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灵口服液对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晏国娟 王平 +3 位作者 杜文冉 齐浩 张洁 董静怡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24期2179-2180,共2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神经精神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做事冲动等为主要表现,可导致儿童学习困难、交往不良等各种功能障碍。临床上一些儿童在学龄前期已表现出明显的ADHD症状,其...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神经精神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做事冲动等为主要表现,可导致儿童学习困难、交往不良等各种功能障碍。临床上一些儿童在学龄前期已表现出明显的ADHD症状,其中80%左右到学龄期症状仍明显存在。因此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以预防功能障碍发生为目的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必要。本研究采用静灵口服液对ADHD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 静灵口服液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儿童 学龄前
下载PDF
儿童性早熟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晏国娟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6期719-720,F0003,共3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性早熟问题日益严峻,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和专业工作人员的重视,因为儿童性早熟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危害:从生理病理方面来讲,性早熟会使儿童的骨龄发育提前,骨骺提前闭合,生长期缩短,成年后的最终身高受影响,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性早熟问题日益严峻,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和专业工作人员的重视,因为儿童性早熟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危害:从生理病理方面来讲,性早熟会使儿童的骨龄发育提前,骨骺提前闭合,生长期缩短,成年后的最终身高受影响,严重者会导致矮小症;性早熟还会增加肿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早熟 发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唐山地区儿童缺铁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赵颖新 王平 +3 位作者 晏国娟 陈勋 李秀芹 赵国静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74-1676,共3页
目的:调查唐山地区6月~2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情况,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及建议。方法:对门诊1316例6月~2岁儿童全部进行末梢全血细胞分析及微量元素测定。并对相关因素进行问卷式调查分析。结果:唐山地区6月~2岁儿童... 目的:调查唐山地区6月~2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情况,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及建议。方法:对门诊1316例6月~2岁儿童全部进行末梢全血细胞分析及微量元素测定。并对相关因素进行问卷式调查分析。结果:唐山地区6月~2岁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率23.94%,男孩患病率26.67%,女孩患病率19.97%,男孩患病率显著高于女孩,在年龄分组中,6月~、1岁~、2岁~患病率分别为36.18%、25.13%、9.07%,差别有显著意义,且农村高于城市,早产、出生县级医院以下、辅食添加晚及辅食不合理是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结论:积极控制缺铁性贫血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6月~2岁儿童 相关因素 患病率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气质特征及心理行为问题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赵颖新 王平 +6 位作者 刘建宇 焦文兰 晏国娟 杜文冉 董静怡 曹慧兰 陈勋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670-672,共3页
【目的】探讨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气质及心理行为问题,为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问卷及3~7岁和8~12岁儿童气质问卷分别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及正常儿童进行测查,并进行比较。【结... 【目的】探讨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气质及心理行为问题,为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问卷及3~7岁和8~12岁儿童气质问卷分别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及正常儿童进行测查,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性肥胖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气质类型、气质维度、不同气质类型行为因子异常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纯肥胖儿童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肥胖儿童的干预措施应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及心理特点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儿童 正常儿童 气质 心理行为 干预措施 学龄期儿童
下载PDF
母乳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付洪涛 晏国娟 杨秀霞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1期87-87,共1页
近年来随着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病死率的下降,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病率逐渐增多,此病目前仍是严重威胁新生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由于其生理特点,住院时间长,发生NEC的概率较大,其发生与胃肠道喂养等问题相关... 近年来随着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病死率的下降,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病率逐渐增多,此病目前仍是严重威胁新生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由于其生理特点,住院时间长,发生NEC的概率较大,其发生与胃肠道喂养等问题相关。我院积极开展母乳喂养,降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NEC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母乳喂养 婴儿 出生时低体重
下载PDF
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颖新 于春玲 +3 位作者 晏国娟 齐浩 杜文然 董静怡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7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儿童多动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哌甲酯等药物治疗外联合应用心理干预;对照组仅予以哌甲酯等药物治...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儿童多动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哌甲酯等药物治疗外联合应用心理干预;对照组仅予以哌甲酯等药物治疗。2组以3个月为一疗程,均治疗3个以上疗程后,采用问卷评分的形式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后较治疗前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药物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36.7%,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多动症采用心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多动症 心理干预 西药治疗
下载PDF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甲状腺球蛋白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齐浩 王兰英 +3 位作者 崔颖 韩宗兰 晏国娟 杜文冉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6期693-696,共4页
目的研究唐山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患儿的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基因突变特点,并进一步分析TG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经新生儿筛... 目的研究唐山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患儿的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基因突变特点,并进一步分析TG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经新生儿筛查确诊的128例CH患儿(CH组)和同期来院体检的10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对CH患儿的TG基因外显子进行检测,筛查突变位点,结合测序验证,分析TG基因突变在CH患儿发病中的分子机制及与临床表型的关系。结果CH患儿TG基因突变频率为23.44%(30/128),共发现TG基因突变24种,新发现的突变有8种(c.4641-4641delG、c.2060-2060delG、c.1514G>T、c.2864_2864delA、c.6840-6843delTTGT、c.7182C>G、c.2762-1G>A、c.3634-1Gdel),上述TG基因在对照组中的频率均为0。经生物学预测结果显示12种TG基因突变有害;采用序列保守性分析发现,Pro2236Leu(c.6707C>T)、Arg2585Trp(c.7753C>T)、lle2239Met(c.7182C>G)均与CH患儿的发病相关。30例TG基因突变CH患儿经左甲状腺素治疗3年后,再次评估甲状腺功能,结果显示暂时性CH 26例,永久性CH 4例。结论高通量测序可有效检测TG基因的突变。携带TG突变的CH患儿一般会伴有甲状腺肿大,且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会随着TG水平的增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球蛋白 基因突变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抽动障碍儿童的智力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平 范松丽 +4 位作者 李进华 张洁 齐浩 杜文冉 晏国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10期1171-1172,共2页
目的比较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儿童与正常儿童智商的关系。方法对126例TD儿童和81例正常儿童进行中国比内智力测验。结果TD组与对照组智商比较统计学差别有显著性意义,TD组儿童智商低于对照组。结论抽动障碍儿童总体智商低于正常... 目的比较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儿童与正常儿童智商的关系。方法对126例TD儿童和81例正常儿童进行中国比内智力测验。结果TD组与对照组智商比较统计学差别有显著性意义,TD组儿童智商低于对照组。结论抽动障碍儿童总体智商低于正常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 抽动障碍 病例对照 智商
原文传递
左甲状腺素不同治疗剂量对CH患儿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齐浩 王兰英 +2 位作者 崔颖 韩宗兰 晏国娟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A02期239-240,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左甲状腺素治疗剂量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新生儿筛查异常者,按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疗共识》:FT4降低同时TSH升高的患儿诊断为CH;CH患儿按照激素替代治疗剂量分为高剂...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左甲状腺素治疗剂量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新生儿筛查异常者,按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疗共识》:FT4降低同时TSH升高的患儿诊断为CH;CH患儿按照激素替代治疗剂量分为高剂量组(10ug/kg·d)和低剂量组(5ug/kg·d).统计分析各组患儿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结论:CH患儿选用5ug/kg·d较低剂量治疗效果不差于l0ug/kg·d高剂量,患儿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 激素替代治疗
下载PDF
父母培训对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干预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0
10
作者 晏国娟 王平 +2 位作者 杜文冉 齐浩 董静怡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评价父母培训对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将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学龄前4~6岁ADHD儿童随机分为两组:父母培训组即干预组32例,对照组31例。干预组由专业医师对儿童父母进行为期8周的培训,并在培训后... 目的:评价父母培训对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将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学龄前4~6岁ADHD儿童随机分为两组:父母培训组即干预组32例,对照组31例。干预组由专业医师对儿童父母进行为期8周的培训,并在培训后进行1个月的巩固干预;对照组则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使用SNAP-IV量表对两组儿童的ADHD症状进行评估,干预组进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评估。结果:干预组FES-CV量表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观、组织性、控制性分值较干预前有提高(成功性P<0.05,余P<0.01),矛盾性分值较干预前降低(P<0.01),而独立性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儿童的SNAP-IV量表分有减少(P<0.01);干预组有效率达56.7%,症状缓解率达3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P<0.01,后者P<0.05)。结论:父母培训对学龄前ADHD儿童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患儿的家庭环境及其ADHD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父母培训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治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晏国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876-2878,共3页
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许多学龄前儿童家长常常关注于孩子的行为问题,并想知道这些情况属于正常范围还是ADHD的早期表现。这就要求专业人员要有能力对这个年龄组孩子的正常行为和异常表现进... 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许多学龄前儿童家长常常关注于孩子的行为问题,并想知道这些情况属于正常范围还是ADHD的早期表现。这就要求专业人员要有能力对这个年龄组孩子的正常行为和异常表现进行鉴别区分,可是国际上学龄前儿童ADHD的诊断与治疗问题一直存在诸多争议,美国儿科学会(AAP)公布的儿童ADHD诊断和治疗指南。,将ADHD诊治的年龄范围扩大至4—18岁,并详细描述了学龄前和青春期ADHD患者诊治过程中具体的考虑因素以及推荐的治疗方案。而国内关于学龄前儿童ADHD的研究资料相当少,因此对学龄前儿童ADHD的诊断手段和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学龄前儿童 诊治 心理行为问题 ADHD 美国儿科学会 治疗指南 儿童家长
原文传递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杜文冉 崔立华 +4 位作者 庞淑兰 王平 张洁 齐浩 晏国娟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99-1001,共3页
目的比较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收集临床确诊并经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54例ADHD患儿,采用SNAP-Ⅳ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 目的比较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收集临床确诊并经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54例ADHD患儿,采用SNAP-Ⅳ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治疗后3月和6个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结束、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三亚型患儿SNAP-Ⅳ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1)。治疗结束时注意缺陷型和混合型患儿降低分值显著高于多动冲动型,三组有效率分别为84.21%、60.87%、41.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111,P=0.047)。3个月时混合型患儿评分差值(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高于多动冲动型患儿(P<0.01),各组有效率和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三组患儿评分差值、有效率和缓解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能有效治疗ADHD;对不同亚型ADHD的疗效不同,临床应根据分型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脑电生物反馈 亚型 儿童
原文传递
早期干预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儿童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颖新 于春玲 +3 位作者 晏国娟 王平 齐浩 杜文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4356-4357,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儿童体格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7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儿童分为3组:早期干预组除给予药物常规治疗外,还施行早期教育、早期干预及康复功能训练;常规治疗组只给予药物常规治疗;未正规治...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儿童体格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7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儿童分为3组:早期干预组除给予药物常规治疗外,还施行早期教育、早期干预及康复功能训练;常规治疗组只给予药物常规治疗;未正规治疗组指未正规服用甲状腺功能低下药物或6个月以后服用药物,未进行早期干预及康复训练。上述儿童1岁时进行体格检查及智能测验,体格检查方面包括身高、体重及头围的测量;智能测验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CDCC)进行评分。结果:体格方面:早期干预组儿童体重、身高略高于常规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干预组儿童头围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两组儿童体重、身高及头围均高于未正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智能发育方面评分:早期干预组高于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高于未正规治疗组。结论:早期干预可降低甲状腺功能低下儿童体格及智能低下的发生率,早期教育可明显提高甲状腺功能低下儿童的智能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体格发育 智能发育
原文传递
单纯性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颖新 于春玲 +3 位作者 晏国娟 齐浩 杜文然 董静怡 《医药论坛杂志》 2013年第9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血浆、游离脂肪酸(FFA)两项指标与儿童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并被确诊为单纯性肥胖儿童患者50例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组),再随机选择正常儿童30例作为参照(对照组),测...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血浆、游离脂肪酸(FFA)两项指标与儿童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并被确诊为单纯性肥胖儿童患者50例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组),再随机选择正常儿童30例作为参照(对照组),测定所有参加实验的儿童的血浆胰岛素、游离脂肪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及卡尼汀(CT)。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nSI),测量各个儿童的腰围、臀围及身高体重。计算腰臀比(WHR)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实验组血浆CT、FFA水平、WHR、TG、胰岛素水平、InRI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儿童与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比其身体内血浆CT及FFA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大,体内的脂肪代谢紊乱,可能与浆CT及FFA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儿童 胰岛素抵抗 游离脂肪酸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动脉导管关闭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付洪涛 欧阳林英 晏国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6057-6058,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关闭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影响。方法:将2010~2011年住院的125例早产儿按病例对照研究分成两组,动脉导管关闭早产儿63例为治疗组,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62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按病因治疗、合理喂养。结果:治疗组...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关闭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影响。方法:将2010~2011年住院的125例早产儿按病例对照研究分成两组,动脉导管关闭早产儿63例为治疗组,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62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按病因治疗、合理喂养。结果:治疗组中2例诊断为NEC,患病率为3.17%;对照组中9例诊断为NEC,患病率为14.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导管关闭可明显降低早产儿NEC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 早产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