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二聚反应中Lewis酸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昌军 曲梅英 +1 位作者 李晓陆 马文元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3期361-364,共4页
】本文简述了在Lewis酸存在下,某些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C=C双键光二聚反应的新发展;试图利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控制反应的结构,实现定向反应。
关键词 光二聚反应 LEWIS酸 定向反应
下载PDF
市售鲜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及今后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白淑萍 阎爱莉 +1 位作者 兰淑东 曲梅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343-343,共1页
关键词 市售 鲜牛奶 忽视 膳食结构 饮食营养 饮食习惯 食品安全问题 抗生素残留 食用 改善
下载PDF
2004年丹东沿海地区8~10岁学生碘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勇男 杨政权 +1 位作者 林栋 曲梅英 《辽宁医学杂志》 2005年第5期278-278,共1页
关键词 8~10岁学生 沿海地区 状况调查分析 碘营养 调查数据分析 碘缺乏病
下载PDF
Lewis酸对羰基化合物光反应的影响
4
作者 张昌军 李晓陆 +1 位作者 曲梅英 马文元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4期112-114,共3页
Lewis酸对羰基化合物光反应的影响张昌军1)李晓陆2)曲梅英3)马文元4)(1)泰山医学院,271000,山东泰安;2)河北农业大学,071001,河北保定;3)山东农业大学,271018,山东泰安;4)山东大学化... Lewis酸对羰基化合物光反应的影响张昌军1)李晓陆2)曲梅英3)马文元4)(1)泰山医学院,271000,山东泰安;2)河北农业大学,071001,河北保定;3)山东农业大学,271018,山东泰安;4)山东大学化学院,250100,济南;第一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化合物 光化学反应 电子接受体
下载PDF
启发式教学之我见
5
作者 曲梅英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22-23,共2页
启发式教学是毛泽东同志早在1929年就提出来的十项教授法之一。在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抗日军政大学里,就曾经实行过启发式教学,当时,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提出:提倡启发式,废止注入式。启发式教学尽管长期以来受旧教育思想的束缚而得不到广泛实... 启发式教学是毛泽东同志早在1929年就提出来的十项教授法之一。在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抗日军政大学里,就曾经实行过启发式教学,当时,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提出:提倡启发式,废止注入式。启发式教学尽管长期以来受旧教育思想的束缚而得不到广泛实施,然而,它却自古有之,并在悠久的中国教育史上闪烁着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教授法 抗日军政大学 毛泽东同志 中国教育史 共产党 旧教育 思想 传授知识 教师
下载PDF
辽宁省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卫生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娟 薛慧 +3 位作者 李云飞 曲梅英 吴月英 龙峰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121-1121,共1页
关键词 食品容器 包装材料 生产企业 卫生监督 辽宁
下载PDF
市售鲜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及今后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白淑萍 阎爱莉 +1 位作者 兰淑东 曲梅英 《丹东医药》 2007年第4期22-23,共2页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食品的消费,在注重品种、质量的同时,对食品安全问题更为关注。在讲究饮食营养的今天,鲜牛奶这种营养丰富、方便快捷的食品,被越来越多的人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食品的消费,在注重品种、质量的同时,对食品安全问题更为关注。在讲究饮食营养的今天,鲜牛奶这种营养丰富、方便快捷的食品,被越来越多的人食用,成为大众接触较多的食品。但随之而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便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那就是鲜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问题。为了解我市销售的鲜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情况,我们于2003年8-11月对市售鲜牛奶进行了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残留 抽样检测 鲜牛奶 市售 食品安全问题 生活质量 饮食习惯 膳食结构
原文传递
本市2002年饮食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血清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携带情况调查
8
作者 赵洪彬 曲梅英 肖华 《丹东医药》 2003年第2期44-47,共4页
为了解本市2002年饮食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携带情况,我们对参加2002年度健康体检的5435名从业人员的HBsAg、HBeAg检测结果进行了资料分析。结果显示,HBsAg阳性率4.32%,HBeAg阳性率0.96%,... 为了解本市2002年饮食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携带情况,我们对参加2002年度健康体检的5435名从业人员的HBsAg、HBeAg检测结果进行了资料分析。结果显示,HBsAg阳性率4.32%,HBeAg阳性率0.96%,HBsAg阳性者中HBeAg阳性率22.13%(52/235).HBsAg、HBe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低年龄组高于高年龄组,新参加工作(包括临时参加工作)人员高于工作一年以上人员。提示应加强对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特别是对青壮年和新参加工作人员加强HBsAg、HBeAg等筛查,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对从业人员预防接种乙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阳性 携带情况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E抗原 乙肝表面抗原 饮食 血清 行业 年度 应对
原文传递
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及预防策略
9
作者 肖华 曲梅英 赵洪彬 《丹东医药》 2003年第2期1-5,共5页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是于1963年外国某学者在血友病患者血清中发现有一种抗体,与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的一种抗原起交叉反应,这种抗原当时被称为“澳大利亚抗原”。1968年,这种抗原被证实就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HBsAg)。1970...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是于1963年外国某学者在血友病患者血清中发现有一种抗体,与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的一种抗原起交叉反应,这种抗原当时被称为“澳大利亚抗原”。1968年,这种抗原被证实就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HBsAg)。1970年,Dane用电子显微镜在乙肝患者血清中观察到了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即Dane颗粒)以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血清 预防策略 流行现状 乙肝病毒颗粒 血友病 中国 澳大利亚 外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