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以来我国特殊教育政策演进的历程、特征与展望
1
作者 曲铁华 黄晶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2,共11页
特殊教育政策的变迁反映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和对平等教育机会的追求。党的十七大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党的十八大要求“支持特殊教育”,党的十九大强调“办好特殊教育”,党的二十大注重特殊教育的“普惠发展”。21世纪以来,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政策的变迁反映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和对平等教育机会的追求。党的十七大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党的十八大要求“支持特殊教育”,党的十九大强调“办好特殊教育”,党的二十大注重特殊教育的“普惠发展”。21世纪以来,特殊教育政策经历了高效普及的探索期、普适均衡的提升期、资源保障的巩固期和全面深化的繁盛期的演进历程,并呈现出特殊教育理念的全纳化、融合化,特殊教育体系的两端延伸,特殊教育价值取向的人本化等特征。未来我国特殊教育政策的发展应着力于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师资的培训和培养、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特殊教育 教育政策 融合教育
下载PDF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逻辑基础、理论意涵与实践路向
2
作者 曲铁华 龚旭凌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9,M0010,共9页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成有其深刻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一种以质量为核心导向的内外部协同发展,展现出目标任务从增量扩规发展为提质增效、方式手段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评价重点从指标评价走向系统评价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特色...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成有其深刻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一种以质量为核心导向的内外部协同发展,展现出目标任务从增量扩规发展为提质增效、方式手段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评价重点从指标评价走向系统评价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树立多样化教育质量观;靶向基础教育需求,深化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教师教育布局结构,助推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教师教育标准的开发,完善质量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理论意涵 实践路向
下载PDF
革命根据地师范教育政策:演进、特点与现代价值
3
作者 曲铁华 龚旭凌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2期106-114,共9页
革命根据地时期,师范教育政策历经发轫与垦拓时期(1927—1936年)、调整与变革时期(1937—1945年)以及巩固与强化时期(1946—1949年)三个阶段,具有将服务根据地建设作为首要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线、坚持师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 革命根据地时期,师范教育政策历经发轫与垦拓时期(1927—1936年)、调整与变革时期(1937—1945年)以及巩固与强化时期(1946—1949年)三个阶段,具有将服务根据地建设作为首要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线、坚持师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中央主导与地方调适的统一等特点。革命根据地师范教育政策为新中国师范教育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对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未来教师教育政策应当立足实际,把握教师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明确方向;守正出新,构建思政教育推进师德建设的全新格局;多方协同,弘扬师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联系的优良传统;聚焦乡村,发挥国家主导与地方主体的互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根据地 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政策 教师教育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儿童哲学教育:优势、挑战及路径
4
作者 曲铁华 高海冰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人工智能对儿童的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儿童对世界的认知立体化、数字化,为帮助儿童思考、推理、实践的儿童哲学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人工智能可以激起儿童“爱智”的兴趣,创新儿童“追智”的形式,弥补儿童成长的裂缝,... 人工智能对儿童的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儿童对世界的认知立体化、数字化,为帮助儿童思考、推理、实践的儿童哲学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人工智能可以激起儿童“爱智”的兴趣,创新儿童“追智”的形式,弥补儿童成长的裂缝,但也隐含着技术遮蔽、算法“陷阱”、伦理失位的风险。因此,人工智能时代儿童哲学教育要回归儿童的哲学本位,规范技术的伦理属性,破除思维的技术藩篱,协调人机的功能交互,以儿童的成长为导向,引领儿童在探索世界、追问世界、理解世界的道路上迈向远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儿童哲学 儿童哲学教育
下载PDF
城乡关系视域下新中国学前教育制度的沿革与审思
5
作者 汪益 曲铁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2,共8页
城乡学前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制约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公平与高质量发展,其背后具有深刻的历史与制度根源。1949年以来,在城乡关系演变的推动下,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形态经历了由城乡分割分治到谋求城乡统筹与融合发展的嬗变历程。在城乡关系... 城乡学前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制约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公平与高质量发展,其背后具有深刻的历史与制度根源。1949年以来,在城乡关系演变的推动下,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形态经历了由城乡分割分治到谋求城乡统筹与融合发展的嬗变历程。在城乡关系视域下,新中国学前教育制度变迁受外部压力、发展理念、事业性质定位等关键因素影响,最终在以利益调整为目的的权力博弈中完成。以史为鉴,观往知来,为促进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未来应继续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定位,持续向弱势地区和弱势人群倾斜,完善事权财权相符的学前教育政府履职机制,并建立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制度协同创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城乡关系 学前教育制度 教育均衡 教育公平
下载PDF
智能时代教学生态系统:表征形态、潜在风险与实践向度
6
作者 龚旭凌 曲铁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9,共9页
教学生态系统是教育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及各要素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动态整体。智能技术对教学生态系统的迭代升级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其内部各个要素将呈现新的表征形态,即教学生态主体从在场交互转变为人机交互;生态介体从大规... 教学生态系统是教育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及各要素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动态整体。智能技术对教学生态系统的迭代升级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其内部各个要素将呈现新的表征形态,即教学生态主体从在场交互转变为人机交互;生态介体从大规模集体授课转变为个性定制教学;生态环体从固定物理空间变为虚实结合的多维空间。人工智能热潮狂飙猛进,也引发教学生态系统的多重潜在风险:过度依赖智能技术,诱发生态主体弱化;智能算法精准推送,造成生态介体低质化、同质化;虚实空间边界模糊,引发生态环体失真。为了促进智能时代教学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发展,应明晰生态主体角色定位,探求人机共生关系;发挥智能技术中轴作用,靶向核心素养培育;创设虚实交互教学环境,加强情感补位作用;遵从整体性原则,构建高质量智能教学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教学生态系统 潜在风险 实践向度
下载PDF
《劝学篇》“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研究
7
作者 张金鹏 曲铁华 《教育评论》 2023年第10期140-146,共7页
《劝学篇》“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是张之洞在清朝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它调和了不同思想阵营的矛盾,继承了前人的智慧。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论述了“中体西用”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具体内容为民族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健全齐备的... 《劝学篇》“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是张之洞在清朝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它调和了不同思想阵营的矛盾,继承了前人的智慧。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论述了“中体西用”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具体内容为民族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健全齐备的教育体制观、调和中西的教育内容观和改革科举的人才选拔观。“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是特定历史时局的产物,对加速社会变革与进步起到了实质性促进作用,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对如何正确看待西方文化、重建民族教育文化自信依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劝学篇 中体西用 教育思想
下载PDF
专业化:教师教育的理念与策略 被引量:129
8
作者 曲铁华 冯茁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5,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在这一背景下,明确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进行以"专业化"为核心理念和策略的改革,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本文拟从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演进过程及教师专业化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在这一背景下,明确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进行以"专业化"为核心理念和策略的改革,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本文拟从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演进过程及教师专业化的核心与内涵,反思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探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宏观应然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师教育 专业化 专业发展
下载PDF
论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 被引量:6
9
作者 曲铁华 殷忠民 梁清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8-63,共6页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新型课程教学改革模式,要想成功地付诸实施,教师首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即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环境观和评价观,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适应时代发...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新型课程教学改革模式,要想成功地付诸实施,教师首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即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环境观和评价观,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教育理念 教师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教学改革 学生观 课程观
下载PDF
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曲铁华 马艳芬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29,共6页
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对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义务教育师资的无序流动和师资质量的良莠不齐导致义务教育师资的非均衡发展。因此,必须抑制师资的无序流动,同时建立健全师资质量的保障机制,实现师资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师资 均衡发展 对策
下载PDF
英美国家教师教育改革新动向——新自由主义和新传统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6
11
作者 曲铁华 李娟 佟雅囡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41,54,共6页
在教师教育领域,以市场为基础的方法正在向国际发展,与此伴随的是教育统一化和权力的集中化,二者凌驾于教师知识和技能之上。不论是以市场为指导的教师教育方法还是传统的标准化方法,都难以保证它们在学校中发挥预期作用,因此必须实事... 在教师教育领域,以市场为基础的方法正在向国际发展,与此伴随的是教育统一化和权力的集中化,二者凌驾于教师知识和技能之上。不论是以市场为指导的教师教育方法还是传统的标准化方法,都难以保证它们在学校中发挥预期作用,因此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教育领域的总体动态。目前在欧美流行的新自由主义和新传统主义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英国 教师教育 教育改革 新自由主义 新传统主义
下载PDF
国外关于21世纪教师教育所面临的困境的思考 被引量:9
12
作者 曲铁华 梁清 孙帅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50,共9页
从 2 0世纪末到 2 1世纪初 ,国际上在教师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有关教育目的和教师教育的争论 ,这场争论对现行的教育目标提出了质疑 ,同时又揭示了目前国际上教师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文章分析并展示了国际上关于教师教育的争论 ,勾勒出 2 ... 从 2 0世纪末到 2 1世纪初 ,国际上在教师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有关教育目的和教师教育的争论 ,这场争论对现行的教育目标提出了质疑 ,同时又揭示了目前国际上教师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文章分析并展示了国际上关于教师教育的争论 ,勾勒出 2 1世纪教师教育所面临的两难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教师教育 师范教育
下载PDF
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缺失及启示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曲铁华 李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3-129,共7页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提高,科学方法的传授引导和科学活动能力的锻炼加强,从而形成综合的科学观,最终达到科学精神的形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统领,形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核心要求,也只有在科...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提高,科学方法的传授引导和科学活动能力的锻炼加强,从而形成综合的科学观,最终达到科学精神的形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统领,形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核心要求,也只有在科学精神的统领下,科学教育才能有实效性。但是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突出问题是在教育过程中缺少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形成不是抽象的,要在符合科学精神的科学知识传授过程中和科学方法训练中获得和体现。反之,科学教育中就不具备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科学教育 科学精神 缺失 启示
下载PDF
论教师专业化与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被引量:20
14
作者 曲铁华 马艳芬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7,共4页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改革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基本理想 ,明确专业化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素质向教师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职前教师教育 课程
下载PDF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变迁的路径与特点——基于1978-2013年政策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曲铁华 崔红洁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76,113,共7页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从1978年至2013年经历了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通过对其政策文本的分析和解读,透视出教师教育政策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所遵循的价值取向变迁的路径,即从工具本位向教师本位的移行;从注重职前培养向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过渡;...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从1978年至2013年经历了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通过对其政策文本的分析和解读,透视出教师教育政策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所遵循的价值取向变迁的路径,即从工具本位向教师本位的移行;从注重职前培养向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过渡;由强调效率到更加关注公平;由一元化迈向多元化。同时,我国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变迁过程,呈现出追求"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均衡化、一体化"和"多元化、开放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政策 价值取向 变迁 政策文本
下载PDF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及特点分析——基于(1978-2013)政策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曲铁华 崔红洁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6-62,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经历了恢复调整时期(1978-1984)、探索提高时期(1985-1992)、转型完善时期(1993-2000)、改革发展时期(2001-2006)和创新突破时期(2007-2013)五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在教师教育政策演进的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经历了恢复调整时期(1978-1984)、探索提高时期(1985-1992)、转型完善时期(1993-2000)、改革发展时期(2001-2006)和创新突破时期(2007-2013)五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在教师教育政策演进的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即从注重社会需要到平衡并重社会与个人需求;从注重外延发展到统筹兼顾外延和内涵建设;从注重规模扩张到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教师教育政策 演进历程 整体特点 政策文本
下载PDF
德国职业教师培养培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农业职业教师为中心 被引量:12
17
作者 曲铁华 马艳芬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33,共5页
德国是一个拥有高效率农业生产的国家,其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与农业职业学校培养的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农业从业者密切相关。在对农业职业学校教师的选拔、培养、任用和再培训等方面,德国的做法和思路非常有特色,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德国 农业职业教师 培养 培训
下载PDF
论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指导策略 被引量:15
18
作者 曲铁华 梁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2-116,共5页
研究性学习的兴起带来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使教师的主导地位由显性变为隐性。因此 ,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中要更加讲求艺术和策略 :选题的指导要力求宏观 ;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思维方法的指导要解放学生的创造力。此外 ,还... 研究性学习的兴起带来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使教师的主导地位由显性变为隐性。因此 ,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中要更加讲求艺术和策略 :选题的指导要力求宏观 ;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思维方法的指导要解放学生的创造力。此外 ,还要注重人文价值的发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教师指导 策略
下载PDF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演变及反思 被引量:12
19
作者 曲铁华 李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2期45-50,共6页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样态特征 。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高等教育 教育发展 教育史 教育改革 教育现代化
下载PDF
实践性教学的本体性解读 被引量:14
20
作者 曲铁华 马艳芬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1,共5页
实践性教学是遵循"实践逻辑",其内在蕴含着教学的知识观、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特质。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体验、行动、效果,寻求教学现场的"问题解决",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境界。它在实践性教学中... 实践性教学是遵循"实践逻辑",其内在蕴含着教学的知识观、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特质。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体验、行动、效果,寻求教学现场的"问题解决",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境界。它在实践性教学中,课堂教学呈现出开放性、情境性、非线性和互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性教学 内涵 实践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