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向日葵锈菌冬孢子及锈孢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1
作者 王佳运 路妍 +1 位作者 孔祥久 景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0,共7页
为了解向日葵锈菌(Puccinia helianthi)冬孢子及锈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对这两种类型孢子最适萌发条件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采集的新鲜冬孢子在室温下存放超过180 d才可萌发。存放于-20℃萌发效果较好,180 d萌发率可达到39.45%,420 d... 为了解向日葵锈菌(Puccinia helianthi)冬孢子及锈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对这两种类型孢子最适萌发条件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采集的新鲜冬孢子在室温下存放超过180 d才可萌发。存放于-20℃萌发效果较好,180 d萌发率可达到39.45%,420 d时,冬孢子活性基本丧失。冬孢子在水琼脂培养基上于15℃12 h即可萌发,48 h后达到萌发高峰,萌发率为31.89%;锈孢子在水琼脂培养基上于20℃2 h开始萌发,24 h后萌发率最高,萌发率为54.33%;水琼脂培养基浓度对冬孢子的萌发无影响,0.50%琼脂培养基最适宜锈孢子的萌发;温度15℃、pH 6的条件有利于冬孢子萌发;20℃、 pH 7是锈孢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和pH值;光照对冬孢子萌发没有影响,但是对锈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10 g/L低浓度的叶片浸出液可以促进两种孢子的萌发,高浓度抑制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锈菌 冬孢子 锈孢子 萌发条件
下载PDF
不同光谱对东亚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的影响
2
作者 张宇 朱正阳 +4 位作者 寇晶 徐庆宣 王甦 邸宁 景岚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2-829,共8页
设施补光可能会影响天敌昆虫的应用效率,为探索提升天敌应用效果的补光光谱,促进补光与天敌释放技术的有机结合,本研究在相同光强和光周期的条件下,比较了红(R)、蓝(B)、红蓝组合(RB)和白(W,对照)光处理下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捕食能力... 设施补光可能会影响天敌昆虫的应用效率,为探索提升天敌应用效果的补光光谱,促进补光与天敌释放技术的有机结合,本研究在相同光强和光周期的条件下,比较了红(R)、蓝(B)、红蓝组合(RB)和白(W,对照)光处理下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捕食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相比于W光,B光显著降低东亚小花蝽雌成虫的存活率,R和RB光未影响其雌成虫的存活。R和RB光显著增加东亚小花蝽在高密度猎物下对西花蓟马的捕食量。不同光谱处理下东亚小花蝽雌成虫对西花蓟马雌成虫的捕食能力均符合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且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增加逐渐降低。RB光处理下,东亚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的效果最好,理论日最大捕食量最高,为43.10头/d,单头猎物处理时间最短,为0.0232d;B光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也较高,为42.90头/d,单头猎物处理时间为0.0233d;R光下东亚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的瞬时攻击率最高为1.0837。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搜寻效率最高的是RB光处理,其次是R或B光,最低的是W光。以上结果表明,相比于W光,R、B和RB光均增加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捕食能力和搜寻效率,但B光会降低东亚小花蝽的存活率。因此,与设施补充R和RB光相结合,可潜在提升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捕食效果。本文基于捕食功能差异评价了三种常用补光光谱对东亚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的影响,为设施补光兼顾天敌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东亚小花蝽 西花蓟马 捕食功能反应 搜寻效应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联合外痔切除术对混合痔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王蓓 景岚 +1 位作者 朱小艳 周海东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6期2463-2465,共3页
目的 探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联合外痔切除术对混合痔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行外切内扎术,研究组患者行自动弹力线... 目的 探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联合外痔切除术对混合痔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行外切内扎术,研究组患者行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联合外痔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水肿、肛门坠胀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3、7 d时疼痛、水肿及肛门坠胀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 外痔切除术
下载PDF
向日葵柄锈菌金属蛋白酶PhMEP1信号肽的结构分析及其功能验证
4
作者 黄家英 景岚 路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5-1295,共11页
向日葵锈病是向日葵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然而,向日葵锈菌的作用机理与发病机制不清晰,尚没有明确的致病关键因子,难以获得准确的防治靶标。因此,鉴定锈菌致病因子,明确其作用机理,对病害的精准控制具有... 向日葵锈病是向日葵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然而,向日葵锈菌的作用机理与发病机制不清晰,尚没有明确的致病关键因子,难以获得准确的防治靶标。因此,鉴定锈菌致病因子,明确其作用机理,对病害的精准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经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向日葵锈菌胞外金属蛋白酶PhMEP1在锈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揭示其致病机理,研究PhMEP1与寄主互作的位点,本文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PhMEP1的信号肽序列进行分析,预测信息显示基因ORF序列区域前22个氨基酸为信号肽;然后借助酵母分泌系统信号肽筛选法通过不同的选择性介质和颜色反应来评估信号肽是否具有分泌功能。结果显示,信号肽融合蛋白的酵母转化子可以在YPRAA培养基(YPR agar medium,YPRAA)上正常生长,说明重组菌株能成功分泌蔗糖酶促使棉籽糖分解成单糖;同时将生成的单糖进行2, 3, 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TTC)显色试验,结果显示,TTC被还原为红色的三苯甲臢(triphenylformazan, TPF)。为了验证该信号肽能否在病菌与植物互作中发挥分泌功能,实验进一步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信号肽融合蛋白在在烟草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烟草质外体液(apoplastic fluid, AF)中检测到信号肽融合蛋白,说明融合蛋白在具有PhMEP1的信号肽后可向细胞间转移。以上结果均证明,金属蛋白酶PhMEP1的信号肽具有分泌活性,推测PhMEP1是由信号肽引导从胞内分泌到胞外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柄锈菌 金属蛋白酶 信号肽 分泌活性
下载PDF
向日葵品种叶片组织结构与抗锈病的关系 被引量:16
5
作者 景岚 王丽芳 +2 位作者 康俊 包海柱 李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4,共4页
向日葵锈病是向日葵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向日葵生产地区普遍发生,给向日葵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比较向日葵抗、感锈病品种叶片组织结构的差异,以揭示此类病菌与寄主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寄主抗病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 向日葵锈病是向日葵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向日葵生产地区普遍发生,给向日葵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比较向日葵抗、感锈病品种叶片组织结构的差异,以揭示此类病菌与寄主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寄主抗病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叶片蜡质含量高于感病品种,且栅栏组织双层,排列整齐、紧密,可以抵抗病菌的侵入和扩展,而气孔密度与抗病性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向日葵锈病 叶片组织结构 抗病性
下载PDF
寡糖对向日葵叶片细胞病程相关蛋白及细胞壁物质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景岚 康俊 +1 位作者 高瑞珍 李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82-1186,共5页
用寡糖对向日葵叶片进行喷雾,研究了该寡糖对向日葵叶片细胞内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2种病程相关蛋白(PRs蛋白)以及木质素、富含羟脯氨酸蛋白(HRGP)2种细胞壁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寡糖处理后,向日葵叶片中β-1,3-葡聚糖酶和... 用寡糖对向日葵叶片进行喷雾,研究了该寡糖对向日葵叶片细胞内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2种病程相关蛋白(PRs蛋白)以及木质素、富含羟脯氨酸蛋白(HRGP)2种细胞壁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寡糖处理后,向日葵叶片中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均升高,最高值分别比同期CK增加36.38%和6.35%;木质素及HRGP含量也诱导增加,最高值分别比同期CK显著增加39.15%和47.13%.在寡糖处理后接种病原菌的向日葵叶片中,β-1,3-葡聚糖酶及细胞壁物质被诱导合成,且合成量均较单独寡糖处理与单独接种锈菌处理要高.研究发现,诱导向日葵幼苗叶片的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增强和细胞壁木质素、HRGP含量增加,可能是寡糖预处理增强向日葵抗锈性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糖 向日葵 几丁质酶 Β-1 3-葡聚糖酶 木质素 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
下载PDF
寡糖诱导向日葵抗锈病超微结构 被引量:4
7
作者 景岚 康俊 +3 位作者 王丽芳 马强 韩青梅 康振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9-724,共6页
【目的】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寡糖处理向日葵植株后对锈菌侵染的抑制作用,以揭示寡糖诱发子在细胞学水平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寡糖喷雾处理向日葵叶片,2d后接种锈菌,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对寄主及病原菌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 【目的】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寡糖处理向日葵植株后对锈菌侵染的抑制作用,以揭示寡糖诱发子在细胞学水平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寡糖喷雾处理向日葵叶片,2d后接种锈菌,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对寄主及病原菌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诱导处理后有部分夏胞子向内凹陷,萌发受到抑制。寄主细胞对于病原菌的侵入产生了防卫反应结构和物质。表现为寄主细胞壁加厚,染色加深,寄主细胞壁下产生黑色物质沉积;吸器壁加厚,吸器外间质变宽,部分吸器畸形坏死;细胞器变形、空泡化,最终寄主细胞解体、坏死。【结论】寡糖处理对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向日葵产生对锈病的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锈病 寡聚糖 抑制作用 诱导抗病性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寡糖诱导向日葵抗锈病的信号转导途径 被引量:5
8
作者 景岚 李凌欣 +1 位作者 裴旭 景佳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3-527,共5页
为了解寡糖诱导向日葵抗锈病过程中的信号转导途径,利用寡糖、水杨酸(SA)、茉莉酸(JA)预先喷雾处理向日葵叶片,1d后接种锈菌,通过对植株体内脂氧合酶(LOX)活性及SA含量的测定,并通过RT-PCR对SA、JA信号途径的标记基因PR5和PDF1.2等表达... 为了解寡糖诱导向日葵抗锈病过程中的信号转导途径,利用寡糖、水杨酸(SA)、茉莉酸(JA)预先喷雾处理向日葵叶片,1d后接种锈菌,通过对植株体内脂氧合酶(LOX)活性及SA含量的测定,并通过RT-PCR对SA、JA信号途径的标记基因PR5和PDF1.2等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初步确定诱导抗性表达的信号转导途径。结果表明:经寡糖诱导后,向日葵叶片内LOX活性降低,SA含量上升,且诱导水杨酸途径标记基因PR5表达量增加。结果说明寡糖诱导向日葵抵抗锈病主要与SA介导的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锈病 信号转导途径 寡糖 脂氧合酶 水杨酸 茉莉酸
下载PDF
草酸氧化酶基因转化烟草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景岚 康振生 +1 位作者 孙燕飞 张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845-1849,共5页
为研究草酸氧化酶基因(OxO)对植物抗病的作用,将含有CaMV35s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的叶盘方法,转化了烟草97131。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再生植株经PCR检测,得到了与阳性对照一致的470bp的片段,... 为研究草酸氧化酶基因(OxO)对植物抗病的作用,将含有CaMV35s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的叶盘方法,转化了烟草97131。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再生植株经PCR检测,得到了与阳性对照一致的470bp的片段,进一步对PCR产物测序表明OxO基因已整合进烟草基因组中。在对草酸的耐受性实验中,转基因烟草对草酸的抗性明显高于未转化烟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氧化酶基因(OxO)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 转基因烟草 耐受性
下载PDF
向日葵黄萎病菌营养亲和性及致病力分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景岚 裴旭 +3 位作者 杨柳青 李莉 周洪友 赵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为进一步研究向日葵黄萎病病原菌的变异规律及不同菌株致病力差异,本研究以采自于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和西部、河北、陕西、宁夏、新疆等向日葵黄萎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并经分离纯化后得到的120株菌株为材料,开展了菌株间营养亲和性、致病... 为进一步研究向日葵黄萎病病原菌的变异规律及不同菌株致病力差异,本研究以采自于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和西部、河北、陕西、宁夏、新疆等向日葵黄萎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并经分离纯化后得到的120株菌株为材料,开展了菌株间营养亲和性、致病力分化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硝酸盐营养缺陷型突变体(nit)技术可将120株菌株分为3个亲和群(VCGs),3个亲和群分别有89株、13株、7株,此外,还有11株未能鉴定出亲和群。通过对3个鉴别寄主的致病力测定,120株菌株可分为3个致病类型,强致病力(I)占7.3%,中等致病力(II)占52.7%,弱致病力(III)占40%,菌株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同时表明菌株间营养亲和性与地理位置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与致病性类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黄萎病 致病力 营养体亲和性 硝酸盐营养缺陷型突变体
下载PDF
油菜遗传转化体系中卡那霉素浓度的筛选及抑菌剂的选择 被引量:6
11
作者 景岚 孙燕飞 +1 位作者 张岗 康振生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利用根癌农杆菌(Agribacterium tume faciens)介导的下胚轴转化方法,将一抗病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在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进行了卡那霉素(Km)浓度的筛选及抑菌剂的选择,以确定合适的选择压力及适宜的杀菌剂。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培... 利用根癌农杆菌(Agribacterium tume faciens)介导的下胚轴转化方法,将一抗病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在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进行了卡那霉素(Km)浓度的筛选及抑菌剂的选择,以确定合适的选择压力及适宜的杀菌剂。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培养基中附加25 mg/L Km较适宜;抗性苗筛选过程中羧苄青霉素(Cb)对芽苗分化影响较小,且在500 mg/L时能够很好的抑制农杆菌的过度生长。生根培养基中添加头孢霉素(Cef)和Cb对根分化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法 油莱 卡那霉素 抑菌剂
下载PDF
向日葵品种对锈病抗性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景岚 王丽芳 +2 位作者 康俊 韩青梅 康振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316,共4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向日葵与向日葵锈病病菌的互作关系及品种的抗性机制,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向日葵品种对锈病抗性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进行研究。在电镜下观察发现,向日葵锈病菌侵染向日葵后,在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上发育的组织学和超微结... 为了进一步了解向日葵与向日葵锈病病菌的互作关系及品种的抗性机制,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向日葵品种对锈病抗性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进行研究。在电镜下观察发现,向日葵锈病菌侵染向日葵后,在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上发育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有明显差异。病菌在感病品种细胞间隙分布有大量的胞间菌丝,寄主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叶绿体变形,叶绿体的片层结构排列零乱,直至叶绿体解体。在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菌丝生长受抑,没有观察到吸器的产生,寄主细胞的早期坏死与锈菌的发育受阻密切相关。品种的抗病性可能与饥饿阻止真菌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向日葵锈菌 抗病性 组织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向日葵锈菌侵染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景岚 王丽芳 +2 位作者 康俊 韩青梅 康振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4,共5页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向日葵锈菌的侵入和扩展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向日葵锈菌夏孢子萌发产生1个芽管,遇到合适结构的气孔后,在气孔上方形成附着胞从气孔侵入,胞间菌丝与叶肉细胞壁接触后分化出吸器母细胞,吸器母细胞进入叶肉细胞...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向日葵锈菌的侵入和扩展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向日葵锈菌夏孢子萌发产生1个芽管,遇到合适结构的气孔后,在气孔上方形成附着胞从气孔侵入,胞间菌丝与叶肉细胞壁接触后分化出吸器母细胞,吸器母细胞进入叶肉细胞内部形成吸器。胞间菌丝在吸器母细胞处分化出次生菌丝,在叶肉细胞间扩展,病菌菌丝多在寄主细胞间隙或沿寄主细胞壁延伸。在病原菌侵染早期,寄主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并不明显;侵染中、后期,被侵染叶肉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叶绿体膨胀变形,细胞器解体,细胞崩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向日葵锈病菌 侵染过程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毒素草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景岚 康振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223-2228,共6页
许多植物病原菌可以分泌草酸,草酸作为致病的关键因子在病原菌的侵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与病原菌的致病性、毒性有密切关系.草酸可通过氧化和脱羧两条途径进行降解,因此可以将草酸降解酶基因导入植物,从而获得对这类病害的抗性.
关键词 病原菌 草酸 研究进展 植物 真菌 致病毒素
下载PDF
基因组学在植物病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景岚 康振生 韩青梅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3-68,共6页
基因组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生物学世纪,特别是在农业领域。随着遗传模式植物的利用,农业上重要生物的序列测定以及生物信息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结合使用促进了农业领域基因组学的发展。笔者就利用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在植物病理学学科中所... 基因组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生物学世纪,特别是在农业领域。随着遗传模式植物的利用,农业上重要生物的序列测定以及生物信息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结合使用促进了农业领域基因组学的发展。笔者就利用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在植物病理学学科中所取得的一些进展进行了综述。这些研究对深入了解植物-病原菌的互作关系,最终提高植物对有害生物的抗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学 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原菌 互作关系 生物信息学 功能基因组学
下载PDF
向日葵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景岚 沙日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1-205,共5页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是世界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近几年来有关向日葵的研究很多,其中向日葵组织培养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向日葵外植体培养、植株再生影响因素、组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向日葵 组织培养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毒株系、寄主范围及辅助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景岚 曹丽华 +1 位作者 孟颢光 韩青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7-359,共3页
对纯化的玉米矮花叶病毒进行株系鉴定,因人工接种约翰逊草不侵染,故定为MDMV—B株系;4科36种植物的接种试验表明,19种禾本科植物可作为其寄主.以不同病毒汁液进行的蚜虫薄膜饲毒试验表明,存在不同于ConA的一种辅助成分.
关键词 玉米 矮花叶病毒 寄主范围 辅助成分
下载PDF
老年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景岚 顾兴伟 朱小艳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6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70.92±4.51)岁,均行直肠癌...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70.92±4.51)岁,均行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术后LARS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术后发生LARS 36例,发生率为36.0%。其中,低位直肠癌23例,中高位直肠癌13例;合并基础疾病者10例;组织病理学:高分化11例,中分化13例,低分化12例;临床分期:A期2例,B期22例,C期12例;淋巴结转移8例;术前进行放疗8例;吻合口距肛缘≤5 cm者31例,>5 cm者5例;术后恢复时间≥6个月者1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直肠癌术后LARS的发生与肿瘤位置(低位)、术前放疗及吻合口位置(距肛缘≤5 cm)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组织病理学、是否合并基础疾病、临床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和术后恢复时间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位直肠癌、术前放疗及吻合口距肛缘≤5 cm是直肠癌术后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直肠癌保肛术后应针对其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LAR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保肛术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向日葵叶片保护酶系的活性与品种抗锈病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景岚 王丽芳 康俊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共4页
为了了解不同抗性的向日葵品种与锈菌(Puccinia helianthi)互作后保护酶系代谢的变化与向日葵抗锈病性的关系,接种锈菌后不同时间测定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为了了解不同抗性的向日葵品种与锈菌(Puccinia helianthi)互作后保护酶系代谢的变化与向日葵抗锈病性的关系,接种锈菌后不同时间测定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这5种酶活性升高幅度均高于感病品种,说明这5种酶活性的变化与向日葵抗锈病性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锈菌 保护酶 抗性
下载PDF
植物抗真菌病害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景岚 康振生 左豫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5-210,共6页
在寄主与病原互作的研究中,通过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成功分离和克隆了大量植物防御相关基因,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肽或抗菌素直接对病菌有毒害作用或在侵入位点抑制病菌的生长;直接抑制病菌的毒性产物或增强植物结构抗性基因,... 在寄主与病原互作的研究中,通过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成功分离和克隆了大量植物防御相关基因,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肽或抗菌素直接对病菌有毒害作用或在侵入位点抑制病菌的生长;直接抑制病菌的毒性产物或增强植物结构抗性基因,直接或间接活化植物整体防御反应;增强过敏性坏死反应中与无毒基因互作的抗性基因。将这些基因引入植物,转基因植物显示出对病原真菌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提高植物抗性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抗性基因 真菌病害 基因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