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睑刷上皮病变与干眼相关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美婷 晏晓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17-2020,共4页
眼睑刷上皮病变(LWE)指睑缘皮肤黏膜交界处区域之后的边缘处睑结膜出现相应的病理改变,在使用荧光素钠或丽丝胺绿等染色剂后出现染色。目前研究认为LWE形成主要是由于眼睑刷区域与眼面之间的摩擦增加所致,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LWE常见... 眼睑刷上皮病变(LWE)指睑缘皮肤黏膜交界处区域之后的边缘处睑结膜出现相应的病理改变,在使用荧光素钠或丽丝胺绿等染色剂后出现染色。目前研究认为LWE形成主要是由于眼睑刷区域与眼面之间的摩擦增加所致,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LWE常见病因包括配戴角膜接触镜、泪膜异常、瞬目异常、炎症。临床研究发现,LWE可在常规干眼指标阴性时出现,所以LWE的诊断对干眼的早诊早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临床上关于LWE与干眼等指标相关的研究较少,本文结合国内外现有研究,对LWE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介绍,并总结LWE与干眼相关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LWE的病因及LWE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刷上皮病变 干眼 泪膜 瞬目 丽丝胺绿 眼表 睑缘
下载PDF
解读国际泪膜与眼表协会2017年干眼专家共识中的干眼流行病学 被引量:33
2
作者 晏晓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6-228,共3页
2017年国际泪膜与眼表协会(Tear Film&Ocular Surface Society,TFOS)发表了最新版干眼专家共识(Dry Eye WorkshopⅡ,DEWSⅡ),其中,有关干眼流行病学的内容对近十年来干眼的患病率、发病率、危险因素、自然病程、致残率和调查问卷进... 2017年国际泪膜与眼表协会(Tear Film&Ocular Surface Society,TFOS)发表了最新版干眼专家共识(Dry Eye WorkshopⅡ,DEWSⅡ),其中,有关干眼流行病学的内容对近十年来干眼的患病率、发病率、危险因素、自然病程、致残率和调查问卷进行了全面综述[1]。相比较2007年的DEWSⅠ,该共识中干眼流行病学的研究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但仍然有许多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干眼 专家 协会 眼表 泪膜 国际 解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调节培养的人角膜基质细胞MMP-2和MMP-9的分泌 被引量:4
3
作者 晏晓明 王晓飞 吴静安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6(TGF-β)对培养的人角膜基质细胞分泌MMP-2和MMP-9的调节作用,探讨TGF-β治疗非感染性角膜溃疡的潜在可能性。方法采用酶谱法检测人角膜基质细胞MMP-2和MMP-9的分泌,并观察 T...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6(TGF-β)对培养的人角膜基质细胞分泌MMP-2和MMP-9的调节作用,探讨TGF-β治疗非感染性角膜溃疡的潜在可能性。方法采用酶谱法检测人角膜基质细胞MMP-2和MMP-9的分泌,并观察 TGT-β对 MMP-2和 MMP-9分泌的调节作用。结果培养的人角膜基质细胞分泌 MMP-2和 MMP-9,TGF-β抑制MMP-9的活性,且随TGF-β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强,随TGF-β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对MMP-2的活性,TGF-β有较弱的促进作用。结论TGF-β作为一种MMP-9的抑制剂,在促进非感染性角膜溃疡愈合方面很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基质细胞 角膜溃疡 MMP-9 MMP-2
下载PDF
角膜接触镜对泪膜流动和破裂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晏晓明 吴静安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05-306,共2页
观察50例长期配戴亲水性角膜接触镜者戴镜前后SchirmerI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BUT)的变化。结果表明,戴接触镜后BUT缩短,SchirmerI下降,双眼BUT与SchirmerI之间无相关性。讨论了引起泪膜流动... 观察50例长期配戴亲水性角膜接触镜者戴镜前后SchirmerI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BUT)的变化。结果表明,戴接触镜后BUT缩短,SchirmerI下降,双眼BUT与SchirmerI之间无相关性。讨论了引起泪膜流动和BUT改变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接触镜 隐形眼镜 副作用 泪液分泌 泪膜功能
下载PDF
普拉洛芬治疗轻中度干眼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39
5
作者 陈景尧 谢立信 +57 位作者 刘祖国 毕宏生 陈蔚 戴三友 邓应平 傅培 顾扬顺 洪晶 黄一飞 贾卉 蒋莉 李冰 李林 李明顺 廖荣丰 凌士奇 刘大川 刘方毅 刘汉强 刘红 刘治蓉 刘子雁 马林 秦洪仁 荣军博 邵运良 申育华 司马晶 苏冠芳 孙红 孙松 孙旭光 王海林 王杰 王丽娅 王林农 吴洁 吴群 谢汉平 谢立科 徐巍华 晏晓明 杨燕宁 姚晓明 叶娟 袁进 张虹 张立军 张丽琼 张明昌 张玉环 赵桂秋 赵少贞 郑金华 周宏健 朱永唯 朱豫钟 桃玲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34-839,共6页
背景 非甾体类抗炎药广泛应用于干眼的治疗,但缺乏相关的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普拉洛芬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多中心、随机开放的临床对照试验方法,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中国58个临床研究分中心按照统... 背景 非甾体类抗炎药广泛应用于干眼的治疗,但缺乏相关的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普拉洛芬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多中心、随机开放的临床对照试验方法,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中国58个临床研究分中心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纳入1 023例干眼患者,每个中心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使用质量分数0.1%普拉洛芬滴眼液点眼联合质量分数0.1%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均为每日4次,每次1滴;对照组患者仅使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每日4次,每次1滴.在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4天及第28天时进行复查,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包括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干眼症状评分、睑结膜充血程度、睑结膜乳头评分及泪液分泌试验Ⅰ (SⅠt),并评价2个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2个组间患者治疗前人口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4 d和28 d,试验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分别为0.76±0.66和0.35±0.54,对照组分别为0.84±0.65和0.45 ±0.60,均明显低于术前试验组的1.41 ±0.58和对照组的1.41±0.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t=24.439、37.236,均P=0.000;对照组:t=19.702、29.517,P=0.000),治疗后28 d试验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84,P=0.004).治疗后14 d和28 d,试验组BUT分别为(4.88±2.40)s和(6.03±3.25)s,较治疗前的(3.47±2.10)s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358、-17.734,均P=0.000);治疗后14d和28 d,对照组BUT分别为(4.62±2.21)s和(5.42±2.70)s,明显长于治疗前的(3.50±1.5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984、-17.879,均P=0.000),治疗后28 d,试验组BUT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83,P=0.001).治疗后14 d和28 d,试验组患者睑结膜充血、睑结膜乳头及干眼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8 d,试验组SⅠ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32,P=0.002).治疗后28 d,试验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7,P=0.000),但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3,P=0.167).治疗期间2个组均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度眼部刺激症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普拉洛芬具有抑制干眼炎症的作用,0.1%普拉洛芬滴眼液与0.1%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干眼症状症状及体征,对有眼表炎症及上皮细胞损伤的轻中度干眼患者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非甾体类抗炎药 普拉洛芬 炎症
下载PDF
两种干眼症状问卷评分与干眼临床检查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张佳楠 李海丽 晏晓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2-366,共5页
背景目前常用的干眼症状评估问卷有两种,但二种问卷结果的关联性及问卷与临床检查的关联性研究尚未见到。如何有效地评估干眼症状,将患者的主观症状进行量化有助于临床上干眼的正确诊断。目的评价标准干眼症状评估(SPEED)问卷和眼... 背景目前常用的干眼症状评估问卷有两种,但二种问卷结果的关联性及问卷与临床检查的关联性研究尚未见到。如何有效地评估干眼症状,将患者的主观症状进行量化有助于临床上干眼的正确诊断。目的评价标准干眼症状评估(SPEED)问卷和眼表疾病指数(OSDl)问卷两种干眼问卷诊断干眼的一致性及其与干眼体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对66例干眼患者先依据SPEED问卷进行评分,并分为轻度症状组(〈10分)和重度症状组(≥10分);然后对同一批患者依据OSDI问卷进行评分,并分为轻度症状组(≤20分)、中度症状组(21~45分)和重度症状组(≥46分)。所有患者行泪膜镜、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SchirmerI试验等干眼临床检查,分析两种问卷与干眼临床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SPEED问卷评分和OSDI问卷评分与BUT值均呈负相关(r=-0.390,P=0.001;r=-0.395,P=0.001),两种问卷评分与SchirmerI试验结果间无明显相关性(r=-0.081,P=0.515;r=-0.080,P=0.525),与泪膜镜分级结果也均无明显相关(r=0.158,P=0.204;r=0.219,P=0.077)。SPEED问卷轻度症状组BUT明显长于重度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9,P=0.022),而2个组问SchirmerI试验和泪膜镜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04,P=0.687;t=-0.947,P=0.347);2个组间荧光素染色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4,P=0.685)。OSDI问卷评分轻度症状组、中度症状组、重度症状组间BU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71,P=0.000),轻度症状组BUT明显长于中度症状组和重度症状组(P=0.000、0.000);3个组间SchirmerI试验、泪膜镜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432,P=0.246;F=2.799,P=0.068);3个组间荧光素染色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026,P=0.050)。SPEED问卷评分值与OSDI问卷评分值间呈正相关(r=0.697,P=0.000)。结论SPEED问卷和OSDI问卷都是客观评估干眼症状的有效方法,与BUT有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诊断干眼的辅助手段;两种问卷可联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干眼症状评估问卷 眼表疾病指数问卷 泪膜镜检查 泪膜破裂时间 角膜荧光素染色 SCHIRMER I试验
下载PDF
OCT前节模块测量的上下泪河数值与干眼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7
作者 吴元 吴海龙 +1 位作者 李海丽 晏晓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1-545,共5页
背景 干眼是常见的眼表疾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前节模块可实现对泪河进行直接和精确的检测. 目的 用OCT前节模块对上下泪河进行测量,并分析测量结果与干眼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方法,收集2010年9-10月... 背景 干眼是常见的眼表疾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前节模块可实现对泪河进行直接和精确的检测. 目的 用OCT前节模块对上下泪河进行测量,并分析测量结果与干眼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方法,收集2010年9-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符合眼表疾病指数问卷(OSDI)评分>20分的干眼患者36例,使用OCT前节模块测量平视状态时上下泪河的高度(U/LTMH,μm)、深度(U/LTMD,μm)和泪三角面积(U/LMA,mm2);对患者行泪膜干涉成像仪、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Fl)染色、结膜丽丝胺绿染色、Schirmer Ⅰ试验(SⅠt)检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评估OCT前节模块测量的泪河参数与患者干眼相关症状体征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UTMH为(232±56) μm,平均UTMD(156±53)μm,平均UMA为(0.021±0.008) mm2,LTMH平均为(222±72) μm,平均LTMD为(163±65) μm,平均LMA为(0.020±0.006) mm2,测量的上下泪河高度、深度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目河高度:t=0.530,P>0.05;泪河深度:t=0.650,P>0.05;泪河高度:t=1.010,P>0.05).泪河各参数与OSDI评分、泪膜干涉分析成像仪分析结果间无明显相关性;UTMH、UTMD、UMA与BUT均呈正相关(r=0.46,P=0.01;r=0.40,P=0.02;r=0.43,P=0.01);LTMH、LTMD、LMA与BUT均呈正相关(r=0.61,P=0.00;r=0.64,P=0.00;r=0.64,P=0.00),与SⅠt结果均呈正相关(r=0.54,P=0.02;r=0.46,P=0.01;r=0.55,P=0.01),而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呈负相关(r=-0.37,P=0.04;r=-0.37,P=0.04;r=-0.41,P=0.05),与结膜染色评分亦均呈负相关(r=-0.56,P=0.01;r=-0.37,P=0.04;r=-0.47,P=0.00).结论 OCT前节模块可用于对上下泪河进行客观和非侵入性测量,其测量结果与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结膜丽丝胺绿染色和SⅠt结果均有相关性,可作为干眼诊断的有效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 前节模块 泪河 干眼
下载PDF
谷胱甘肽滴眼剂临床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殷悦 吴静安 +2 位作者 晏晓明 李海丽 黄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9-181,共3页
观察谷胱甘肽滴眼剂进口与国产制剂治疗老年皮质性、核性白内障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人选患者为50例,其中国产制剂组为30例、30只眼,进口制剂组20例、20只眼。治疗组使用国产的2%谷胱甘肽滴眼剂,剂量每次为... 观察谷胱甘肽滴眼剂进口与国产制剂治疗老年皮质性、核性白内障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人选患者为50例,其中国产制剂组为30例、30只眼,进口制剂组20例、20只眼。治疗组使用国产的2%谷胱甘肽滴眼剂,剂量每次为1-2滴,每日三次;对照组使用进口2%谷胱甘肽滴眼剂,剂量每次为1-2滴,每日三次。两组治疗疗程均为半年。结果表明,按国际标准视力提高两行以上者,治疗组为56.6%,对照组为40.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眼剂 谷胱甘肽 临床试验 疗效 安全性 老年性白内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重建碱烧伤眼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国华 晏晓明 +1 位作者 杨松霖 李海丽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10-813,共4页
目的探索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诱导分化条件,观察负载人MSCs的羊膜移植重建碱烧伤大鼠眼表的疗效。方法传三代人MSCs分组培养,不同条件刺激后种于羊膜表面。碱烧伤后1个月大鼠随机分A、B、C和D组:A组(A1、A2、A3、A4)移植不同条... 目的探索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诱导分化条件,观察负载人MSCs的羊膜移植重建碱烧伤大鼠眼表的疗效。方法传三代人MSCs分组培养,不同条件刺激后种于羊膜表面。碱烧伤后1个月大鼠随机分A、B、C和D组:A组(A1、A2、A3、A4)移植不同条件诱导的人MSCs,B组移植人角膜缘干细胞(LSCs),C组移植羊膜,D组未治疗。术后观察眼表并评分,2周和1个月时行印迹细胞学(IC)检查,1个月时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溴脱氧尿嘧啶(BrdU)、ABCG2、K3/K12、Cx4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术后A、B组较C、D组角膜新生血管和炎性细胞减少、透明度增加(P<0.05)。IC检查示A、B组未见杯状细胞,C、D组可见杯状细胞。A、B组均形成3层以上上皮细胞,C组3层左右,D组为1~2层。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查示:A、B组角膜表面可检测到BrdU、ABCG2阳性细胞;A组Cx43均为阴性,A4组中有2个标本K3/K12为弱阳性,其余A组标本均为阴性,B组K3/K12、Cx43均为阳性;A、B组VEGF均较低,C组较强,D组最强。结论人MSCs与人LSCs相同,可成功重建碱烧伤大鼠眼表。其眼表重建功能可能与抗炎和抗血管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角膜 碱烧伤
下载PDF
不同交联方法对离体猪巩膜交联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元 杨松霖 +2 位作者 李海丽 晏晓明 宋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8-171,共4页
背景研究表明化学交联剂可加强巩膜胶原的强度,但交联效果受不同交联方法的影响。目的研究不同交联方法对猪巩膜化学交联效果的影响。方法离体4h以内的新鲜猪眼球70只分为5个组,分别用全眼球交联法和巩膜条带交联法在质量分数1%京尼... 背景研究表明化学交联剂可加强巩膜胶原的强度,但交联效果受不同交联方法的影响。目的研究不同交联方法对猪巩膜化学交联效果的影响。方法离体4h以内的新鲜猪眼球70只分为5个组,分别用全眼球交联法和巩膜条带交联法在质量分数1%京尼平溶液、体积分数1%戊二醛溶液或PBS中37℃水浴40rain。交联后每组取10个10ram^4ITlm的颞侧巩膜条带于Instron5848型微力测试仪下进行拉伸实验,测定巩膜组织的弹性模量和拉伸应力;每组其他的4个样本于水浴箱内测试巩膜组织的最大热收缩温度。结果机械力学实验结果表明,1%京尼平溶液处理后,全眼球交联法巩膜条带的弹性模量值为(8.98±1.81)MPa,而巩膜条带交联后的值是(10.85±1.83)MPa,前者约为后者的82.8%,两种交联方法的巩膜弹性模量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75,P=0.003);1%戊二醛溶液处理后,全眼球交联法巩膜条带的弹性模量值是(12.78±2.91)MPa,巩膜条带交联后的值是(18.25±5.16)MPa,前者约为后者的70.0%,两种交联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7,P=0.001)。在5%、10%、15%和20%的应变条件下,全眼球交联法巩膜组织的拉伸应力分别为巩膜条带交联法的54.9%~90.1%,均明显弱于巩膜条带交联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热力学实验表明,1%京尼平处理后全眼球交联法巩膜的热收缩温度为(68.8±O.9)℃,巩膜条带交联法为(74.8-+1.3)℃,两种交联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29,P=0.000)。1%戊二醛处理后全眼球交联法巩膜的热收缩温度为(73.3±O.9)℃,巩膜条带交联法为(79.3±1.3)℃,两种交联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12,P=0.000)。结论不同交联方法对猪巩膜化学交联后的力学效果存在影响,巩膜条带交联后巩膜的交联强度略好于全眼球交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 交联 胶原 全眼球交联法 巩膜条带交联法
下载PDF
基于CorvisST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元 李晓丽 +2 位作者 晏晓明 荣蓓 李海丽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对圆锥角膜与正常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基于Corvis ST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15年10—12月于北京... 目的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对圆锥角膜与正常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基于Corvis ST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15年10—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17例24眼作为圆锥角膜组,同期招募正常志愿者40人40眼为正常对照组。应用Corvis ST测量2个组人群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并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圆锥角膜的诊断效率及其特异度与敏感度;将各参数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圆锥角膜的诊断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除第一次压平速度(Vin)、第二次压平时间(A2T)和最大压陷时间(HCT)这3个参数外,圆锥角膜组最大压陷深度(HCDA)、第二次压平速度(Vout)、两峰间距(PD)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第一次压平时间(A1T)、第一次压平长度(A1L)、第二次压平长度(A2L)、最大压陷时角膜曲率半径(HCR)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多种生物力学参数均对圆锥角膜具有诊断意义,其中,HCR的诊断效率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27,敏感度为95.8%,特异度为82.5%;HCR(OR=0.205)和中央角膜厚度(CCT)(OR=0.970)2个参数作为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建立圆锥角膜诊断的预测模型如下:Logistic(P)=23.47-1.59×HCR-0.30×CCT,该模型可进一步提高圆锥角膜诊断的敏感性(达到95.8%)和特异性(达到95.0%)。结论Corvis ST可有效测量角膜生物力学特性。HCR等多种参数对圆锥角膜具有诊断意义,可考虑作为诊断/筛查圆锥角膜的辅助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 圆锥角膜 角膜生物力学
下载PDF
Ⅱ型胶原酶构建在体角膜扩张动物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乔静 李海丽 +5 位作者 宋文静 汤韵 荣蓓 杨松霖 吴元 晏晓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84-989,共6页
背景 圆锥角膜以角膜中央或旁中央进行性变薄膨出、高度散光或角膜瘢痕为临床特征,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是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无公认的圆锥角膜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圆锥角膜的解剖病理基础是角膜扩张,探讨角膜扩张的圆锥角膜动物模型的建... 背景 圆锥角膜以角膜中央或旁中央进行性变薄膨出、高度散光或角膜瘢痕为临床特征,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是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无公认的圆锥角膜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圆锥角膜的解剖病理基础是角膜扩张,探讨角膜扩张的圆锥角膜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有助于对圆锥角膜的角膜生物力学变化进行研究。 目的 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检测Ⅱ型胶原酶处理后角膜的生物力学性能,探讨利用Ⅱ型胶原酶构建在体角膜扩张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健康新西兰白兔10只,刮除兔眼角膜上皮后,将直径为8 mm的角膜环钻置于右眼角膜中央,滴入5 mg/ml Ⅱ型胶原酶(含质量分数15%右旋糖酐的PBS配制)溶液,浸泡角膜30 min制备角膜扩张模型,左眼以同样方法用含15%右旋糖酐的PBS浸泡角膜30 min作为对照。于造模前及造模后14 d,采用手持电子角膜曲率计和手持角膜超声测厚仪分别测定角膜平均曲率(Km)及中央角膜厚度(CCT),造模后14 d采用Corvis ST行在体角膜生物力学参数测定,过量麻醉法处死实验兔并收集角膜组织行组织病理学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 结果 造模前,模型组和对照组兔Km值分别为(48.28±2.29)D和(48.82±1.63)D,CCT分别为(356.50±19.13)μm和(356.20±21.66)μ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14 d,模型组兔眼Km增加至(48.87±2.27)D,CCT减少至(340.40±19.84)μm,与对照组的(46.86±1.47)D和(367.80±23.38)μ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造模后14 d,模型组兔角膜最大压陷深度平均值为(1.25±0.07)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15±0.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P〈0.05),2个组间第1/第2压平时间、第1/第2压平角膜长度、第1/第2压平速度、最大压陷曲率半径和最大压陷时两屈膝峰间距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检查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角膜基质胶原纤维排列疏松、紊乱,纤维间隙增大。 结论 Ⅱ型胶原酶能降低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可考虑用于建立动物角膜扩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角膜/病理状态 Ⅱ型胶原酶 最大压陷深度 圆锥角膜 角膜扩张/化学诱导 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
下载PDF
关于引起药物源性角结膜炎常见原发疾病的回顾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小敏 荣蓓 +1 位作者 乔静 晏晓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分析药物源性角结膜炎最常见的原发疾病。方法:对确诊为药物源性角结膜炎的1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药物源性角结膜炎的原发疾病、用药种类、药物使用频率、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上皮愈合时间和患者的非矫正视力(UC... 目的:分析药物源性角结膜炎最常见的原发疾病。方法:对确诊为药物源性角结膜炎的1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药物源性角结膜炎的原发疾病、用药种类、药物使用频率、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上皮愈合时间和患者的非矫正视力(UCVA)。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药物源性角结膜炎的常见原发疾病包括青光眼(6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6例,其中2例为白内障术后)、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1例)、角膜异物剔除后角膜炎(1例)和无明确病因角膜炎/角膜溃疡(4例)。患者的用药种类为3.3±1.5种,用药频率是9±3.9次/d。16例患者出现角膜病变,而仅有3例患者出现结膜病变(其中1例患者同时出现角膜和结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停用原有药物局部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或自体血清,以及低剂量类固醇眼药水。在治疗周期7±2.8d后,患者症状开始缓解。患者上皮愈合周期是21±8.8d。治疗前后患者的UCVA分别是0.15±0.13和0.43±0.27(P=0.003)。结论:病毒性角膜炎和青光眼是药物源性角结膜炎的最常见原发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结膜炎 药物毒性 原发疾病 青光眼 病毒性角膜炎
下载PDF
西藏地区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及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和超声乳化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才瑜 潘英姿 +3 位作者 刘晓颖 聂红平 杨松霖 晏晓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52-855,共4页
目的探讨如何保障西藏地区高血压患者的白内障手术安全,并比较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SICS)和超声乳化术(PHACO)在西藏地区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监测术前、术中血压,对血压超过正常标准者予以药物控制,并观察术后前房出血和全... 目的探讨如何保障西藏地区高血压患者的白内障手术安全,并比较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SICS)和超声乳化术(PHACO)在西藏地区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监测术前、术中血压,对血压超过正常标准者予以药物控制,并观察术后前房出血和全身并发症,比较硬核行SICS和PHACO的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1)术前用药后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动脉压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前房出血率1.8%(8/452),未出现全身并发症。(2)PHACO组术后与术前视力差与SIC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囊破裂发生率,PHACO组7.4%(18/242),SICS组5.4%(6/11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虹膜根部解离发生率SICS组7.1%(8/112),较PHACO组0.83%(2/242)高(P=0.035)。角膜水肿分级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藏地区白内障患者伴高血压者通过术前术中监测及用药,可降低手术风险,实施白内障手术是安全的。行超声乳化术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对视力改善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高血压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超声乳化术
下载PDF
应用CorVis ST对圆锥角膜及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及判别标准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元 李晓丽 +2 位作者 杨松霖 晏晓明 李海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1-886,共6页
目的: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meal visualization Scheimpflug technology,CorVis ST)对圆锥角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及正常角膜的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检测,比较三者的参数差异,探讨生物力学参数对圆锥角膜和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判... 目的: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meal visualization Scheimpflug technology,CorVis ST)对圆锥角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及正常角膜的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检测,比较三者的参数差异,探讨生物力学参数对圆锥角膜和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判别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17例(24只眼)、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患者12例(12只眼),同时选取正常志愿者40例(40只眼)。用CorVis ST对三组患者角膜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差异,对各个参数对疾病的区分度进行评价。以力学参数、眼内压、角膜中央厚度为指标,建立判别分析函数,并评价角膜力学参数对判别函数的贡献。结果:圆锥角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的生物力学性能依次递增,除第二压平时间、最大压陷时间和第一次压平速度外,其他指标反映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压陷时角膜曲率半径和角膜中央厚度可以反映出三组角膜之间的两两差异,较好地体现出圆锥角膜不同病程的力学状态。建立典则判别函数,可反映三组角膜的差别,回判准确率约85%,其中,对判别函数贡献较大的力学参数指标为角膜中央厚度、最大压陷时角膜曲率半径、最大压陷深度和第二次压平速度。结论:与正常角膜相比较,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和圆锥角膜的生物力学性能依次下降。基于CorVis ST的力学参数指标可以区分出圆锥角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生物力学 判别分析
下载PDF
谷胱甘肽滴眼液与乃奇安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新芳 侯艳宁 +8 位作者 吴静安 殷悦 晏晓明 韩秀娴 吴众 邹海兰 姜凌力 王磊峰 黄秋闽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谷胱甘肽滴眼液对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75例白内障患者以3/2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点国产谷胱甘肽滴眼液或乃安奇1~2滴,tid,疗程6个月。结果国产谷胱甘肽滴眼液与乃安奇组的视力有明显的改善(P<0.01... 目的评价国产谷胱甘肽滴眼液对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75例白内障患者以3/2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点国产谷胱甘肽滴眼液或乃安奇1~2滴,tid,疗程6个月。结果国产谷胱甘肽滴眼液与乃安奇组的视力有明显的改善(P<0.01)两组的总有效率为分别48.57%和44.28%(P>0.05)。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分别为19.05%、8.57%(P>0.05)。结论谷胱甘肽滴眼液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滴眼液 乃安奇 老年性白内障
下载PDF
京尼平角膜交联的长期安全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小敏 杨松霖 +1 位作者 乔静 晏晓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交联剂京尼平在角膜交联中的长期安全性。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白兔22只,分为实验组(10只)、阳性对照组(10只)以及正常对照组(2只),均取右眼为实验眼,其中实验组应用2 g·L-1京尼平在室温下频繁滴眼40 min,阳性对照组应... 目的探讨生物交联剂京尼平在角膜交联中的长期安全性。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白兔22只,分为实验组(10只)、阳性对照组(10只)以及正常对照组(2只),均取右眼为实验眼,其中实验组应用2 g·L-1京尼平在室温下频繁滴眼40 min,阳性对照组应用体积分数0.1%戊二醛在室温下频繁滴眼40 min,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观察动物外眼及眼前节情况,分别在滴眼后1 d、7 d、14 d、30 d、90 d每组处死2只动物(正常对照组在滴眼后7 d处死2只动物),取右眼眼球,先后进行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对角膜、结膜的刺激作用轻于阳性对照组。各组角膜层次结构清晰,初步观察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相同深度的角膜基质细胞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滴眼后1 d、7 d、14 d、30 d、90 d,阳性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2437±55)mm-2、(2478±81)mm-2、(2272±69)mm-2、(2574±118)mm-2、(2481±93)mm-2,均小于实验组(2713±89)mm-2、(2613±100)mm-2、(2620±98)mm-2、(2749±92)mm-2、(2678±89)mm-2和正常对照组(2645±90)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0)。各组兔眼角膜结构排列整齐,细胞形态正常,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较正常对照组更紧密。结论 2 g·L-1京尼平溶液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交联剂,具有刺激性低、对角膜基质及内皮细胞无明显损伤等优点,初步认为是一种安全的角膜交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尼平 角膜 胶原交联 共焦显微镜 安全性
下载PDF
2001年至2012年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病例特点及视力转归回顾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元 晏晓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特征、视力转归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眼科最近12年(2001年至2012年)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15例患者资料,总结疾病的发病率、发病时间、症状、临床体征、病原学特征等特点,分析病程中视力变化的规... 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特征、视力转归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眼科最近12年(2001年至2012年)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15例患者资料,总结疾病的发病率、发病时间、症状、临床体征、病原学特征等特点,分析病程中视力变化的规律以及影响本组病例视力转归的相关因素,以SPSS 14.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病率为0.17%,平均发病时间23.8天(其中急性病例平均发病时间为6.0天),多数病例表现为严重的眼部炎症、眼部刺激征、视力下降。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0%,均为G+菌(77%为表皮葡萄球菌)。经治疗后患者视力可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本组病例显示和视力转归有关的因素包括:白内障术后次日视力(r=0.746,P<0.01)、眼内炎发病时就诊视力(r=0.667,P<0.01)、术中后囊破裂(P<0.05)、眼部刺激征(P<0.05)等。结论: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病例的视力转归受患者发生眼内炎后的视力情况、眼部症状是否严重、术中后囊是否破裂等因素的影响,相关病史可以对患者视力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眼内炎 视觉
下载PDF
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成像术测定正常国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晓宇 潘英姿 +5 位作者 晏晓明 李梅 乔荣华 才瑜 王捷 刘丽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3-678,共6页
目的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仪(OCT)测量中国正常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并探讨年龄、屈光度、性别及视盘面积对平均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运用Stratus OCT 4.0测量202例不同年龄及不同屈光度正常人(年龄8~74岁,屈光度-8~+4D)各钟点... 目的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仪(OCT)测量中国正常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并探讨年龄、屈光度、性别及视盘面积对平均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运用Stratus OCT 4.0测量202例不同年龄及不同屈光度正常人(年龄8~74岁,屈光度-8~+4D)各钟点、象限及平均RNFL厚度,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探讨年龄、屈光度、性别及视盘面积对平均RNFL厚度的影响;同时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年龄及屈光度者平均RNFL厚度的差异。结果①正常人RNFL平均厚度为(108.63±9.70)μm,下方象限RNFL(I):(139.17±15.79)μm最厚,其次为上方象限(S):(134.61±17.80)μm,颞侧象限(T):(85.37±21.25)μm,鼻侧象限(N):(75.19±17.06)μm最薄,即I>S>T>N。②所得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262x1+1.588x2+121.690(P1=0.000,P2=0.000;y代表平均RNFL厚度,x1代表年龄,x2代表屈光度),即平均RNFL厚度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近视度数的增加而变薄,未发现RNFL厚度与性别或视盘面积有关;方差分析表明50岁以上者平均RNFL厚度显著变薄,高度近视者平均RNFL厚度显著薄于正视者。结论OCT测得的正常人平均RNFL厚度主要与年龄、屈光度有关;未发现RNFL厚度与性别或视盘面积有关;应用规范、统一的OCT测量标准,建立人群为基础的并经相关影响因素校正的中国人RNFL正常值数据库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断层扫描仪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正常人
下载PDF
苯扎氯胺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骏 晏晓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14-817,共4页
目的观察滴眼液中最常用的防腐剂-苯扎氯胺(BAC)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建立人角膜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不同质量浓度的BAC(0.1%、0.01%、0.001%、0.0001%)与细胞共同孵育,时间分别为10min、30min,2、6、24、48... 目的观察滴眼液中最常用的防腐剂-苯扎氯胺(BAC)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建立人角膜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不同质量浓度的BAC(0.1%、0.01%、0.001%、0.0001%)与细胞共同孵育,时间分别为10min、30min,2、6、24、48h。评估细胞毒性的方法:MTT分析,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0.1%BAC导致细胞立即死亡,MTT值在暴露时间为10min时显著下降(P<0.01),30min降至最低(P<0.01);光镜下细胞迅速脱壁。0.01%BAC在24h内导致细胞缓慢死亡,MTT值逐渐下降;扫描电镜示细胞的形态学改变为表面微绒毛脱落,细胞膜破损;0.001%~0.0001%BAC对细胞的损害出现在24h后。结论BAC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具有明确的毒性作用,即使在滴眼液中含有的常规质量浓度(0.01%)及低于常规质量浓度下仍可出现。部分临床长期使用含有BAC滴眼液患者可出现眼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氯胺 人角膜上皮 细胞培养 细胞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