玉米低聚肽进行功能性食品开发时,玉米低聚肽基本上不受肠胃消化环境的影响,能在人体内发挥应有的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低聚肽 稳定性 消化模式
下载PDF
小麦低聚肽粉中谷氨酰胺含量测定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被引量:13
10
作者 金振涛 马永庆 +3 位作者 刘艳 马涛 易维学 蔡木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9-193,共5页
采用BTI-AQC二步柱前衍生法建立了一种有效检测小麦低聚肽粉中谷氨酰胺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在2~100μmol/L谷氨酰胺浓度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最低检出限为2μmol/L,所有标准品3次重复的衍生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 采用BTI-AQC二步柱前衍生法建立了一种有效检测小麦低聚肽粉中谷氨酰胺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在2~100μmol/L谷氨酰胺浓度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最低检出限为2μmol/L,所有标准品3次重复的衍生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最适条件下标准二肽AQ(Ala-Gln)的检测回收率为(95.94±0.22)%。该方法检测小麦低聚肽粉中Gln含量为(23.54±0.49)%,远高于其他常见食源性低聚肽类产品。测定结果显示,除具有高的谷氨酰胺含量外,小麦低聚肽粉还具有水溶性好、稳定性强、易于消化吸收、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均衡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小麦低聚肽粉 BTI
下载PDF
玉米蛋白深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1
11
作者 林峰 蔡木易 易维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3-127,共5页
玉米蛋白粉作为湿法生产玉米淀粉的下脚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对玉米蛋白进行深加工可以提高其附加值。文中介绍了玉米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营养价值,重点综述了国内外玉米蛋白深加工的新方法和新工艺,包括加工生产醇溶蛋白、玉米分离... 玉米蛋白粉作为湿法生产玉米淀粉的下脚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对玉米蛋白进行深加工可以提高其附加值。文中介绍了玉米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营养价值,重点综述了国内外玉米蛋白深加工的新方法和新工艺,包括加工生产醇溶蛋白、玉米分离蛋白以及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玉米蛋白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醇溶蛋白 分离蛋白 活性肽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的玉米分离蛋白酶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林峰 蔡木易 +1 位作者 谷瑞增 易维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4,共5页
以高纯度的玉米分离蛋白为原料,研究玉米低聚肽的酶法制备工艺,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试验设计,确定玉米低聚肽的制备工艺条件为:加酶量3 000U/g,底物浓度为5.6%,温度为54.4℃,pH为8.54,酶解时间3 h,其蛋白转化... 以高纯度的玉米分离蛋白为原料,研究玉米低聚肽的酶法制备工艺,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试验设计,确定玉米低聚肽的制备工艺条件为:加酶量3 000U/g,底物浓度为5.6%,温度为54.4℃,pH为8.54,酶解时间3 h,其蛋白转化率达到86.57%。并通过分析氨基酸组分发现该工艺下玉米低聚肽产品的氨基酸组成与玉米分离蛋白基本保持一致,较好地保持了玉米蛋白特定的氨基酸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分离蛋白 玉米低聚肽 酶解 响应面法 氨基酸分析
下载PDF
动物与临床试验——评价大豆低聚肽的降血压效果 被引量:7
13
作者 汤健 温绍君 +5 位作者 王佐广 孙海霞 洪昭光 蔡木易 易维学 徐亚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3,共3页
为了检验大豆低聚肽的降血压效果,首先进行了动物试验,选择SHR(自发性高血压)大鼠30只,其中21只为雌性大鼠,9只为雄性大鼠。喂养方法:大豆低聚肽加入饮水中服用,并辅以乳粉;对照组仅给乳粉和饮水。实验期间,每天下午测定血压(SBP)。结... 为了检验大豆低聚肽的降血压效果,首先进行了动物试验,选择SHR(自发性高血压)大鼠30只,其中21只为雌性大鼠,9只为雄性大鼠。喂养方法:大豆低聚肽加入饮水中服用,并辅以乳粉;对照组仅给乳粉和饮水。实验期间,每天下午测定血压(SBP)。结果表明,大豆低聚肽的降血压作用很明显。服药3d后,实验组的血压与对照组的血压相比低30mmHg。剂量对降血压效应也有影响。低剂量能使血压下降到较低的值,但是随后效应有反弹;高剂量则可较早地降低血压,并且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平衡。临床实验研究按照中国高血压指南标准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平均年龄为51.66±11.35岁,分别在服用大豆低聚肽前和1个月后测定血压、心率,记录心电图等和血液中相关生化指标。研究认为,服用大豆低聚肽可能会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其机制可能与其对血压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低聚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降血压肽 原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海洋胶原肽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金振涛 任玮 +2 位作者 陈亮 蔡木易 易维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75,共5页
以工业化生产的海洋鱼皮胶原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从中分离抗氧化活性肽的方法。分别探索了分子排阻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直接梯度洗脱以及先等度洗脱,再梯度洗脱3种洗脱方法的分离效果,发现离子交换色谱先等度洗脱,再梯度洗脱分离效果最好... 以工业化生产的海洋鱼皮胶原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从中分离抗氧化活性肽的方法。分别探索了分子排阻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直接梯度洗脱以及先等度洗脱,再梯度洗脱3种洗脱方法的分离效果,发现离子交换色谱先等度洗脱,再梯度洗脱分离效果最好,共分成5个洗脱峰。优化出此方法下的最佳洗脱液pH为5.5,最佳上样量为50mg。在优化的分离条件下分离并富集样品,脱盐后测定分离前后抗氧化活性,与原胶原肽相比,3#、4#、5#峰均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3#峰活性最强,提高了10.6倍。这对工业化生产高抗氧化活性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胶原肽 分子排阻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大豆低聚肽营养吸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世成 杨则宜 +2 位作者 蔡木易 易维学 马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16,共4页
研究了补充大豆低聚肽和大豆分离蛋白对大鼠氮代谢的影响,并探讨了大鼠小肠对大豆低聚肽的吸收特点。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灌喂水对照组、灌喂大豆低聚肽组和灌喂大豆分离蛋白组。大鼠在适应性喂养及膳食平衡1周后,开始进行代谢... 研究了补充大豆低聚肽和大豆分离蛋白对大鼠氮代谢的影响,并探讨了大鼠小肠对大豆低聚肽的吸收特点。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灌喂水对照组、灌喂大豆低聚肽组和灌喂大豆分离蛋白组。大鼠在适应性喂养及膳食平衡1周后,开始进行代谢试验。结果发现,补充大豆分离蛋白后,大鼠氮平衡值、氮储存率、氮净利用率和表观消化率比补水大鼠分别增高641.03%、591.42%、553.11%和51.80%;而补充大豆低聚肽后,大鼠氮平衡值、氮储存率、氮利用率和表观消化率比补充水大鼠分别增高1061.54%、982.69%、921.20%和71.43%(P<0.05);比补充大豆分离蛋白大鼠分别增高56.75%、56.59%、56.36%和12.94%(P<0.05)。由此可得出结论,补充大豆低聚肽可显著提高机体对氮的表观消化率储存率和净氮利用率,并使机体处于较高水平的正氮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低聚肽 大豆分离蛋白 氮代谢 氮平衡 动物试验
下载PDF
海洋胶原低聚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文颖 谷瑞增 +3 位作者 林峰 鲁军 易维学 蔡木易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31-134,共4页
通过总抗氧化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实验,对海洋胶原低聚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考察,然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海洋胶原低聚肽进行分离纯化,测定收集得到的11个组分的总抗氧化能力... 通过总抗氧化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实验,对海洋胶原低聚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考察,然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海洋胶原低聚肽进行分离纯化,测定收集得到的11个组分的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海洋胶原低聚肽具有一定的总抗氧化能力、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RP-HPLC分离纯化后,5个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对总肽整体的抗氧化活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疏水性肽组分对抗氧化活性的贡献大于亲水性肽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低聚肽 抗氧化活性 分离纯化
原文传递
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在猪体内药物动力学及残留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翟克影 王春梅 +5 位作者 李晶 陈翠兰 齐元花 易维学 马冬梅 操继跃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385-389,共5页
目的对盐酸多西环素(DOX)进行了药物动力学及残留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并阐明盐酸多西环素在猪的组织中消除规律,为休药期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建立DOX在猪血浆及组织中的提取方法及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检测... 目的对盐酸多西环素(DOX)进行了药物动力学及残留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并阐明盐酸多西环素在猪的组织中消除规律,为休药期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建立DOX在猪血浆及组织中的提取方法及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检测法。猪单次口灌5mg/kg体重剂量给药后,于不同时间采血样和组织样,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及组织中DOX的浓度;用3P97药物动力学软件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所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性好,相关系数均达0.9990以上,血浆、肌肉、皮脂、肝脏和肾脏中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75μg/ml、0.010μg/g、0.010μg/g、0.020μg/g、0.0120μg/g;血浆及各组织中的平均回收率均在69%以上;目内变异系数小于10%,日间变异系数小于15%。房室模型分析表明,其药物时间曲线符合有吸收二室模型,动力学方程为:C=5.37e^-0.15t6.02e^-0.115t-11.39e^0.25t。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吸收速率常数Ka0.25±0.02/h;消除半衰期t1/2β6.02±0.83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17.07±2.80μg·ml^-1h·^-1;表观分布容积Vd/F2.26±0.48L/kg;清除率CLb0.29±0.05L·h^-1kg·^-1;达峰时间Tp5.42±0.25h;峰浓度Cmax1.09±0.26μg/ml。通过药物动力学试验得知,以5mg/kg体重的剂量单次口灌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吸收速度快,分布广,可以达到明显的抑菌效果;通过药物残留试验得知,药物在组织中消除速度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多西环素 高效液相色谱 药物动力学 药物残留
下载PDF
玉米低聚肽促HL-7702人肝细胞增殖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艳 林峰 +3 位作者 金振涛 陈亮 易维学 蔡木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46,共4页
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存活率,对玉米低聚肽的促HL-7702人肝细胞增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玉米低聚肽在1~10 g/L内,可促进肝细胞生长,其促进作用与肽浓度呈正相关;给予肝细胞玉米低聚肽24 h后,细... 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存活率,对玉米低聚肽的促HL-7702人肝细胞增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玉米低聚肽在1~10 g/L内,可促进肝细胞生长,其促进作用与肽浓度呈正相关;给予肝细胞玉米低聚肽24 h后,细胞周期中S期及G2/M期细胞的比例上升;并且在此浓度范围内,玉米低聚肽对肝细胞存活率及形态影响较小。研究表明,玉米低聚肽有促进HL-7702人肝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作用,可显著提高肝细胞活力,提示其在保肝护肝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低聚肽 HL-7702人肝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粪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在建 易维学 操继跃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3期6200-6203,共4页
测定了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致病性大肠杆菌O54、霍乱沙门氏菌A72及正常菌嗜酸乳酸杆菌CICC6075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粪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可较好的抑制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 测定了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致病性大肠杆菌O54、霍乱沙门氏菌A72及正常菌嗜酸乳酸杆菌CICC6075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粪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可较好的抑制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粪肠球菌对嗜酸乳酸杆菌起到较好的促生长作用;枯草芽孢杆菌与嗜酸乳酸杆菌混合培养的前35 h,对嗜酸乳酸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35 h以后则对其有较好的促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 混合培养 体外评价
下载PDF
2%痢菌净透皮剂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残留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欣 王春梅 +5 位作者 陈翠兰 李晶 齐元花 易维学 马冬梅 操继跃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379-384,共6页
目的对2%痢菌净透皮剂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残留研究,探讨动物经皮给药后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征。方法选用C18色谱柱,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381nm;以乙腈/水(20/80,v/v)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柱温30℃;进样量6... 目的对2%痢菌净透皮剂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残留研究,探讨动物经皮给药后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征。方法选用C18色谱柱,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381nm;以乙腈/水(20/80,v/v)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柱温30℃;进样量60μl。对2%痢菌净透皮剂经过单次给药以后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所选猪体重为20±2kg,给药剂量为5mg/kg体重。结果药时曲线符合吸收一室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吸收速率常数K0.356±0.028h^-1;消除半衰期t1/2ke3.18±0.62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6.69±1.27μg·ml^-1·h;表观分布容积Vd/F3.34±0.63L·kg^-1;清除率CLb0.74±0.18L·h^-1kg^-1;达峰时间Tp3.52±0.43h;达峰浓度0.7±0.31μg·ml^-1。以5mg/kg剂量连续3次给药后,于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0.5、1、2、3、5、8、14天采集各组织样品,通过测定其中痢菌净的含量研究该药物在猪体内的药物消除规律。最后一次给药3d后只能在肾脏中检测到药物,结论痢菌净经透皮在猪体内消除迅速,且消除半衰期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菌净 透皮剂 药物动力学 组织残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