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PGC-1α、VCAM-1、BSAP与创伤性股骨粗隆骨折术后骨折愈合、骨代谢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曲晓勇 朱康 +3 位作者 王晓桐 马胡晶 鲍启忠 尹金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0期2189-2192,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lα(PGC-1α)、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SAP)与创伤性股骨粗隆骨折术后骨折愈合、骨代谢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北京市昌平区中... 目的分析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lα(PGC-1α)、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SAP)与创伤性股骨粗隆骨折术后骨折愈合、骨代谢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1例创伤性股骨粗隆骨折手术患者作为骨折组,依据术后骨折延迟愈合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骨折愈合组(n=98)和骨折愈合延迟组(n=3)。另选取同期收治的98例单纯性骨质疏松患者作为骨质疏松组,选取同期体检的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愈合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骨折到入院时间、骨折原因、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Ⅰ型胶原羟基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25羟维生素D[25(OH)D]}、PGC-1α、VCAM-1、BSAP水平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创伤性股骨粗隆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的因素;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骨代谢标志物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VCAM-1、PGC-1α、BSAP水平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骨折到入院的时间、骨折原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组PINP、β-CTX、25(OH)D、PGC-1α、BSAP水平均高于骨折愈合延迟组,VCAM-1水平低于骨折愈合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INP、β-CTX、25(OH)D、PGC-1α、BSAP是创伤性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保护因素(P<0.05),VCAM-1是创伤性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骨折组的PINP、β-CTX水平均高于骨质疏松组和对照组,骨质疏松组的PINP、β-CT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的25(OH)D水平显著低于骨质疏松组和对照组,骨质疏松组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GC-1α、BSAP与PINP均呈负相关(P<0.05),VCAM-1与β-CTX呈正相关(P<0.05),PGC-1α、VCAM-1、BSAP水平与25(OH)D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创伤性股骨粗隆骨折患者血清PGC-1α、BSAP水平升高,血清VCAM-1水平下降,骨代谢指标PINP、β-CTX水平也升高,血清PGC-1α、VCAM-1、BSAP水平与上述骨代谢指标有关,而且是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愈合 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lα 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创伤性股骨粗隆骨折术后骨折 骨代谢
下载PDF
Gamma3髓内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君哲 杜海山 +1 位作者 马胡晶 曲晓勇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33期105-107,共3页
目的评价Gamma3髓内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手术治疗指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Gamma3髓内钉... 目的评价Gamma3髓内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手术治疗指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Gamma3髓内钉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通过术后随访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7%,略高于对照组的86.8%,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mma3髓内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Gamma3髓内钉 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临床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与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马胡晶 朱康 +4 位作者 王晓桐 尹金旺 鲍启忠 邢桂武 曲晓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5期68-72,共5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与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20年4月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关节脊柱科95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 目的:比较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与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20年4月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关节脊柱科95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46例)和观察组(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49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跟骨解剖结构指标(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值)及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两组手术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7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3、6个月的Bohler角均大于对照组,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 d的CRP及ESR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近期临床效果相当,但应用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更能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有助于跟骨解剖学结构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 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下载PDF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4
作者 方汉军 林新晓 +4 位作者 陈思 蔡静怡 曲晓勇 董永丽 刘育成 《现代中医临床》 2017年第1期41-44,共4页
肩周炎是骨科常见病,是一类引起盂肱关节僵硬的粘连性关节囊炎,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及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受限,影像学检查除骨量减少外无明显异常。因肩部活动明显受限,形同冻结,故而又称为"冻结肩""肩凝症",属于中医学"痹... 肩周炎是骨科常见病,是一类引起盂肱关节僵硬的粘连性关节囊炎,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及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受限,影像学检查除骨量减少外无明显异常。因肩部活动明显受限,形同冻结,故而又称为"冻结肩""肩凝症",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目前肩周炎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中医疗法具有自身优势及特色。现就近年来肩周炎的中医治疗概况归纳整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中医药 治疗 综述
原文传递
电热砭石温熨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凝症随机对照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思 林新晓 +8 位作者 张振宇 封一平 蒋科卫 程桯 刘育成 郭楠楠 范肃 方汉军 曲晓勇 《现代中医临床》 2016年第4期12-15,共4页
目的研究电热砭石温熨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凝症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风寒湿型肩凝症患者116例,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治疗组(电砭石疗法)和对照组(针灸组)每组各58例,2组取穴及康复方案均相同,通过美国加州大... 目的研究电热砭石温熨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凝症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风寒湿型肩凝症患者116例,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治疗组(电砭石疗法)和对照组(针灸组)每组各58例,2组取穴及康复方案均相同,通过美国加州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对比分析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电砭石疗法与针灸疗法在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比较,UCLA评分在疼痛、功能、活动度及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肌力之间的评分在随访3个月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种疗法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电砭石疗法在镇痛、改善肌力、恢复功能及总体评价上要优于针灸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砭石 温熨 肩凝症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