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菌光动力疗法辅助龈下刮治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王新林 唐文珺 +3 位作者 姜亦洋 石燕 晏子琪 王冬青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6期451-456,共6页
目的探讨抗菌光动力疗法(antibacterial photodynamic therapy,aPDT)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研究采用随机、对... 目的探讨抗菌光动力疗法(antibacterial photodynamic therapy,aPDT)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分口设计,符合纳入标准的1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侧与对照侧。对照侧接受常规SRP,试验侧SRP基础上联合aPDT治疗(SRP+aPDT)。记录治疗前(基线)、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和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阳性位点占比(BOP%)。结果13例患者完成了全部随访。对照侧356颗受试牙,2136个位点;试验侧360颗受试牙,2160个位点。治疗前,两侧基线水平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试验侧和对照侧的牙周临床指标PD、PLI、BI、BOP%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在各时间点,与常规SRP相比,SRP+aPDT联合治疗侧PD、PLI和BI均有改善。SRP+aPDT联合治疗侧在治疗后3个月时BOP%和PLI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SRP侧(P<0.05)。结论aPDT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可以在早期更好地改善牙龈出血,控制牙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抗菌光动力疗法 牙周基础治疗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 探诊深度 菌斑指数 出血指数 探诊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