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典名方小柴胡汤研究进展
1
作者 郑文 杜旭辉 曹兰秀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68-173,共6页
经方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柴胡、黄芩、生姜、半夏、人参、大枣、炙甘草等7味药组成。《伤寒论》载小柴胡汤应用广泛,不仅适用于少阳病证,还可应用于太阳、阳明、厥阴等多种类似病证中。现代实验研究证明,小柴胡汤含有皂... 经方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柴胡、黄芩、生姜、半夏、人参、大枣、炙甘草等7味药组成。《伤寒论》载小柴胡汤应用广泛,不仅适用于少阳病证,还可应用于太阳、阳明、厥阴等多种类似病证中。现代实验研究证明,小柴胡汤含有皂苷类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炎、调节免疫、抗抑郁、解热等药理作用。小柴胡汤在现代临床应用方面卓有成效,已广泛应用于肿瘤、肾脏、消化系统、肝脏、呼吸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等疾病中。文章通过理论探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4个方面对小柴胡汤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意在将小柴胡汤的传统六经辨证与现代临证相结合,以期为小柴胡汤后期深入探讨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伤寒论》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内质网应激在细胞自噬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楠 肖雪 曹兰秀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5期426-432,共7页
内质网是参与蛋白质合成、折叠、脂质代谢和Ca^(2+)储存以及运输新肽链的重要细胞器。在应激状态下干扰内质网稳态,可引发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而内质网应激通过对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的激活,达到维持内质网稳... 内质网是参与蛋白质合成、折叠、脂质代谢和Ca^(2+)储存以及运输新肽链的重要细胞器。在应激状态下干扰内质网稳态,可引发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而内质网应激通过对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的激活,达到维持内质网稳态并恢复细胞功能。自噬(autophagy)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细胞生存机制,在饥饿等应激状态下,自噬可被启动以清除细胞中受损细胞器、蛋白质聚集体或为细胞提供能量。研究显示,内质网应激可以调节自噬,而自噬又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诱导细胞的生存,干预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本文根据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内质网应激在细胞自噬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自噬 未折叠蛋白质反应 疾病
下载PDF
黄芪常用对药配伍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文 曹兰秀 杜旭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205-209,共5页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味功效明确,临证应用疗效突出,临床应用广泛。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多糖、黄酮和皂苷为黄芪主要药效成分,且研究证明其具有多系统的靶向治疗作用,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中疗效显...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味功效明确,临证应用疗效突出,临床应用广泛。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多糖、黄酮和皂苷为黄芪主要药效成分,且研究证明其具有多系统的靶向治疗作用,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中疗效显著。该文通过挖掘分析黄芪常用对药情况,发现当归、防己、桂枝、丹参、葛根、甘草、白术七味中药与黄芪配伍用药频率较高。以传统功效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为方法,探究配伍机制并论证其配伍意义,发现黄芪配伍当归多用于血液系统疾病,配伍防己可用于肾脏疾病,配伍桂枝抗炎作用显著,配伍丹参用于循环系统疾病,配伍葛根对糖尿病治疗效果确切,配伍甘草可以改善免疫系统,配伍白术利尿作用显著,且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疗效,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遣方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配伍 药理研究
原文传递
女贞子总黄酮对高脂模型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曹兰秀 周永学 +1 位作者 顿宝生 赵娴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129-2132,共4页
目的:研究女贞子总黄酮对高脂模型大鼠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Triton诱导大鼠高脂模型,女贞子总黄酮以15,45,150mg/kg体质量给药3d,以苯扎贝特为阳性对照,生化方法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目的:研究女贞子总黄酮对高脂模型大鼠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Triton诱导大鼠高脂模型,女贞子总黄酮以15,45,150mg/kg体质量给药3d,以苯扎贝特为阳性对照,生化方法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脂蛋白脂酶(LP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及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TC,TG水平显著增高,PPARα,LPL表达明显降低,而HMGCR表达增强.女贞子总黄酮可显著降低TC,TG水平;促进PPARα,LPL的表达,抑制HMGCR的表达.结论:女贞子总黄酮对高脂模型大鼠脂代谢紊乱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可能通过对PPARα-LPL通路以及HMGCR表达的调控来实现其降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总黄酮 脂代谢 高脂模型 肝组织脂蛋白脂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原文传递
女贞子总黄酮对高脂模型小鼠脂代谢的分子靶点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曹兰秀 周永学 +1 位作者 顿宝生 赵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89-1790,共2页
目的:研究女贞子总黄酮对高脂模型小鼠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靶点。方法:以Triton WR-1339诱导小鼠高脂模型,女贞子总黄酮以75、150,300mg/kg体重给药3d,以苯扎贝特为阳性对照,生化方法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逆转录-多... 目的:研究女贞子总黄酮对高脂模型小鼠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靶点。方法:以Triton WR-1339诱导小鼠高脂模型,女贞子总黄酮以75、150,300mg/kg体重给药3d,以苯扎贝特为阳性对照,生化方法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脂蛋白脂酶(LP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及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TC,TG水平显著增高,PPARα,LPL表达明显降低,而HMGCR表达增强。女贞子总黄酮可显著降低TC、TG水平,促进PPARα,LPL的表达,抑制HMGCR的表达。结论:女贞子总黄酮对高脂模型小鼠脂代谢紊乱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可能通过对PPARα-LPL通路以及HMGCR表达的调控来实现其降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总黄酮 高脂模型 脂代谢 LPLmRNA PPARαmRNA HMGCR MRNA
下载PDF
仙鹤草治疗胃癌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6
作者 赵楠 曹兰秀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3-58,共6页
目的从文献角度出发,分析《肿瘤方剂大辞典》含仙鹤草方剂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肿瘤方剂大辞典》中含有仙鹤草的方剂,并用Excel 2010建立临证方剂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Cytoscape3.8.2和IBM SPSS Modeler14.... 目的从文献角度出发,分析《肿瘤方剂大辞典》含仙鹤草方剂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肿瘤方剂大辞典》中含有仙鹤草的方剂,并用Excel 2010建立临证方剂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Cytoscape3.8.2和IBM SPSS Modeler14.1软件对库中方剂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结果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共整理出含仙鹤草方剂57首,涉及中药198味,使用频次701次,选取组方中使用频次≥10的药物共15味,发现使用频次较高的为黄芪,用药种类以清热药为主,药性以寒性药使用频次最高,药味则多选用苦味,药物归经使用频次较高的是肝经;对高频药物采用关联规则得出五对核心药对;聚类分析显示出四组核心配伍组合。结论胃癌以仙鹤草配伍用药治疗为多,遵循癌症早期祛邪、晚期扶正的基本治疗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鹤草 《肿瘤方剂大辞典》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配伍特点
下载PDF
试从中药配伍的特殊性谈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曹兰秀 顿宝生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血清药理学和生物效应法同时运用进行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方法:首先以生物效应法研究配伍组方对效应指标的药动学参数影响,初步推测其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的相关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而采用高效液相法,进行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与血清药... 目的:血清药理学和生物效应法同时运用进行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方法:首先以生物效应法研究配伍组方对效应指标的药动学参数影响,初步推测其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的相关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而采用高效液相法,进行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与血清药理学协同研究。结果:血清药理学和生物效应法相须为用,分别对能代表复方效应的效应成分和效应指标同时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能综合反映中药复方的药动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药动学 中药配伍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生物效应法 血清药理学 效应指标 毒性成分 药动学参数
下载PDF
地龙降压颗粒对高血压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曹兰秀 肖玮 《中医药学刊》 CAS 2005年第3期484-485,共2页
目的 :观察地龙降压颗粒 (以下简称DLG)对高血压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正常血压SD大鼠饲喂高糖饮食 (2 5 %蔗糖 ) 6周 ,造成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DLG大、中、小剂量组 ,观察治疗前后各组... 目的 :观察地龙降压颗粒 (以下简称DLG)对高血压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正常血压SD大鼠饲喂高糖饮食 (2 5 %蔗糖 ) 6周 ,造成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DLG大、中、小剂量组 ,观察治疗前后各组血压 (BP)、空腹血糖 (FPG)、空腹血浆胰岛素 (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甘油三酯 (TG)和总胆固醇 (CHO)的变化。结果 :①DLG可降低模型大鼠血压水平。②DLG有一定降糖效应 ,可降低FINS、FPG ,增加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③DLG可明显降低CHO、TG。结论 :DLG可降低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大鼠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和FINS ,改善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龙降压颗粒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细辛附子配伍的毒量药物动力学参数估测 被引量:7
9
作者 曹兰秀 邓中甲 文跃强 《陕西中医》 2009年第7期895-897,共3页
目的:估测细辛及其配伍的毒量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而分析配伍的减毒机制。方法:采用动物急性死亡率法进行毒量动力学实验,测定细辛、细辛附子煎剂的半数致死量及毒量药动学参数。结果:细辛的LD 50为33.70g/kg,细辛附子相配LD 50为43.63 g/... 目的:估测细辛及其配伍的毒量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而分析配伍的减毒机制。方法:采用动物急性死亡率法进行毒量动力学实验,测定细辛、细辛附子煎剂的半数致死量及毒量药动学参数。结果:细辛的LD 50为33.70g/kg,细辛附子相配LD 50为43.63 g/kg,LD 50辛附是细辛的1.29倍。辛附配伍,附子有效地抑制了细辛毒性成分从血液向机体各部分的分布,加快了细辛毒性成分的消除,降低了细辛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药理学 附子/药理学 药物毒性/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从复方量效关系的特点谈中药的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兰秀 顿宝生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2-493,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药效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针对复方量效关系中的量值辨证、动量原理、量势结合三个特点,从评价参数和数学模型两方面,对水闸门法、总分法,加和法及矩阵法等中药综合评价方法予以分析。结果:矩阵法更能表现出复方不同指标... 目的:探讨中药药效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针对复方量效关系中的量值辨证、动量原理、量势结合三个特点,从评价参数和数学模型两方面,对水闸门法、总分法,加和法及矩阵法等中药综合评价方法予以分析。结果:矩阵法更能表现出复方不同指标的综合作用,更能反映试验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方法 中药药效 量效关系 复方 量值辨证 数学模型 矩阵法 灵敏度
下载PDF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13
11
作者 曹兰秀 严亚锋 《陕西中医》 2017年第1期101-102,共2页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认为"虚-瘀-火"是心律失常重要的病因病机,凉血清热是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治疗原则。临床治疗分6种证型论治,疗效显著。张老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是传承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心律失常 中医师 @张学文
下载PDF
翻白草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兰秀 张振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196-197,共2页
目的:观察翻白草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作用,并阐明其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脂饮食造成大鼠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给予翻白草大中小剂量(18、12、6g/kg)和二甲双胍(1.2g/kg),检测空白组、模型组、翻白草3组及二甲双胍组的... 目的:观察翻白草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作用,并阐明其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脂饮食造成大鼠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给予翻白草大中小剂量(18、12、6g/kg)和二甲双胍(1.2g/kg),检测空白组、模型组、翻白草3组及二甲双胍组的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翻白草可以显著降低FBG、FINS,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TC、TG亦具有显著降低作用。结论:翻白草通过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的TC、TG,纠正高Ins血症,稳定血糖,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指数,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白草 胰岛素抵抗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张学文教授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心绞痛经验总结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兰秀 严亚锋 《陕西中医》 2017年第4期507-508,共2页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认为心绞痛发病原因与瘀血密不可分。瘀血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老师对血瘀证的表现,形成血瘀证的病因病机,血瘀证的诊断治疗,深有体会。治疗瘀血分八种证型论治,临床疗效显著。总结张老治疗瘀血的经验,以期能...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认为心绞痛发病原因与瘀血密不可分。瘀血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老师对血瘀证的表现,形成血瘀证的病因病机,血瘀证的诊断治疗,深有体会。治疗瘀血分八种证型论治,临床疗效显著。总结张老治疗瘀血的经验,以期能够传承国医大师的临床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中医师 @张学文
下载PDF
地龙降压颗粒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曹兰秀 顿宝生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55-57,共3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复方地龙降压颗粒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药理学基础。方法采用二肾一夹和饲喂高糖饲料复制大鼠肾性高血压并高血脂模型 ,观察地龙降压颗粒对模型动物血压、甘油三酯 (TG)和胆固醇 (CHO)的影响。结果地龙降压颗粒能明...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复方地龙降压颗粒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药理学基础。方法采用二肾一夹和饲喂高糖饲料复制大鼠肾性高血压并高血脂模型 ,观察地龙降压颗粒对模型动物血压、甘油三酯 (TG)和胆固醇 (CHO)的影响。结果地龙降压颗粒能明显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降低TG和CH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龙降压颗粒 中药制剂 肾性高血压 血压 甘油三酯 胆固醇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影响细辛功效发挥方向的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兰秀 周永学 顿宝生 《陕西中医》 2009年第2期207-207,共1页
目的:方法运用中医方药的相关理论,对影响细辛功效相关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对研究影响细辛功效发挥方向的控制因素。结果:细辛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受到配伍、剂量、剂型、用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配伍对控制细辛功效发挥尤其重要。
关键词 细辛/药物作用 @功效发挥方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白芥子导致过敏反应2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兰秀 《陕西中医》 2011年第11期1549-1549,共1页
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成熟种子,具有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笔者在近年临床中遇到2例服用白芥子引起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致过敏反应 白芥子 十字花科植物 临床应用 成熟种子 通络止痛
下载PDF
细辛及其配伍镇痛的效量药物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兰秀 邓中甲 文跃强 《现代中医药》 CAS 2009年第3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细辛配伍对效应指标的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以镇痛的药理效应为指标,采用药理效应法研究细辛、细辛白芍、细辛附子配伍的表观药动学参数,从效应药动学的角度阐释细辛及其配伍在体内代谢过程的差异。结果附子、白芍与细辛相配... 目的观察细辛配伍对效应指标的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以镇痛的药理效应为指标,采用药理效应法研究细辛、细辛白芍、细辛附子配伍的表观药动学参数,从效应药动学的角度阐释细辛及其配伍在体内代谢过程的差异。结果附子、白芍与细辛相配后,显著加快细辛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速率,使其在血液和血流丰富的脏器如肝、脾等的分布比例增加。辛附组与辛芍组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细辛组。结论表明在单位时间内配伍组药物浓度水平高于细辛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 配伍 镇痛 效量药动学参数
下载PDF
影响细辛毒性诸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曹兰秀 邓中甲 《江西中医药》 2008年第4期64-65,共2页
《中国药典》明确记载细辛有小毒,规定其用量为1~3g,以指导临床用药。但其法定剂量并不完全为临证医者所遵循,大剂量使用细辛者比比皆是,鲜有毒性反应者,故对影响细辛毒性的有关因素进行探讨,如细辛的品种、药用部分、剂型、配伍等方面... 《中国药典》明确记载细辛有小毒,规定其用量为1~3g,以指导临床用药。但其法定剂量并不完全为临证医者所遵循,大剂量使用细辛者比比皆是,鲜有毒性反应者,故对影响细辛毒性的有关因素进行探讨,如细辛的品种、药用部分、剂型、配伍等方面,认为细辛毒性重受制于药材品种来源、药用部分、剂型选择及加热时间等因素,不可视限量为确保安全的唯一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 毒性 剂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温肾助阳、活血化瘀法治疗镜面舌2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兰秀 《陕西中医》 2013年第2期240-240,共1页
镜面舌也称猪腰舌,“舌上无苔,如去油猪腰,为亡液,名镜面舌。”即为舌苔全部退去,舌面光洁如镜,故名镜面舌,是异常舌象的一种,现代医学谓之光滑萎缩性舌炎。舌苔是由填充在丝状乳头间隙的脱落上皮及其角化物、唾液、细菌、食物... 镜面舌也称猪腰舌,“舌上无苔,如去油猪腰,为亡液,名镜面舌。”即为舌苔全部退去,舌面光洁如镜,故名镜面舌,是异常舌象的一种,现代医学谓之光滑萎缩性舌炎。舌苔是由填充在丝状乳头间隙的脱落上皮及其角化物、唾液、细菌、食物碎屑、渗出细胞组成,当上皮细胞大量变性坏死、萎缩脱落,舌乳头萎缩、粘膜变平,即形成镜面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面舌 活血化瘀法 温肾助阳 治疗 上皮细胞 萎缩性舌炎 现代医学 丝状乳头
下载PDF
细辛功效应用历史概况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兰秀 周永学 顿宝生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9-60,共2页
查阅历代的典籍,观察细辛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止痛、通窍的功效在临床运用过程中不断发展、逐步深入的轨迹。东汉开细辛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先河,魏晋南北朝时期偏用止痛之功,首开通窍之用,唐宋金元时期对细辛功效认识日益深入全面,... 查阅历代的典籍,观察细辛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止痛、通窍的功效在临床运用过程中不断发展、逐步深入的轨迹。东汉开细辛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先河,魏晋南北朝时期偏用止痛之功,首开通窍之用,唐宋金元时期对细辛功效认识日益深入全面,其止痛通窍之功应用广泛,且开始注重配伍以协同增效。明代对细辛止痛功用注重配伍以增强疗效。清代运用细辛伍以寒凉,相反相成辛散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 功效 历史概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