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赋权、社会形塑、自我体认:乡村医生身份建构三维考察
1
作者 梁发祥 曹娟玲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5-69,共5页
乡村医生是在村级卫生室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基层卫生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乡村医生具有医生、农民、半农半医等多元身份,其中医生身份面临着国家定位模糊、社会公众质疑以及个体自我怀疑的困境。破解乡村医生身份困境,建构... 乡村医生是在村级卫生室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基层卫生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乡村医生具有医生、农民、半农半医等多元身份,其中医生身份面临着国家定位模糊、社会公众质疑以及个体自我怀疑的困境。破解乡村医生身份困境,建构乡村医生的医生身份,需要国家、社会和乡村医生自身共同发挥作用。国家需要通过制订确立乡村医生身份的法律制度规范、逐步将乡村医生纳入事业编制等手段,以国家赋权形式对其身份予以确认;新闻媒体、文艺工作者、社科理论研究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社会组织和个人应该发挥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合力形塑乡村医生的医生身份;乡村医生要发挥自我体认这一内生动力,积极主动地开展医生身份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生 身份建构 国家赋权 社会形塑 自我体认
下载PDF
乡村医生职业角色冲突及调适
2
作者 曹娟玲 刘文华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5期110-114,共5页
乡村医生处在我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扮演着基本医疗服务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者、农业生产者等职业角色.乡村医生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又处于多种角色集之中,存在着职业角色间冲突和职业角色外冲突现象.乡村医生职业角色冲... 乡村医生处在我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扮演着基本医疗服务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者、农业生产者等职业角色.乡村医生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又处于多种角色集之中,存在着职业角色间冲突和职业角色外冲突现象.乡村医生职业角色冲突的产生,既有乡村医生管理规范变迁和多元角色期望等外部原因,也有自身业务素养和角色素养欠缺等内部原因.调适乡村医生职业角色冲突,需要采取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相结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生 职业角色 角色冲突 角色调适
下载PDF
乡村医生身份认同困境及路径建构
3
作者 梁发祥 曹娟玲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2期99-103,共5页
乡村医生是在我国村级卫生室(站、所)承担农村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的基层卫生人员,属于不具有事业单位编制身份的特殊社会群体.基于乡村医生户籍和职业的不同,对于乡村医生形成医生、农民和半农半医的多元身份认知.由于身份认知的... 乡村医生是在我国村级卫生室(站、所)承担农村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的基层卫生人员,属于不具有事业单位编制身份的特殊社会群体.基于乡村医生户籍和职业的不同,对于乡村医生形成医生、农民和半农半医的多元身份认知.由于身份认知的多元化,导致乡村医生身份认同出现困境,主要表现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乡村医生的身份认定不明;社会对乡村医生身份的认定存在质疑;乡村医生对自身的医生身份存在怀疑.要破解乡村医生身份认同困境,建构乡村医生的医生身份认同,国家对乡村医生身份的制度认同是根本保障,社会对乡村医生的全力形塑是重要支撑,乡村医生自我体悟是内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生 认同困境 路径建构
下载PDF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民环境教育的失衡及矫正——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农民环境教育思考之二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娟玲 梁发祥 +2 位作者 罗荣娥 曹瑞林 罗卫国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81-83,共3页
安定区(原定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调查反映出该区农民环境教育措施与"水保立区"的宏观战略失衡、农民环境教育与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失衡、农民环境教育与市民环境教育失衡。应通过如下措施予... 安定区(原定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调查反映出该区农民环境教育措施与"水保立区"的宏观战略失衡、农民环境教育与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失衡、农民环境教育与市民环境教育失衡。应通过如下措施予以矫正:制订农民环境教育计划,实现政策措施与"水保立区"战略的对接;坚持农村视角,保证农民环境教育内容的适应性;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农民环境教育的实效性;整合现有资源,打造立体化的农民环境教育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 农民环境教育 失衡 矫正
下载PDF
利用“反哺”形式开展农民环境教育的探索 被引量:8
5
作者 曹娟玲 梁发祥 《现代农业》 2008年第11期90-91,共2页
目前,在城市环境问题得以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着农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要开展农民环境教育,提高农民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在"后喻文化"的宏观背景下,通过... 目前,在城市环境问题得以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着农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要开展农民环境教育,提高农民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在"后喻文化"的宏观背景下,通过在校中小学生利用"文化反哺"形式开展农民环境教育成为一种可能。同时,正在开展的基础教育改革诸多措施又为这一形式的推广提供了现实的支撑。因此,通过邀请家长与学生一道参与环保专题活动、利用家庭作业形式让学生把环境知识传播给家长、让学生带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绿色生活"习惯等"小手拉大手"活动措施,开展农民环境知识和意识的"反哺"教育不失为可行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喻文化 文化反哺 农民环境教育
下载PDF
定西市安定区农业用水存在的矛盾及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娟玲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60,共3页
分析了安定区在农业生产用水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水资源严重短缺与农业用水较大浪费并存、农民极度节约生活用水与大量浪费生产用水并存、山区农民积极创造条件开辟水浇地与大量原有水川地失灌弃耕并存、水利工程低于成本供水与农民用水负... 分析了安定区在农业生产用水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水资源严重短缺与农业用水较大浪费并存、农民极度节约生活用水与大量浪费生产用水并存、山区农民积极创造条件开辟水浇地与大量原有水川地失灌弃耕并存、水利工程低于成本供水与农民用水负担过重同时并存等现象。提出了要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培养农民科学的灌溉知识及农业节水意识;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推进节水设施的建设;完善节水灌溉管理政策和机制,为节水措施落实提供软环境;健全农业用水价格形成机制及水费征收方式,发挥水价对节水的调节作用等相应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 节水灌溉 水价
下载PDF
“121”集雨节灌工程和引洮工程:陇中地区水资源的时空调配措施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娟玲 《甘肃高师学报》 2018年第2期122-125,共4页
陇中(甘肃中部)地区降雨稀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干旱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并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解决面临的干旱缺水及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问题,历经陇中地区民众长期探索和政府不懈努力,实施了"121"集雨节... 陇中(甘肃中部)地区降雨稀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干旱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并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解决面临的干旱缺水及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问题,历经陇中地区民众长期探索和政府不懈努力,实施了"121"集雨节灌工程和引洮工程两项水资源时空调配措施.当前最为关键的是将两大措施紧密结合,通过引洮工程彻底解决陇中地区民众的生活饮水问题,继续发挥"121"集雨节灌工程在山区庭院经济中的浇灌功能,最大限度发挥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实现源足流畅效高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中地区 水资源 “121”集雨节灌工程 引洮工程 时空调配措施
下载PDF
陇中砂田的起源及其效益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曹娟玲 《甘肃高师学报》 2013年第4期122-125,共4页
砂田是一种源于陇中地区的抗旱保墒耕作措施,是当地农民基于生态环境结构性缺陷而创设的补救性适应措施。砂田具有保墒增湿、抑盐压碱、增温防寒、防止土壤侵蚀等生态价值,砂田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陇中 砂田 起源 生态价值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意识的渗透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娟玲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5年第4期72-73,共2页
人类正在遭受环境问题的威胁与危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而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人,他们的环境意识对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道德意识、环境法律意识、环境审美意识、环... 人类正在遭受环境问题的威胁与危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而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人,他们的环境意识对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道德意识、环境法律意识、环境审美意识、环境价值意识、环境忧患意识、环境责任意识、环境参与意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环境意识 中学 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
下载PDF
农民环境教育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娟玲 《甘肃农业》 2006年第5期76-77,共2页
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村环境现状、农民环境意识、农民环境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农民环境教育中面临的门槛因素、渠道因素、时间因素、成本因素、场所因素、认识因素等障碍因素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提高农民环境教育重要性认识、编写适合农... 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村环境现状、农民环境意识、农民环境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农民环境教育中面临的门槛因素、渠道因素、时间因素、成本因素、场所因素、认识因素等障碍因素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提高农民环境教育重要性认识、编写适合农民阅读的宣传教育材料、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阵地作用、构建一支合理的队伍等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环境教育 障碍因素 对策措施
下载PDF
文化:助推马铃薯产业的软实力——甘肃省定西市打造“薯都”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娟玲 《河南农业》 2015年第19期61-62,共2页
联合国把马铃薯排在小麦、水稻、玉米之后,列为人类四大口粮之一,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甘肃省定西市将马铃薯确定为区域支柱产业并提出打造... 联合国把马铃薯排在小麦、水稻、玉米之后,列为人类四大口粮之一,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甘肃省定西市将马铃薯确定为区域支柱产业并提出打造中国。薯都”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产业 定西市 甘肃省 农业现代化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 助推 文化 改革创新
下载PDF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途径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娟玲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43-45,共3页
地理乡村课程资源是广泛存在于乡村社会中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所有教育资源的总和。由于认识等方面的原因,乡村社会丰富的课程资源没有被充分重视并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导致大量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高中地理... 地理乡村课程资源是广泛存在于乡村社会中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所有教育资源的总和。由于认识等方面的原因,乡村社会丰富的课程资源没有被充分重视并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导致大量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开展乡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途径探索,把宝贵的乡村课程资源应用于地理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乡村课程资源 课堂渗透 实践活动 自主探究
下载PDF
陇中地区传统保墒镇压法“躟谷”及其启示
13
作者 曹娟玲 石小俭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52-55,共4页
谷子在陇中地区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生长特性与陇中地区气候特点相吻合,是谷子在陇中地区很早栽培并能够长期扎根的原因。在谷子的种植实践中,陇中民众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躟谷就是一种古老的镇压保墒措施,目前正面临失... 谷子在陇中地区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生长特性与陇中地区气候特点相吻合,是谷子在陇中地区很早栽培并能够长期扎根的原因。在谷子的种植实践中,陇中民众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躟谷就是一种古老的镇压保墒措施,目前正面临失传。谷子种植是陇中地区精耕细作的典范,农业发展要把传统耕作措施与现代科技成果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中地区 躟谷 自然条件 启示
下载PDF
由陇中民俗“放鹞子”谈天敌关系的利用
14
作者 曹娟玲 梁发祥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7-19,共3页
陇中民众利用鹞子和麻雀之间的天敌关系,人工驯化鹞子用来驱赶和捕捉麻雀,保护糜谷等秋季庄稼免受麻雀糟蹋,这种生产民俗在当地称为"放鹞子"。20世纪80年代前,"放鹞子"这种生产民俗陇中农村普遍存在。由于农村实行... 陇中民众利用鹞子和麻雀之间的天敌关系,人工驯化鹞子用来驱赶和捕捉麻雀,保护糜谷等秋季庄稼免受麻雀糟蹋,这种生产民俗在当地称为"放鹞子"。20世纪80年代前,"放鹞子"这种生产民俗陇中农村普遍存在。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工农业迅速发展,"放鹞子"这种生产民俗在陇中逐渐消失,但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将动物食物链中天敌关系合理运用于生产实际仍具有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中 放鹞子 天敌关系 生态保护
下载PDF
陇中地区传统保墒镇压法“躟谷”及其思考
15
作者 曹娟玲 石小俭 《耕作与栽培》 2014年第3期39-41,共3页
谷子在陇中地区具有悠久栽培历史,其生育特性与陇中地区降雨特点相吻合,是谷子在陇中地区很早栽培并能够长期扎根的原因。在谷子的种植实践中,陇中民众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躟谷就是一种古老的镇压保墒措施,目前正面临着失... 谷子在陇中地区具有悠久栽培历史,其生育特性与陇中地区降雨特点相吻合,是谷子在陇中地区很早栽培并能够长期扎根的原因。在谷子的种植实践中,陇中民众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躟谷就是一种古老的镇压保墒措施,目前正面临着失传。由此可以得出谷子种植是陇中地区精耕细作的典范、农业发展需要把传统耕作措施与现代科技成果有机结合起来、需要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中地区 躟谷 启示
下载PDF
“一锅煮”:陇中地区残酷的割蜜方法——兼谈人类“用物”的伦理选择
16
作者 曹娟玲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30-36,125,共7页
在陇中地区,养蜂具有悠久的历史,蜂蜜和蜂蜡等蜂产品是当地有名的特产。长期以来,陇中养蜂人采用残忍的"一锅煮"方式割取蜂蜜,求食求物的需要与杀生的罪孽感出现冲突,养蜂人便用蜂蜡制作蜡烛敬神祭祖来进行自我心理安慰。&qu... 在陇中地区,养蜂具有悠久的历史,蜂蜜和蜂蜡等蜂产品是当地有名的特产。长期以来,陇中养蜂人采用残忍的"一锅煮"方式割取蜂蜜,求食求物的需要与杀生的罪孽感出现冲突,养蜂人便用蜂蜡制作蜡烛敬神祭祖来进行自我心理安慰。"用物"是指人类利用甚至杀戮或食用动物,类似于"一锅煮"割蜜的残酷现象在"用物"过程中经常出现,出现一种伦理困境。应该确立反残酷的基本理念,禁止虐食、虐杀、虐取、虐玩、虐养行为,赋予"用物"最低限度福利。要坚持人文精神,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予以扬弃,并汲取西方动物福利观念中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锅煮 陇中地区 割蜜方法 用物 伦理选择 动物福利
下载PDF
陇中砂田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破解措施探讨——兼谈本土生态知识的提升与共享
17
作者 曹娟玲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7期34-36,73,共3页
砂田是一种源于陇中地区的抗旱保墒耕作方法,是当地民众基于生态环境结构性缺陷而创设的补救性适应措施,属于本土生态知识。目前,铺设材料枯竭、劳力耗费巨大、老化弃耕等成为制约砂田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可以通过寻找替代覆盖物、研制新... 砂田是一种源于陇中地区的抗旱保墒耕作方法,是当地民众基于生态环境结构性缺陷而创设的补救性适应措施,属于本土生态知识。目前,铺设材料枯竭、劳力耗费巨大、老化弃耕等成为制约砂田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可以通过寻找替代覆盖物、研制新型农机具、加强产业后续发展等措施予以解决。由此也可得出启示:传统砂田耕作措施与现代科技接轨,能够实现本土生态知识的提升;砂田在生态环境相似地域及相关领域的推广,能够实现本土生态知识的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田 制约因素 措施 本土生态知识 陇中地区
下载PDF
农民环境意识的偏失及矫正——来自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调查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发祥 曹娟玲 +2 位作者 罗荣娥 曹瑞林 罗卫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6-59,共4页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调查显示该区域农民的环境意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偏失,表现在农民的浅层环境意识和深层环境意识不平衡、不同年龄段农民的环境意识不平衡和农民的环境知识与环保行为脱节等方面。为...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调查显示该区域农民的环境意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偏失,表现在农民的浅层环境意识和深层环境意识不平衡、不同年龄段农民的环境意识不平衡和农民的环境知识与环保行为脱节等方面。为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为区域环境保护及生态重建提供软件条件,亟需通过如下农民环境教育措施予以矫正:明确政府自身职责,强化对农民环境教育的战略认识;挖掘本土知识,实现环境教育内容的本土化;发挥中小学生的作用,积极推进环境"反哺"教育;注重利益需求,推动农民环境"知识"向环保"行为"有效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 农民环境意识 偏失 矫正
下载PDF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民环境教育体系构建研究——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农民环境教育思考 被引量:5
19
作者 梁发祥 曹娟玲 +2 位作者 罗卫国 罗荣娥 曹瑞林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25-128,共4页
安定区(原定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区。调查显示,该区农民环境教育与"水保立区"宏观战略、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及市民环境教育失衡;同时,该区农民环境意识方面表现出浅层和深层不平衡、不同年龄段人群... 安定区(原定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区。调查显示,该区农民环境教育与"水保立区"宏观战略、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及市民环境教育失衡;同时,该区农民环境意识方面表现出浅层和深层不平衡、不同年龄段人群不平衡和环境知识与环保行为脱节现象。因此,应着力构建农民环境教育体系,促进农民环境教育协调发展:制订科学的农民环境教育计划,实现与战略的对接;坚持农村视角,保证农民环境教育内容的适切性;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农民环境教育的实效性;整合现有资源,打造立体化的农民环境教育阵地;关注农民利益需求,促使知行有效转变;强化对农民环境教育的战略认识,促进区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 农民环境教育 体系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灾变救治及区域发展中本土生态知识的发掘利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发祥 曹娟玲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7-29,共3页
陇中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当地居民在干旱缺水条件下摸索出的挖水窖蓄水的方法,是在特殊生态环境下积累的重要本土生态知识。这些本土生态知识对当地灾变救治及区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实中由于存在"共性偏颇"现象,本... 陇中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当地居民在干旱缺水条件下摸索出的挖水窖蓄水的方法,是在特殊生态环境下积累的重要本土生态知识。这些本土生态知识对当地灾变救治及区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实中由于存在"共性偏颇"现象,本土生态知识被边缘化,没有发挥其应有效用。因此,在生态脆弱区灾变救治和区域发展过程中应树立本土生态知识与普同性知识并存互补观念,秉持开放与宽容理念,做好本土生态知识的保护、挖掘、利用和传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灾变救治 本土生态知识 水窖 干旱半干旱区 陇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