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格瑞洛促进Ⅰ型成骨不全小鼠骨形成的治疗研究
1
作者 赵玉霞 刘义 +3 位作者 景亚青 付婷 汪子涵 李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75-1580,共6页
目的探索替格瑞洛(Ticagrelor)促进Ⅰ型成骨不全小鼠(Col1a1^(+/-365))骨形成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只8周龄野生C57/BL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T),选取12只8周龄Col1a1^(+/-365)小鼠,随机分为DMSO对照组和替格瑞洛治疗组,每组6只,通... 目的探索替格瑞洛(Ticagrelor)促进Ⅰ型成骨不全小鼠(Col1a1^(+/-365))骨形成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只8周龄野生C57/BL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T),选取12只8周龄Col1a1^(+/-365)小鼠,随机分为DMSO对照组和替格瑞洛治疗组,每组6只,通过灌胃给药[2 mg/(kg·d)]进行治疗,DMSO对照组每天灌胃同等剂量DMSO。10周后分离各组小鼠的股骨,通过Micro-CT检测股骨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模式因子(Tb.Pf)等参数的变化;采用HE染色检测股骨形态学变化;采用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的数量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股骨破骨特异基因Mmp9、Ctsk、Nfatc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与DMSO对照组比较,Ticagrelor治疗组BV/TV、Tb.N、Tb.Th和骨面积(B.Ar)均增高(P<0.05),而Tb.Pf降低(P<0.05)。Ticagrelor治疗组小鼠与WT组小鼠BV/TV、Tb.N和Tb.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DMSO对照组比较,Ticagrelor治疗组破骨细胞数量减少(P<0.05),破骨特异基因Mmp9、Nfatc1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替格瑞洛可以有效改善Col1a1+/-365小鼠的股骨微观结构,促进骨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症 替格瑞洛 破骨细胞 小鼠
下载PDF
PCR-HRM分析筛查成骨不全一家系患儿基因突变 被引量:1
2
作者 白雪 李克秋 +5 位作者 任秀智 何晓波 王毅 官士珍 景亚青 李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3-696,共4页
目的采用PC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筛查成骨不全(OI)一家系患儿(先证者)COL1A1基因突变位点,探讨其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联系。方法对先证者进行家族史及临床资料的调查,采集先证者、家属及50名正常对照者血液标本,应用PCR-HRM分析... 目的采用PC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筛查成骨不全(OI)一家系患儿(先证者)COL1A1基因突变位点,探讨其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联系。方法对先证者进行家族史及临床资料的调查,采集先证者、家属及50名正常对照者血液标本,应用PCR-HRM分析筛查先证者及正常对照者COL1A1基因突变,基因测序确证突变位点。结果先证者COL1A1基因17外显子筛查结果异常,其熔解温度(Tm)值比正常对照者Tm值低约0.4℃。先证者与正常对照者的标准熔解曲线及差异熔解曲线均有明显差异。测序结果为c.1138G>A,突变导致380位氨基酸由甘氨酸(Gly)变成丝氨酸(Ser):p.(Gly 380 Ser),为错义突变。先证者父亲、祖母均具有相同突变位点。先证者母亲及正常对照者基因测序结果无此突变。该突变在中国人群中未见报道。该家系遗传特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证者临床诊断为Ⅳ型OI,临床表型较严重。结论 PCR-HRM分析是有效的OI基因筛查新方法。COL1A1基因c.1138G>A突变在中国人群中为新发现的突变位点。α螺旋结构域Gly被替换可能导致较严重的临床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遗传筛查 聚合酶链反应 点突变 系谱 COL1A1基因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
下载PDF
肝窦内皮细胞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 被引量:1
3
作者 景亚青 刘义 +3 位作者 韩菲 袁晶华 李克秋 李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69-1572,1578,共5页
目的探讨肝窦内皮细胞(LSEC)对T细胞的耐受作用。方法 CD3和CD28抗体活化的人T细胞和人LSEC混合培养,检测48 h时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T细胞的凋亡情况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量及分... 目的探讨肝窦内皮细胞(LSEC)对T细胞的耐受作用。方法 CD3和CD28抗体活化的人T细胞和人LSEC混合培养,检测48 h时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T细胞的凋亡情况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量及分泌量。结果和LSEC混合培养的T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的T细胞,混合培养的T细胞中IL-2的表达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IL-4的表达量显著升高,IL-2/IL-4的值降低,IL-10的表达量增加。IL-2、IL-4和IL-10细胞因子分泌情况和表达量一致。结论LSEC可通过降低T细胞数目和改变细胞因子分泌两种途径诱导T细胞产生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EC T细胞耐受 混合培养 凋亡检测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他克莫司对肝移植患者外周静脉血IL-2、IL-10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晓宁 王建海 +3 位作者 鞠明艳 景亚青 李克秋 李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对肝移植患者外周静脉血IL-2、IL-10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接受原位肝移植患者60例,均采用FK506+甲基强的松龙+吗替麦考酚酯三联用药治疗。肝移植术后第1、3周取外周血,检测血清ALT、AST及外周静脉血I...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对肝移植患者外周静脉血IL-2、IL-10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接受原位肝移植患者60例,均采用FK506+甲基强的松龙+吗替麦考酚酯三联用药治疗。肝移植术后第1、3周取外周血,检测血清ALT、AST及外周静脉血IL-2、IL-10基因表达。结果与肝移植术后1周比较,肝移植术后3周患者血清ALT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AST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肝移植术后3周外周静脉血IL-2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IL-10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1)。血清ALT水平与IL-2基因表达呈正相关,与IL-10基因表达呈负相关(P均<0.05);血清AST水平与IL-2、IL-10基因表达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FK506可能通过影响外周静脉血IL-2、IL-10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免疫排斥,诱导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他克莫司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0 天冬氨酸转氨酶 丙氨酸转氨酶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程胜承 刘义 +2 位作者 景亚青 鞠明艳 李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究羟基磷灰石(HA)对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SCs)向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并鉴定C57BL/6小鼠的ADSCs,将HA与ADSCs共培养,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5、10、20、50、100、500 mg/L)的HA对ADSCs增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P... 目的探究羟基磷灰石(HA)对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SCs)向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并鉴定C57BL/6小鼠的ADSCs,将HA与ADSCs共培养,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5、10、20、50、100、500 mg/L)的HA对ADSCs增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不同浓度HA对AD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ADSCs成骨相关基因骨钙素(BGLAP)、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COL1A1)、骨桥蛋白(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低浓度HA(≤20 mg/L)对ADSCs增殖的影响较小,随着HA浓度增加,细胞的增殖活性下降。HA与ADSCs共培养可显著增加其ALP活性,并促进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P<0.01),且HA为20 mg/L时诱导效果较好。结论 HA具有诱导AD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为两者混合制作成新的骨支架修复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类 间质干细胞 碱性磷酸酶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下载PDF
丹柴合剂对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颖曦 陈丹 +3 位作者 王小东 景亚青 李克秋 李光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丹柴合剂对树突状细胞(DCs)的诱导分化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制备丹柴合剂的大鼠含药血清。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磁珠筛选出CD14+单核细胞,培养5~7 d获得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 DCs),分为空白血清组与含...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丹柴合剂对树突状细胞(DCs)的诱导分化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制备丹柴合剂的大鼠含药血清。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磁珠筛选出CD14+单核细胞,培养5~7 d获得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 DCs),分为空白血清组与含药血清组,空白血清组分别加入含或不含脂多糖(LPS)的大鼠空白血清,含药血清组分别加入含或不含LPS的大鼠含药血清。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面分子CD86、CD11b和人白细胞抗原(HLA)-DR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DCs分泌白细胞介素(IL)-10的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对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基因的表达。结果经丹柴合剂作用后,DCs高表达CD11b,低表达CD86与HLA-DR,IL-10分泌增加。且该制剂通过促进DCs表达IDO进而抑制DCs介导的T细胞增殖能力。结论丹柴合剂可诱导DCs分化为调节性树突状细胞(DCregs)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免疫耐受 吲哚胺-吡咯2 3-双加氧酶 调节性树突状细胞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需求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魏凤江 景亚青 +5 位作者 赵玉霞 时文涛 茹雅维 王娟 李光 李卫东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1年第3期65-66,共2页
目的:对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需求进行问卷调查。方法:应用“医学生对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评估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1.2%的学生支持实验课教学改革,实验课程设置分值(t=2.518,P=0.012)和学生学习效果分值(t=2.108,P=0.0... 目的:对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需求进行问卷调查。方法:应用“医学生对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评估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1.2%的学生支持实验课教学改革,实验课程设置分值(t=2.518,P=0.012)和学生学习效果分值(t=2.108,P=0.036)是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结论: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课教学改革意愿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细胞生物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问卷调查
下载PDF
一个成骨不全家系COL1A1基因的突变筛查 被引量:6
8
作者 白雪 李克秋 +5 位作者 任秀智 何晓波 王毅 官士珍 景亚青 李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筛查1个成骨不全(osteogenesisimperfecta,OI)家系中COL1A1基因的突变,并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家系成员临床资料,采集先证者、随诊家属及50名正常对照的外周血标本,应用PC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re... 目的筛查1个成骨不全(osteogenesisimperfecta,OI)家系中COL1A1基因的突变,并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家系成员临床资料,采集先证者、随诊家属及50名正常对照的外周血标本,应用PC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resolutionmelting,HRM)分析筛查COL1A1基因突变,基因测序确定突变位点。结果PCR-HRM分析显示,先证者COL1A1基因第33~34外显子结果异常,Tm值为87.7℃,比正常对照的Tm值(87.9℃±0.06℃)低0.2℃,先证者与正常对照标准熔解曲线及差异熔解曲线均有明显差异。测序结果提示,先证者COL1A1基因第33~34外显子C.232ldelC,移码突变,导致此后第334位氨基酸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UAA),即p.Pr0774 LeufsX334杂合突变。先证者之父、祖父基因测序均具有相同的突变位点。50名正常对照无此突变。该突变位点在人类胶原突变数据库中未见报道。家系图谱显示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证者及家系患者临床诊断均为I型OI。结论成骨不全COL1A1基因c.2321delC为新的突变位点。移码突变导致提前形成终止密码子,使I型胶原合成量减少,临床表型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COL1A1基因 基因突变 基因诊断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原文传递
肝移植患者CYP3A5和MDR1基因多态性与他克莫司浓度/剂量比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朱立勤 章袁 +5 位作者 王楠 杨建伟 廖莎莎 张彦文 景亚青 李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5-549,共5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肝移植患者细胞色素P450 3A5基因(CYP3A5)和多药耐药基因1(MDR1)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FK506)浓度/剂量(C/D)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97例肝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片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 目的:进一步探讨肝移植患者细胞色素P450 3A5基因(CYP3A5)和多药耐药基因1(MDR1)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FK506)浓度/剂量(C/D)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97例肝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片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患者CYP3A5和MDR1 G2677T/A和C3435T基因分型,同时测定患者术后1周、2周、1个月和3个月FK506 C/D比值,比较不同基因分型对肝移植患者FK506 C/D比值的影响。结果:97例肝移植患者中,术后1周、2周和1个月,CYP3A5*3/*3基因型患者的FK506 C/D比值显著高于CYP3A5*1/*3基因型患者(P<0.05);MDR1 G2677T/A和C3435T各基因型患者的FK506 C/D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YP3A5 1*3基因多态性与FK 506C/D比值具有显著的相关性,CYP3A5*1/*3基因型患者较CYP3A5*3/*3基因型患者术后应用FK506所需剂量高,监测患者CYP3A5基因多态性有助于肝移植术后FK506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他克莫司 CYP3A5 MDR1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暴露人群DNA损伤修复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晓波 景亚青 +5 位作者 李克秋 赵玉霞 杨彩红 杨巧云 邱兴华 李光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了解电子垃圾处理区域人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暴露与DNA损伤修复的关系。方法于2011年11月,检测某电子垃圾处理区域居民(暴露组,n=23)及非暴露地区居民(非暴露组,n=25)外周血POPs含量。以RNA测序比较两组血样中DNA损伤修复通... 目的了解电子垃圾处理区域人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暴露与DNA损伤修复的关系。方法于2011年11月,检测某电子垃圾处理区域居民(暴露组,n=23)及非暴露地区居民(非暴露组,n=25)外周血POPs含量。以RNA测序比较两组血样中DNA损伤修复通路中126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暴露组人群外周血多氯联苯(PCBs)、多溴联苯醚(BDEs)、得克隆(DP)的含量高于非暴露组;17个基因出现差异表达,其中NEIL3、EXO1、MAPK12、TP73表达出现统计学差异。17个差异表达基因中9个基因下调,8个基因上调。MAPK12、EXO1、NTHL1、GADD45G、RAD51、RAD51B仅在女性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间出现差异;而RAD54L、DMC1、BBC3、UNG、XRCC6BP1、TP73仅在男性出现差异表达。结论本次调查的电子垃圾处理区域人群外周血POPs含量高于非暴露组,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表达量存在一定差异。机体对POPs所致DNA损伤的应答机制可能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垃圾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DNA损伤修复基因
原文传递
人细胞端粒DNA复制与长度维持 被引量:1
11
作者 景亚青 赵勇 王峰 《生命科学》 CSCD 2014年第11期1194-1199,共6页
端粒位于染色体末端,由短的串联重复DNA片段及其结合蛋白组成。端粒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及染色体结构完整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端粒DNA由富含G/C的序列构成,包括双链区及G含量高的3'悬垂单链区(G-overhang,G-tail)。端粒DNA能够形... 端粒位于染色体末端,由短的串联重复DNA片段及其结合蛋白组成。端粒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及染色体结构完整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端粒DNA由富含G/C的序列构成,包括双链区及G含量高的3'悬垂单链区(G-overhang,G-tail)。端粒DNA能够形成G四联体(G-quadruplex)和T环(T-loop)等高级结构。许多与DNA损伤修复相关的蛋白质参与端粒DNA的复制与端粒结构的维持,并相对于基因组的其他区域,端粒的DNA复制较为特别,从广义上讲,端粒DNA的复制可以包括双链复制(telomere replication),端粒酶复制延伸(telomerase extension)和C链补齐(C-rich fill-in)。端粒双链复制引起的端粒长度缩短是导致人体细胞衰老的重要原因,而端粒酶复制延伸及C链补齐是干细胞及肿瘤细胞维持其端粒长度及持续分裂能力的主要途径。端粒复制及其结构功能研究是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热点,阐释端粒复制的机理将为疾病预防及治疗等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端粒DNA复制 C链补齐
原文传递
性反转综合征患者SRY、WT1及SOX9基因检测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允寿 冯唯 +4 位作者 李克秋 赵玉霞 景亚青 张天可 李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5年第8期24-26,31,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性反转综合征的发生与性别分化相关基因SRY、WT1及SOX9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例46,XY女性患者,1例46,XX男性患者及18例核型性别一致的正常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Y染色体微缺失、PCR及Sanger测序检测。结果 4例46,XY女性患者Y... 目的探讨性反转综合征的发生与性别分化相关基因SRY、WT1及SOX9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例46,XY女性患者,1例46,XX男性患者及18例核型性别一致的正常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Y染色体微缺失、PCR及Sanger测序检测。结果 4例46,XY女性患者Y染色体无片段缺失,SRY基因阳性且无突变,3例患者的WT1基因8号外显子(CHM11:32396408)发现纯合同义突变(A>G),1例患者的SOX9基因3号外显子检测出SNP(CHM17:72124410,A>C)。46,XX男性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结果:SRY、ZFY、s Y123和s Y127基因出现目的条带;且SRY基因无突变。结论本研究中,4例46,XY女性患者无SRY基因突变;WT1基因的突变和SOX9的SNP不是造成性反转综合征的常见原因。除了SRY、WT1和SOX9基因之外,还有其它基因的突变可以造成XY患者性反转。SRY基因阳性是XX患者发育成男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反转综合征 SRY WT1 SOX9
原文传递
PCB153对人肾上皮细胞中LINE-1表达及转座的影响
13
作者 李佳慈 景亚青 +3 位作者 茹雅维 鞠明艳 李克秋 李光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究2,2',4,4',5,5'-六氯联苯(PCB153)对人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中长散在重复序列-1(LINE-1)基因表达和转座的影响。[方法]293T细胞每2 d传代一次,传代后立即使用5μmol/L PCB153进行染毒。染毒后的细胞置于37℃、... [目的]探究2,2',4,4',5,5'-六氯联苯(PCB153)对人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中长散在重复序列-1(LINE-1)基因表达和转座的影响。[方法]293T细胞每2 d传代一次,传代后立即使用5μmol/L PCB153进行染毒。染毒后的细胞置于37℃、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连续染毒10 d。同时设置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LINE-1开放阅读框1(ORF-1)和开放阅读框2(ORF-2)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及拷贝数,LINE-1拷贝数增加反映其发生转座。Western blot检测LINE-1 ORF-1和O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从第4天开始PCB153染毒组细胞中LINE-1 ORF-1 m 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从第6天开始PCB153染毒组细胞中LINE-1 ORF-2 m 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染毒第10天时,与对照组(LINE-1 ORF-1:2.74±0.51;LINE-1 ORF-2:0.57±0.10)相比,PCB153染毒组的LINE-1 ORF-1蛋白表达水平(4.39±0.85)和LINE-1 ORF-2蛋白表达水平(0.78±0.10)均明显增加(P<0.05)。染毒第10天时,PCB153染毒组与对照组的LINE-1 ORF-1拷贝数分别为1.43±0.64和0.83±0.37,LINE-1 ORF-2拷贝数分别为1.11±0.52和0.81±0.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B153暴露可增加LINE-1的表达和拷贝数,诱导其转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153 人肾上皮细胞 LINE-1 基因表达 拷贝数 转座
原文传递
LINE-1的低甲基化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佳慈 李克秋 +1 位作者 景亚青 李光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19期2598-2600,共3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有许多重复序列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在这些重复序列中,有一种广泛分布于基因组中的逆转座子LINE-1,目前发现其低甲基化对癌症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及整个基因组的稳... 近年来研究发现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有许多重复序列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在这些重复序列中,有一种广泛分布于基因组中的逆转座子LINE-1,目前发现其低甲基化对癌症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及整个基因组的稳定性等。本文主要阐述了LINE-1的低甲基化对常见癌症的影响以及LINE-1低甲基化与癌症预后的关系,这对认识癌症的发生与发展和对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因组 LINE-1 低甲基化
下载PDF
医学本科专业遗传学实验中RBL教改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谷超 苗绪红 +4 位作者 刘义 茹雅维 董小宝 景亚青 李光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0年第3期296-299,共4页
阐述"探究为基础的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RBL)"教改在医学本科专业遗传学实验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整合与拓展实验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编写适用教材、更新考核方式、建立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等... 阐述"探究为基础的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RBL)"教改在医学本科专业遗传学实验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整合与拓展实验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编写适用教材、更新考核方式、建立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等。初步研究显示,RBL教改可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提升其动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为基础的学习 遗传学 本科教学 实验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效果及教学改革需求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凤江 景亚青 +6 位作者 赵玉霞 茹雅维 王娟 刘媛媛 郭琳 李光 李卫东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医学遗传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必修课,本文对遗传学实验教学效果及改革需求进行问卷调查,为遗传学实验课进行改革,提高实验课教学效率和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验操作技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调查目的自编"医学生对医学遗传... 目的医学遗传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必修课,本文对遗传学实验教学效果及改革需求进行问卷调查,为遗传学实验课进行改革,提高实验课教学效率和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验操作技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调查目的自编"医学生对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评估问卷",对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的认知情况、实验课程设置评价、学习效果评价、实验课教学效果评价、实验课教学改革评价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147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对课程设置(4~20分)、学习效果(8~40分)、教学效果(4~20分)、教学改革(7~35分)进行评分,总体分值分别为8.82±1.60、14.39±3.10、6.22±1.71、14.37±3.77。不同综合测评成绩间学生的比较结果显示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分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效果和教学改革分值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成绩为≥90分,80~90分两组学习效果和教学改革分值明显低于后两组。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有98.6%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遗传学实验课程,60.5%的同学支持对实验课内容进行教学改革。结论学生对医学遗传学实验课学习效果、教学效果均较满意。学习成绩更好的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更好,接受调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教学改革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