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芍药甘草汤方证与药量探讨胞轮振跳的治疗
1
作者 晏振东 李艳鹏 +3 位作者 张佳琪 刘艺 马乾 陈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3-55,共3页
胞轮振跳是临床中的难治性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限,西医多以手术为主,且容易反复,创伤性较大。中医药治疗该病不良反应少且疗效稳固。芍药甘草汤主治肝脾阴虚证,而胞轮振跳的病机之一则为肝脾阴虚... 胞轮振跳是临床中的难治性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限,西医多以手术为主,且容易反复,创伤性较大。中医药治疗该病不良反应少且疗效稳固。芍药甘草汤主治肝脾阴虚证,而胞轮振跳的病机之一则为肝脾阴虚,这是与芍药甘草汤证的契合点。因此,根据异病同治原则,该方治疗此类疾病是辨病与辨证结合的临床思路的体现。通过文献考证古今度量衡质量的单位换算,芍药(白芍)与炙甘草的用量需达60 g以上方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本文总结了芍药甘草汤的临床使用经验,并结合文献从方义与药量角度论证其治疗胞轮振跳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眼轮匝肌痉挛 胞轮振跳 肝脾阴虚 药量
下载PDF
浅议《伤寒论》中滴定给药方法中剂量和频次的精准控制
2
作者 马乾 晏振东 +6 位作者 聂智源 刘艺 任阳 杜佳豪 张佳琪 王健 马雪颜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529-2532,共4页
《伤寒论》中对给药剂量和给药频次精准控制的详细记载体现了滴定给药模式理念,尤其多应用在治疗急危重症的方剂中,同时通过明确其治疗目标而设计出即保证疗效又避免其毒副作用的给药途径。本文通过对《伤寒论》原文中相关方剂的服用方... 《伤寒论》中对给药剂量和给药频次精准控制的详细记载体现了滴定给药模式理念,尤其多应用在治疗急危重症的方剂中,同时通过明确其治疗目标而设计出即保证疗效又避免其毒副作用的给药途径。本文通过对《伤寒论》原文中相关方剂的服用方法分析,归纳出其药物滴定方式主要通过控制剂量与频次(时间)两个变量的组合为给药方法,以汗、吐、下等法为途径实现其祛邪目标,结合用药后临床反馈评估是否达到疗效。这种滴定给药的精准控制模式的临床意义:(1)使不同病患对于中药处方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毒性)达到兼顾平衡;(2)将药效从量变到质变这一过程平稳过渡,达到祛邪而不伤正的疗效,为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滴定 剂量 频次 急危重症
下载PDF
金花清感颗粒防治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西医之辨 被引量:4
3
作者 苏家卉 晏振东 +1 位作者 吴彩军 刘清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701-704,722,共5页
金花清感颗粒防治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起作用,其临床有效性、抗病毒活性和抗炎效应等均已被充分验证,但对于病毒与宿主免疫相互作用的关注不足。本文综述金花清感颗粒及其各组分应用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特... 金花清感颗粒防治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起作用,其临床有效性、抗病毒活性和抗炎效应等均已被充分验证,但对于病毒与宿主免疫相互作用的关注不足。本文综述金花清感颗粒及其各组分应用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探讨其作用机制,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防治思路提供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清感颗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固有免疫
下载PDF
基于卫气营血辨证探讨脓毒症并发DIC早期识别与预防 被引量:4
4
作者 任阳 晏振东 吴彩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53-357,共5页
脓毒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全身凝血的激活,以及内皮功能障碍引起的纤溶相对抑制,从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然而临床上对于脓毒症并发DIC尚无特效疗法,诊断亦因无法及时监测凝血功能变化具有相对滞后的... 脓毒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全身凝血的激活,以及内皮功能障碍引起的纤溶相对抑制,从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然而临床上对于脓毒症并发DIC尚无特效疗法,诊断亦因无法及时监测凝血功能变化具有相对滞后的缺点。中医学具有辨证论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特点,研究发现卫气营血辨证的传变过程与脓毒症患者由轻到重的病情发展联系密切。因此,本文拟在中医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及实验室相关指标,早期识别脓毒症并发DIC所处阶段,从肝论治脓毒症,以期为脓毒症提供新的治疗方向,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卫气营血辨证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