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尺寸工程模型的排尘系统实验及参数优化
1
作者 王晖 王宏伟 曹孟涛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38-142,共5页
为解决某高瓦斯矿综掘面粉尘污染问题,通过COMSOL软件对压入式通风下粉尘于不同区域运移特性进行研究;选取3种排尘系统参数(风筒风速、压风距离、风筒悬挂高度),以进风侧、回风侧及掘进机操作台位置粉尘质量浓度为分析指标,借助大尺寸... 为解决某高瓦斯矿综掘面粉尘污染问题,通过COMSOL软件对压入式通风下粉尘于不同区域运移特性进行研究;选取3种排尘系统参数(风筒风速、压风距离、风筒悬挂高度),以进风侧、回风侧及掘进机操作台位置粉尘质量浓度为分析指标,借助大尺寸工程模型对每种参数下4个方案进行相似实验,优选排尘系统参数。结果表明:压风出口处负压影响下掘进机机尾存在粉尘回流,并于掘进机操作台处积聚;排尘系统参数以风筒风速16~20 m/s、压风距离8~11 m、风筒悬挂高度3.4~3.7 m设置时,掘进机操作台位置最大粉尘质量浓度降低49.02%,排尘40 min清除掘进机两侧96.58%浮尘,提升了压入式通风为基础的排尘系统抑尘效果及排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防治 综掘面 压入式通风 数值模拟 相似实验 大尺寸工程模型
原文传递
“中等收入”与新“双控”背景下煤炭行业转型发展新机遇 被引量:11
2
作者 金智新 曹孟涛 王宏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8,共1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简称“中等收入”),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势必会拉动能源需求、增加能源消费,给能源供应带来挑战,而“双碳”目标促使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简称新“双控”)... 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简称“中等收入”),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势必会拉动能源需求、增加能源消费,给能源供应带来挑战,而“双碳”目标促使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简称新“双控”),将使控碳举措更加精准,低碳转型压力增加。在“中等收入”和新“双控”背景下,如何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统筹保障能源供应和低碳转型,把握煤炭行业发展的新机遇,赋能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将是一个充满挑战而又无法回避的重大时代课题。通过回顾煤炭工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贡献,结合我国资源禀赋特征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认为煤炭在未来仍将发挥能源保障作用,支持实现“中等收入”目标,并深入分析了煤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生态以及智能化程度低的难题。揭示了“中等收入”与新“双控”背景下煤炭行业面临的新挑战主要为保障能源供应要求提升、低碳转型压力加大,测算了电力耗煤量在不同双碳时期的变化规律:电力耗煤量将在2030年为20亿t,而到2060年降至5.0亿t,降幅达到75%,极大冲击煤炭销量,给煤炭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双碳时期煤炭行业发展的新机遇:目前碳达峰时期,推动保供和低碳协同发展,应把握煤炭与煤电一体化、煤矿与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一体化、矿区修复与生态协调发展、煤炭反哺教育战略、煤炭机械化开采与智能化开采耦合、瓦斯资源化与能源化利用等机遇,为实现“中等收入”目标提供能源支撑,在保供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基础;在碳达峰–碳中和时期,大力发展煤炭与现代煤化工耦合、煤炭能源与新能源耦合等产业,在高质量发展基础上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跨越发展,助力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以期为我国能源和煤炭相关决策、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 新“双控” 煤炭行业 耦合发展 能源转型 能源发展
下载PDF
广东省腹泻仔猪大肠杆菌blaCTX-M-65与mcr-1基因共传播特征
3
作者 张岩 曹孟涛 +3 位作者 卢跃溦 蒋红霞 王令 李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6-1297,共12页
【目的】调查分析广东省某生猪养殖场腹泻仔猪的大肠杆菌耐药情况以及同时携带blaCTX-M-65与mcr-1两种耐药基因的阳性大肠杆菌的分子特征与其共同传播特征,为耐药性监测及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东省肇庆市某生猪养殖场采... 【目的】调查分析广东省某生猪养殖场腹泻仔猪的大肠杆菌耐药情况以及同时携带blaCTX-M-65与mcr-1两种耐药基因的阳性大肠杆菌的分子特征与其共同传播特征,为耐药性监测及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东省肇庆市某生猪养殖场采集腹泻仔猪直肠棉拭子样品90份,并进行大肠杆菌分离鉴定;采用PCR方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mcr-1基因,通过测序确定CTX-M亚型;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菌株间的遗传背景;通过接合转移方法确定质粒水平转移的能力;使用复制子分型、S1-PFGE、South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质粒类型、耐药基因的定位及定位质粒的大小;通过三代测序及序列分析确定质粒的重组过程。【结果】共分离鉴定86株大肠杆菌,检测到44株携带CTX-M型ESBLs基因,其中blaCTX-M-55基因最流行(n=16,36.4%),其次是blaCTX-M-65(n=10,22.7%)、blaCTX-M-27(n=8,18.2%)、blaCTX-M-15(n=5,11.4%),还检测出blaCTX-M-79(n=2,4.5%)、blaCTX-M-14(n=2,4.5%)和blaCTX-M-24(n=1,2.3%)。10株blaCTX-M-65基因阳性菌有8株同时携带mcr-1基因。这8株大肠杆菌均表现为多药耐药,包括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呋、头孢喹肟、黏菌素等多种抗生素。8株菌共分为6种ST型、7个PFGE谱型。接合转移试验发现,有6株菌的blaCTX-M-65和mcr-1基因发生了共转移,且blaCTX-M-65与mcr-1基因均位于IncHI2型(253 kb)质粒上。其中1株菌在接合转移的过程中,其所携带的一个253 kb IncHI2质粒与一个69 kb IncFⅡ质粒发生融合,形成一个大小323 kb的融合质粒。对融合质粒进行三代测序解析,结果表明,在接合转移的过程中IS26介导了两个不同大小质粒的重组。【结论】IncHI2质粒是介导blaCTX-M-65和mcr-1基因共同传播的主要媒介,IS26通过与靶位点GTTTCACT的整合导致IncHI2质粒与IncFⅡ质粒融合。质粒重组扩大了大肠杆菌的耐药谱,加速了耐药基因的传播,促使多药耐药现象更严重,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本研究为阐明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传播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blaCTX-M-65 mcr-1 IS26 质粒融合
下载PDF
煤炭工业化产区生态化发展建议分析
4
作者 曹孟涛 韩兴华 《中国化工贸易》 2013年第10期284-284,共1页
基于煤炭及其相关产业的高污染性,生态化发展道路必将成为煤炭工业化产区长期发展的方向。同时政府和公众是推动煤炭工业化产区生态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从政府、公众、煤炭开采及加工企业等多个角度出发,分析探讨煤炭资源工业化... 基于煤炭及其相关产业的高污染性,生态化发展道路必将成为煤炭工业化产区长期发展的方向。同时政府和公众是推动煤炭工业化产区生态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从政府、公众、煤炭开采及加工企业等多个角度出发,分析探讨煤炭资源工业化产区生态化发展的建议措施,为实现煤炭资源工业化产区的生态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产区 煤炭资源 生态化 决策建议
下载PDF
大尺寸煤岩组合体水力裂缝越界形成缝网机理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武鹏飞 梁卫国 +3 位作者 廉浩杰 姜玉龙 耿毅德 曹孟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81-1389,共9页
为了实现煤层气资源高效开采,针对我国煤层气储层"高储、低渗、成缝困难"的赋存特征,通过对裂纹尖端能量释放率、裂纹尖端应力场屈服区域数值分析以及煤岩组合体越界压裂试验,对煤岩组合体水压致裂过程中缝网形成机理及裂纹... 为了实现煤层气资源高效开采,针对我国煤层气储层"高储、低渗、成缝困难"的赋存特征,通过对裂纹尖端能量释放率、裂纹尖端应力场屈服区域数值分析以及煤岩组合体越界压裂试验,对煤岩组合体水压致裂过程中缝网形成机理及裂纹扩展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等应力条件下,煤体裂纹尖端塑性屈服区域明显大于砂质泥岩;裂纹在砂质泥岩中起裂瞬间释放的应变能可在煤体中产生约10.69~25.53倍当量裂纹面积或长度,有利于裂缝的延伸及多裂缝结构形成;通过数值分析可知,在达到近似临界煤岩拉破坏值时,砂质泥岩裂缝尖端在XX方位的最大集中应力值(7.05×10~5)约为煤体(1.98×10~5)的3.56倍;裂纹从坚硬砂质泥岩到软煤扩展试验过程中,形成了明显的复杂缝网结构;水力裂缝从覆岩到煤扩展过程中,在煤岩界面影响下出现贯穿、转向或偏转等现象,裂纹的转向或偏转导致裂纹形态复杂,有利于缝网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组合体 水压致裂 裂纹形态 穿越界面
下载PDF
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规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治刚 黎力 +1 位作者 毕井龙 曹孟涛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4-166,共3页
宣东矿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倾向,采空区容易发生自燃,制约着煤矿安全生产。以此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的手段,对采空区的温度以及氧气浓度进行分析,得到采空区的自然发火规律。结果表明:进风侧可能自燃带的宽度大于回风侧,单... 宣东矿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倾向,采空区容易发生自燃,制约着煤矿安全生产。以此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的手段,对采空区的温度以及氧气浓度进行分析,得到采空区的自然发火规律。结果表明:进风侧可能自燃带的宽度大于回风侧,单纯地靠提高工作面的开采速度,是不能消除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自燃 自然发火规律
原文传递
钙芒硝盐岩多场耦合作用下蠕变的温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玉良 梁卫国 +3 位作者 杨晓琴 曹孟涛 李静 肖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70-1080,共11页
为了研究温度-溶浸-应力耦合作用下钙芒硝盐岩蠕变的温度效应,利用自主研发的三轴岩石力学试验机,进行了围压4 MPa、轴压5 MPa、不同温度(30,60,90℃)、不同渗透压(3,2,1 MPa)条件下的三轴蠕变试验,并在试验前后对试件进行CT扫描,分析... 为了研究温度-溶浸-应力耦合作用下钙芒硝盐岩蠕变的温度效应,利用自主研发的三轴岩石力学试验机,进行了围压4 MPa、轴压5 MPa、不同温度(30,60,90℃)、不同渗透压(3,2,1 MPa)条件下的三轴蠕变试验,并在试验前后对试件进行CT扫描,分析了不同蠕变过程中温度对钙芒硝蠕变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浸连通过程,对钙芒硝盐岩蠕变变形起主要作用的是渗透压和温度,渗透压越小且温度越高,蠕变应变越大;饱水蠕变过程,温度和有效应力是影响蠕变变形特性的主要因素,随温度的升高蠕变应变逐渐增大,但其增加幅度逐渐减小。在72 h的饱水蠕变过程中,渗透压为2 MPa时,30,60,90℃条件下的蠕变应变分别为0.0095×10^-2,0.0144×10^-2,0.0195×10^-2,渗透压为3 MPa时,分别为0.001×10^-2,0.003×10^-2,0.007×10^-2;排水蠕变过程,影响钙芒硝蠕变变形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溶浸-应力作用的历史过程对钙芒硝固体骨架力学性能的弱化程度和温度对蠕变过程的热损伤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蠕变应变和其增加幅度都逐渐增大;基于非线性流变力学理论,对广义开尔文模型进行改进,根据蠕变试验结果,采用曲线拟合法对改进后模型的参数进行反演识别,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效果良好,说明改进后的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钙芒硝在温度-溶浸-应力耦合作用下的排水蠕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芒硝盐岩 温度效应 蠕变 溶浸作用
下载PDF
一种基于量价结构的购售电策略优化分析与辅助决策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丹 喻乐 +5 位作者 施磊 张放 谢旭 曹孟涛 李志达 张义志 《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第2期92-97,共6页
购售电是电网企业核心业务,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深化和多维精益管理体系变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电网企业需要对购售电策略进行优化,促进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提高经营水平.基于对电网企业购售电策略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量价结构的购售电... 购售电是电网企业核心业务,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深化和多维精益管理体系变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电网企业需要对购售电策略进行优化,促进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提高经营水平.基于对电网企业购售电策略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量价结构的购售电优化方法.该方法以降低整体购电均价、提高整体售电均价为目标,量化分析电网企业购电成本和售电收益在不同成分电能量间的分布和影响,并基于所提方法开发可视化工具,为优化购售电策略提供清晰的辅助决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价结构 购售电策略 购电均价 售电均价
下载PDF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领域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建男 刘辉 +2 位作者 李远争 曹孟涛 李君 《现代营销(上)》 2021年第8期166-167,共2页
在新经济形势下,电力营销需与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相结合,革新并改进传统的电力计量模式,积极引入对智能化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本文以电力营销领域内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为探讨主题,分析抄表系统、测量系统以及管理系统等组成内容... 在新经济形势下,电力营销需与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相结合,革新并改进传统的电力计量模式,积极引入对智能化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本文以电力营销领域内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为探讨主题,分析抄表系统、测量系统以及管理系统等组成内容,从自动抄表、在线监测以及防窃电等方面,阐述这一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 电力营销 应用
下载PDF
热-力耦合作用下砂质泥岩的单轴蠕变特性及本构方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孟涛 武鹏飞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93,共7页
为了研究深部地下工程的稳定性,以砂质泥岩为研究对象,采用YDY-100高温单轴蠕变机开展了恒定应力(60%σc)、不同温度(25℃、50℃、100℃、150℃)条件下100d的蠕变试验,并引入温度对蠕变特征参数的影响,建立了改进型Burgers模型。研究结... 为了研究深部地下工程的稳定性,以砂质泥岩为研究对象,采用YDY-100高温单轴蠕变机开展了恒定应力(60%σc)、不同温度(25℃、50℃、100℃、150℃)条件下100d的蠕变试验,并引入温度对蠕变特征参数的影响,建立了改进型Burgers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作用下,砂质泥岩呈黏性固体特征,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其逐渐呈现黏性流体特征,蠕变特征更加明显,具体表现为:随着温度的升高,瞬态蠕变阶段的历经时间、蠕变应变增量逐渐增加,稳态蠕变率呈指数增加趋势;25℃时,砂质泥岩稳态蠕变率为4.23e-6/d,而在50℃、100℃、150℃温度作用下,砂质泥岩的稳态蠕变率分别增加到5.34e-6/d、1.16e-5/d、3.96e-5/d,分别为25℃条件下的1.26倍、2.47倍、9.36倍;改进型Burgers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不同温度条件下砂质泥岩的蠕变特征,拟合结果表明,弹性模量E1随着温度增加而线性减小,弹性模量E2、黏性系数η1、η2随着温度增加而非线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泥岩 热力耦合 蠕变 BURGERS模型
原文传递
溶浸–应力耦合作用下钙芒硝盐岩蠕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梁卫国 曹孟涛 +2 位作者 杨晓琴 张传达 徐素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61-2470,共10页
为了研究钙芒硝岩在原位溶浸开采过程中的蠕变力学特性,采用自主研发的多功能岩石力学试验机,进行了轴压5 MPa、围压4 MPa条件下,不同渗透压(3,2,1 MPa)作用下的三轴蠕变力学试验。模拟溶浸开采生产过程,将钙芒硝蠕变过程分为溶浸连通... 为了研究钙芒硝岩在原位溶浸开采过程中的蠕变力学特性,采用自主研发的多功能岩石力学试验机,进行了轴压5 MPa、围压4 MPa条件下,不同渗透压(3,2,1 MPa)作用下的三轴蠕变力学试验。模拟溶浸开采生产过程,将钙芒硝蠕变过程分为溶浸连通蠕变阶段、饱水蠕变阶段、排水蠕变阶段和轴压20 MPa蠕变阶段4个阶段,对比分析了上述4个阶段的钙芒硝盐岩的蠕变特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溶浸连通蠕变阶段,渗透压力越大,溶解连通时间越短;反之,则时间越长。在溶浸连通蠕变阶段和饱水蠕变阶段,不断演化的矿物溶解与相对恒定的有效应力对钙芒硝盐岩的蠕变变形起主要影响;在排水蠕变阶段和轴压20 MPa高压变形阶段,溶浸作用历史过程及其对钙芒硝盐岩固体骨架力学性能的弱化程度决定了钙芒硝盐岩的变形特性。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广义Kelvin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溶浸渗透加载作用下钙芒硝盐岩的三维压缩蠕变力学特性。该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钙芒硝盐岩在特殊的溶浸–应力耦合作用条件下的蠕变特性,同时,也可为钙芒硝盐矿溶浸过程中矿体稳定性分析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钙芒硝盐岩 蠕变 溶浸作用
原文传递
煤体在不同层理方位Ⅰ型断裂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武鹏飞 梁卫国 +2 位作者 曹孟涛 杨健峰 黎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538-545,共8页
通过Ⅰ型断裂试验、3D形貌扫描技术,对沁水煤田15#煤的3种不同层理方位条件下Ⅰ型断裂特性、断裂面形貌特征以及层理、内生裂隙等影响下I型裂纹扩展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水压致裂试验,验证了约45°天然裂隙面对水力裂缝扩展的... 通过Ⅰ型断裂试验、3D形貌扫描技术,对沁水煤田15#煤的3种不同层理方位条件下Ⅰ型断裂特性、断裂面形貌特征以及层理、内生裂隙等影响下I型裂纹扩展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水压致裂试验,验证了约45°天然裂隙面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沿平行层理方位煤岩的断裂韧度KIC、断裂面面积、线粗糙度在3种方位中最低;在正交及垂直层理方位断裂时,煤岩体中裂纹扩展的有效路径更长,更有利于连通较多的孔裂隙,进而有利于改善煤层渗透性。同时,在该煤岩I型断裂试验中,在内生裂隙影响下裂纹扩展路径在正交层理方位的波动偏转角度最大,近似达30°;在该含天然裂隙煤岩水压致裂试验中,水力裂缝贯穿45°天然裂隙面扩展,沿垂直层理方位压裂后,裂面面积比其投影面积增大约0.3倍。结论对煤层气压裂增透工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断裂 断裂特性 形貌特征 线粗糙度 渗透性
原文传递
温度和层理对油页岩断裂韧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毕井龙 梁卫国 +2 位作者 耿毅德 曹孟涛 黎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07-1015,共9页
为了研究油页岩受不同温度影响的正交各向异性力学特征,以抚顺油页岩为研究对象,参照ISRM提出的半圆形弯曲试件测试脆性岩石Ⅰ型断裂韧度KIC的方法,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不同温度作用下的3种不同层理方向的油页岩试件的载荷和位移,计... 为了研究油页岩受不同温度影响的正交各向异性力学特征,以抚顺油页岩为研究对象,参照ISRM提出的半圆形弯曲试件测试脆性岩石Ⅰ型断裂韧度KIC的方法,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不同温度作用下的3种不同层理方向的油页岩试件的载荷和位移,计算得出KIC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500℃以下,油页岩断裂表现出明显的脆性特征,在线弹性阶段,载荷-位移曲线的斜率与温度大致呈负相关;油页岩正交方向的断裂韧度存在各向异性;在150℃前,crack-arrester方位的断裂韧度大于crack-divider方位的断裂韧度,在200℃左右发生逆转,400℃以后二者趋于一致;常温下crack-splitter方位的值只有crack-arrester与crack-divider方位的1%~2%;不同层理方向的断裂韧度存在不同的"门槛"温度Tc,断裂韧度在Tc前后均呈现先增大后急剧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正交各向异性 层理 I型断裂韧度 门槛温度
原文传递
不同倾角煤岩组合体三轴力学特性的界面水压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翔 梁卫国 +3 位作者 武鹏飞 陈跃都 李浩 曹孟涛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7-72,共6页
为研究煤层气间接压裂工程中煤岩界面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干燥与水饱和下15°、30°和45°三种倾角无黏结自由界面煤岩组合体的三轴压缩试验和不同界面水压下30°倾角煤岩组合体的三轴压缩试验,揭示了界面倾角和水压对煤... 为研究煤层气间接压裂工程中煤岩界面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干燥与水饱和下15°、30°和45°三种倾角无黏结自由界面煤岩组合体的三轴压缩试验和不同界面水压下30°倾角煤岩组合体的三轴压缩试验,揭示了界面倾角和水压对煤岩组合体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无黏结界面煤岩组合体强度随界面倾角增大而减小,水饱和状态下,倾角由15°增加到45°时,三轴抗压强度由36.91 MPa减小到7.84 MPa,降幅达80%,组合体破坏形式由15°时煤体的劈裂破坏,转变为30°和45°时界面的剪切滑移破坏;水饱和状态对煤岩组合体强度有弱化作用,且随倾角增大而减小,倾角为15°时,强度由50.83 MPa降低至36.91 MPa,降幅为27%,倾角为45°时,强度由8.72 MPa降低至7.84 MPa,降幅为10%;煤岩组合体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与界面水压呈负线性关系,随着界面水压从0增加到4 MPa,峰值强度从18.53 MPa降低至11.67 MPa,残余强度从13.35 MPa降低至8.84 MPa,煤岩组合体越容易产生剪切滑移。该研究对了解间接压裂煤层气开采工程中煤岩界面稳定性与裂纹扩展条件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组合体 界面水压 力学特性 剪切滑移
原文传递
基孔肯雅病毒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绝对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15
作者 李春缘 刘炅 +6 位作者 刘纪茹 胡潇予 曹孟涛 陈月 田靖 任瑞文 徐晓立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21-125,130,共6页
目的建立检测基孔肯雅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快检方法,为其实验室诊断与定量分析提供技术方法。方法基于基孔肯雅及其相近虫媒病毒基因组序列的系统比对分析,筛选、鉴定基孔肯雅病毒特异性核酸序列,并以人GAPDH基因为内参照,设计引物... 目的建立检测基孔肯雅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快检方法,为其实验室诊断与定量分析提供技术方法。方法基于基孔肯雅及其相近虫媒病毒基因组序列的系统比对分析,筛选、鉴定基孔肯雅病毒特异性核酸序列,并以人GAPDH基因为内参照,设计引物、探针,采用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建立基于TaqMan探针法的基孔肯雅病毒qRT-PCR快检方法,并详细分析所建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重复性及覆盖面。以克隆的检测靶标核酸片段为阳性品,制作标准曲线,建立绝对定量方法。结果经系统优化,建立了基孔肯雅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反应体系包括:基孔肯雅病毒、GAPDH内参照检测引物探针,RT/Taq酶混合液,反应缓冲液及阴阳性参考品。所建立方法与ECSA亚型ROSS株、IOL分支LR2006株,亚洲型181/25株以及2010东莞流行株均可获得阳性结果,而与所试其他18种黄病毒、甲病毒、布尼安属相近虫媒病毒无交叉反应,检测下限为580拷贝/mL。定量分析表明,在5.80×10^(2)~5.80×10^(10)拷贝/mL范围内,检测荧光信号值与模板浓度具备良好线性关系,其R^(2)=0.9995,扩增效率为E=0.91%。重复性实验表明,定量分析的批内变异系数为0.01~0.07,批间变异系数为0.03~0.11。结论建立了基孔肯雅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定性、定量快检方法,具备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与覆盖面,为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孔肯雅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基孔肯雅病毒免疫球蛋白G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快检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
16
作者 徐晓立 胡潇予 +4 位作者 李春缘 曹孟涛 刘纪茹 刘炅 任瑞文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38-442,共5页
目的研制检测基孔肯雅热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快检试剂盒,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诊断提供新的工具。方法以基孔肯雅病毒特异性原核表达抗原pMal-chik23... 目的研制检测基孔肯雅热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快检试剂盒,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诊断提供新的工具。方法以基孔肯雅病毒特异性原核表达抗原pMal-chik23为诊断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标记抗IgG二抗为显色抗体,正交实验对诊断抗原、待检血清、二抗工作浓度进行优化,并对包被、封闭、孵育及显色等反应条件进行系统优化,在临床大样品评估的基础上,确定ELISA检测的临界值。在此基础上,对ELISA反应的特异性、灵敏性及稳定性进行评估,研制组装检测基孔肯雅热IgG抗体的ELISA快检试剂盒。结果经系统优化,研制、组装了检测基孔肯雅热IgG抗体的间接ELISA快检试剂盒,其最佳反应条件为:1.0μg/mL包被抗原经碳酸盐缓冲液4℃包被24 h,HBV封闭液37℃封闭4 h,待检样品1∶101稀释后,100μL/孔,37℃反应40 min,磷酸盐吐温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with tween 20,PBST)洗涤4次,HRP标记兔抗人IgG 1∶20000、HRP标记羊抗鼠IgG 1∶10000稀释后,100μL/孔,37℃反应30 min,PBST洗涤5次,TMB显色液100μL,37℃显色10 min,50μL 20%H2SO4终止反应,双波长450/630 nm测定A450 nm值。试剂盒性能评估结果表明,所研制试剂盒与所试阳性样品检测A450 nm值>0.43,阴性样品检测A450 nm值<0.04,S/N比值>10,与辛德毕斯、盖塔、罗斯河、登革等9种其他相近虫媒病毒均无交叉反应,并具较高稳定性,板内变异系数为0.76%~2.12%,板间变异系数为0.64%~1.85%,批间变异系数为0.83%~2.31%,均小于3%,4℃保存1年性能无明显下降。结论研制了检测基孔肯雅热IgG抗体的间接ELISA快检试剂盒,具备良好的灵敏性、特异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孔肯雅热 快速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