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游戏赋能自由时间
1
作者 曹中平 《教育家》 2024年第3期1-1,共1页
当下,媒体热议“课间圈养”现象:课间十分钟,拖堂两分钟,提前两分钟。学生去卫生间都来不及,哪里还来得及休息呢?本该热闹的操场却静悄悄的。其实,“课间圈养”现象在一定意义上显示出,教育的压力已经让学生失去自由时间,校园文化在不... 当下,媒体热议“课间圈养”现象:课间十分钟,拖堂两分钟,提前两分钟。学生去卫生间都来不及,哪里还来得及休息呢?本该热闹的操场却静悄悄的。其实,“课间圈养”现象在一定意义上显示出,教育的压力已经让学生失去自由时间,校园文化在不断失去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游戏 校园文化 拖堂 课间圈养 课间十分钟 卫生间 媒体 自由
下载PDF
幼儿游戏活动的安全与风险
2
作者 曹中平 《年轻人(D版)(幼师园地)》 2023年第3期4-8,共5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生命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作为幼儿集体学习与生活的场所,确保园所设施安全、提高教职工安全教育水平、加强家园联动安全防护等,这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生命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作为幼儿集体学习与生活的场所,确保园所设施安全、提高教职工安全教育水平、加强家园联动安全防护等,这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园安全工作是“1”,其他教育教学工作是后面无数个“0”。唯有抓好这个“1”,将安全工作落实到位,无数的“0”才有其充分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工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安全防护 安全与风险 职工安全教育 幼儿的生命 幼儿游戏活动 幼儿园安全
下载PDF
游戏治疗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取向 被引量:18
3
作者 曹中平 蒋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489-491,共3页
游戏治疗起源于精神分析,弗洛依德开创了儿童心理治疗与游戏结合之先河。综观游戏治疗近百年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其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精神分析游戏治疗、结构主义游戏治疗、人本主义游戏治疗;逐步形成了两个基本模式:集中性... 游戏治疗起源于精神分析,弗洛依德开创了儿童心理治疗与游戏结合之先河。综观游戏治疗近百年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其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精神分析游戏治疗、结构主义游戏治疗、人本主义游戏治疗;逐步形成了两个基本模式:集中性游戏治疗与非指导性游戏治疗。目前,游戏治疗自身正孕育着一场革新:日益强调治疗师的角色特征以及对文化的适应性;游戏的诊断价值与治疗功能的双重变革;短期游戏治疗的兴起;游戏治疗对象的专门化程度日益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治疗 集中性游戏治疗 非指导性游戏治疗 发展取向
下载PDF
游戏功能的再认识——来自脑科学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5
4
作者 曹中平 蒋欢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3-36,共4页
基于脑科学研究成果,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即“好游戏”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坏游戏”或游戏剥夺可能限制或损害儿童的发展。这些结论引发了对游戏功能的再认识,同时也有利于对儿童游戏实践活动进行一系列的反思。
关键词 游戏功能 脑科学 实践活动 幼儿园 幼儿教育
下载PDF
共建高师教育实践基地的探索 被引量:7
5
作者 曹中平 张传燧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高师教育 实践基地 教育实习 实习方式 教师培训 教学内容
下载PDF
批判反思型教师的反思实践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曹中平 文方圆 《复旦教育论坛》 2003年第6期52-55,64,共5页
批判反思型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 ,对其进行审视和分析。本文通过对批判反思的涵义与溯源进行探讨 ,揭示了批判反思的本质、过程与核心。并主要从四个不同视角介绍了批判反思的实践方法 ,展示了一般教师成长为批判反思型教师... 批判反思型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 ,对其进行审视和分析。本文通过对批判反思的涵义与溯源进行探讨 ,揭示了批判反思的本质、过程与核心。并主要从四个不同视角介绍了批判反思的实践方法 ,展示了一般教师成长为批判反思型教师的学习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反思型教师 反思实践方法 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行动研究
下载PDF
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幼儿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曹中平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民间体育游戏具有文化性与娱乐性的显著特征,本实验研究证明它们对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短、长期效应,因此有必要遵循继承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将民间体育游戏纳入幼儿园健康教育体系。
关键词 游戏 民间体育 幼儿园 健康教育体系 娱乐性 证明 文化性 实验研究 原则 继承
下载PDF
儿童理解误信念的心理机制假设 被引量:4
8
作者 曹中平 李孝明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4年第2期72-76,共5页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研究热点,对其研究主要是在误信念实验范式之下进行的。儿童理解误信念的心理机制问题是误信念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了儿童如何理解误信念的几个重要假设,包...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研究热点,对其研究主要是在误信念实验范式之下进行的。儿童理解误信念的心理机制问题是误信念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了儿童如何理解误信念的几个重要假设,包括:元表征假设、事实掩盖假设、心理理论机制假设、计算资源假设。此文综述了这些假设,以期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理理论 心理机制 误信念 元表征假设 计算资源假设 事实掩盖假设
下载PDF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合作能力发展的初步观察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曹中平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3-46,共4页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合作能力发展的初步观察研究曹中平儿童的游戏心理研究表明_①,角色游戏与儿童社会性技能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角色游戏不仅能提高儿童角色游戏水平。而且能加强儿童之间的交往和合作能力。但角色游戏中儿童合作能力...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合作能力发展的初步观察研究曹中平儿童的游戏心理研究表明_①,角色游戏与儿童社会性技能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角色游戏不仅能提高儿童角色游戏水平。而且能加强儿童之间的交往和合作能力。但角色游戏中儿童合作能力发展的状况和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游戏 合作能力 合作行为 中班幼儿 合作规模 初步观察 游戏情境 合作水平 合作意图 合作技能
下载PDF
考试分析与教学反思:以一门课程为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曹中平 《大学教育科学》 2004年第2期38-42,共5页
课程是大学教学反思的基本单位,考试分析是教学反思的适宜切入点。以《发展心理学》(02-03年度)的考试分析为例,从正态性、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五个方面进行试卷质量分析,从中获得丰富、准确的教学信息。同时,分别从考试标准及其... 课程是大学教学反思的基本单位,考试分析是教学反思的适宜切入点。以《发展心理学》(02-03年度)的考试分析为例,从正态性、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五个方面进行试卷质量分析,从中获得丰富、准确的教学信息。同时,分别从考试标准及其检测功能、课程设置及考试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结果表明,试卷难度与题型选择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评价,而学生性别和专业基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此,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关注课程标准与考试方式,关注大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和大学教师职业成长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分析 教学反思 高校 教育质量 信度 效度 难度 区分度 课程教学
下载PDF
批判反思型教师的反思实践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中平 文方圆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年第5期41-44,共4页
批判反思型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 ,对其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对批判反思的涵义与溯源进行探讨 ,揭示了批判反思的本质、过程与核心。并主要从四个不同视角介绍了批判反思的实践方法 。
关键词 批判反思型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反思实践方法 视角转换
下载PDF
儿童游戏的认知心理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曹中平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儿童 游戏 游戏认知心理
下载PDF
操作学习──幼儿学习的基本活动模式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中平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操作学习 幼儿学习 活动模式 互动关系 教育主体 学习主体 操作材料
下载PDF
心能美育的儿童文化心理基础及其美育功能 被引量:7
14
作者 曹中平 余燕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59,66,共4页
心能美育是一种基于儿童文化心理机制的教育模式,其最直接的教学载体就是动漫文化。运用动漫审美教育技术,心能美育能够激活儿童的心理潜能,并具有独特的美育蕴涵。它既是"图文时代"的审美教育,也是"美育先行"的温... 心能美育是一种基于儿童文化心理机制的教育模式,其最直接的教学载体就是动漫文化。运用动漫审美教育技术,心能美育能够激活儿童的心理潜能,并具有独特的美育蕴涵。它既是"图文时代"的审美教育,也是"美育先行"的温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能美育 儿童文化心理 动漫文化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弹性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7
15
作者 曹中平 《理论建设》 2012年第5期86-91,共6页
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不仅改变了心理学研究的方向,而且为心理学研究注入了活力。在积极心理学思潮的推动下,心理弹性研究突破了关注处境不利群体发展的局限,以积极的取向聚焦人的心理发展潜能,研究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组... 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不仅改变了心理学研究的方向,而且为心理学研究注入了活力。在积极心理学思潮的推动下,心理弹性研究突破了关注处境不利群体发展的局限,以积极的取向聚焦人的心理发展潜能,研究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组织系统在人类成功应对威胁或逆境,迅速恢复良好状态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理论上重新构建了心理弹性结构系统,在应用上走进学校和社区,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并且对公共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 理学心理 弹性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
下载PDF
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安全感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曹中平 杨元花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08年第7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亲子分离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影响。方法:采用S-I问卷对初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安全感进行测试。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差异显著,与父母分离时的年龄越小,分离时间越长,一年内相处时间越少,孩子不安全... 目的:研究亲子分离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影响。方法:采用S-I问卷对初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安全感进行测试。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差异显著,与父母分离时的年龄越小,分离时间越长,一年内相处时间越少,孩子不安全感倾向的可能性则越大;隔代教养和独立生活的留守儿童安全感显著好于寄养儿童。结论:亲子分离后,亲子相处时间和替代养育方式显著影响着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分离 留守儿童 安全感
下载PDF
民间竞技游戏中幼儿关键经验的表现性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中平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8,124,共9页
民间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宝贵资源,民间游戏大多数为竞技游戏。民间竞技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经验。基于表现性评价程序,以5—6岁幼儿(N=30)为研究对象,运用录像辅助技术,对5个民间竞技游戏进行系统观察。采用时间取样法,根据民间竞技游戏... 民间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宝贵资源,民间游戏大多数为竞技游戏。民间竞技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经验。基于表现性评价程序,以5—6岁幼儿(N=30)为研究对象,运用录像辅助技术,对5个民间竞技游戏进行系统观察。采用时间取样法,根据民间竞技游戏中关键经验的维度及其操作定义,对观察结果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民间竞技游戏中包含粗大动作技能、精细动作技能、身体知觉、情绪调节、冲突解决、问题解决、合作性、竞争性、主动性、关注力10种关键经验;民间竞技游戏中的关键经验具有层次性和不均衡性特点;不同民间竞技游戏中关键经验的表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也呈现出不同性质和程度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运用表现性评价解读民间竞技游戏中的关键经验是民间游戏现代化转换的一种尝试,有助于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深度结合,实现游戏过程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竞技游戏 关键经验 表现性评价 幼儿
下载PDF
教育弹性研究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中平 李皓 《教育情报参考》 2008年第7期5-6,共2页
教育弹性是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子领域,研究者们曾从个人、环境等方面考察了教育弹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弹性环”的作用模式,“弹性环”模式显示了弹性发展过程的次序性和循环性,对教育弹性的干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教育... 教育弹性是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子领域,研究者们曾从个人、环境等方面考察了教育弹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弹性环”的作用模式,“弹性环”模式显示了弹性发展过程的次序性和循环性,对教育弹性的干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教育弹性的提出充分体现了积极发展观,在这方面的研究对教育问题的解决、教育资源的管理、弱势儿童群体的弹性发展等问题都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 弹性 干预研究 教育问题 教育资源 弱势儿童 研究者 循环性
下载PDF
儿童游戏发展的社会心理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中平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56-159,共4页
关键词 儿童教育 游戏 社会心理发展 儿童社会化 社会认知 同伴关系 游戏气氛
下载PDF
“冰冻灾害”过程中长途汽车司机心理安全感与应付方式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中平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99-103,共5页
"春季冰灾"的严重后果无疑是"京珠高速"的瘫痪,而长时间滞留其中的长途汽车司机既是灾害当事人,也是灾害见证人。在灾害持续过程中了解当事人心理活动及其变化过程,在灾害心理学上无疑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调... "春季冰灾"的严重后果无疑是"京珠高速"的瘫痪,而长时间滞留其中的长途汽车司机既是灾害当事人,也是灾害见证人。在灾害持续过程中了解当事人心理活动及其变化过程,在灾害心理学上无疑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调查结果表明,灾害持续时间(车辆滞留时间)与当事人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灾害持续一周后,当事人的心理安全感显著下降,应付方式开始从成熟型应对向不成熟型应对退化。看来,灾害持续不仅消解心理健康,而且瓦解应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冰灾” 长途汽车司机 心理安全感 应付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