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图学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宫娜 曲焱炎 姜文锐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8期139-142,146,共5页
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优化重构,通过自主研发、与企业联合研发系统建立优势互补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MOOC建设、虚拟实验室进行线上自主学习,通过实体课堂动手测绘实验、动态演示实验、基于项目现场讨... 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优化重构,通过自主研发、与企业联合研发系统建立优势互补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MOOC建设、虚拟实验室进行线上自主学习,通过实体课堂动手测绘实验、动态演示实验、基于项目现场讨论交流、课外拓展训练等实现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设计,学生课上课下均有思考实现线上线下互进协作学习,选择学习时间自由性更大,充分调动自主学习能力,充分体现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学 混合式教学 教学改革 MOOC建设 教学设计
下载PDF
驻波超声电机摩擦材料ABAQUS特性仿真计算与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曲焱炎 曲建俊 袭建军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5-101,共7页
研究了弯纵复合振动驻波振子的振动方程,由纵弯振动方程推导出触头作椭圆运动规律,并进行运动状态分析。提出利用高频转动的椭圆振子代替纵弯振动触头的模拟思路,给出了等同性原理的证明。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三种驱动模型,各向同性... 研究了弯纵复合振动驻波振子的振动方程,由纵弯振动方程推导出触头作椭圆运动规律,并进行运动状态分析。提出利用高频转动的椭圆振子代替纵弯振动触头的模拟思路,给出了等同性原理的证明。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三种驱动模型,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两类材料,对不同预压力下的空载速度、阻力和负载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在纵向弹性模量相同的情况下,水平弹性模量大的各向异性材料的使用性能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波超声电机 纵弯振动方程 高频仿真 摩擦材料 预压力
下载PDF
圆锥内定点至锥表面垂点轨迹 被引量:1
3
作者 曲焱炎 高岱 宫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3-75,共3页
为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圆锥曲线问题,研究圆锥内任意点至所有素线垂足轨迹的方程.根据圆锥形成的性质和向量几何的理论,如果点至素线的方向向量垂直素线方向向量,那么二者向量的点积等于零,由此求出垂足参数表达式.推算并化简垂足轨迹... 为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圆锥曲线问题,研究圆锥内任意点至所有素线垂足轨迹的方程.根据圆锥形成的性质和向量几何的理论,如果点至素线的方向向量垂直素线方向向量,那么二者向量的点积等于零,由此求出垂足参数表达式.推算并化简垂足轨迹点参数方程,通过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转换,得出垂足点轨迹为圆锥与球偏交得的两曲面交线以及交线的笛卡尔坐标表达式.结果表明,若以圆锥内一点与圆锥顶点连线为直径作球,则球面与圆锥素线交点和圆锥内定点连线垂直于素线;研究轨迹线的投影性质表明,其正面投影为抛物线,水平投影为闭合的二次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 素线 方向向量 垂足轨迹 球偏交圆锥 交线
下载PDF
虚实体分析法在组合体读图中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曲焱炎 宫娜 李平川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4-28,共5页
以三维造型理论为指导,引入虚实体的概念。区别于传统读图的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组合体既然是体与体的叠加和切割,分析时应以体为着眼点。叠加的形体称为实体,切割掉的体称为虚体。根据简单体投影特点,分析三视图或两视图均以线框入... 以三维造型理论为指导,引入虚实体的概念。区别于传统读图的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组合体既然是体与体的叠加和切割,分析时应以体为着眼点。叠加的形体称为实体,切割掉的体称为虚体。根据简单体投影特点,分析三视图或两视图均以线框入手,线框对应线框即为一个实体或虚体。根据主视图中特征投影分形区,对照投影,采用由大而小,由外而内,人为剥离,假想增补的方法,应用左前上优先,相错画线,共面弥合,相切无线的步骤,对组合体视图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体 读图 三维建模 虚实体 特征投影 投影线框
原文传递
实验与教学并举促进工程图学基础教学建设 被引量:1
5
作者 曲焱炎 袭建军 吴佩年 《高教学刊》 2015年第22期51-52,54,共3页
为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工程图学课程在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教学方面为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开办了双语和外语教学;积极申请慕课教育研究课题,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进行了学生考核、考试办法的改革;为契合高精尖人才... 为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工程图学课程在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教学方面为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开办了双语和外语教学;积极申请慕课教育研究课题,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进行了学生考核、考试办法的改革;为契合高精尖人才培养计划开办工程图学的创新实践课程。实验室建设方面为满足新的教学要求,更新教学模型与测绘零部件;建设全新的"工程图学"计算机教学交互系统及教学网络;引进并建设声光电三维立体教学演展厅这一全新的教学手段;完成了"工程图学"和"产品信息建模"这两门,从教材到习题和CAI课件的实践课程建设。从近几年的教育教学成果看,工程图学学科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学 教学改革 实验室建设 学科建设
下载PDF
对圆周七等分及作正七边形的计算
6
作者 曲焱炎 栾英艳 +1 位作者 何蕊 李平川 《应用科技》 CAS 2014年第5期62-66,共5页
在工程施工和现场操作中总会遇到圆周七等分的问题。高等教育课程在几何作图这一节给出了圆周七等分的画法。但课本仅给出了作图方法,而对原理未作解答。在此利用对称原理、勾股定理、余弦定理和切割线定理,推算出教材中近似圆周七等分... 在工程施工和现场操作中总会遇到圆周七等分的问题。高等教育课程在几何作图这一节给出了圆周七等分的画法。但课本仅给出了作图方法,而对原理未作解答。在此利用对称原理、勾股定理、余弦定理和切割线定理,推算出教材中近似圆周七等分各弦长的解,并比较了各段弦的近似值与真实值的误差,对圆周七等分作图法进行了证明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作图 等分圆周 七等分 弦长 近似正七边形
下载PDF
圆锥与圆柱正贯极值点图解分析
7
作者 曲焱炎 袭建军 +1 位作者 吴佩年 吴雪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第33期50-51,共2页
文章利用两种辅助面方法分析了正交的圆锥与圆柱相贯线的求解,必求出界定相贯线范围的极限位置点。辅助平面法只能分析求解大部分极值点,得不到极右点。文章利用辅助球面法截圆锥和圆柱,截交线分别是两相交圆周,正面投影为两直线段。它... 文章利用两种辅助面方法分析了正交的圆锥与圆柱相贯线的求解,必求出界定相贯线范围的极限位置点。辅助平面法只能分析求解大部分极值点,得不到极右点。文章利用辅助球面法截圆锥和圆柱,截交线分别是两相交圆周,正面投影为两直线段。它们交点即为相贯线上点。利用球面越小与同轴等径的圆柱相贯线越趋右的原理,得出最小球面为求得极右点的关键。同时给出了教材中正确解法的立体图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柱正交相贯线 极右点 辅助球面法 图解分析 最小球面
下载PDF
3W教学法在工程图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8
作者 曲焱炎 何蕊 +1 位作者 王迎 高岱 《教学研究》 2014年第5期71-75,共5页
以工程图学国家标准的机件表达为例,说明了3W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和应用。3W教学法提出了:学习目的(why),即为何学习此章或此节;学习的目标(what),即具体学习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解决什么问题;学习此章节内容怎样具体应用来解决实际问题(how... 以工程图学国家标准的机件表达为例,说明了3W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和应用。3W教学法提出了:学习目的(why),即为何学习此章或此节;学习的目标(what),即具体学习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解决什么问题;学习此章节内容怎样具体应用来解决实际问题(how)。在课堂教学中以3W方法讲授每章节内容,学生学习目的清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学 3W教学法 机件表达 教学研究
下载PDF
AutoCAD两种画法比较与新方法应用
9
作者 曲焱炎 袭建军 +1 位作者 王迎 栾英艳 《机械工程师》 2014年第11期151-152,共2页
文中给出Auto CAD画轴类零件工程图的两种方法:辅助线法和多线样式的新画法。按命令顺序详细说明了两种方法的作图步骤,并比较了两方法的优劣。最后提出利用多线样式画轴是最快捷简略的,多线样式也是画键槽和长圆孔最好的方法。
关键词 AUTO CAD 轴类零件 两种画法 多线样式
下载PDF
对圆周五等分及正五边形作法的求证
10
作者 曲焱炎 袭建军 王迎 《机械工程师》 2014年第12期50-51,共2页
很多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教材中,在几何作图一节中,均出现了对圆周五等分(即作正五边形)求法问题。但只给出其作图方法,而对其为何如此作图,却无回答。文中给出作图法的证明及求解过程,使学生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关键词 几何作图 圆周五等分 正五边形 72°角余弦值 36°角余弦值
下载PDF
超声马达各向异性摩擦材料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曲建俊 曲焱炎 肖殿东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3-136,169,共5页
根据超声马达对摩擦材料切向和纵向性能的不同要求,采用在酚醛树脂胶中添加玻璃丝布和玻璃纤维增强的方法制备出不同弹性模量匹配的各向异性摩擦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摩擦材料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弹性模量的比值为0... 根据超声马达对摩擦材料切向和纵向性能的不同要求,采用在酚醛树脂胶中添加玻璃丝布和玻璃纤维增强的方法制备出不同弹性模量匹配的各向异性摩擦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摩擦材料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弹性模量的比值为0.71-1.42时,摩擦材料受振动头的正压力和驱动力先增大后减小,比值为1.24时,马达的正压力和驱动力最大,驱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马达 各向异性 摩擦材料 弹性模量
下载PDF
超声马达梯度涂层摩擦材料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曲建俊 王彦利 +1 位作者 曲焱炎 毛庆波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30,共6页
超声马达摩擦材料应同时具有良好的摩擦学特性和一定的接触变形要求,目前所用单一均质结构摩擦材料较难满足这一要求,需要研制新型摩擦材料.本文从摩擦学的减摩结构模型反推出一种增摩结构模型,针对超声马达对摩擦材料的要求,提出梯度... 超声马达摩擦材料应同时具有良好的摩擦学特性和一定的接触变形要求,目前所用单一均质结构摩擦材料较难满足这一要求,需要研制新型摩擦材料.本文从摩擦学的减摩结构模型反推出一种增摩结构模型,针对超声马达对摩擦材料的要求,提出梯度涂层摩擦材料的设计思想,采用表面黏涂法研制了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涂层摩擦材料.利用超声马达模拟试验装置考察了涂层厚度对超声马达性能的影响,初步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本文的试验条件下,当涂层材料表层厚度为1mm,底层厚度为0.7mm左右时,超声马达具有较好的性能.与其它种类的摩擦材料相比较,梯度涂层摩擦材料可以满足超声马达的使用要求,可望提升超声马达的性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马达 摩擦材料 涂层 梯度
下载PDF
对称棱柱形压缩弹簧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雪梅 曲焱炎 +1 位作者 吴佩年 曲焱喆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02-804,共3页
针对棱柱形压缩弹簧稳定性研究方面的不足,运用相当刚度理论,考虑剪力的影响,对于临界载荷,得到了小升角对称棱柱形压缩弹簧的横向失稳条件及不同条件对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圆柱形压缩弹簧是其特殊情况等结论.
关键词 弹簧 稳定性 临界条件
下载PDF
基于手机App的交互式助课系统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平川 崔馨丹 曲焱炎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第21期237-238,共2页
"互联网+"时代为高校实施手机App辅助教学提供了基本条件。虽然目前市场上的教学类App种类繁多,但关于高校具体课程的App几乎处于空白。本课题针对工程图学课程,设计基于手机App的交互式助课系统,该系统的核心为习题解答模块... "互联网+"时代为高校实施手机App辅助教学提供了基本条件。虽然目前市场上的教学类App种类繁多,但关于高校具体课程的App几乎处于空白。本课题针对工程图学课程,设计基于手机App的交互式助课系统,该系统的核心为习题解答模块,包含习题答案、习题模型、三维动画等素材,系统提供持续的学习服务,帮助学生答疑解惑。通过大量素材的使用,强化学生的图形思维训练,实现改善学习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App 助课系统研究 工程图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创建新型图学实验室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被引量:1
15
作者 袭建军 曲焱炎 +1 位作者 栾英艳 高岱 《高教学刊》 2015年第14期163-164,166,共3页
本文以创新思维与设计绘图能力培养为核心、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手段,以工程图学部实验室建设项目为目标,增强和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工程意识能力。系统论述了从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及教学网络系统建设、完善并补充教学和... 本文以创新思维与设计绘图能力培养为核心、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手段,以工程图学部实验室建设项目为目标,增强和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工程意识能力。系统论述了从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及教学网络系统建设、完善并补充教学和零部件测绘模型并创建工程图学系列课立体化教学系统、建成声光电三维立体教学演展厅实现了立体化教学演示、完成计算机"工程图学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实践课程四个方面的建设成果。注重学生实践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结出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学 实验室建设 网络教学系统 教学模型 计算机绘图教学
下载PDF
触头作高频椭圆振动压电振子设计与检测
16
作者 曲建俊 曲焱炎 高绘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9-691,695,共4页
论述了棒板型弯纵压电片极化及粘贴方式和振子端部触头形成椭圆运动的原理,对纵弯振子进行结构设计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仿真计算了振子各弯纵模态共振频率。通过振动原理,对弯纵振频率进行了简并计算,并采用小轴承法对振子进行纵、弯... 论述了棒板型弯纵压电片极化及粘贴方式和振子端部触头形成椭圆运动的原理,对纵弯振子进行结构设计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仿真计算了振子各弯纵模态共振频率。通过振动原理,对弯纵振频率进行了简并计算,并采用小轴承法对振子进行纵、弯频率简并调试。得出此振子的弯纵谐振频率为16.3 k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纵压电振子 椭圆运动 有限元 模态简并 小轴承法
下载PDF
预压力对弯纵振子微驱动的瞬态摩擦和磨损影响研究
17
作者 曲建俊 曲焱炎 高绘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共5页
利用自行研发的试验系统研究2种不同摩擦配副间瞬态摩擦和磨损,自动记录了预压力条件下摩擦配副正压力与驱动力的动态曲线,给出了摩擦副磨损表面光学照片。对2种不同配副动态正压力和驱动力峰值随预压力变化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其变化规... 利用自行研发的试验系统研究2种不同摩擦配副间瞬态摩擦和磨损,自动记录了预压力条件下摩擦配副正压力与驱动力的动态曲线,给出了摩擦副磨损表面光学照片。对2种不同配副动态正压力和驱动力峰值随预压力变化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其变化规律曲线,并对微驱动摩擦和磨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摩擦副材料,随着预压力增大,弹性模量大的动态正压力大,而弹性模量小的驱动力效果好;超声波微驱动过程中,纵向振动造成下试样表面的微凸峰塑性破坏,而由弯曲引起的横向摆动造成下试样表面擦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压力 微驱动 瞬态摩擦 磨损
下载PDF
Fabricated and friction test anisotropy material of ultrasonic motor
18
作者 曲焱炎 曲建俊 匡乃航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0年第5期667-671,共5页
The twisters for composed of anisotropic material were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And two kinds of directional-composites were made:one was fiber direction vertical with frictional interface and another was parallel wi... The twisters for composed of anisotropic material were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And two kinds of directional-composites were made:one was fiber direction vertical with frictional interface and another was parallel with frictional interface and moving direction.By varying the proportions of epoxy resin and fiber and arranging the orientations of fiber,the composites anisotropy along longitudinal and circumferential were got.Using density measurement,the mass fraction of resin and fiber were calculated.According to composite meso-scopic mechanics,the elasticity constants of composite were analyzed and calculated.The composite different thicknesses were sliced,and attach to the rotor,then the load characteristics,no-load speed,stop load of ultrasonic motor(USM)were test.The output properties of USM with 0.6 mm thickness composite were superior.The effect of friction material on ultrasonic motor was analyzed.Elastic modulus,thickness and micro-morphology of material are main factors which affect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sonic mo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ic motor rotor composites ANISOTROPY FRI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