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layer phenomena in petawatt laser-driven acceleration of heavy ions
1
作者 苏琬晴 曹喜光 +2 位作者 马春旺 王玉廷 张国强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70-76,共7页
Laser-accelerated high-flux-intensity heavy-ion beams are important for new types of accelerators.A particle-in-cell program(Smilei) i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entire process of Station of Extreme Light(SEL) 100 PW l... Laser-accelerated high-flux-intensity heavy-ion beams are important for new types of accelerators.A particle-in-cell program(Smilei) i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entire process of Station of Extreme Light(SEL) 100 PW laser-accelerated heavy particles using different nanoscale short targets with a thickness of 100 nm Cr, Fe, Ag, Ta, Au, Pb, Th and U, as well as 200 nm thick Al and Ca. An obvious stratification is observed in the simulation. The layering phenomenon is a hybrid acceleration mechanism reflecting target normal sheath acceleration and radiation pressure acceleration, and this phenomenon is understood from the simulated energy spectrum,ionization and spatial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the stratific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high-quality heavy-ion beams could be expected for fusion reactions to synthesize superheavy nuclei. Two plasma clusters in the stratification are observed simultaneously, which suggest new techniques for plasma experiments as well as thinner metal targets in the precision machin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awatt laser-plasma interaction laser-driven heavy-ion accelerator for synthesizing superheavy nuclei PARTICLE-IN-CELL multi-layer phenomena target fabrication
下载PDF
电子直线加速器驱动的光中子源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宏伟 陈金根 +24 位作者 蔡翔舟 林作康 马余刚 张桂林 李琛 方德清 张松 张国强 曹喜光 钟晨 卢飞 曹云 胡瑞荣 金江 胡建辉 陈伟良 黄建平 王纳秀 韩建龙 康国国 杜龙 王玉廷 朱亮 常乐 周晨升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4-118,共5页
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新一代反应堆设计以及核废料处理等需要精确的中子核数据。光中子源联用飞行时间谱(Time of Flight,TOF)测量是最精确的中子能量测量技术,在热中子和共振中子能区的截面测量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钍基熔盐堆(Tho... 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新一代反应堆设计以及核废料处理等需要精确的中子核数据。光中子源联用飞行时间谱(Time of Flight,TOF)测量是最精确的中子能量测量技术,在热中子和共振中子能区的截面测量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钍基熔盐堆(Thorium Molten Salt Reactor,TMSR)项目中15 MeV电子加速器驱动的光中子源装置(TMSR Photo-Neutron Source Phase 1,TPNS1)是专为钍-铀循环核数据测量设计和建造的,它位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嘉定园区内。第一阶段采用15 MeV电子直线加速器(LINAC)驱动,第二阶段拟建造电子能量约100 MeV(TPNS2)驱动的光中子源。前者建成后可提供飞行路径5 m、通量约104 n·s-1·cm-2的连续能量中子束(白光中子)及约1 MeV低能伽马射线,它们分别用于测量中子反应截面和伽马辐照研究,这是国内首台用于核数据测量的白光中子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中子源 钍铀循环 核数据 飞行时间 中子探测器
原文传递
EJ301液体闪烁体探测器的波形甄别和能量刻度 被引量:15
3
作者 常乐 刘应都 +8 位作者 杜龙 王玉廷 曹喜光 张国强 王宏伟 马春旺 张松 钟晨 李琛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49,共6页
EJ301有机液体闪烁体探测器具有较好的时间特性、脉冲形状甄别能力和中子探测效率。使用CAEN公司的DT5720波形数字采样器和DPP-PSD(Digital Pulse Processing-Pulse Shape Discrimination)控制软件,可以通过软件设置实现长、短门和脉冲... EJ301有机液体闪烁体探测器具有较好的时间特性、脉冲形状甄别能力和中子探测效率。使用CAEN公司的DT5720波形数字采样器和DPP-PSD(Digital Pulse Processing-Pulse Shape Discrimination)控制软件,可以通过软件设置实现长、短门和脉冲形状甄别。利用241Am源(0.059 5 MeV)、137Cs-60Co(0.662 MeV、1.171 MeV、1.333 MeV)源和40K源(1.461 MeV)等的康普顿峰,对EJ301探测器进行了电子等效能量刻度、脉冲形状甄别分析、FOM(Figure of Merit)值计算等。研究表明,DT5720波形数字采样器和DPP-PSD控制软件功能完善、简单易用;EJ301探测器中子测量效率高,具有较强的中子/伽马脉冲形状甄别能力,适合快中子的能谱和飞行时间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体探测器 康普顿散射 伽马源 能量刻度
原文传递
~6LiI/^(nat)LiI闪烁体探测器效率的模拟计算及实验测量 被引量:6
4
作者 杜龙 常乐 +6 位作者 王玉廷 张松 曹喜光 王宏伟 张国强 钟晨 李琛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3,共5页
碘化锂晶体闪烁体具有中子测量效率高、探测器尺寸小等优点,它是目前相当成熟和用途广泛的探测器,在中子测量及环境监测等各方面均有广泛应用,它由闪烁体、光导、光电倍增管、高压四部分组成。本工作利用Monte Carlo程序研究了6LiI/nat... 碘化锂晶体闪烁体具有中子测量效率高、探测器尺寸小等优点,它是目前相当成熟和用途广泛的探测器,在中子测量及环境监测等各方面均有广泛应用,它由闪烁体、光导、光电倍增管、高压四部分组成。本工作利用Monte Carlo程序研究了6LiI/natLiI闪烁体探测器尺寸与探测效率的关系,并通过GEANT4及MCNP程序模拟计算了高富集度的6LiI晶体和天然LiI晶体及纯7LiI晶体的探测效率。从理论模拟结果可以看出10 mm厚度的两种探测器对热中子探测效率都很高,6LiI达到98%,而natLiI也能达到65%。利用反应堆热中子刻度了6LiI/natLiI闪烁体探测器的热中子探测效率,考虑了铅砖及高密度聚乙烯的散射,以及环境中子的贡献后,实际测量6LiI探测器探测效率在90%左右,natLiI探测器探测效率在7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洛 闪烁体探测器 热中子堆 效率
原文传递
EJ339A俘获门控中子探测器双脉冲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常乐 刘龙祥 +4 位作者 王宏伟 马春旺 曹喜光 张国强 刘应都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61,共6页
实验研究了俘获门控中子探测器EJ339A的双脉冲波形特性,利用波形采样器进行波形记录,分析双脉冲时间差和PSD(Pulse Shape Discrimination)脉冲形状甄别和脉冲幅度谱。实验测量了EJ339A探测器中子俘获时间约为0.44μs,同经验公式计算结... 实验研究了俘获门控中子探测器EJ339A的双脉冲波形特性,利用波形采样器进行波形记录,分析双脉冲时间差和PSD(Pulse Shape Discrimination)脉冲形状甄别和脉冲幅度谱。实验测量了EJ339A探测器中子俘获时间约为0.44μs,同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一致。数据分析表明,EJ339A俘获门控中子探测器对中子及伽玛射线的PSD甄别能力要弱于EJ301常规液闪探测器;通过分析PSD谱开窗后的中子和伽玛能谱,发现EJ339A能够分析n-p反冲脉冲和中子俘获脉冲的关联特性及入射中子能量信息,EJ339A探测器的中子探测效率和双脉冲测量效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俘获门控 闪烁体探测器 EJ339A 中子
原文传递
TeO_2晶体材料的纯度和低本底γ测量
6
作者 王宏伟 田文栋 +12 位作者 李玉兰 张国强 周培 武红利 孙晓艳 马余刚 蔡翔舟 方德清 郭威 陈金根 曹喜光 傅瑶 石钰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0-172,共3页
CUORE是测量中微子质量和性质的实验装置,本文介绍我们在其探测单元生长过程中,控制其放射性污染的测量方法和技术,为控制污染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包括本底的γ射线测量,原料所含的微量元素的纯度测量,γ射线的检测,以及为γ射线检... CUORE是测量中微子质量和性质的实验装置,本文介绍我们在其探测单元生长过程中,控制其放射性污染的测量方法和技术,为控制污染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包括本底的γ射线测量,原料所含的微量元素的纯度测量,γ射线的检测,以及为γ射线检测所进行的探测器的探测效率的实验和模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微子质量 无中微子双β衰变 等离子体质谱仪 γ射线测量 探测效率
下载PDF
1 A GeV下Au+Au反应中的径向流的Blast-wave方法分析
7
作者 吕明 马余刚 +8 位作者 张国强 陈金辉 方德清 曹喜光 周铖龙 何万冰 代智涛 刘应都 王婷婷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7-93,共7页
径向流是重离子碰撞中研究高温高密核物质性质极为重要的实验可观测量。本文在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Isospin dependent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IQMD)模型框架下,用爆炸波模型提取1 A GeV的Au+Au反应体系中的径向流和热力学... 径向流是重离子碰撞中研究高温高密核物质性质极为重要的实验可观测量。本文在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Isospin dependent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IQMD)模型框架下,用爆炸波模型提取1 A GeV的Au+Au反应体系中的径向流和热力学冻结温度,发现径向流的大小由中心碰撞到周边碰撞逐渐减小,与FOPI(4πCollaboration)实验结果及其他模拟结果一致。同时详细分析了径向流参数α对拟合结果的影响,得出此能量下α合理取值范围应在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碰撞 中心度 径向流 热力学冻结温度 径向流参数
原文传递
利用同质异位素产额比方法研究重离子核反应中等质量余核的化学势
8
作者 王闪闪 马春旺 +7 位作者 曹喜光 张艳丽 乔春源 魏慧玲 赵艺龙 张会平 余悦超 白晓曼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4-77,共4页
在巨正则模型下,利用两相似反应系统的同质异位素产额比之差(Isobaric yield ratio difference,IBD),研究中等质量余核化学势与反应系统的关联。结果表明,两相似反应系统的Δμ/T之差Δμ21/T对两反应系统双中质比(N/Z)21很敏感,说明Δ... 在巨正则模型下,利用两相似反应系统的同质异位素产额比之差(Isobaric yield ratio difference,IBD),研究中等质量余核化学势与反应系统的关联。结果表明,两相似反应系统的Δμ/T之差Δμ21/T对两反应系统双中质比(N/Z)21很敏感,说明Δμ/T对反应系统具有依赖性。同时发现,当(N/Z)21=1.17时,两反应系统不同余核的Δμ21/T趋于一个常数,说明在这两个系统中,利用IBD和同位旋标度方法获得的对称能信息更合理,且符合得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质异位素产额比 化学势 巨正则模型
原文传递
EQMD模型在轻核奇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何万兵 曹喜光 +9 位作者 马余刚 方德清 王宏伟 张国强 周铖龙 王闪闪 吕明 代智涛 刘应都 蔡翔舟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2-58,共7页
应用一种扩展的分子动力学模型(Extension of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EQMD)研究了轻核的晕结构和团簇结构。对于晕结构,详细讨论了晕结构核在EQMD模型框架下的初始化,给出了14Be、17B、19C和22C的晕核结构性质和物质密度分布,讨论... 应用一种扩展的分子动力学模型(Extension of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EQMD)研究了轻核的晕结构和团簇结构。对于晕结构,详细讨论了晕结构核在EQMD模型框架下的初始化,给出了14Be、17B、19C和22C的晕核结构性质和物质密度分布,讨论了价中子波包宽度、核芯核子的波包宽度以及核芯的形态对于晕结构存在的重要性。对于团簇结构,给出了EQMD模型框架下对于轻的4n核的α团簇态的描述结果,讨论了不同团簇态的稳定性、结合能以及不同核子的波包宽度,指出了团簇态在自由演化过程中的α之间能量流动性质。并讨论了4-α正四面体结构作为16O基态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结构 晕结构 团簇结构 分子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151)Eu中子俘获截面中^(152)Eu同质异能态贡献的模型检验和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韩 马余刚 +7 位作者 王宏伟 曹喜光 安振东 范功涛 刘龙祥 浮海娟 张岳 胡新荣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9-54,共6页
^(151)Eu中子俘获截面在反应堆物理以及核天体物理慢中子俘获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152)Eu两个同质异能态(m1, 0-; m2, 8-)的贡献,使得生成^(152)Eu基态和同质异能态的中子俘获截面的测量和区分难度增大。利用核反应理论模型程序... ^(151)Eu中子俘获截面在反应堆物理以及核天体物理慢中子俘获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152)Eu两个同质异能态(m1, 0-; m2, 8-)的贡献,使得生成^(152)Eu基态和同质异能态的中子俘获截面的测量和区分难度增大。利用核反应理论模型程序—TALYS-1.8,计算了中子能量在0.01~20 MeV区间的^(151)Eu(n,γ)^(152)Eu基态和同质异能态的中子俘获反应截面,并与EXFOR截面数据库中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检验了现有^(151)Eu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分析表明:由于^(152)Eu基态和第一同质异能态都存在121.8 keV能级的退激,使得它们的截面测量存在较大误差,而基态和第二同质异能态的截面理论值基本与实验值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LYS 1.8 ^151Eu(n γ)^152Eu反应 反应截面
原文传递
4H-SiC探测器对强激光等离子体下反应产物的测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浮海娟 王林军 +7 位作者 王宏伟 曹喜光 刘龙祥 范功涛 马余刚 薛韩 张岳 胡新荣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4-59,共6页
研制了一款采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板封装、直接信号波形采样引出、用于激光等离子体飞行时间测量的4H-SiC探测器,探测器灵敏面积5 mm×5 mm,灵敏层厚度80μm,全耗尽电压为350~600 V。利用标准α源和强激光反应产物对4H-Si... 研制了一款采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板封装、直接信号波形采样引出、用于激光等离子体飞行时间测量的4H-SiC探测器,探测器灵敏面积5 mm×5 mm,灵敏层厚度80μm,全耗尽电压为350~600 V。利用标准α源和强激光反应产物对4H-SiC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标准α源(^(228)Th,^(226)Ra)的能量刻度表明,4H-SiC探测器具有良好的能量线性响应,能量分辨率达到1.19%@7 666.75 keV,具有2~3 ns的快时间响应和飞行时间离子甄别的功能,是用于强激光等离子体反应产物的离子诊断和能量测量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SiC探测器 波形采样器 能量分辨 飞行时间
原文传递
用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研究中能重离子碰撞中的核物质约化粘滞系数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铖龙 马余刚 +2 位作者 方德清 张国强 曹喜光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8-86,共9页
剪切粘滞系数(η)和熵密度(s)的比值,简称约化粘滞系数(η/s),是刻画物质的一个基本输运系数,对研究核物质的液气相变及状态方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同位旋依赖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Isospin dependent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I... 剪切粘滞系数(η)和熵密度(s)的比值,简称约化粘滞系数(η/s),是刻画物质的一个基本输运系数,对研究核物质的液气相变及状态方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同位旋依赖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Isospin dependent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IQMD)的基础上,用有限温度Thomas-Fermi理论提取中能重离子碰撞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在此基础上分别用Green-Kubo方法及Danielewicz参数化公式来提取粘滞系数,进而得到约化粘滞系数。研究发现,随着温度或碰撞能量的增加约化粘滞系数会出现一个极小值,这与中能重离子碰撞过程中的液气相变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能重离子碰撞 液气相变 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 约化粘滞系数
原文传递
脉冲高度权重技术测量197Au中子俘获截面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鑫祥 刘龙祥 +22 位作者 蒋伟 任杰 王宏伟 范功涛 曹喜光 胡新荣 张岳 王俊文 郝子锐 姜炳 王小鹤 胡继峰 王金成 王德鑫 张苏雅拉吐 刘应都 麻旭 马春旺 王玉廷 安振东 何健军 苏俊 张立勇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6-94,共9页
脉冲高度权重技术是利用C6D6探测器测量中子俘获截面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在中国散裂中子源(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的反角白光中子源(Back-n)靶站上,通过测量金靶(197Au)的中子俘获截面,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首先利用... 脉冲高度权重技术是利用C6D6探测器测量中子俘获截面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在中国散裂中子源(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的反角白光中子源(Back-n)靶站上,通过测量金靶(197Au)的中子俘获截面,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首先利用Geant4蒙特卡罗程序模拟给出了不同靶条件下的探测器效率,脉冲高度权重函数等基本项,使得加权后的探测器效率与γ能量成正比。然后通过实验测量了197Au中子俘获截面。结果表明:测量获得的中子俘获截面数据和ENDF/B-VⅢ.0评价数据相符合,同时发现随着实验靶尺寸的不同和质子束功率的增加,会使得实验本底的扣除误差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俘获截面 白光中子源 脉冲高度权重技术
原文传递
Measurements of the ^(107)Ag neutron capture cross sections with pulse height weighting technique at the CSNS Back-n facility 被引量:3
14
作者 Xin-Xiang Li Long-Xiang Liu +28 位作者 Wei Jiang Jie Ren Hong-Wei Wang Gong-Tao Fan Jian-Jun He Xi-Guang Cao Long-Long Song Yue Zhang Xin-Rong Hu Zi-Rui Hao Pan Kuang Bing Jiang Xiao-He Wang Ji-Feng Hu Jin-Cheng Wang De-Xin Wang Su-Yalatu Zhang Ying-Du Liu Xu Ma Chun-Wang Ma Yu-Ting Wang Zhen-Dong An Jun Su Li-Yong Zhang Yu-Xuan Yang Wen-Bo Liu Wan-Qing Su Sheng Jin Kai-Jie Chen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09-116,共8页
Silver indium cadmium(Ag–In–Cd) control rod is widely used in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s,and it is continuously consumed in a high neutron flux environment. The mass ratio of ^(107)Ag in the Ag... Silver indium cadmium(Ag–In–Cd) control rod is widely used in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s,and it is continuously consumed in a high neutron flux environment. The mass ratio of ^(107)Ag in the Ag–In–Cd control rod is 41.44%. To accurately calculate the consumption value of the control rod, a reliable neutron reaction cross section of the ^(107)Ag is required. Meanwhile,^(107)Ag is also an important weak r nucleus. Thus, the cross sections for neutron induced interactions with ^(107)Ag are very important both in nuclear energy and nuclear astrophysics. The(n, γ) cross section of ^(107)Ag has been measured in the energy range of 1–60 eV using a back streaming white neutron beam line at 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 The resonance parameters are extracted by an R-matrix code. All the cross section of ^(107)Ag and resonance parameters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as datasets. The datasets are openly available at http://www.doi.org/10.11922/sciencedb.j00113.00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tron capture cross section pulse height weighting technique(PHWT) ^(107)Ag(n γ)^(108)Ag the 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Back-n facility
原文传递
New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of^(nat)Se(n,γ)cross section between 1 eV to 1 keV at the CSNS Back-n facility 被引量:2
15
作者 Xin-Rong Hu Long-Xiang Liu +24 位作者 Wei Jiang Jie Ren Gong-Tao Fan Hong-Wei Wang Xi-Guang Cao Long-Long Song Ying-Du Liu Yue Zhang Xin-Xiang Li Zi-Rui Hao Pan Kuang Xiao-He Wang Ji-Feng Hu Bing Jiang De-Xin Wang Suyalatu Zhang Zhen-Dong An Yu-Ting Wang Chun-Wang Ma Jian-Jun He Jun Su Li-Yong Zhang Yu-Xuan Yang Sheng Jin Kai-Jie Chen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117-124,共8页
The^(74)Se is one of 35 p-nuclei,and^(82)Se is a r-process only nucleus,and their(n,γ)cross sections are vital input parameters for nuclear astrophysics reaction network calculations.The neutron capture cross section... The^(74)Se is one of 35 p-nuclei,and^(82)Se is a r-process only nucleus,and their(n,γ)cross sections are vital input parameters for nuclear astrophysics reaction network calculations.The neutron capture cross section in the resonance range of isotopes and even natural selenium samples has not been measured.Promptγ-rays originating from neutron-induced capture events were detected by four C_(6)D_(6) liquid scintillator detectors at the Back-n facility of 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The pulse height weighting technique(PHWT)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in the 1 e V to 100 ke V region.The deduced neutron capture cross section was compared with ENDF/B-VIII.0,JEFF-3.2,and JENDL-4.0,and some differences were found.Resonance parameters were extracted by the R-matrix code SAMMY in the 1 e V-1 ke V region.All the cross sections ofnatSe and resonance parameters are given in the datasets.The datasets are openly available at http://www.doi.org/10.11922/sciencedb.j00113.00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Se(n γ)cross section CSNS Back-n facility C_6D_6 detectors resolved resonance region Rmatrix
原文传递
An investigation on neutron induced reactions on stable CNO isotopes
16
作者 马春旺 吕翠娟 +1 位作者 魏慧玲 曹喜光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0-56,共7页
The neutron induced reactions on stable Carbon,Nitrogen,and Oxygen isotopes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Talysl.4 toolkit with the default parameters.The neutron incident energy covers a range from 0.20 MeV to85.00 M... The neutron induced reactions on stable Carbon,Nitrogen,and Oxygen isotopes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Talysl.4 toolkit with the default parameters.The neutron incident energy covers a range from 0.20 MeV to85.00 MeV.For^(l2)C and^(14)N,the Talysl.4 results agree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while the parameters should be adjusted for^(l6)O.Some E?windows are found by comparing the main channels of n+C/N/O reactions,which induce element change.In these E_n windows,a specific element is activated to a different one while leaving the other element atoms unchanged.The results will facilitate the research of doping effects in organic materials by using neutron activation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诱发反应 中子诱发 中子活化技术 氧同位素 入射能量 实验数据 诱发因素
下载PDF
Study on Fragments Emission in the^(64)Ni+^(64)Ni Reaction at 40 AMeV
17
作者 杨昆 曹喜光 +14 位作者 石福栋 刘星泉 张苏雅拉吐 黄美容 王建松 陈志强 R. WADA S. KOWALSKI T. KEUTGEN K. HAGEL A. BONASERA J. B. NATOWITZ T. MATERNA L. QIN P. K. SAHU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86-389,共4页
The multiplicity of fragments in Fermi energy heavy-ion collisions was experimen- tally extracte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 using the antisymmetrized molecular dynamics (AMD) model which accounts for... The multiplicity of fragments in Fermi energy heavy-ion collisions was experimen- tally extracte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 using the antisymmetrized molecular dynamics (AMD) model which accounts for the primary fragments only, the results calculated using the AMD together with a statistical decay code GEMINI to account for the deexcitation of excited primary fragments are in better agreement with those extracted from the experiment. This observ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experimental multiplicity distribution may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primary frag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GMENTS MULTIPLICITY secondary decay
下载PDF
β衰变实验中电子对γ全吸收谱的影响
18
作者 华雷明 卢飞 +7 位作者 苏俊 谌阳平 金仕纶 杨国春 李志宏 郭冰 刘龙祥 曹喜光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7-472,共6页
β-奥斯陆方法为研究高激发态下的放射性核素性质以及探究从铁到铀的元素核合成过程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本工作提出了一种新型数据处理技术,旨在消除β衰变电子对β-奥斯陆实验中的子核γ退激衰变探测的影响,从而准确地展开观测... β-奥斯陆方法为研究高激发态下的放射性核素性质以及探究从铁到铀的元素核合成过程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本工作提出了一种新型数据处理技术,旨在消除β衰变电子对β-奥斯陆实验中的子核γ退激衰变探测的影响,从而准确地展开观测到的γ射线光谱。通过运用γ射线与衰变电子的综合探测器响应函数矩阵,将列主元消去法与逐步迭代反解法相结合,确定真实的入射γ光谱。通过模拟和反演计算,证实了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GO探测器 β-奥斯陆方法 Geant4模拟 响应函数 列主元消去法
原文传递
中子诱发d产物的微分反应截面的测量
19
作者 刘龙祥 孙康 +20 位作者 易晗 卢飞 王宏伟 范功涛 曹喜光 张岳 张苏雅拉吐 王德鑫 李鑫祥 杨宇萱 匡攀 胡新荣 郝子锐 金晟 陈开杰 蒋伟 樊瑞睿 李强 陈永浩 谭志新 李样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1-378,共8页
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源,测量了12个中子能量点^(12)C(n,d)_x的角微分反应截面。利用轻带电粒子探测器阵列(LPDA)ΔE-E望远镜系统,测量了在实验室坐标系下从24.5°到155.5°^(12)C(n,d)x的角微分反应截面。实验结果能... 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源,测量了12个中子能量点^(12)C(n,d)_x的角微分反应截面。利用轻带电粒子探测器阵列(LPDA)ΔE-E望远镜系统,测量了在实验室坐标系下从24.5°到155.5°^(12)C(n,d)x的角微分反应截面。实验结果能够很好地符合以前的实验结果。由于缺少实验数据,这项工作为相关数据库的评价及数据库研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n d)x反应 角微分反应截面 CSNS反角白光中子源 轻带电粒子探测器阵列
原文传递
轻核α团簇结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喜光 马余刚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557-1564,共8页
α团簇在轻α共轭核基态及激发态中广泛存在,轻核的α团簇结构不仅对核天体物理中核合成过程和元素丰度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且这些态的精确数据还成为检验各种新型多体理论和核力的天然实验室.本文简要总结了描述α团簇的不同理论方法,尤... α团簇在轻α共轭核基态及激发态中广泛存在,轻核的α团簇结构不仅对核天体物理中核合成过程和元素丰度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且这些态的精确数据还成为检验各种新型多体理论和核力的天然实验室.本文简要总结了描述α团簇的不同理论方法,尤其比较了这些不同方法对12C Hoyle态的最新研究结果,各种理论都支持Hoyle态是一个具有较大尺寸的团簇结构,但对α团簇在Hoyle态中的存在形式——比如α凝聚,α气体或是α晶体结构,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进一步从实验角度介绍了α团簇衰变的高精度符合测量及转动态的集体激发.对α团簇结构尤其12C Hoyle态及16O类Hoyle态中α存在形式的确认需要深入理解这些团簇态的集体激发行为,任何实质性进展不仅高度依赖高精度实验数据,而且需要新的多体理论解释,而这其中需要合理考虑核子-核子、团簇-团簇关联及连续谱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团簇 α共轭核 Hoyle 核合成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