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靶标技术在新污染物识别中的应用
1
作者 钱慧敏 刘艳娜 +3 位作者 姚林林 曲广波 史建波 江桂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3-376,共14页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来自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活动等方面的化学品不断进入环境,加之各类生物和非生物转化时有发生,导致环境中存在多种污染物及复杂的转化产物.全面认识样品中的污染物是进行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前提.然而,大量的未知结构、复...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来自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活动等方面的化学品不断进入环境,加之各类生物和非生物转化时有发生,导致环境中存在多种污染物及复杂的转化产物.全面认识样品中的污染物是进行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前提.然而,大量的未知结构、复杂的环境基质以及低环境赋存浓度都为厘清污染物暴露带来了挑战,亟需发展高灵敏度的未知污染物识别技术.非靶标分析(nontarget analysis,NTA)作为一种新的分析手段,可以在化合物信息未知的情况下对复杂基质中的有机物进行识别,有助于最大限度揭示环境样品中存在的污染物,为风险评价奠定基础.本文回顾了非靶标技术在新污染物识别中的应用,从样品前处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三方面对目前使用的不同方法及策略进行讨论,讨论了各方法的优劣及适用范围,并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靶标分析 高分辨质谱 环境分析 新污染物
原文传递
四膜虫摄取与外排AuNPs和Au(Ⅲ)的差异及单细胞异质性分析
2
作者 张柳 吴琪 +2 位作者 曲广波 史建波 江桂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63-2170,共8页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导致其不可避免地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单细胞水生生物体内累积的纳米材料可能会沿着食物链/网向上传递,造成一定的环境风险.为了探究真实环境中的金属纳米颗粒及其溶解态金属离子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在低剂量...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导致其不可避免地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单细胞水生生物体内累积的纳米材料可能会沿着食物链/网向上传递,造成一定的环境风险.为了探究真实环境中的金属纳米颗粒及其溶解态金属离子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在低剂量暴露下,单细胞水生生物嗜热四膜虫(四膜虫)对金纳米颗粒(AuNPs)和三价金离子(Au(Ⅲ))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1 ng·mL^(−1)暴露剂量下AuNPs和Au(Ⅲ)对四膜虫的膜通透性未产生明显影响;在持续暴露实验中,发现四膜虫累积Au(Ⅲ)与AuNPs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撤除暴露(48 h)后,四膜虫细胞内的AuNPs和Au(Ⅲ)会快速外排,但仍有部分AuNPs和Au(Ⅲ)未被排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四膜虫累积AuNPs和Au(Ⅲ)在单细胞水平具有较高的异质性,有一小部分个体(分别为6.72%和11.83%)能够累积较多的AuNPs和Au(Ⅲ),而这小部分个体有可能进入食物链/网对高营养级生物产生影响.借助质谱流式技术能够在单细胞水平同时检测多个金属元素的优势,可以通过适当的金属同位素生物分子标记物,进一步探究部分四膜虫细胞个体Au的异质性累积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分析 生物累积 金属纳米材料 单细胞质谱流式 细胞异质性.
原文传递
“口罩中污染物分析与识别”之论系列(第一版)
3
作者 郭云鹤 刘艳娜 +2 位作者 曲广波 牛红云 胡正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608-3612,共5页
从2003年的SARs疫情到2019年开始的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口罩的使用对人类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十几年来口罩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1世纪的未来将很有可能会有更多未知、甚至感染性或毒性更强的病毒出现,口罩也势必会继续成... 从2003年的SARs疫情到2019年开始的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口罩的使用对人类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十几年来口罩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1世纪的未来将很有可能会有更多未知、甚至感染性或毒性更强的病毒出现,口罩也势必会继续成为保护人类生命的最强盾牌之一。安全、便捷、高防护性能的口罩将会在极大程度上保护人类健康。为此,本刊基于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发表的文章为起点,展开此篇“之论”系列,希望各行各业的人员参与讨论,拓宽思维,百花齐放,为我们健康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争鸣 热门话题 《环境化学》 专栏 科研 展开讨论
原文传递
碳纳米管毒性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曲广波 高素莲 +1 位作者 李振伟 翟淑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9-842,共4页
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一方面,碳纳米管可能在生物医药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另一方面,由于碳纳米管质量轻,容易在空气中传播,很容易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并造成毒性.因此,对于碳纳米管的毒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碳纳米管毒性... 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一方面,碳纳米管可能在生物医药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另一方面,由于碳纳米管质量轻,容易在空气中传播,很容易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并造成毒性.因此,对于碳纳米管的毒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碳纳米管毒性效应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毒性 化学性质 呼吸系统
下载PDF
碳纳米管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2
5
作者 高素莲 李秀娥 +2 位作者 翟淑梅 曲广波 张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1-834,共4页
在碳纳米管生物学效应的研究中,细胞实验比动物实验更易于控制并且耗费较低,目前已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本文从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现行毒性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及细胞对碳纳米管的摄入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 在碳纳米管生物学效应的研究中,细胞实验比动物实验更易于控制并且耗费较低,目前已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本文从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现行毒性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及细胞对碳纳米管的摄入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细胞生物学 细胞毒性 物理化学性质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一些初步认识 被引量:70
6
作者 詹菁 刘倩 +6 位作者 张雨竹 郝放 梁勇 曲广波 胡立刚 周群芳 江桂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3-291,共9页
2019年12月,中国武汉市发生了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即SARS-CoV-2)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2019-nCoV经过传播导致疫病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流行,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为了控制病毒的传播、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医疗界、政府... 2019年12月,中国武汉市发生了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即SARS-CoV-2)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2019-nCoV经过传播导致疫病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流行,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为了控制病毒的传播、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医疗界、政府各部门和广大科研工作者全力以赴开展了病毒相关的研究和防控工作.本文整理了关于2019-nCoV的最新研究结果,总结了2019-nCoV的病原性特征、环境演化、传播途径、诊断方法、治疗对策,特别是从环境科学的角度探讨了环境因素对2019-nCoV传播的潜在影响,并针对目前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展望,以期加深人们对2019-nCoV的认知,并从医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不同角度启发针对2019-nCoV及其他相关病毒有效防控的科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nCoV 环境演化 传播途径 诊断方法 环境因素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环境传播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黄亚妮 王玲 +6 位作者 曹梦西 黄子纯 杜蕊 胡立刚 曲广波 梁勇 王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45-1957,共13页
自2019年12月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来,疫情已在全球200多个国家造成数百万人死亡,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冲击。针对引起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世界各国积极开展了科学研究和预防控制措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自2019年12月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来,疫情已在全球200多个国家造成数百万人死亡,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冲击。针对引起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世界各国积极开展了科学研究和预防控制措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作为疫情防控成效最显著的国家,在2020年6月份以后,我国多地出现了由“物传人”进而引发“人传人”的小范围疫情,表明SARS-CoV-2传播的复杂性;此外,国外疫情形势严峻,多国出现SARS-CoV-2变异毒株感染病例,使得疫情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本文针对SARS-CoV-2的最新研究进行简要综述,包括病毒来源与感染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传播特征及环境影响等,重点对SARS-CoV-2传播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以期提升对SARS-CoV-2环境传播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感染机制 诊断与治疗 环境传播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镉对小鼠骨生物力学及成骨细胞MG-63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泽昊 侯艳丽 +6 位作者 李君平 王立新 张昌文 王小岩 荣海钦 任建武 曲广波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35-1839,共5页
为了探讨镉对骨的影响及机制,选取7周龄C57BL/6J小鼠给予氯化镉2 mg.kg-1腹腔注射,每周2次,染毒4周后进行了骨力学参数的测量.结果显示,暴露组股骨的最大弯曲应力及弹性模量降低,骨灰干重比下降.体外结果显示,氯化镉(CdCl2)的暴露影响... 为了探讨镉对骨的影响及机制,选取7周龄C57BL/6J小鼠给予氯化镉2 mg.kg-1腹腔注射,每周2次,染毒4周后进行了骨力学参数的测量.结果显示,暴露组股骨的最大弯曲应力及弹性模量降低,骨灰干重比下降.体外结果显示,氯化镉(CdCl2)的暴露影响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的细胞形态、活力及增殖,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因此,氯化镉暴露可导致小鼠骨量下降和骨力学性能下降,并对成骨细胞有明显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原文传递
成组毒理学分析仪在污染物识别与毒性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晓溪 李姿慷 +7 位作者 郭云鹤 刘艳娜 王易 聂童 周群芳 史建波 曲广波 江桂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79-1285,共7页
成组毒理学分析仪(Integrated toxicology analyzer,ITA)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国际上首套具备化学分析与毒理学评价在线测试功能的新仪器系统。该系统是以高通量多靶点毒性测试及复杂污染物在线分离鉴定为核心,实现复杂介质样品毒性效应综... 成组毒理学分析仪(Integrated toxicology analyzer,ITA)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国际上首套具备化学分析与毒理学评价在线测试功能的新仪器系统。该系统是以高通量多靶点毒性测试及复杂污染物在线分离鉴定为核心,实现复杂介质样品毒性效应综合评估及目标污染物鉴定的通用技术平台。ITA系统通过多种自动化设备的连接与耦合,形成了复杂样品分离与制备、效应物质结构鉴定、多靶点毒性效应评价及数据一体化分析多个功能区,可完成复杂样品的高通量自动化前处理、组分分离、毒性测试与结构解析,显著提高了污染物筛查的可靠性和效率。ITA应用范围广泛,已服务于我国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国家安全等各个领域。该文总结了ITA在环境与健康研究中污染物识别与毒性测试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组毒理学分析仪 高通量 自动化 复杂样品 毒性测试 污染物识别
下载PDF
典型人冠状病毒的环境行为及传播方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雨竹 姚林林 +5 位作者 刘倩 曲广波 胡立刚 周群芳 史建波 江桂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64-1472,共9页
过去二十年来,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性疾病时有发生,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引起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以及新型呼吸道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 过去二十年来,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性疾病时有发生,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引起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以及新型呼吸道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严重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均对公共卫生防控形成巨大挑战.尤其是正在发生的COVID-19疫情,更是遍及全球,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几种典型高致病性人冠状病毒在大气、水和土壤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及主要传播方式,为进一步了解冠状病毒的传播能力和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尽管现在仍有新的认识不断出现,探讨SARS-CoV-2冠状病毒环境行为及传播方式,可为疫情控制和冠状病毒污染医疗垃圾等废弃物的处理提供科学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SARS-CoV-2 环境行为 传播方式 疫情防控
原文传递
效应引导的污染物分析与识别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曲广波 史建波 江桂斌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89-2398,共10页
识别环境样品中主要贡献污染物有助于确定环境风险的来源,是环境治理的前提。单一的化学分析和生物学检测方法常常遗漏主要贡献污染物的信息。效应引导的污染物识别(effected-directed analysis,EDA)是以生物检测引导组分分离、化学分... 识别环境样品中主要贡献污染物有助于确定环境风险的来源,是环境治理的前提。单一的化学分析和生物学检测方法常常遗漏主要贡献污染物的信息。效应引导的污染物识别(effected-directed analysis,EDA)是以生物检测引导组分分离、化学分析与污染物鉴定的实用方法,是环境风险评价以及环境样品中主要贡献污染物筛查与识别的有力手段。该方法已成功用于环境中遗传毒物、内分泌干扰物和芳香烃受体效应污染物等污染物的鉴定,为特定污染地区贡献污染物及其来源的确定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本文综述了EDA中所应用的样品提取、分离策略、生物效应检测以及贡献化合物的识别方法,总结了近年来以EDA为手段在环境中识别的效应污染物并对目前EDA应用所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引导的分析 效应引导的污染物识别 环境污染物分析 环境风险评价 新污染物
原文传递
手性纳米材料的免疫佐剂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曲广波 江桂斌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9-240,共2页
长期以来,由于在分子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瓶颈,新型高效疫苗佐剂的应用仍有待突破。当前人类疫苗研发中应用的佐剂仍以含铝化合物为基础[1]。其典型缺陷是无法有效激活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这对于对抗病毒感染来说,效果十分局限,远不能... 长期以来,由于在分子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瓶颈,新型高效疫苗佐剂的应用仍有待突破。当前人类疫苗研发中应用的佐剂仍以含铝化合物为基础[1]。其典型缺陷是无法有效激活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这对于对抗病毒感染来说,效果十分局限,远不能满足需求[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免疫应答 抗病毒感染 免疫佐剂 疫苗佐剂 铝化合物 疫苗研发 分子作用机制 满足需求
原文传递
新型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亚韡 王宝盛 +7 位作者 傅建捷 阮挺 曲广波 汪畅 曾力希 刘倩 袁博 江桂斌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4,共12页
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环境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其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问题也是我国环境健康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活动的不断深入,我国正面临着履行公约以及削减与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 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环境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其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问题也是我国环境健康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活动的不断深入,我国正面临着履行公约以及削减与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巨大挑战。本文总结了笔者课题组近几年在新型有机污染物研究方面的进展,讨论了本领域学科前沿和履约工作的科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有机污染物 环境行为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化学力量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春霞 曲广波 陈拥军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321-2325,共5页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已波及全球2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0年4月270,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SARS-CoV-2,2019-nCoV)感染病例超过440万人,死亡病例超过30万人,导...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已波及全球2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0年4月270,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SARS-CoV-2,2019-nCoV)感染病例超过440万人,死亡病例超过30万人,导致全球恐慌和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https://covidl9,who,int),是近百年来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威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肺炎 感染病例 传染病
原文传递
我国环境污染与健康基础研究的若干新需求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倩 曲广波 陆达伟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4-621,共8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我国目前面临复杂的环境污染形势,虽然近年来的污染控制卓有成效,但环境污染的毒性效应造成的急性或慢性疾病高发风险不容忽视。目前,我国许多区域性疾病高发的环境污染诱因尚不明确。解...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我国目前面临复杂的环境污染形势,虽然近年来的污染控制卓有成效,但环境污染的毒性效应造成的急性或慢性疾病高发风险不容忽视。目前,我国许多区域性疾病高发的环境污染诱因尚不明确。解决这些环境健康问题亟待开展多学科协同的基础研究,建立“污染过程—人体暴露—人体响应—疾病发生”的全局研究路线,争取在暴露组学、超痕量测量与溯源方法学、分子流行病学、环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交叉领域取得突破,实现健康风险导向的精准污染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健康效应 暴露 病因学 毒理学
原文传递
新型矿山自动化环形车场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曲广波 《矿山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5-27,共3页
由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矿山自动 化环形车场,是用于矿山井口地面的一套辅助运输系统。该车场设计新颖,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大大提高矿山开采的效率和效益。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设备:PCY-6×2/30型爬车机一部... 由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矿山自动 化环形车场,是用于矿山井口地面的一套辅助运输系统。该车场设计新颖,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大大提高矿山开采的效率和效益。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设备:PCY-6×2/30型爬车机一部、DZ-6/600型电动转盘两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 双车翻车机 电动转盘 爬车机 矿山自动化 环形车场
原文传递
生物效应导向的污染物分析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千驰 刘艳娜 +2 位作者 史建波 曲广波 江桂斌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95-1206,共12页
与日俱增的化学品污染导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效应导向分析技术(effect-directed analysis, EDA)是分析复杂基质中效应污染物的实用工具,该方法结合了生物效应测试、有机污染物分离、污染物浓度测定和结构鉴定等分析评价方法.本文综述了... 与日俱增的化学品污染导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效应导向分析技术(effect-directed analysis, EDA)是分析复杂基质中效应污染物的实用工具,该方法结合了生物效应测试、有机污染物分离、污染物浓度测定和结构鉴定等分析评价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EDA在样品提取、生物效应测试、分离制备流程和质谱鉴定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本文介绍了高通量筛选在EDA中的应用,并对EDA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导向分析 污染物鉴定 生物效应测试 毒性筛查 复合效应 高通量筛选
原文传递
单细胞水生生物金属纳米颗粒的定量分析
18
作者 张丹丹 吴琪 +2 位作者 曲广波 史建波 江桂斌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31-2339,共9页
人类活动释放的金属纳米颗粒不可避免地进入水环境中。大量研究表明,金属纳米颗粒会对水生生物产生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等,金属纳米颗粒还可能沿着食物链传递,对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细胞内金属纳米颗粒定量分析是研究金属纳米... 人类活动释放的金属纳米颗粒不可避免地进入水环境中。大量研究表明,金属纳米颗粒会对水生生物产生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等,金属纳米颗粒还可能沿着食物链传递,对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细胞内金属纳米颗粒定量分析是研究金属纳米颗粒生物效应的重要基础。此外,单细胞之间存在异质性,具有特殊生理特性的细胞个体可能影响细胞群体的命运。而基于细胞群体平均值的定量分析则忽略了细胞个体的异质性,遗漏了对群落具有重要功能的细胞群体信息。因此,在单细胞水平上定量分析水环境中底层营养级的单细胞微生物细胞内金属纳米颗粒,对认识金属纳米颗粒与水生生物的相互作用,评估其进入食物链的潜在风险至关重要。本文梳理了已用于单细胞水生生物体内金属纳米颗粒的单细胞定量分析方法,阐述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总结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期望为今后相关研究的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最后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水生生物 金属纳米颗粒 单细胞分析 定量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