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1
作者 曲江波 任丽丽 +2 位作者 刘中杰 赵文媛 鲁俊田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1期159-163,共5页
利用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种质,采用NCⅡ随机区组设计,对优良选系后代的抗病性和穗部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良后代抗病性普遍提高,丹340×PH4CV和丹598×PH26JA改良后代穗部性状综合表现最好,其中与PH6WC和... 利用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种质,采用NCⅡ随机区组设计,对优良选系后代的抗病性和穗部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良后代抗病性普遍提高,丹340×PH4CV和丹598×PH26JA改良后代穗部性状综合表现最好,其中与PH6WC和L658的杂种优势最强,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形成了新的杂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大红骨 先锋种质 穗部性状 配合力分析 杂种优势
下载PDF
高职教师成长:内涵、机理与策略
2
作者 曲江波 陈庆新 《教师教育论坛》 2023年第3期65-71,共7页
教师成长的主要观测点是教师专业的成长与发展,是学校和教师共同采取合适措施(制度)不断匹配人才培养需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规范与个性特征、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双向动态调整,无限耦合,直至达成有机统一。高职教师成长是多方面... 教师成长的主要观测点是教师专业的成长与发展,是学校和教师共同采取合适措施(制度)不断匹配人才培养需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规范与个性特征、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双向动态调整,无限耦合,直至达成有机统一。高职教师成长是多方面、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成长过程主要包括新手、高级新手、胜任者、精通者、专家等五个阶段。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个人,应共同制定出分类型、分层次、个性化的高职教师成长标准,优化高职教师成长路径,以持续发挥高职教师对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师 专业成长 机理 多类型
下载PDF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发育中体色花纹时序发生的色素细胞变化和控制基因表达的分析Ⅰ.胚胎时期
3
作者 孙伟恒 孙志宾 +8 位作者 王新安 马爱军 李迎娣 苟冬惠 于宏 李昊喆 Vorathep Muthuwan 曲江波 洪宜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9-498,共10页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属于鲈形目、雀鲷科、双锯鱼属,是热带珊瑚礁观赏鱼类的首选品种。不同体色和花纹与色素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在其胚胎发育的过程中,色素细胞的形态和数量一直在变化,但不同发育时期各种色素细...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属于鲈形目、雀鲷科、双锯鱼属,是热带珊瑚礁观赏鱼类的首选品种。不同体色和花纹与色素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在其胚胎发育的过程中,色素细胞的形态和数量一直在变化,但不同发育时期各种色素细胞的动态变化及其控制基因表达情况等仍需明确研究。记录了眼斑双锯鱼胚胎时期色素细胞变化较为明显的6个发育时期,观察了不同时期的体色及色素细胞的变化特点,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各发育时期的10个体色控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阶段,整个胚胎的颜色从橙黄逐渐转变为暗红、黑红、黑色到最终透明,观察到卵黄囊表面幼体黑色素细胞到成体黑色素细胞的转变过程,鱼体表面在翻转期出现成体黑色素细胞、在器官形成期出现红色素细胞,眼睛及腹部在孵化期出现虹彩色素细胞。结合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发现:卵黄囊表面幼体黑色素细胞推测是外胚层中的神经嵴细胞直接发育而成,不需要迁移过程;Ednrb、TYR、Tbx2b基因对幼体黑色素细胞的形成和发育有重要作用,Pax3、Dct、Aim1基因与成体黑色素细胞的分化、迁移、形成过程密切相关;其中TY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体节期出现显著增加,说明TYR基因在胚胎发育初期就参与黑色素细胞的形成;Tbx2b基因不仅对黑色素细胞形成有影响,对眼斑双锯鱼心脏的形成也有一定作用;Fms基因对红色素细胞形成有重要作用;Ltk基因的表达要早于虹彩色素细胞的出现;相关性分析发现各基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 发育 体色 色素细胞 表达分析
下载PDF
牙鲆TAK1基因的表达分析及免疫功能探究
4
作者 李恒顺 司瑜 +5 位作者 王宣刚 曲江波 王志刚 刘金相 张全启 于海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2-165,共14页
为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基因(TAK1)在硬骨鱼先天免疫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实验室已建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转录组数据库,对牙鲆TAK1基因(PoTAK1)进行了克隆及验证。研究显示,其开放阅读框(ORF)长为1 728 bp,编码57... 为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基因(TAK1)在硬骨鱼先天免疫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实验室已建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转录组数据库,对牙鲆TAK1基因(PoTAK1)进行了克隆及验证。研究显示,其开放阅读框(ORF)长为1 728 bp,编码575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Mw)约为64.33 kDa,理论等电点(pI)为6.66,编码的蛋白在N端具有一个S_TKc结构域,在C端具有一个卷曲螺旋区域(Coiled coil region)。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TAK1基因在脊椎动物中高度保守。组织表达分析显示,PoTAK1在肝脏和鳃中的表达量较高;体内攻毒实验表明,被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感染后,PoTAK1在脾脏和头肾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体外免疫刺激实验表明,Poly I:C、TNF-α和迟缓爱德华氏菌刺激后,在各时间点牙鲆鳃细胞系中PoTAK1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亚细胞定位显示,PoTAK1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证明,PoTAK1能够激活MAPK通路下游AP-1转录因子的活性。体外免疫调节检测实验表明,过表达PoTAK1能够上调AP-1下游IL-1β、IL-6、IL-8和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转录表达。研究结果表明,PoTAK1参与了牙鲆的先天免疫反应,并对其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PoTAK1在牙鲆抵抗外界病原体入侵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 先天免疫 迟缓爱德华氏菌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实施CBI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曲江波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58-160,共3页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诸多困难和瓶颈。学生的来源多样化,整体录取分数和学习能力持续走低,使得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举步维艰。CBI教学理念摆脱了过于注重目的语言自身学习要素的弊端,将教学内容同目的语言有机整合起来,...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诸多困难和瓶颈。学生的来源多样化,整体录取分数和学习能力持续走低,使得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举步维艰。CBI教学理念摆脱了过于注重目的语言自身学习要素的弊端,将教学内容同目的语言有机整合起来,更加符合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技术性人才的定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推行CBI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结合本校实际,做好体制机制设计,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分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I 主题模式 保护模式 辅助模式 高职院校
下载PDF
浅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问题 被引量:4
6
作者 曲江波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73-175,共3页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确定了职业教育的终身性,开放性和融通性,这对于传统的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定位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本文试图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下高职院校...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确定了职业教育的终身性,开放性和融通性,这对于传统的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定位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本文试图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入手,探讨高职院校如何积极应对,主动地实现转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衔接 大学英语 定位
下载PDF
浅析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曲江波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31-33,共3页
从介绍语境的相关理论知识入手,着重介绍了语境对理解词汇的重要性,从而说明了理解并掌握相关的语境知识,对词汇教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 语境 词汇教学情景意义 社会文化意义
下载PDF
玉米高产与耐密宜机收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曲江波 赵文媛 《中国种业》 2021年第6期24-26,共3页
先玉335芽势强,保苗率高,在整地状态良好的状态下,实行单粒播种即可达到出苗整齐,减少了间苗环节,达到节省种子和人工的目的。近年来,随着先玉335在我国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引发了种植方式的大变革,相关部门开始研究高效的全程机械化作业... 先玉335芽势强,保苗率高,在整地状态良好的状态下,实行单粒播种即可达到出苗整齐,减少了间苗环节,达到节省种子和人工的目的。近年来,随着先玉335在我国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引发了种植方式的大变革,相关部门开始研究高效的全程机械化作业设备,在个别地区已实现籽粒机收。我国玉米大区机收攻关也在2016年开始组织实施,针对目前我国玉米育种发展方向及机械化作业的趋势,对玉米高产与耐密宜机收存在的矛盾进行分析,为二者达到最佳状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产 耐密 宜机收
下载PDF
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丹玉212主产区适宜密度探讨
9
作者 曲江波 岳辉 +5 位作者 鲁俊田 刘中杰 赵文媛 鲁保良 关国志 徐文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3期91-95,共5页
为探讨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丹玉212的最佳种植密度,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东华北、西北春玉米区等6个试验点进行了不同地点多密度试验,以研究该品种的最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丹玉212在不同年份各试验点在67500株/hm2密度下产量... 为探讨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丹玉212的最佳种植密度,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东华北、西北春玉米区等6个试验点进行了不同地点多密度试验,以研究该品种的最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丹玉212在不同年份各试验点在67500株/hm2密度下产量最高,穗部性状间协调性好,空秆率、茎腐发病率、籽粒含水率相对较低,有效叶面积光能截获能力最强。丹玉212在密植条件下均体现了较好的抗倒伏能力,具有市场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玉212 玉米主产区 粮饲兼用 密度 产量性状
下载PDF
近年来我国玉米育种方向的转型
10
作者 曲江波 赵文媛 李媛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3期4-4,7,共2页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工业加工原料等多种用途作物,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东北玉米主产区在20世纪一直以主推稀植晚熟高秆大穗型品种为主,随着玉米育种水平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玉米育种者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工业加工原料等多种用途作物,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东北玉米主产区在20世纪一直以主推稀植晚熟高秆大穗型品种为主,随着玉米育种水平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玉米育种者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即玉米育种方向改为以调整种植群体大小求增产,要求精量播种、耐密植、抗倒伏、适宜全程机械化、收获时籽粒水分在25%以下,熟期以中早熟类型为主。文章主要阐述玉米育种方向转型的促成因素、局限性及未来几年我国玉米育种的转型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育种方向 转型
下载PDF
糯玉米自交系丹N988的选育
11
作者 曲江波 宁家林 《中国种业》 2012年第9期59-60,共2页
糯玉米(waxycorn)是普通玉米发生基因的隐性突变,由WX突变为WX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玉米类型。WX基因位于第9染色体的第59座位点上。糯玉米也称为蜡质玉米,子粒的胚乳是由100%的支链淀粉组成。糯玉米育种与生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 糯玉米(waxycorn)是普通玉米发生基因的隐性突变,由WX突变为WX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玉米类型。WX基因位于第9染色体的第59座位点上。糯玉米也称为蜡质玉米,子粒的胚乳是由100%的支链淀粉组成。糯玉米育种与生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迅速,糯玉米WX基因的遗传功能及广泛的用途受到重视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选育 WX基因 糯玉米 普通玉米 玉米类型 蜡质玉米 支链淀粉
下载PDF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四个不同地理群体数量形态特征比较 被引量:46
12
作者 马爱军 王新安 +3 位作者 雷霁霖 杨志 曲江波 许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9,共6页
采用聚类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4个不同地理群体大菱鲆进行了12项形态性状的测定,比较了4个群体的外部形态特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种大菱鲆群体中,丹麦和挪威之间及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差异较小,丹麦、挪威和英国、法... 采用聚类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4个不同地理群体大菱鲆进行了12项形态性状的测定,比较了4个群体的外部形态特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种大菱鲆群体中,丹麦和挪威之间及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差异较小,丹麦、挪威和英国、法国之间的差异较大。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表明,4个群体在部分形态特征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英国和法国群体、挪威和丹麦群体之间形态特征差异显著指标较少,丹麦群体和英国群体、丹麦群体和法国群体、挪成群体和英国群体、挪威群体和法国群体之间差异显著指标较多。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反映形态特征信息的综合性指标——主成分1、主成分2和主成分3,三者的贡献率分别为38.663%、14.117%和8.976%,三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61.756%.分析结果显示,英国和法国群体、挪威和丹麦群体之间形态差异不显著,丹麦群体和英国群体、丹麦群体和法国群体、挪威群体和英国群体、挪威群体和法国群体之间形态差异显著,且差异主要来源于主成分1,而主成分1主要由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差异显著的指标组成,显然,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的结论基本上是类似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群体间的形态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群体 形态特牲
下载PDF
辽宁省玉米品种审定机制浅议
13
作者 曲江波 姜岩 赵文媛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4期13-15,共3页
辽宁省被誉为"玉米的摇篮",多年来曾为辽宁省内外乃至全国提供玉米品种,历经多次变革,审定的品种依然层出不穷。文章主要对2016年改革前后玉米品种选育主体的主流、品种参试流程、审定机制及审定标准进行对比阐述,分析改革的... 辽宁省被誉为"玉米的摇篮",多年来曾为辽宁省内外乃至全国提供玉米品种,历经多次变革,审定的品种依然层出不穷。文章主要对2016年改革前后玉米品种选育主体的主流、品种参试流程、审定机制及审定标准进行对比阐述,分析改革的进步性,并对辽宁省种子管理部门和育种者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利于本省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朋友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审定机制 浅议
下载PDF
二十年来辽宁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旭 景希强 +5 位作者 何晶 李芳志 陈得义 赵文媛 曲江波 李媛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37,共5页
对辽宁省近二十年来审定的玉米品种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玉米育种中应用的种质主要有旅系、改良Reid、Lancaster、外杂选、黄改等类群,改良Reid×旅系杂优模式占主导地位。辽宁省玉米育种仍存在遗传基础... 对辽宁省近二十年来审定的玉米品种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玉米育种中应用的种质主要有旅系、改良Reid、Lancaster、外杂选、黄改等类群,改良Reid×旅系杂优模式占主导地位。辽宁省玉米育种仍存在遗传基础狭窄问题。因此,需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引进外来种质,拓宽种质资源,同时不断更新观念,明确今后的育种目标,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创造新的种质,不断提高玉米育种水平,以适应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育种 种质基础 杂优模式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源、V_C和V_E对大菱鲆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高淳仁 王印庚 +5 位作者 杨志 曲江波 梁萌青 常青 朱建新 马爱军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5-72,共8页
研究了不同脂肪源、VC和VE以及上述3种复合营养性添加剂对大菱鲆非特异性免疫力、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鳀鱼鱼油为脂肪源,添加高剂量的VE能提高大菱鲆血清补体活性,并且提高大菱鲆的溶菌酶活性,但不影响大菱鲆血液的中性粒... 研究了不同脂肪源、VC和VE以及上述3种复合营养性添加剂对大菱鲆非特异性免疫力、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鳀鱼鱼油为脂肪源,添加高剂量的VE能提高大菱鲆血清补体活性,并且提高大菱鲆的溶菌酶活性,但不影响大菱鲆血液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白细胞总数;饲料中VC含量增加到250mg/kg,大菱鲆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而进一步提高饲料中的VC含量时,其白细胞总数没有显著变化;血清溶菌酶活性在VC含量为250mg/kg时最高。饲料中VC含量对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没有影响。在75d的养殖时间内,摄食复合营养性免疫增强剂的大菱鲆,其体重增重率(平均为95·3%)和成活率(99·4%)均明显高于未摄食营养型免疫增强剂的对照组体重增重率(68·0%)和成活率(9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脂肪源 Vc VE 非特异性免疫 生长
下载PDF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抗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性状的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建丽 田岳强 +5 位作者 马爱军 黄智慧 商晓梅 王新安 杨志 曲江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7-164,共8页
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分析验证了133对微卫星分子标记,以期为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育种提供合适的抗鳗弧菌分子标记。实验鱼经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分为非抗病组与抗病组。对两组鱼PCR扩增出的差异条带进行个体统... 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分析验证了133对微卫星分子标记,以期为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育种提供合适的抗鳗弧菌分子标记。实验鱼经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分为非抗病组与抗病组。对两组鱼PCR扩增出的差异条带进行个体统计,再进行微卫星位点与抗鳗弧菌的相关性分析,并分析对比了两组鱼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微卫星位点Sma-USC108、Sma-USC141的等位基因片段分别在215bp和200bp与抗鳗弧菌性状的正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363和0.407(P<0.01);微卫星位点FF0911、Sma-USC62、Sma-USC279的等位基因片段分别在189bp、163bp和236bp与抗鳗弧菌性状的负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377、–0.364和–0.363(P<0.01)。经过二次验证,最终确定Sma-USC141和FF0911两个微卫星位点可指导大菱鲆抗鳗弧菌的辅助育种。两组大菱鲆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对比表明:抗病群体与非抗病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微卫星标记 鳗弧菌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框架理论视角下多任务处理模式的运用——电视访谈类节目口译的实践研究
17
作者 曲江波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1期132-134,共3页
该文以W.Rooney和J.Rener的两期人物专访为样本,试图针对电视访谈节目的英汉同传实践,将框架理论和任务处理模式进行有机结合,整理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模式,即框架理论体系下的多任务处理模式(Effort Models under Frame Theory),在确... 该文以W.Rooney和J.Rener的两期人物专访为样本,试图针对电视访谈节目的英汉同传实践,将框架理论和任务处理模式进行有机结合,整理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模式,即框架理论体系下的多任务处理模式(Effort Models under Frame Theory),在确立并构建好相应的框架后,运用多任务处理模式对同传过程进行实践,验证该种模式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省略、增补、搭建记忆等技巧的运用,从而为口译实践提供些许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访谈 同声传译 多任务处理模式 框架理论 实践
下载PDF
欧洲种质改良旅大红骨宜机收性状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利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鲁俊田 曲江波 +1 位作者 刘中杰 赵文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7-121,共5页
利用优良欧洲硬粒种质改良旅大红骨种质资源,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优良后代宜机收关键性状进行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改良丹698和丹黄34机收综合性状最好,SP-698×PH 6 WC、SP-698×C 8605-2、SP-698×M 54、A... 利用优良欧洲硬粒种质改良旅大红骨种质资源,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优良后代宜机收关键性状进行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改良丹698和丹黄34机收综合性状最好,SP-698×PH 6 WC、SP-698×C 8605-2、SP-698×M 54、AP-D 34×PH 6 WC、AP-D 34×M 54配合力好,形成强杂优模式,机收关键性状抗倒性得到显著提高,是适宜机收的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种质 旅大红骨 配合力 杂种优势 机收
下载PDF
晚熟玉米新品种丹玉106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时俊光 曲江波 +1 位作者 李媛 赵文媛 《辽宁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91-92,共2页
辽宁玉米区推广种植品种一般生育期偏长,含水量高,抗病性较差,农民收储困难,商品性差,难以增收。丹东农业科学院、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用Reid×旅系的杂优模式,采用丹9046与瑞德材料SS构建基础材料选育母本,以旅大红骨集... 辽宁玉米区推广种植品种一般生育期偏长,含水量高,抗病性较差,农民收储困难,商品性差,难以增收。丹东农业科学院、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用Reid×旅系的杂优模式,采用丹9046与瑞德材料SS构建基础材料选育母本,以旅大红骨集团37选育父本的技术路线,选育出稳产性好,米质优良,综合农艺性状好,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的晚熟玉米杂交种丹玉106。该杂交种201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丹玉106 选育 审定
下载PDF
玉米种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之我见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文媛 曲江波 李媛 《辽宁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68-69,共2页
玉米可用作粮食、饲料、工业加工原料等,对保证和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受种植结构调整、供需关系、进口数量等因素影响,玉米播种面积有所减少,但主要为非优势种植区的面积。此外,杜邦先锋、孟山都、先正达等跨国种企... 玉米可用作粮食、饲料、工业加工原料等,对保证和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受种植结构调整、供需关系、进口数量等因素影响,玉米播种面积有所减少,但主要为非优势种植区的面积。此外,杜邦先锋、孟山都、先正达等跨国种企先后进入我国种子市场,种业面临的竞争形势严峻。东华北区域传统育种模式是稀植晚熟、高秆大穗,强调单株产量,育成品种一般表现叶片平展,茎秆粗壮,熟期较晚,籽粒脱水慢。根本解决办法是将玉米育种目标定位于"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易制种"等综合性状优良基础上,注重熟期适宜、抗倒耐密、后期脱水快、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等特点,加快培育新品种,应对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业 现状 发展方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