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学习方法在翼型拍动实验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进 周雷 曹博超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29,共10页
将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应用于水洞实验,实现了实验室内的自动闭环优化框架,并用该框架优化了雷诺数R_(e)=1.3×10^(4)下纯俯仰运动的NACA0012翼型模型的推进效率。现有的相关研究往往将运动模式限制为某种周期性函数,具有局限性。借助... 将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应用于水洞实验,实现了实验室内的自动闭环优化框架,并用该框架优化了雷诺数R_(e)=1.3×10^(4)下纯俯仰运动的NACA0012翼型模型的推进效率。现有的相关研究往往将运动模式限制为某种周期性函数,具有局限性。借助于强化学习方法,实现了在更广的非周期动作空间中的动作搜索。在实验中,模型自动地与水洞环境进行交互,最终学习到了高效推进的非周期运动策略。另外,通过修改奖励函数,实现了在给定推力阈值以上的效率优化。研究结果显示,强化学习模型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拍动动作的幅度和频率来实现推进效率的持续提升,并且最终通过强化学习方法获得的最优拍动动作均与正弦拍动动作接近,得到的最优推进效率基本位于同等幅度正弦动作效率的上边界。研究展示了强化学习方法用于复杂流动控制问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拍动翼型 实验流体力学 强化学习 机器学习 效率优化
下载PDF
电力系统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与管理探讨
2
作者 曹博超 董斌鹏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第7期10-12,共3页
10kV配电网是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环境的变化对电力的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引起10kV配电线路运行问题的各... 10kV配电网是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环境的变化对电力的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引起10kV配电线路运行问题的各类因素,提出一系列电力系统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维与管理的有效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10KV配电系统 运行维护 管理
下载PDF
川东高峰场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地震预测 被引量:7
3
作者 彭才 文其兵 +2 位作者 曹博超 张延充 蒲平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1,114,共5页
高峰场区块在上二叠世末期位于"开江—梁平"海槽东南消失过渡带,为缓坡沉积环境。长兴组地层厚度在各相带内变化较小,生物礁发育区地层厚度无明显增厚特征,导致该区生物礁预测难度增大。早期地震数据处理针对多个目的层进行,... 高峰场区块在上二叠世末期位于"开江—梁平"海槽东南消失过渡带,为缓坡沉积环境。长兴组地层厚度在各相带内变化较小,生物礁发育区地层厚度无明显增厚特征,导致该区生物礁预测难度增大。早期地震数据处理针对多个目的层进行,由处理引起的长兴组内部杂乱地震反射假象影响了生物礁预测精度,多口生物礁专探井失误。专门针对长兴组进行了保真保幅的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提高了长兴组内部成像效果;分析了该区生物礁地震相并总结了地震响应特征。模型正演分析表明,通过长兴组顶部振幅分析不能精细预测生物礁的边界。结合钻井分析和地震正演结果,针对生物礁杂乱反射特征不明显和长兴组顶部振幅分析的不足,采用分频解释技术,提高了生物礁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高峰场地区 生物礁 长兴组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大庆地区六种卷蛾的初次记述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改霞 崔玉欣 +2 位作者 李玉正 曹博超 吕青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12-13,111,共3页
[目的]记述大庆地区卷蛾类昆虫的种类,为大庆的蛾类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等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灯诱采集成虫,比较成虫外部形态与外生殖器解剖结构。[结果]已定鉴到种的卷蛾有6种。对6种卷蛾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记述,同时给出相应的外生殖... [目的]记述大庆地区卷蛾类昆虫的种类,为大庆的蛾类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等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灯诱采集成虫,比较成虫外部形态与外生殖器解剖结构。[结果]已定鉴到种的卷蛾有6种。对6种卷蛾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记述,同时给出相应的外生殖器图。[结论]由于大庆的自然植被单调,卷蛾类昆虫种类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地区 卷蛾 外生殖器
下载PDF
某型直升机防砂滤结冰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屈晓力 任泽斌 +2 位作者 张海洋 姜新生 曹博超 《直升机技术》 2019年第2期50-54,59,共6页
利用风洞试验的方法对某型直升机的防砂滤试件在低温环境下的结冰情况进行了研究。试验过程中,运行0. 3m×0. 2m结冰风洞制冷系统降低风洞内部气流温度,通过优选风洞喷雾系统的两相流喷嘴位置,合理设置喷嘴入口的水压与气压来满足... 利用风洞试验的方法对某型直升机的防砂滤试件在低温环境下的结冰情况进行了研究。试验过程中,运行0. 3m×0. 2m结冰风洞制冷系统降低风洞内部气流温度,通过优选风洞喷雾系统的两相流喷嘴位置,合理设置喷嘴入口的水压与气压来满足不同试验段风速下的液态水含量及水滴直径要求。结果表明,防砂滤试件在低风速下会发生结冰现象,使得试件进出口压力损失增大,影响试件性能,而在高风速环境中结冰情况则明显改善。另外,试验同时发现防砂滤试件的结冰起始于试件的中部偏下游的位置,而后再逐渐向上游蔓延。文中应用势流分析方法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防砂滤 结冰风洞试验
下载PDF
现代体属性分析技术在风化壳气藏勘探中的应用——以苏里格气田桃7区块马五_1~3段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韩翀 陈明江 +3 位作者 赵辉 曹博超 李金玺 尹晓贺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6年第3期445-451,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风化壳储层厚度薄,非均值性强,气水关系复杂,其储层发育受沉积、构造、成岩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勘探难度极大。以桃7区块马五_1~3段为例,结合风化壳储层发育特点及储层段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应用现代...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风化壳储层厚度薄,非均值性强,气水关系复杂,其储层发育受沉积、构造、成岩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勘探难度极大。以桃7区块马五_1~3段为例,结合风化壳储层发育特点及储层段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应用现代体属性分析技术对古岩溶风化壳储层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其中包括应用构造导向滤波技术提高原始地震资料信噪比,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体曲率和蚂蚁追踪技术综合预测微断裂;应用地层切片及体融合技术精细刻画古岩溶沟槽。预测结果表明,现代体属性分析技术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常规地震资料进行风化壳储层精细描述,减少预测多解性。多种技术方法通过实钻井验证,吻合度较高,为研究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体属性 岩溶风化壳 构造导向滤波 蚂蚁追踪 体曲率 体融合
下载PDF
基于本征正交分解技术的高效气动弹性耦合计算方法
7
作者 回庆龙 曹博超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3-748,共6页
将降阶非定常涡格法与结构动力学方程耦合,构造出一种高效的气动弹性计算模型。计算模型中通过引入伪时间步迭代实现了气动与结构计算的紧耦合。另外,通过本征正交分解方法实现了计算模型的降阶。作为方法验证,文中将该方法应用于进行... 将降阶非定常涡格法与结构动力学方程耦合,构造出一种高效的气动弹性计算模型。计算模型中通过引入伪时间步迭代实现了气动与结构计算的紧耦合。另外,通过本征正交分解方法实现了计算模型的降阶。作为方法验证,文中将该方法应用于进行沉浮振荡运动的柔性薄板的气动弹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仅通过前7个POD模态就可以对涡格法的全模型进行很好的近似,并且该方法在损失很小精度(约1%)的条件下可以实现计算速度的大幅提升(约10倍)。在本文中,降阶模型在POD分析的样本变化范围内和变化范围外都有很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弹性计算 降阶方法 非定常涡格法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格列吡嗪渗透泵型缓释片处方 被引量:5
8
作者 林秉谦 曹博超 +3 位作者 张晓明 张啸 程刚 邹梅娟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53-758,共6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优化格列吡嗪渗透泵型缓释片处方。方法分别以格列吡嗪缓释片16h释放量(Y,)和累积释放量一时间线性相关系数(Y,)为评价指标,考察包衣增重(X1)、助推层中HPMCK4M用量(X2)和包衣液中PEG4000用量(X3)3个因素...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优化格列吡嗪渗透泵型缓释片处方。方法分别以格列吡嗪缓释片16h释放量(Y,)和累积释放量一时间线性相关系数(Y,)为评价指标,考察包衣增重(X1)、助推层中HPMCK4M用量(X2)和包衣液中PEG4000用量(X3)3个因素对格列吡嗪渗透泵型缓释片释放的影响。用多元线性方程和二次多项式分别评价Y1和Y2与3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Y1、Y2对应的最佳数学模型和实验数据描绘效应面,得出最优处方范围,并进行验证。结果3个影响因素与Y1Y2之间存在定量关系。优选的最佳处方范围分别为:包衣增重X1(20.0~21.5)%、助推层中HPMCK4M用量X2(23.0~25.5)%、包衣液中PEG4000用量X3(5.2~5.5)%。选取优化范围内处方进行实验,其释放曲线与市售片拟合良好。结论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预测和优化格列吡嗪渗透泵型缓释片的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泵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格列吡嗪 缓释
原文传递
"双碳"背景下电驱压裂技术的应用实践
9
作者 肖磊 曹博超 +1 位作者 蔡激扬 潘登 《中国石油企业》 2023年第9期95-98,共4页
电驱压裂具有单机功率大、响应速度快、作业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川庆钻探)坚持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推动装备电驱化转型和电驱压裂规模化快速发展,积极参与设备技术攻关,开展工业性试验... 电驱压裂具有单机功率大、响应速度快、作业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川庆钻探)坚持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推动装备电驱化转型和电驱压裂规模化快速发展,积极参与设备技术攻关,开展工业性试验和可行性分析,针对电驱压裂所面临的电网建设不足、电力及气源供应限制等困难,提出优化、解决措施,在川渝、长庆地区实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压裂 绿色低碳 集约共享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基于直接数值模拟数据和神经网络的湍流封闭模型构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述之 战林浩 +2 位作者 曹博超 李宇晨 徐弘一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154,共14页
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Reynolds-averagedNavier-StokesRANS)是目前工程上高效数值模拟湍流的基本方法,但这一方法需要给出关于雷诺应力的湍流封闭模型。该文从环形方管流场的直接数值模拟(DirectNumerical Simulation,DNS)数据出... 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Reynolds-averagedNavier-StokesRANS)是目前工程上高效数值模拟湍流的基本方法,但这一方法需要给出关于雷诺应力的湍流封闭模型。该文从环形方管流场的直接数值模拟(DirectNumerical Simulation,DNS)数据出发,构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湍流封闭模型。文中利用环形方管流场DNS结果中的平均速度场及其梯度场作为流动特征输入量,与雷诺应力张量中各分量分别建立神经网络映射,从而构造出平均速度场及其梯度场与湍流雷诺应力的非参数化映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环形方管DNS数据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可有效地表达湍流时平均流场与雷诺应力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且能够准确地重构DNS所给出的雷诺应力,进而采用RANS基本方程捕捉到传统湍流模型中难以模拟的湍流驱动二次流现象,为新型湍流封闭模型的构建及其工程计算的实现提供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封闭模型 湍流驱动二次流 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直接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类-1湍流边界层时平均壁面垂向速度普适解析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一鸣 王铎 +1 位作者 曹博超 徐弘一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湍流边界层普适统计规律的探索一直是湍流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该文在前人成功获得零压梯度平板湍流边界层流向速度普适规律的基础上,对壁面切应力仅为流向坐标函数的类-1湍流边界层,采用时-空间平均摩擦速度为尺度,根据壁面律研究中... 湍流边界层普适统计规律的探索一直是湍流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该文在前人成功获得零压梯度平板湍流边界层流向速度普适规律的基础上,对壁面切应力仅为流向坐标函数的类-1湍流边界层,采用时-空间平均摩擦速度为尺度,根据壁面律研究中所获得的经验,设计构造了反映垂向速度边界层特征的指示函数(IndicatorFunction,IDF),进而完整获得了对湍流垂向时均速度边界层各个亚层的严格定量划分。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不依赖于雷诺数的三控制参数解析公式,对类-1湍流边界层壁面垂向速度进行预测。该文对其中的控制参数,如抑制长度和抑制强度特征量进行了物理剖析,验证了相关控制参数对边界层壁面垂向时均速度描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研究首次清晰地得到了类-1湍流边界层垂直壁面方向时均速度分量的各个亚层特征,清楚地界定了关于壁面垂向速度分量的内层、双对数线性层、尾迹过渡层和尾迹层的划分,并发现了与时均流向速度半对数层相对应的垂向速度双对数线性层,即ln(7)v(8)与ln(7) y(8)呈线性关系的区域。湍流壁面垂向速度边界层普适统计规律的发现及其解析描述,即分别基于时均局部和时-空间平均摩擦速度为尺度的壁面垂向速度解析表达,与之前流向速度边界层壁面律相结合,将形成表述平板湍流边界层不依赖于雷诺数的普适完整壁面解析规律,即平板完整解析律(Analytical Wall Law),为相关流体工程应用及测量技术提供了数学物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1湍流边界层 零压梯度半无限平板湍流 壁面律 平壁解析律 直接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