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形成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路素坤 牛波 +4 位作者 黄坤玲 杨会荣 曹丽洁 吕文山 刘建华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704-706,71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的形成原因。方法纳入行支气管镜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74例,根据病情分为重症(SMPP)组43例和普通(GMPP)组31例,对比2组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血及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水平,荧光定量PC...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的形成原因。方法纳入行支气管镜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74例,根据病情分为重症(SMPP)组43例和普通(GMPP)组31例,对比2组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血及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BALF中肺炎支原体载量(MPL),计算MPL指数(MPLI),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与MPLI的相关性。结果与GMPP组相比,SMPP组患儿气道内更容易形成黏液栓(χ^(2)=10.689,P=0.001),而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无差异(P>0.05),BALF中IL-6、TNF-α、IFN-γ、Th1/Th2、血清IL-6水平、MPLI显著增高(P<0.05),秩相关分析提示这些细胞因子水平均与MPLI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SMPP患儿感染局部炎性因子增高及Th1/Th2免疫失衡、气道内更易出现黏液栓,其形成可能与肺炎支原体高载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TH1/TH2 肺泡灌洗液 肺炎支原体载量 儿童
下载PDF
不同病原所致感染的肺部微生物菌群差异分析
2
作者 庞明慧 路素坤 +6 位作者 黄坤玲 帅金凤 牛波 曹丽洁 褚亚娟 李甜 刘建华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20-524,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病原所致肺部感染患儿肺部微生物菌群的差异,探讨肺部微生物菌群与不同病原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因肺部感染行支气管镜诊疗患儿的肺泡灌洗液,利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进行微生物菌群检测,根据最... 目的分析不同病原所致肺部感染患儿肺部微生物菌群的差异,探讨肺部微生物菌群与不同病原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因肺部感染行支气管镜诊疗患儿的肺泡灌洗液,利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进行微生物菌群检测,根据最终临床确诊的病原分为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MPP)组、肺炎链球菌组和真菌组。分析比较3组患儿NGS检测结果,从门、属、菌群多样性水平探讨肺部微生物菌群的异同。结果纳入肺炎支原体组25例,肺炎链球菌组13例和真菌组16例。3组患儿的年龄与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3组样本在门水平的优势菌群主要有厚壁菌、拟杆菌、变形菌和放线菌,肺炎支原体组拟杆菌门所占比例高于肺炎链球菌组和真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炎链球菌组厚壁菌门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组和真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真菌组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组和肺炎链球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炎支原体组与肺炎链球菌组的优势菌属为普雷沃菌属、链球菌属、韦荣球菌属,而真菌组为链球菌属、罗氏菌属、颗粒链菌属;肺炎链球菌组α多样性高于真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链球菌组的β多样性与肺炎支原体组、真菌组有差异,且有一定的临界意义(属水平上:P=0.07;种水平上:P=0.14)。结论不同病原所致肺部感染患儿肺部微生物菌群存在明显差异,拟杆菌门可能有利于肺炎支原体的生长,肺炎链球菌可能抑制其他门类细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微生物菌群 肺部感染 肺炎链球菌 肺炎支原体 真菌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伴气道黏液栓形成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栾文君 路素坤 +5 位作者 黄坤玲 帅金凤 吕文山 牛波 曹丽洁 刘建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186,共5页
背景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情严重程度与气道内黏液栓形成有关,但目前气道内黏液栓主要依赖支气管镜检查。目的基于临床特征并结合血浆细胞因子,建立对MPP患儿气道黏液栓形成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确诊MPP且行... 背景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情严重程度与气道内黏液栓形成有关,但目前气道内黏液栓主要依赖支气管镜检查。目的基于临床特征并结合血浆细胞因子,建立对MPP患儿气道黏液栓形成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确诊MPP且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分为黏液栓组和无黏液栓组。采集临床特征、炎症指标和细胞因子[血浆和肺泡灌洗液(BALF)]。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炎症指标和细胞因子危险因素;对炎症指标和细胞因子(血浆和BALF)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排除共线性问题;使用R语言RMS程序包建立基于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逻辑回归的列线图模型,并绘制ROC曲线检验其预测效能。主要结局指标预测MPP患儿气道黏液栓形成的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263例MPP患儿纳入分析,男134例、女129例,年龄(7.0±0.2)岁,黏液栓组82例(31.2%)、无黏液栓组181例。①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支气管镜检查前的最高体温,入院时听诊呼吸音低、胸部CT肺实变、影像学提示胸腔积液、肺外并发症、重症肺炎的比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PCT、D-二聚体、LDH、IgA、淋巴细胞百分比、A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细胞因子检测:两组血浆中IL-5、IL-6、IL-8、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ALF中IL-1β、IL-5、IL-8、IL-10、IFN-γ、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PCT、LDH、D二聚体、IgA、血浆IFN-γ、血浆IL-6、血浆IL-5、血浆IL-8均无共线性;血液炎症指标与BALF细胞因子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血浆细胞因子IFN-γ、IL-6、IL-5、IL-8与BALF细胞对应因子亦呈正相关。④基于年龄、有胸腔积液、D-二聚体、血浆IFN-γ建立的MPP患儿气道黏液栓形成的列线图预测模型,AUC=0.817(95%CI:0.747~0.889),敏感度为79.0%,特异度为69.1%。结论利用年龄、胸腔积液、D-二聚体、血浆IFN-γ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MPP患儿气道黏液栓形成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黏液栓 儿童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肺结核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曹丽洁 黄英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57-59,共3页
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仍属多发病,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流行,治疗预防体系不完善及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发病率有回升趋势,病情逐年加重[1,2],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3]。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肺结核诊断 治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应用 儿童 多重耐药菌株 世界范围
下载PDF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机制探讨 被引量:73
5
作者 牛波 池跃朋 +4 位作者 帅金凤 杨会荣 黄坤玲 曹丽洁 刘建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6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治疗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47例(难治性组)、普通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普通组)以及健康体检儿童5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以...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治疗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47例(难治性组)、普通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普通组)以及健康体检儿童5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以及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水平,分析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免疫机制。结果难治性组患儿血清IgG、IgM、CD8^+、CD1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3^+、CD4^+、CD4^+/CD8^+、CD16^+、CD5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普通组患儿血清IgG、IgM、CD8^+、CD1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4^+、CD4^+/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难治性组患儿血清CD3^+、CD4^+/CD8^+、CD16^+CD56^+均显著低于普通组患儿,CD19^+显著高于普通组患儿,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难治性组患儿经治疗后2个月复查,血清IgG、IgA、IgM、CD3^+、CD4^+、CD8^+、CD4^+/CD8^+、CD19^+、CD16^+CD5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参与了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并且持续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免疫机制 T淋巴细胞亚群 外周血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坏死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帅金凤 黄坤玲 +5 位作者 刘建华 杨会荣 牛波 路素坤 曹丽洁 及立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儿童坏死性肺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住院确诊为MP感染致坏死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26例患儿,男10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6±2.60)岁。所有患儿均表现...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儿童坏死性肺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住院确诊为MP感染致坏死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26例患儿,男10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6±2.60)岁。所有患儿均表现为发热、咳嗽,高热(≥39.0℃)23例(88.5%),总热程为(16.88±7.42)d;肺部听诊均为呼吸音减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9.0~36.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峰值平均(69. 2±13. 2)%,C反应蛋白(CRP)(1~202.5)mg/L;乳酸脱氢酶(LDH)平均(448±247)U/L。病初胸部影像学均表现为整叶以上均一的实变高密度影,20例(76.9%)合并胸腔积液;后期复查肺CT示均在肺实变基础上出现薄壁空洞或多发含气囊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3例(88.5%)表现为黏液栓堵塞管腔。所有患儿均使用甲基泼尼松龙,21例2 mg/(kg·d)有效,5例调整为4 mg/(kg·d)后发热好转,平均激素应用时间为(13.08±8.38)d。中位住院天数为[16.5(7~32)]d。2例失访,24例随访半年,复查肺CT,16例肺部几乎完全恢复,5例遗留胸膜肥厚,1例支气管扩张,2例闭塞性支气管炎。结论 MP感染致儿童坏死性肺炎常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音减低、肺部实变、黏液栓堵塞管腔;经积极抗感染、激素综合治疗,预后相对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坏死性肺炎 临床特征 儿童
下载PDF
喘息婴幼儿Th17/Treg免疫平衡和肺功能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黄坤玲 刘建华 +6 位作者 帅金凤 路素坤 曹丽洁 牛波 李保弛 张卉 刘向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6期2435-2437,共3页
目的探讨喘息婴幼儿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平衡和肺功能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病房住院的感染性喘息患儿60例,非喘息患儿50例,以及健康体检儿童5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T... 目的探讨喘息婴幼儿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平衡和肺功能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病房住院的感染性喘息患儿60例,非喘息患儿50例,以及健康体检儿童5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Th17/Treg在喘息婴幼儿外周血中的变化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IL-10的表达情况,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回顾性分析其与肺功能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感染性喘息组患儿Th17/Treg、IL-17/IL-10水平明显高于非喘息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喘息组患儿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的时间/呼气时间、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的呼气量/呼气容积水平明显低于非喘息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性喘息患儿IL-17与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的时间/呼气时间、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的呼气量/呼气容积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r=-0.327 5、-0.452 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喘息患儿IL-10与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呈正相关(r=0.292 1、0.490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感染性喘息组患儿进行6个月随访了解预后,60例感染性喘息组患儿中有24例(40.00%)发展为哮喘,36例(60.00%)未发展为哮喘,哮喘组患儿Th17/Treg和肺功能变化与未发展为哮喘组患儿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Treg免疫平衡与喘息婴幼儿肺功能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早期监测喘息婴幼儿外周血Th17/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IL-17/IL-10)和肺功能可作为预测儿童哮喘发生的可靠性指标,对婴幼儿哮喘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对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可有效减轻社会及家庭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免疫平衡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 肺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黏液栓形成原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路素坤 刘建华 +5 位作者 帅金凤 王乐 杨会荣 吕文山 黄坤玲 曹丽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5期4397-4400,共4页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黏液栓形成与MP菌量、混合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MP感染所致肺实变患儿87例,根据支气管镜下表现,将患儿分为黏液栓组(34例)和非黏液栓组(53例)。...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黏液栓形成与MP菌量、混合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MP感染所致肺实变患儿87例,根据支气管镜下表现,将患儿分为黏液栓组(34例)和非黏液栓组(5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MP-DNA定量;取痰液及BALF用于细菌培养;采用GeXP多重基因表达分析系统联合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痰液病毒。结果黏液栓组高菌量比例、混合病毒感染率分别为64.7%(22/34)、52.9%(18/34),高于非黏液栓组的24.5%(13/53)、20.8%(11/53)(P<0.05)。两组混合细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菌量[OR=10.682,95%CI(1.447,78.877)]是MP肺炎患儿黏液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P肺炎患儿黏液栓的形成与MP菌量、混合病毒感染有关,而未见与患儿性别、年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肺炎 黏液栓 肺炎支原体载量 病毒感染 儿童
下载PDF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指标 被引量:12
9
作者 路素坤 刘建华 +6 位作者 帅金凤 李兰凤 杨会荣 牛波 黄坤玲 曹丽洁 及立立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881-882,885,共3页
目的了解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相关指标,提高对RMPP的认识及早期诊治。方法筛选100例入院前病程<10 d并行支气管镜住院治疗的不同程度肺实变MPP患儿进行分析,根据现行相对严格的定义,分为RMPP组与普通MPP组,对比2组患儿的... 目的了解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相关指标,提高对RMPP的认识及早期诊治。方法筛选100例入院前病程<10 d并行支气管镜住院治疗的不同程度肺实变MPP患儿进行分析,根据现行相对严格的定义,分为RMPP组与普通MPP组,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常用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1)临床资料:100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症状,RMPP 33例,其中男23例,女10例,应用糖皮质激素26例(78.8%);整叶以上均一致密实变影22例(66.7%);MPP 67例,其中男35例,女32例,应用糖皮质激素41例(61.2%);整叶以上均一致密实变影20例(29.9%)。应有糖皮质激素48 h后体温降至正常RMPP组9例,MPP组30例,MPP组激素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开始使用阿奇霉素时间及首次行支气管镜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室指标:肺泡灌洗液菌量、黏液栓形成及通气不良在2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MPP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及乳酸脱氢酶(LDH)均较MPP组患儿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叶以上均一致密实变影、高菌量、支气管镜下黏液栓形成及通气不良,CRP及LDH增高,对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均是RMPP的相关指标,应引起儿科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相关指标 儿童
下载PDF
Xpert MTB/RIF系统检测儿童肺结核灌洗液标本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牛波 刘建华 +2 位作者 曹丽洁 帅金凤 池跃朋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应用Xpert MTB/RIF系统对儿童肺结核灌洗液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与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和河北省胸科医院临床确诊为肺结核患儿的126份灌洗液标本,分别行罗氏培养基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药... 目的:应用Xpert MTB/RIF系统对儿童肺结核灌洗液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与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和河北省胸科医院临床确诊为肺结核患儿的126份灌洗液标本,分别行罗氏培养基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和Xpert MTB/RIF系统检测。结果:Xprt MTB/RIF系统检测需要2 h左右,其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为59.52%(75/126);在28份培养阳性标本中,Xpert 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96.43%(27/28);在98份培养阴性标本中,Xpert 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48.98%(48/98);Xpert MTB/RIF系统利福平耐药性检测的敏感度为100.00%(2/2)。结论:Xpert MTB/RIF系统是一种快速、简便、阳性率高且能够同时检测利福平耐药性情况的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 Xpert MTB/RIF系统
下载PDF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7
11
作者 帅金凤 刘建华 +2 位作者 曹丽洁 武芳 李兰凤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8期2751-2753,共3页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的变化趋势。方法对河北省儿童医院2008~2012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3977株,其中革兰...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的变化趋势。方法对河北省儿童医院2008~2012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3977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978株(74.9%),革兰氏阳性菌981株(24.7%),真菌18株(0.4%)。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2.0%)、肺炎克雷伯菌(15.4%)、肺炎链球菌(15.1%)、鲍曼不动杆菌(8.5%)、铜绿假单胞菌(8.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耐药率低;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呈多重耐药特点;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及红霉素耐药性在81.6%~98.9%之间。产ESBLs、AmpC酶菌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49.4%、16.6%,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6.4%、17.6%;MRSA检出率为27.4%。结论革兰氏阴性菌已成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病原菌总体耐药情况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菌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 儿童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呈肺实变改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路素坤 刘建华 +4 位作者 帅金凤 杨会荣 黄坤玲 曹丽洁 吕文山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呈肺实变改变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对149例影像学检查呈肺实变改变的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49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症状,入院前病程1...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呈肺实变改变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对149例影像学检查呈肺实变改变的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49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症状,入院前病程10.7±6.0d,入院后发热时间3.87±4.57d,平均住院时间15.9±6.5d。其中高热患儿105例;血白细胞计数正常87例;影像学显示病变在单侧肺131例,合并胸腔积液70例,发生肺坏死5例。其中学龄前儿童58例,学龄期儿童75例,两组患儿在性别、最高体温、住院时间、热程和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上首选阿奇霉素,合并细菌感染者联合敏感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同时应用支气管镜灌洗,重症者短期联合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结论:呈肺实变改变的儿童MP感染可发生在各年龄段,以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多见,RMPP发生率较高,白细胞数大多正常,病变累及单侧肺多见,病情相对严重且病程迁延,但经合理综合治疗大多数可临床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实变 儿童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腔内血栓、肺栓塞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坤玲 牛波 +4 位作者 路素坤 曹丽洁 及立立 帅金凤 刘建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并发心腔内血栓、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MPP并发心腔内血栓、肺栓塞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检索分析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中MPP合并心腔内血栓病例。结果患儿,男,4岁,以发热、咳...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并发心腔内血栓、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MPP并发心腔内血栓、肺栓塞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检索分析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中MPP合并心腔内血栓病例。结果患儿,男,4岁,以发热、咳嗽起病;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1:1280,D-二聚体明显升高;肺CT提示左肺大片炎性实变,超声心动图发现右心室腔内肿物。患儿予右室肿物摘除术、支气管镜灌洗、抗感染等综合治疗,肺部炎症一度好转;随后又加重,胸部增强CT示左下肺栓塞;再经抗凝治疗后,肺部炎症、肺栓塞好转。患儿右室肿物术后病理为炎性坏死组织。患儿最终诊断为MPP合并心腔内血栓、肺栓塞。检索到国内外文献报道4例MPP并发心腔内血栓患儿,均为男性,年龄4~9岁,3例在发病4~11天发现心腔内血栓,4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2例D-二聚体升高,2例手术,2例抗凝治疗。随访3个月患儿均痊愈,抗心磷脂抗体均转阴。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大叶性肺炎或胸腔积液时,应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抗心磷脂抗体等,可及时发现栓塞或血栓形成,早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心腔内血栓 肺栓塞
下载PDF
支气管黏液栓形成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路素坤 刘建华 +5 位作者 帅金凤 杨会荣 黄坤玲 曹丽洁 吕文山 及立立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5期2359-2361,共3页
目的了解支气管黏液栓形成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134例行纤维支气管镜的MPP患儿的病史资料。根据纤维支气管镜下情况,分为黏液栓组和非粘液栓组。对2组患儿基本情况、临床特征进行... 目的了解支气管黏液栓形成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134例行纤维支气管镜的MPP患儿的病史资料。根据纤维支气管镜下情况,分为黏液栓组和非粘液栓组。对2组患儿基本情况、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患儿性别构成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入院前病程及首次行支气管镜时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黏液栓组患儿住院后热程和住院天数分别为(6.5±5.5)d、(19.4±6.7)d,均明显高于非粘液栓组[(2.4±2.4)d、(13.4±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液栓组高热及胸腔积液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黏液栓形成MPP患儿热峰高、胸腔积液发生率高,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黏液栓 儿童
下载PDF
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及立立 曹丽洁 +2 位作者 牛波 黄坤玲 刘建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20期2174-2178,2183,共6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河北省儿童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诊的158例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急性发作分为急性发作组(96例)和非急性发作组... 目的探讨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河北省儿童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诊的158例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急性发作分为急性发作组(96例)和非急性发作组(62例),比较2组FeNO、免疫功能,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FeNO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根据FeNO水平将哮喘患儿分为FeNO≥57.80 ppb组和FeNO<57.80 ppb组,比较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激素治疗史、哮喘严重程度、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Q-7)评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气道激发试验结果及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急性发作组FeNO、CD8^+均明显高于非急性发作组(P均<0.05),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非急性发作组(P均<0.05);FeNO与CD3^+、CD4^+、CD4^+/CD8^+均呈负相关(P均<0.05),与CD8^+呈正相关(P<0.05);FeNO预测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最佳截断值为57.80 ppb。FeNO≥57.80 ppb组哮喘严重程度重于FeNO<57.80 ppb组,ACQ-7评分、气道激发试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FeNO<57.80 ppb组,C-ACT评分、PEF%、FEV1%、FVC%均明显低于FeNO<57.80 p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哮喘严重程度、ACQ-7评分、C-ACT评分、FEV1%、FVC%均是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儿FeNO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儿FeNO与免疫功能呈负相关,预测急性发作的效能较好,其水平受哮喘严重程度、控制水平及肺功能影响,临床应用价值有待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呼出气一氧化氮 免疫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呼出一氧化氮水平与反复喘息婴幼儿哮喘预测指数、血免疫球蛋白E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及立立 黄坤玲 +3 位作者 路素坤 曹丽洁 牛波 刘建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7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探讨呼出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反复喘息婴幼儿哮喘预测指数(API)、血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集我院呼吸科病房住院的反复喘息(既往喘息≥2次)婴幼儿68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测定患儿喘息急... 目的探讨呼出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反复喘息婴幼儿哮喘预测指数(API)、血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集我院呼吸科病房住院的反复喘息(既往喘息≥2次)婴幼儿68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测定患儿喘息急性期、喘息缓解24小时后、出院1月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抽血化验血清总IgE水平,并选取同期在我院心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术前6月~3岁患儿36例纳入对照组,测定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及血清总IgE水平,探讨呼出NO水平与反复喘息婴幼儿哮喘预测指数、血IgE水平的关系。结果对照组患儿FeNO、IgE、白介素-17(IL-17)水平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各时期(喘息急性期、喘息缓解24小时后、出院1月)患儿,但最大呼气量(PEF)、一分钟用力呼气量(FEV1)明显高于观察组各时期(喘息急性期、喘息缓解24小时后、出院1月)患儿(P<0.05),喘息急性期、喘息缓解24小时后、出院1月患儿FeNO、IgE、IL-17水平呈现递减趋势,PEF、FEV1呈现递增趋势;68例患者中API阳性者34例,API阴性者26例,且API阳性者FeNO、IgE水平均显著高于API阴性者(P<0.05);反复喘息婴幼儿FeNO与API、IgE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反复喘息婴幼儿PEF、FEV1与FeNO、IgE、IL-17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反复喘息婴幼儿FeNO、API、IgE有增高趋势,且FeNO与API、IgE存在正相关,而FeNO、IgE、IL-17与患儿肺功能指标PEF、FEV1也有一定关系,提示对反复喘息婴幼儿进行FeNO、API、IgE、IL-17检测,可为其尽早长期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一氧化氮 反复喘息 婴幼儿 哮喘预测指数 血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儿童结核病236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牛波 刘建华 +2 位作者 曹丽洁 帅金凤 池跃朋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为儿童结核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2014年5月31日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36例结核病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236例患儿中,男142例(60.17%),女94例(39.83%);... 目的:探讨儿童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为儿童结核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2014年5月31日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36例结核病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236例患儿中,男142例(60.17%),女94例(39.83%);城市98例(41.53%),农村或乡镇138例(58.47%);原发性肺结核134例(56.78%),血行播散性肺结核31例(13.14%),继发性肺结核12例(5.08%),结核性胸膜炎17例(7.20%),其他肺外结核42例(17.80%);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70.30%(71/101),痰涂片阳性率10.06%(17/169),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19.59%(29/148),PCR阳性率31.48%(17/54);X线片异常率64.41%(152/236),胸腹CT异常率60.22%(56/93);治愈216例,死亡18例,神经系统后遗症2例。结论:儿童结核病临床特点多样,以肺结核为主,如并发肺外结核病诊断更加困难,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患儿预后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临床特点 儿童
下载PDF
呼出气FeNO测定在不同病原体婴幼儿反复喘息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及立立 黄坤玲 +5 位作者 路素坤 曹丽洁 杨会荣 牛波 帅金凤 刘建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在不同病原体婴幼儿反复喘息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480例石家庄地区反复喘息(既往1年内喘息≥3次)婴幼儿,于喘息急性期、缓解24 h后、出院1月测定FeNO,对不同时期FeNO水平进...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在不同病原体婴幼儿反复喘息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480例石家庄地区反复喘息(既往1年内喘息≥3次)婴幼儿,于喘息急性期、缓解24 h后、出院1月测定FeNO,对不同时期FeNO水平进行横向研究比较,结合呼吸道病原检测,了解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流行情况,对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期FeNO水平最高,其次为缓解期,出院后1月最低(P<0.05).同时检测出病毒与细菌者124例(25.83%),只检测出病毒、细菌者分别有152例(31.67%)、144例(30.00%),病毒与细菌均未检出者60例(12.50%).(3)同时检测出病毒与细菌患儿急性期、缓解期、出院后1月FeNO水平最高,其次为只检出病毒或细菌的患儿,病毒与细菌均未检出的患儿最低(P<0.05);而只检出病毒与只检出细菌患儿无显著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FeNO水平与sIgE水平呈正相关.结论FeNO水平可反映出气道炎症反应及程度,同时合并病毒与细菌感染的气道炎症反应更严重,且FeNO与sIgE有很好的相关性,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气一氧化氮 病原体 婴幼儿 喘息 SIGE
下载PDF
外周血Th17/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在喘息婴幼儿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坤玲 刘建华 +4 位作者 刘向飞 帅金凤 牛波 路素坤 曹丽洁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513-1516,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在喘息婴幼儿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发作期喘息婴幼儿60例(喘息组)及下呼吸道感染但不伴喘息发作的婴幼儿50例(非喘息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婴幼儿50名(对照组),并根据患儿...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在喘息婴幼儿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发作期喘息婴幼儿60例(喘息组)及下呼吸道感染但不伴喘息发作的婴幼儿50例(非喘息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婴幼儿50名(对照组),并根据患儿既往喘息发作次数,将喘息组分为A1组(首次喘息组,34例)及A2组(反复喘息组,喘息发作≥2次,26例);根据有无合并哮喘高危因素分为B1组(合并高危因素组,25例)和B2组(未合并高危因素组,35例),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婴幼儿Th17细胞、Treg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婴幼儿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7(IL-17)、IL-10的表达。结果:3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7、Treg细胞百分数及Treg/Th1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喘息组、非喘息组的Treg细胞及Treg/Th17百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Th17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喘息组Treg细胞及Treg/Th17百分数显著低于非喘息组(P<0.01),Th17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非喘息组(P<0.01)。3组血清中IL-17、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喘息组、非喘息组的IL-1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喘息组的IL-17显著高于非喘息组(P<0.01),IL-10水平显著低于非喘息组(P<0.01)。A1组外周血Th17百分数高于A2组(P<0.05),Treg细胞及Treg/Th17百分数显著低于A2组(P<0.01);A1组IL-17显著高于A2组(P<0.01),IL-10显著低于A2组(P<0.01)。B1组外周血Th17百分数显著高于B2组(P<0.01),Treg细胞Treg/Th17百分数显著低于B2组(P<0.01);B1组IL-17显著高于B2组(P<0.01),IL-10显著低于B2组(P<0.01)。结论:早期监测外周血Th17/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可为有支气管哮喘发展倾向的患儿提供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息 TH17/TREG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伴肌动蛋白基因突变杆状体肌病2型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坤玲 刘建华 +5 位作者 牛波 路素坤 曹丽洁 及立立 吕文山 帅金凤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6期68-70,共3页
目的总结伴肌动蛋白(NEB)基因突变导致的杆状体肌病(NM)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NM2型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NEB基因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先证者发病年龄为2岁半,因下肢肌无力、走路不稳就... 目的总结伴肌动蛋白(NEB)基因突变导致的杆状体肌病(NM)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NM2型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NEB基因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先证者发病年龄为2岁半,因下肢肌无力、走路不稳就诊,多次反复呼吸道感染,15岁时因重症肺炎就诊,查血清肝酶心肌酶正常。二代测序结果提示患儿NEB基因存在c.23122-1G>C杂合突变,同时NEB基因的40~60号外显子存在杂合缺失,经一代测序验证c.23122-1G>C杂合突变来自于母亲。结论幼儿期起病、病程长,存在肌无力、肌张力低下的患者应警惕先天性NM可能,病理检查和基因检测是NM诊断的金标准;NEB基因c.23122-1G>C杂合突变为新发现的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体肌病 肌无力 伴肌动蛋白基因 遗传学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