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石山Ms6.2级和泸定Ms6.8级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对比 被引量:4
1
作者 铁永波 张宪政 +15 位作者 曹佳文 秦雅东 王立朝 董英 郭富赟 郭兆成 白永健 冉涛 侯圣山 王涛 高波 卢佳燕 李光辉 宁志杰 向炳霖 孙才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59,共14页
2023年积石山Ms6.2级地震是继2022年泸定Ms6.8级地震后在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地区发生的又一次强震事件。2次地震均诱发大量地震地质灾害,但由于发震断层类型、地质和地貌等条件的差异,2次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呈现显著的差异性。... 2023年积石山Ms6.2级地震是继2022年泸定Ms6.8级地震后在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地区发生的又一次强震事件。2次地震均诱发大量地震地质灾害,但由于发震断层类型、地质和地貌等条件的差异,2次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呈现显著的差异性。为揭示不同震区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本研究采用地面调查、遥感解译和空间叠加统计等方法,对比分析了积石山和泸定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和控灾因子。结果表明:断层类型控制了同震地质灾害的发育优势坡向和垂向空间展布,即“背向坡效应”和“上下盘效应”;地貌条件是影响同震地质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即川西高山峡谷地貌中“线状”分布和陇西黄土地貌中“面状”分布;特殊土体类型、气候、植被覆盖等差异性是同震地质灾害调查与应急处置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子。本次研究可为不同断层类型和不同地貌区同震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范围划定、趋势预测和灾后重建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泸定地震 地震地质灾害对比研究 同震滑坡分布特征 控灾因子
下载PDF
甘肃积石山县M_(S)6.2地震同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易发性评价
2
作者 刘帅 何斌 +11 位作者 王涛 刘甲美 曹佳文 王浩杰 张帅 李坤 李冉 张永军 窦晓东 吴中海 陈鹏 丰成君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331,共18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M_(S)6.2地震,诱发的同震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及时总结分析同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并进行县域易发性评价,对支撑震后恢复重建至关重要。通过应急排查、野外调查与结果分析,对同震...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M_(S)6.2地震,诱发的同震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及时总结分析同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并进行县域易发性评价,对支撑震后恢复重建至关重要。通过应急排查、野外调查与结果分析,对同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以震后排查的同震新增和加剧隐患点为分析样本,采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与随机森林Gini系数分析方法,筛选了15个影响因子,并运用机器学习-随机森林模型对积石山县进行同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震区同震地质灾害总体发育程度不强,规模以小型为主,崩滑流地质灾害隐患可分为3大类、8个亚类,绝大部分分布在黄土丘陵区;积石山县同震地质灾害随机森林模型易发性评价(AUC=0.961)结果显示,极高易发区面积占比约8.67%,主要分布在胡林家乡、徐扈家乡、柳沟乡等乡镇,且县域及各乡镇易发性分级结构与隐患点密度分布吻合程度高。评价结果对已有排查隐患点以外的震裂山体或潜在崩滑流灾害具有重要指示作用,可为积石山县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供决策支撑,同时将Pearson相关性系数与随机森林Gini系数的影响因子筛选方法及机器学习模型——随机森林应用于易发性评价中,可为其他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同震 地质灾害 易发性 随机森林 影响因子
下载PDF
瘤周最大ADC联合T2WI影像征象对淋巴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脉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王彦龙 朱大林 +4 位作者 杜惠军 苟芳丽 彭梅娟 曹佳文 马睿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瘤周最大表观扩散系数(ADC)联合T2WI影像征象对淋巴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脉管侵犯(LVI)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50例淋巴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按术后LVI状态分为LVI+组25例,LVI-组125例,获得两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表现。采用χ^(... 目的探讨瘤周最大表观扩散系数(ADC)联合T2WI影像征象对淋巴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脉管侵犯(LVI)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50例淋巴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按术后LVI状态分为LVI+组25例,LVI-组125例,获得两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表现。采用χ^(2)/t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有统计学差异变量绘制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利用二元Logsitic回归选择与LVI相关变量建立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此模型诊断效能。结果两组绝经史、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雄激素受体(AR)、表皮生长因子(EGFR)、钙黏蛋白E(E-Cad)表达、分子亚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形状、边缘、内部强化特征、TIC、肿瘤最大径、早期强化率、峰值强化率、肿瘤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瘤周水肿、瘤周最大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水肿、瘤周最大ADC值对LVI的AUC为0.672、0.762,二者联合的AUC为0.787。结论瘤周最大ADC、瘤周水肿对淋巴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LVI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前者的诊断效能优于后者,二者联合可提高诊断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扩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瘤周水肿 浸润性乳腺癌 脉管侵犯
下载PDF
乳腺MRI诊断左前胸壁低度恶性肌成纤维细胞性肉瘤1例
4
作者 马子涵 易娅闻 +2 位作者 陈瑞蓉 曹佳文 钱吉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58,共2页
女,33岁,发现“左乳肿块”伴左前胸壁针刺样疼痛4月余、月经时加重;既往体健。查体:于左乳区触及6.0 cm×4.0 cm×6.0 cm肿物,质硬,活动度差,有轻压痛;左乳外上象限皮肤呈“酒窝征”。乳腺MRI:左侧胸大肌内4.1 cm×2.5 cm&#... 女,33岁,发现“左乳肿块”伴左前胸壁针刺样疼痛4月余、月经时加重;既往体健。查体:于左乳区触及6.0 cm×4.0 cm×6.0 cm肿物,质硬,活动度差,有轻压痛;左乳外上象限皮肤呈“酒窝征”。乳腺MRI:左侧胸大肌内4.1 cm×2.5 cm×4.9 cm不规则肿块,脂肪抑制T1WI和T2WI分别呈等及稍高信号(图1A)、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b=1000 s/mm^(2))呈高信号(图1B)、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呈低信号(图1C);增强T1WI见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图1D),周围血管纠集,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平台型。MRI诊断:左胸大肌间叶组织来源恶性占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肌组织 肉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DWI联合DCE-MRI对卵巢肿瘤良恶性诊断的价值分析
5
作者 马子涵 曹佳文 +2 位作者 王彦龙 张志强 张士朋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对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恶性肿瘤的68例患者为试验组,同期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良性肿瘤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对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恶性肿瘤的68例患者为试验组,同期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良性肿瘤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均行DWI和DCE-MRI检查,获得以下参数:DWI相关(囊性和实性部分的ADC值)、DCE-MRI相关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体积分数(V_(e))、速率常数(K_(ep))及时间-信号曲线(TIC)特征,进行计数和分析,评价DWI和DCE-MRI单独以及联合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DWI和DCE-MRI联合诊断的敏感度(97.06%)和准确度(97.06%)高于DWI(82.35%,88.97%)、DCE-MRI(80.88%,89.71%)(P<0.05);而DWI(95.59%)和DCE-MRI(98.53%)诊断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联合DCE-MRI可提高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磁共振对比成像
下载PDF
充气锚杆在软土中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曹佳文 彭振斌 +2 位作者 彭文祥 何忠明 吴启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99-1404,共6页
充气锚杆是一种新型扩大头锚杆,模型试验有利于了解充气锚杆的变形与承载特性。根据充气压力与膨胀体积关系,分别采用清水与水泥浆作为膨胀介质,分析橡胶膜膨胀体在软土中的变形特性,得到充气锚杆膨胀体近似呈圆柱状。在此基础上通过改... 充气锚杆是一种新型扩大头锚杆,模型试验有利于了解充气锚杆的变形与承载特性。根据充气压力与膨胀体积关系,分别采用清水与水泥浆作为膨胀介质,分析橡胶膜膨胀体在软土中的变形特性,得到充气锚杆膨胀体近似呈圆柱状。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膨胀体径向应变的大小进行一系列抗拔试验,得出充气锚杆极限承载力随膨胀体径向应变的增加而增大,但极限位移也增大。针对充气锚杆单以橡胶膜承担荷载时橡胶膜抗拉强度较小及位移过大的不足,分别设计钢丝加强及灌浆固结两种改进方法,并进行了抗拔试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丝加强型充气锚杆将承担在橡胶膜上的荷载转移到钢丝上,提高了充气锚杆极限承载力;灌浆固结型充气锚杆结合了充气锚杆与普通注浆锚杆的优点,显著减小了极限位移。该两种改进方法为充气锚杆的实际应用作了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锚杆 抗拔试验 力学特性 变形 极限承载力 位移 软土
原文传递
充气锚杆在砂土中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曹佳文 彭振斌 +2 位作者 彭文祥 何忠明 尹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57-1962,共6页
为探讨充气锚杆的承载特性,通过建立室内试验模型,改变锚杆充气压力大小、埋设深度、土体密度、橡胶膜长度、厚度等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抗拔试验,得到相应的荷载-位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充气锚杆抗拔承载力的诸多因素中,充气压... 为探讨充气锚杆的承载特性,通过建立室内试验模型,改变锚杆充气压力大小、埋设深度、土体密度、橡胶膜长度、厚度等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抗拔试验,得到相应的荷载-位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充气锚杆抗拔承载力的诸多因素中,充气压力及土体密实度与承载力成一定倍数增长关系,是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橡胶膜长度,成显著线性增长关系;充气锚杆的极限位移主要来自橡胶膜的弹塑性变形,反映了充气锚杆在抗拔过程中橡胶膜的力学行为;通过与常用锚杆的对比分析,得出充气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能力约是单锚片螺旋锚的4.3倍,是双锚片螺旋锚的1.9倍,其极限侧阻力约为一般注浆扩大头锚杆的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锚杆 抗拔试验 极限承载力 橡胶膜 位移
原文传递
充气锚杆在砂土中变形与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曹佳文 彭文祥 +2 位作者 彭振斌 何忠明 尹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69-1374,共6页
为研究充气锚杆的变形特性及其对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建立室内模型,基于模型压力与体积的关系,测定橡胶膜在加压作用下变形的形状与大小;在此基础上,根据抗拔试验,获得典型荷载-位移曲线,探讨充气锚杆的锚固机理与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为研究充气锚杆的变形特性及其对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建立室内模型,基于模型压力与体积的关系,测定橡胶膜在加压作用下变形的形状与大小;在此基础上,根据抗拔试验,获得典型荷载-位移曲线,探讨充气锚杆的锚固机理与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充气锚杆橡胶膜膨胀体呈圆柱状,可以应用圆孔扩张理论计算充气压力与膨胀体积的关系,预测极限充气压力;充气锚杆在压力作用下形成较大的膨胀体,可获得较大的端阻力;随着充气压力的增加,橡胶膜侧向土体应力转化为第一主应力并达到极限压力,同时对周边的砂土产生压缩挤密作用,提高了砂土的强度,侧阻力提高幅度较大,与一般锚杆相比充气锚杆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锚杆 变形特性 圆孔扩张 承载特性 抗拔试验
下载PDF
注浆法在岩溶区桥梁桩基事故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曹佳文 彭振斌 +1 位作者 张伟 钟林 《土工基础》 2008年第6期6-8,共3页
根据岩溶区桥梁桩基施工事故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采用了高压喷射注浆与静压注浆相结合的综合注浆法进行处理。本工程的成功施工,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岩溶区 桩基施工事故 高压喷射注浆 静压注浆
下载PDF
充气锚杆力学性能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彭文祥 徐松山 +1 位作者 曹佳文 尹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3104-3109,共6页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充气锚杆的室内模型试验进行数值分析。探讨在特定充气压力(100 kPa)、埋设深度(20 cm)、土体密度(1 500 kg/m3)、橡胶膜长度(20 cm)、厚度(2 mm)等条件下充气锚杆的力学性能。在数值模型中对充气锚杆施加...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充气锚杆的室内模型试验进行数值分析。探讨在特定充气压力(100 kPa)、埋设深度(20 cm)、土体密度(1 500 kg/m3)、橡胶膜长度(20 cm)、厚度(2 mm)等条件下充气锚杆的力学性能。在数值模型中对充气锚杆施加不同等级的拉力,并记录不同拉力时锚杆顶端的位移,绘制荷载–位移曲线,并得出不同拉力下的位移、应变云图。这些图形直接清晰地显示出拉力增加过程中,充气锚杆及砂土土体内的位移及应力变化,得到充气锚杆失效的临界状态。确定在3种不同状态时,土体的应力形式及应力分布;并给出锚杆失效时土体的破坏模式。将数值模拟所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与室内模型试验所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进行对比,得出两者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模拟结果真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非线性 有限元法 数值分析 充气锚杆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充气锚杆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彭文祥 张旭 曹佳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96-1702,共7页
为研究充气锚杆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在模型试验基础上,探讨充气锚杆抗拔过程中的受力特征与破坏形式,分析锚杆荷载-位移曲线变化特征。基于圆孔扩张理论,通过简化力学模型,推导充气锚杆侧阻力与端阻力计算公式,将理论公式计算值与试验... 为研究充气锚杆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在模型试验基础上,探讨充气锚杆抗拔过程中的受力特征与破坏形式,分析锚杆荷载-位移曲线变化特征。基于圆孔扩张理论,通过简化力学模型,推导充气锚杆侧阻力与端阻力计算公式,将理论公式计算值与试验成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球孔扩张理论可以较好地描述膨胀体端部对土体产生的弹性、塑性变形力学机制,估算端阻力值。充气膨胀压力对土体的挤压膨胀作用大大增加了锚杆的侧阻力。(2)极限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值与抗拔试验值基本吻合,验证了极限承载理论计算公式的正确性。(3)通过与螺旋锚杆相比,充气锚杆的承载力约为单锚片螺旋锚杆的4.3倍,约为双锚片螺旋锚杆的1.9倍,充气锚杆的承载能力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锚杆 极限承载力 侧阻力 端阻力 计算方法
原文传递
充气锚杆数值单元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彭文祥 王苑 曹佳文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14,共5页
为了研究充气锚杆的受力特征及相应参数对于锚杆锚固力的影响,利用数值方法建立了充气锚杆的计算模拟单元,分别改变锚杆充气长度和充气压力,得到相应锚固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橡胶膜长度的增大,锚杆的极限锚固力不断增大,二者符... 为了研究充气锚杆的受力特征及相应参数对于锚杆锚固力的影响,利用数值方法建立了充气锚杆的计算模拟单元,分别改变锚杆充气长度和充气压力,得到相应锚固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橡胶膜长度的增大,锚杆的极限锚固力不断增大,二者符合线性关系;由于橡胶膜充气压力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极限锚固力,锚杆极限锚固力与充气压力之间的关系,以及锚杆达到极限锚固力所需的位移与充气压力之间的关系,均可用线性方程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锚杆 拉拔 承载力 橡胶膜
原文传递
某高速公路朱雀洞段红层滑坡成因机制分析与整治对策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俊 彭振斌 曹佳文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9年第2期15-19,共5页
湖南省西部地区高速公路路线红层滑坡灾害普遍存在。根据湘西某高速公路朱雀洞段滑坡的工程地质特性、形态、结构特征及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制,指出其属滑移—拉裂型滑坡。在经受自重应力、降雨以及地下水等内外作用因素,... 湖南省西部地区高速公路路线红层滑坡灾害普遍存在。根据湘西某高速公路朱雀洞段滑坡的工程地质特性、形态、结构特征及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制,指出其属滑移—拉裂型滑坡。在经受自重应力、降雨以及地下水等内外作用因素,斜坡岩体沿软弱结构面发生滑移变形,随着剪裂面上的拉应力集中而产生拉裂缝,一旦破坏面贯通,则导致滑坡破坏。通过参数反演,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评价。从评价结果可见,在天然情况下,滑坡处于稳定状态。而在暴雨情况下,其稳定性迅速降低,基本处于不稳状态。在分析成因机制的基础上为滑坡的整治对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软岩 顺层滑坡 成因机制 整治对策
下载PDF
高地应力作用下渭武高速木寨岭隧道围岩大变形灾变预测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玉璐 曹佳文 +5 位作者 余顺 丰成君 张鹏 孟静 戚帮申 王惠卿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6-800,共15页
为解决在建渭武高速木寨岭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高地应力环境下软岩大变形问题,基于工程区已有地应力实测数据,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反演工程区地应力场,并结合Hoek围岩变形预测公式计算分析隧道围岩的变形量。结果表明... 为解决在建渭武高速木寨岭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高地应力环境下软岩大变形问题,基于工程区已有地应力实测数据,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反演工程区地应力场,并结合Hoek围岩变形预测公式计算分析隧道围岩的变形量。结果表明:工程区的地应力场主要受断裂控制,其次还受到岩体强度和地形的双重影响,强构造变形区的水平主应力值普遍低于弱构造变形区,沿隧道轴线三向主应力大小关系为最大水平主应力(S_H)>最小水平主应力(S_h)>垂直应力(S_V),强构造变形区最大水平主应力值在G8区段最大,而在G6区段和G11区段最小;弱构造变形区的水平主应力值自G12区段开始逐渐增大,直至G14中段开始因埋深减小而逐渐降低。沿隧道轴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总体为北东向,而在断裂间挤压构造带多偏转为北东东—近东西向。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变形受岩体强度和地应力场的双重影响,其中,岩体强度占主导作用,围岩变形量主要集中在20~80 cm范围内,变形等级以中等和强烈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寨岭隧道 高地应力环境 围岩大变形 地应力场反演 隧道稳定性
下载PDF
河北高阳低凸起深部热储层回灌注水诱发断层失稳危险性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思雨 曹佳文 +4 位作者 丰成君 王继明 孟静 戚帮申 张鹏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0-235,共16页
近年来,注水诱发断层活化引发地震已成为深部地热资源安全开采面临的突出地质安全问题。河北高阳低凸起深部岩溶热储丰富,区内分布多条隐伏断层,研究旨在探明未来大规模开发高阳低凸起深部地热资源是否会诱发区内隐伏断层失稳破坏。研... 近年来,注水诱发断层活化引发地震已成为深部地热资源安全开采面临的突出地质安全问题。河北高阳低凸起深部岩溶热储丰富,区内分布多条隐伏断层,研究旨在探明未来大规模开发高阳低凸起深部地热资源是否会诱发区内隐伏断层失稳破坏。研究基于华北地区综合地应力场,利用莫尔-库伦准则计算热储区及邻区主要隐伏断层的初始稳定状态;选用Hsieh and Bredehoeft水文模型计算代表性地热井回灌注水10~40年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值;在初始稳定状态的基础上叠加该孔隙水压扰动,采用断层滑动失稳概率评价方法,分析长期回灌注水对断层稳定性的影响;讨论断层走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夹角变化对断层滑动失稳风险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高阳低凸起及邻区代表性地热井在170 m3/h注水速率条件下,持续注水40年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值最大不超过11 MPa,该扰动以注水井为中心向四周呈幂函数规律递减,其影响范围不超过8 km;持续回灌注水对高阳低凸起代表性地热井附近2 km范围内隐伏断层的稳定性影响显著,部分断层滑动失稳概率超过85%,具有极高的活化风险;距离注水井2 km范围内不同走向的断层,在单井回灌注水50年的作用下,滑动失稳概率随断层走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夹角的减小而迅速增加。文章研究方法及相关成果可为国内外深部地热资源安全开发利用提供地质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阳低凸起 地热 回灌注水 断层滑动失稳概率
下载PDF
瀑布沟水电站高陡边坡拉裂体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启红 彭振斌 +2 位作者 唐佳 彭文祥 曹佳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3期1-6,共6页
为了研究瀑布沟水电站高陡边坡拉裂变形体的稳定性,经过系统分析其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该拉裂变形体的变形破坏模式,主要为槽状的滑塌变形、倾倒拉裂变形、滑移拉裂变形、滑移压致拉裂变形。并通过有限元PLAX IS数值模拟软件以及室内试... 为了研究瀑布沟水电站高陡边坡拉裂变形体的稳定性,经过系统分析其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该拉裂变形体的变形破坏模式,主要为槽状的滑塌变形、倾倒拉裂变形、滑移拉裂变形、滑移压致拉裂变形。并通过有限元PLAX IS数值模拟软件以及室内试验对拉裂变形体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该拉裂变形体存在的变形破坏为松动带的滑塌以及倾倒拉裂区的滑移拉裂破坏,为后续实际工程处理方案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裂体 破坏模式 PLAXIS 模拟分析实验
下载PDF
复合衬砌在北斗坡隧道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林 彭振斌 +1 位作者 罗昌魁 曹佳文 《工程建设》 2008年第5期42-44,共3页
结合某隧道复合二次衬砌工程,介绍了隧道复合衬砌的新奥法设计与施工,对衬砌工程初期支护的要求、大变形围岩和一般软弱围岩的施作时机等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隧道 二次衬砌 新奥法
原文传递
注册制改革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8
作者 曹佳文 《理财(审计)》 2016年第7期92-93,共2页
2015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经审议后通过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提出注册制于2016年3月起施行,并明确在决定施行之日起两年内,授权对股票公开发行实行注册制度,为中小企业... 2015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经审议后通过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提出注册制于2016年3月起施行,并明确在决定施行之日起两年内,授权对股票公开发行实行注册制度,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融资 注册制 改革 国务院常务会议 股票发行 公开发行 中小企业 授权
下载PDF
嵌入式导盲手套的研制
19
作者 陈洪伟 姬占一 +2 位作者 郭一栋 曹佳文 王玉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8期0102-0105,共4页
根据盲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设计了可以进行压力触觉反馈的嵌入式导盲手套,实现对反馈信息的一次较直观的反应。该手套通过超声波对路况返回的时间不同,设备发送不同毫安的电流,连接马达产生震动,放大使用者的触觉以此躲避障碍物。同时通... 根据盲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设计了可以进行压力触觉反馈的嵌入式导盲手套,实现对反馈信息的一次较直观的反应。该手套通过超声波对路况返回的时间不同,设备发送不同毫安的电流,连接马达产生震动,放大使用者的触觉以此躲避障碍物。同时通过GPS导航定位功能将自身信息实时上传网页。与传统导盲机器相比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功能丰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盲 GPS 嵌入式 触觉
下载PDF
我国能源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75
20
作者 方圆 张万益 +1 位作者 曹佳文 朱龙伟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8年第4期34-42,47,共10页
基于权威数据,开展中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系统分析研究了世界能源现状,针对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可再生能源分别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着眼国内,立足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分析中国各类能源资源的储量、产量和消费现状,合理预... 基于权威数据,开展中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系统分析研究了世界能源现状,针对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可再生能源分别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着眼国内,立足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分析中国各类能源资源的储量、产量和消费现状,合理预测了中国能源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相应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能源 现状 石油 天然气 核能 煤炭 可再生能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