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云岩洞穴系统中水-气CO_2分压对洞穴水水文化学过程的影响:以贵州双河洞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曹明达 周忠发 +2 位作者 张结 殷超 张绍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60,共7页
为揭示白云岩岩层中所发育洞穴系统中的中的洞穴水与空气中CO_2分压对洞穴水水文化学过程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和控制因素。从2015年4月至9月对绥阳双河洞洞穴水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双河洞洞穴水的水... 为揭示白云岩岩层中所发育洞穴系统中的中的洞穴水与空气中CO_2分压对洞穴水水文化学过程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和控制因素。从2015年4月至9月对绥阳双河洞洞穴水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双河洞洞穴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2-)-Ca^(2+)-Mg^(2+)和SO_4^(2-)-HCO_3^--Ca^(2+)-Mg^(2+)型水,在受到上覆石膏岩层的影响时,SO_4^(2-)成为优势离子且可以极大提高溶液中Ca^(2+)离子含量;(2)洞穴滴水的水-气间CO_2分压差值(△PCO_2)与SI之间存在良好的负相关关系的同时,2种重要的矿物饱和指数SI_c,SI_d之间存在着良好的正相关关系;(3)实测数据分析证明"表观饱和指数"现象的客观存在;(4)洞穴水中的液相CO_2(PCO_2_(water))与溶液的pH值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在未开发的天然封闭洞腔中洞穴空气CO_2分压对洞穴水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洞穴水 水文化学 CO2分压 双河洞
原文传递
岩溶洞穴水理化性质特征及其环境意义——以贵州织金洞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曹明达 周忠发 +2 位作者 张强 谢雅婷 张绍云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4-321,348,共9页
为揭示洞穴水地球化学特征的动态变化特征、控制因素及其环境意义,从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对贵州织金洞洞穴水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①织金洞洞穴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2+)-Mg^(2+)型水,阴离子中H... 为揭示洞穴水地球化学特征的动态变化特征、控制因素及其环境意义,从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对贵州织金洞洞穴水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①织金洞洞穴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2+)-Mg^(2+)型水,阴离子中HCO_3^-占84.5%以上,阳离子中Ca^(2+)、Mg^(2+)为优势离子;②洞穴滴水EC、Ca^(2+)、Mg^(2+)、HCO_3^-、SO_4^(2-)浓度均大于石灰岩石裂隙水、池水相应的浓度;③洞穴水滴率、滴量、Ca^(2+)、HCO_3^-以及Ca^(2+)/HCO_3^-比值对气候有一定的响应,其地球化学指标具有显著的季节效应;④洞穴滴水中的EC与Ca^(2+)离子浓度呈显著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水 理化特征 影响因素 织金洞 贵州
下载PDF
白云岩喀斯特洞穴水理化性质特征及其环境指示研究:以绥阳双河洞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曹明达 周忠发 +3 位作者 张结 张绍云 殷超 闫利会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7,共11页
为揭示白云岩岩层中发育洞穴中的洞穴水地球化学特征的动态变化特征、控制因素及其环境意义,从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对绥阳双河洞洞穴水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双河洞洞穴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 为揭示白云岩岩层中发育洞穴中的洞穴水地球化学特征的动态变化特征、控制因素及其环境意义,从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对绥阳双河洞洞穴水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双河洞洞穴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2+)-Mg^(2+)和SO_4^(2-)-HCO_3~–-Ca^(2+)-Mg^(2+)型水,阴离子中HCO_3~–和SO_4^(2-)是优势离子,阳离子中Ca^(2+)、Mg^(2+)为优势离子;(2)洞穴滴水中方解石饱和指数(SI_c)、白云石饱和指数(SI_d)之间有显著正相关性且与水样中气相二氧化碳分压对数(lg pCO_2)成反比;(3)洞穴水滴率、滴量、pH对气候有一定的响应,其地球化学指标具有显著的季节效应;(4)洞穴滴水中的电导率(EC)与Ca^(2+)离子浓度呈显著线性关系;(5)洞穴水中SO_4^(2-)和Cl^-含量占比(SC)对EC和总硬度(TH)之间的线性关系具有重要影响;(6)滴水中Sr/Ca、Mg/Ca比值表现出在略微滞后的情况下同步升高的现象,证明预先沉积作用(PCP)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喀斯特 洞穴水 理化特征 双河洞
下载PDF
喀斯特洞穴滴水水文化学过程的时空变化及其环境指示——以贵州织金洞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曹明达 周忠发 +3 位作者 潘艳喜 张结 殷超 张绍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9-346,共8页
洞穴水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对于洞穴内次生沉积物景观的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2015年1—12月通过现场滴定测量和实验室仪器分析对贵州织金洞洞穴水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为期一个完整水文年的动态监测,采样时间均为每月26—28日。结果表明:(1... 洞穴水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对于洞穴内次生沉积物景观的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2015年1—12月通过现场滴定测量和实验室仪器分析对贵州织金洞洞穴水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为期一个完整水文年的动态监测,采样时间均为每月26—28日。结果表明:(1)洞穴滴水滴率和Ca^(2+),Mg^(2+),Sr^(2+)离子浓度均与降水量有很好的响应,但同时都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其中Mg^(2+),Sr^(2+)离子所携带的气候信号较为持久,Ca^(2+)离子浓度在雨季波动较大。(2)滴水水化学性质在化学计量上总体符合石灰岩喀斯特地区的侵蚀方程,Ca^(2+)/HCO_3^-的比值均在1/2上下波动;(3)滴水中的SIc和SId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滴水中的液相CO_2分压[lgPCO_2(water)]与pH值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体现了上覆土壤层中的高浓度CO_2对洞穴滴水化学过程的重要影响。(4)滴水中的Mg/Ca与Sr/Ca比值在雨季到来后的曲线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同增同减性特征,证明CaCO_3在未到达洞穴之前就已经在土壤层和基岩层中发生了优先沉积(PCP),致使运移到洞内的Ca^(2+)离子浓度相对其他离子的升高程度小;(5)滴水中Mg/Ca比值与Sr/Ca比值都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但是Sr/Ca比值季节滞后性明显,而Mg/Ca比值年际变化更具波动性,对外界降水变化响应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洞穴水 时空变化 水化学过程 织金洞
下载PDF
喀斯特洞穴窝穴的形态对比与成因分析——以贵州省双河洞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结 周忠发 +4 位作者 李坡 曹明达 殷超 张绍云 张强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2-438,共7页
喀斯特洞穴窝穴作为洞穴小形态的一种,记录了喀斯特地区地下河的演变过程和洞穴的发育状况。通过对双河洞系统中阴河洞、响水洞洞穴窝穴的规模、形态大小进行统计,对比了两洞穴窝穴形态的差异性并分析其成因。结果表明:在规模上,阴河洞... 喀斯特洞穴窝穴作为洞穴小形态的一种,记录了喀斯特地区地下河的演变过程和洞穴的发育状况。通过对双河洞系统中阴河洞、响水洞洞穴窝穴的规模、形态大小进行统计,对比了两洞穴窝穴形态的差异性并分析其成因。结果表明:在规模上,阴河洞窝穴分布面积较小,但窝穴数量相当可观,响水洞窝穴分布数量巨大,范围广泛,成千上万的窝穴沿洞穴通道两侧分布;在平面形态上,阴河洞内窝穴扁率要高于响水洞;在垂直剖面上,阴河洞内窝穴深宽比要比响水洞的偏大,且阴河洞窝穴以"V"型、倒"Ω"型窝穴为主,响水洞窝穴以倒"Ω"型窝穴为主,这与两洞穴水动力条件、地质构造、推移质、基岩、风化溶蚀作用等因素的不同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河洞 形态特征 对比 影响因素 窝穴
下载PDF
岩溶洞穴内气候环境因子关系分析——以贵州省织金洞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殷超 周忠发 +4 位作者 曹明达 张结 张强 张绍云 潘艳喜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4-424,共11页
织金洞为旅游洞穴,且洞内竖井以及裂隙较多,洞内封闭环境较差,因此随着洞外大气环境的变化和游客量的波动,存在夏秋两季洞内CO2浓度、湿度均高于冬春两季的现象。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经对织金洞内CO2浓度、气压、气温、湿度等气候... 织金洞为旅游洞穴,且洞内竖井以及裂隙较多,洞内封闭环境较差,因此随着洞外大气环境的变化和游客量的波动,存在夏秋两季洞内CO2浓度、湿度均高于冬春两季的现象。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经对织金洞内CO2浓度、气压、气温、湿度等气候环境数据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得出:夏秋两季气温与CO2浓度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2876和-0.65616,冬春两季则呈正相关,两季CO2浓度与气温的相关系数r分别达0.85452和0.93846;洞内气候环境因子除湿度与温度的关系外,各环境因子间在SINE函数基础上拟合度较高,拟合度大部分处于0.6~O.8之间。洞内各气候环境因子的关系,经分析认为可能由于洞内外气流交换状况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外界大气降水、洞内水量、上覆土壤CO2、游客量、照明设施等因素共同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 季节变化 非线性回归 织金洞
下载PDF
双河洞小流域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结 周忠发 +2 位作者 曹明达 潘艳喜 陈全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7-332,338,共7页
为探究岩溶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各种盐类对主要离子的贡献,以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尺度,对贵州绥阳双河洞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进行野外监测、采样和室内实验,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水样点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为探究岩溶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各种盐类对主要离子的贡献,以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尺度,对贵州绥阳双河洞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进行野外监测、采样和室内实验,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水样点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双河洞水化学阳离子主要以Ca^(2+)、Mg^(2+)为主,阴离子以HCO_3^-和SO_4^(2-)为主。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2+)·Mg^(2+)—HCO_3^-型水,而石膏洞为Ca^(2+)·Mg^(2+)—SO_4^(2-)型水。大多数离子的含量随采样点、季节和水体类型的不同而呈显著性差异;(2)岩石风化对流域离子组成影响显著,阴离子主要来自碳酸盐、蒸发盐或岩盐的溶解和风化,蒸发盐溶解是阳离子的主要控制机制,硅酸盐风化侵蚀作用对区域离子变化存在一定影响;(3)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对区域离子化学组成的影响程度按碳酸盐、蒸发盐和硅酸盐递减,其中H_2CO_3风化碳酸盐岩的影响显著,但在个别地下水主要受H_2SO_4风化碳酸盐岩的影响显著,此外农业活动和居民生活也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对双河洞洞区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及岩溶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小流域 水化学特征 风化过程 控制因素 双河洞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洞穴壶穴形态的形成与发育 被引量:7
8
作者 周忠发 张绍云 +2 位作者 曹明达 张强 谢雅婷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8-706,共9页
喀斯特洞穴河床壶穴是记录洞穴微地貌演化、洞道走向、水流与地下河床边界条件相互作用的关键性证据之一。通过对贵州绥阳双河洞穴系统,属娄山关组白云岩地下河段108处洞穴壶穴的形态及分布特征进行实地仔细观察和分析发现:该区地下河... 喀斯特洞穴河床壶穴是记录洞穴微地貌演化、洞道走向、水流与地下河床边界条件相互作用的关键性证据之一。通过对贵州绥阳双河洞穴系统,属娄山关组白云岩地下河段108处洞穴壶穴的形态及分布特征进行实地仔细观察和分析发现:该区地下河河床壶穴分为两种形式即跌水壶穴(plunge holes)和旋转流壶穴(eddy holes)。它的规模、形态及分布特征规律性较地表河床壶穴强,主要受水动力、洞道走向控制。由于洞内气候环境长期稳定,洞穴河床壶穴的形成与演化主要是水动力条件、洞道走向、岩性、洪冲积物综合作用的结果。本研究结果将丰富与完善壶穴不同地貌部位、不同岩性特征及成因,为洞穴河床壶穴形态的形成与发育提供科学论证,为洞穴微地貌演化过程及洞穴水动力研究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壶穴 白云岩 形态 成因 阴河洞 双河洞系 喀斯特
下载PDF
织金洞洞穴环境CO_2浓度的空间变化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强 周忠发 +5 位作者 张绍云 曹明达 谢雅婷 张结 殷超 潘艳喜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6年第6期654-662,共9页
为进一步探究织金洞CO_2浓度空间迁移变化特征,以2015年"五一""十一"两次昼夜连续监测为基础,运用IDW插值法,对比分析其在旅游淡旺季期间不同时段的空间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织金洞的CO_2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分段... 为进一步探究织金洞CO_2浓度空间迁移变化特征,以2015年"五一""十一"两次昼夜连续监测为基础,运用IDW插值法,对比分析其在旅游淡旺季期间不同时段的空间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织金洞的CO_2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分段变化特征,洞口带和内部带分别代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波动,内部带以#21为分界,通过水平对流扩散或累积,使CO_2浓度最大值往前半段平移;(2)织金洞CO_2浓度变化同时受洞腔结构等环境因子、季节变化和游客活动的影响,以"五一""十一"两个时间段为分界的累积效应表明,游客活动大于季节变化的影响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洞穴环境 CO2浓度 IDW空间插值法 织金洞
原文传递
土壤CO_2与喀斯特洞穴CO_2季节变化响应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殷超 周忠发 +4 位作者 田衷珲 曹明达 张结 潘艳喜 汪炎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4-310,337,共8页
为了揭示土壤CO_2对洞穴内环境的意义,对大风洞和响水洞2016年洞内环境指标和上覆土壤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洞内CO_2浓度、土壤CO_2浓度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土壤2#对应的洞内空气CO_2在夏冬两季差值达793~884mg/k... 为了揭示土壤CO_2对洞穴内环境的意义,对大风洞和响水洞2016年洞内环境指标和上覆土壤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洞内CO_2浓度、土壤CO_2浓度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土壤2#对应的洞内空气CO_2在夏冬两季差值达793~884mg/kg。土壤水PCO_2和滴水PCO_2在夏冬两季的差值最高可分别达1.12和0.41,因此洞内滴水PCO_2、土壤水PCO_2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土壤CO_2、洞内空气CO_2、洞内滴水PCO_2和土壤水PCO_2间均表现出一定的滞后现象,如4#土壤水PCO_2与滴水PCO_2的相关系数,由非滞后条件下的0.123上升至滞后条件下的0.596。同时在滞后条件下,土壤CO_2对洞内CO_2的贡献率的总和最高可达84.6%,高于非滞后条件下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二氧化碳 滴水PCO2 多元回归分析 双河洞
下载PDF
织金洞土壤渗透水—洞穴滴水元素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结 周忠发 +3 位作者 潘艳喜 曹明达 张绍云 张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5-361,共7页
通过对织金洞上覆岩溶泉水,土壤渗透水和洞穴滴水水化学特征的系统监测和分析,得出:在织金洞岩溶系统中,土壤渗透水、岩溶泉水和洞穴滴水元素在一年内的变化范围不一,且各主要元素均呈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在3类水中,Ca^(2+)平均浓... 通过对织金洞上覆岩溶泉水,土壤渗透水和洞穴滴水水化学特征的系统监测和分析,得出:在织金洞岩溶系统中,土壤渗透水、岩溶泉水和洞穴滴水元素在一年内的变化范围不一,且各主要元素均呈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在3类水中,Ca^(2+)平均浓度为洞穴滴水>洞顶泉水>土壤渗透水,Mg^(2+),Sr^(2+)平均浓度大致是洞穴滴水>土壤渗透水>洞顶泉水,说明岩溶系统中各元素的变化可能是其他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Mg/Ca和Sr/Ca比值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反映了其受到来源、水岩相互作用时间和方解石的优先沉积(PCP过程)等机制影响的一致性,故而其比值能反映外界气候的干湿变化。洞穴上覆的水—土、水—岩作用过程,控制了各滴水点滴水化学组成的变化。滴水点的运移路径,时间和环境条件等对降水响应的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在利用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来反映洞外环境变化时,需综合考虑各元素在水—土—岩中的分布和迁移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渗透水 洞穴滴水 元素 织金洞
下载PDF
CO_2在洞穴空气和滴水水文过程中的变化——以贵州织金洞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结 周忠发 +1 位作者 曹明达 张绍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32-38,共7页
通过对织金洞水汽CO_2为期一年(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监测,将洞穴空气中的CO_2(P_(CO_2(a)))和洞穴滴水中CO_2(P_(CO_2(w)))分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监测点P_(CO_2(a))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高,冬季低;各监测点P_(C... 通过对织金洞水汽CO_2为期一年(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监测,将洞穴空气中的CO_2(P_(CO_2(a)))和洞穴滴水中CO_2(P_(CO_2(w)))分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监测点P_(CO_2(a))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高,冬季低;各监测点P_(CO_2(w))的季节变化与相似,也呈现出夏季高,冬季低的变化特征;但变化程度没有P_(CO_2(a))明显;同时玉兔宫的P_(CO_2(w))变化相对稳定,其CO_2来源可能位于更深部的表层岩溶区或包气带;织金洞滴水点SIc值均大于0,主要以沉积环境为主;但不同季节其变化值有很大不同,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同时冬季SIc值基本位于沉积线以上,可能是受PCP过程控制。而夏季SIc相对较低,主要是洞顶上覆土壤CO_2、降水土壤微生物和植物呼吸等因素共同耦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脱气作用 沉积作用 滴水 模型 织金洞
下载PDF
旅游洞穴空气环境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贵州省绥阳大风洞为例 被引量:13
13
作者 潘艳喜 周忠发 +4 位作者 李坡 曹明达 张绍云 殷超 张结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5-431,共7页
为探究绥阳大风洞空气环境时空变化的规律及其成因,沿洞道布设10个监测点,并对各点在垂直剖面上(洞道上、中、下部)的温度、湿度和CO_2浓度进行为期11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1)大风洞空气环境要素(CO_2、温度、相对湿度)均呈现出明显的... 为探究绥阳大风洞空气环境时空变化的规律及其成因,沿洞道布设10个监测点,并对各点在垂直剖面上(洞道上、中、下部)的温度、湿度和CO_2浓度进行为期11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1)大风洞空气环境要素(CO_2、温度、相对湿度)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大体上CO_2、温度和湿度表现为冬季低,夏季高的特点。(2)春、夏、秋季洞内外空气交换较弱,由洞口至洞内深处CO_2浓度、湿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减小,且越往洞内深处,空气交换减弱,各参数变化越稳定;冬季洞内外空气交换作用强,由洞口至洞穴深部,温度变化曲线表现为并无突变点,且洞穴CO_2、湿度的垂直变化加大。(3)垂直变化上,春、夏、秋季洞穴CO_2浓度、相对湿度差异大,洞底部CO_2浓度和相对湿度大多高于洞顶部,但越往洞穴深入,3个环境参数的垂直差异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空气环境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双河洞系统 大风洞
下载PDF
贵州绥阳响水洞洞穴壶穴形态的形成与发育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结 周忠发 +5 位作者 潘艳喜 殷超 汪炎林 田衷珲 曹明达 张绍云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53,共6页
为探究响水洞壶穴的形成和演化的机理,对白云岩地区洞穴壶穴形态特征(长轴长、短轴长、深度、长轴所对应的走向及洞道走向等)进行了详细测量,并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从定量的角度描述了洞穴壶穴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壶穴的形成和... 为探究响水洞壶穴的形成和演化的机理,对白云岩地区洞穴壶穴形态特征(长轴长、短轴长、深度、长轴所对应的走向及洞道走向等)进行了详细测量,并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从定量的角度描述了洞穴壶穴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壶穴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不仅与流速有关,还与洞道走向、洞道宽窄、弯曲程度和流水特征有关;壶穴的空间分布与洞道走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因其形态受节理构造、流水形式等作用控制,其长轴走向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壶穴长、短轴作对数变换后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曲线是幂<1的函数曲线;而对长轴和短轴与深度作对数变换后之间相关性较差,回归曲线分别是幂<1和幂>1的曲线,故而在壶穴发育的过程中,其形态和流水作用的形式也是随机的;喀斯特洞穴壶穴是地下河下切的侵蚀形式之一,在下切强烈的洞段,其形成时间相对较短,且发育不充分,难以长久保存,因此现代地下河的壶穴即是现代壶穴。对喀斯特地区地下河道中壶穴的分析和研究,丰富了岩石坑穴的研究,对岩石地貌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特征 发育与演变 洞穴壶穴 响水洞
下载PDF
地下水硫酸盐溯源的进展、问题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4
15
作者 靳孟贵 张结 +2 位作者 张志鑫 曹明达 黄鑫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0-171,共12页
识别地下水溶解性硫酸盐来源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是保障饮用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的重要前提,对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地下水硫酸盐来源δ^(34)S_(SO 4)和δ^(18)O_(SO 4)值域... 识别地下水溶解性硫酸盐来源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是保障饮用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的重要前提,对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地下水硫酸盐来源δ^(34)S_(SO 4)和δ^(18)O_(SO 4)值域范围;综述了地下水硫酸盐溯源及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解析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地下水硫酸盐来源识别方法经历了水化学方法→单同位素→双同位素→多同位素和多示踪剂定性识别→定量评估的发展历程;因特定地域来源的硫、氧同位素差异和生物地球化学转化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硫酸盐溯源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建议在地下水流系统框架上结合土地利用分布,布置采样点采集污染源和地下水样品,测定水化学和硫酸盐的硫氧同位素值及其他辅助性示踪剂同位素值或浓度,利用多学科、多方法充分融合研究区水文地球化学、渗流场、土地利用等信息,解析地下水硫酸盐的来源及其贡献,以支撑地下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科学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硫酸盐 硫氧同位素 源解析
下载PDF
喀斯特洞穴CO_2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田衷珲 周忠发 +5 位作者 张绍云 曹明达 张结 殷超 潘艳喜 汪炎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43-51,共9页
岩溶洞穴空气CO_2变化影响次生沉积物沉积和溶蚀,它关系到洞穴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及洞穴环境的舒适性,是岩溶作用发生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一个水文年监测数据为主,结合洞穴上、中、下垂直监测结果,分析了大风洞洞穴空气CO_2时空变化特征及... 岩溶洞穴空气CO_2变化影响次生沉积物沉积和溶蚀,它关系到洞穴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及洞穴环境的舒适性,是岩溶作用发生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一个水文年监测数据为主,结合洞穴上、中、下垂直监测结果,分析了大风洞洞穴空气CO_2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空间尺度上,越靠近洞口通风效应越强,洞穴空气CO_2浓度越低,越接近大气的CO_2浓度,当上升到一定阀值时,CO_2浓度基本保持稳定状态;(2)在长时间尺度,大风洞洞穴CO_2浓度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一个变化趋势,夏季波动幅度较大,而冬季较为平缓;(3)在垂直尺度上,春、夏、秋季洞穴CO_2浓度、相对湿度差异大,且洞底部CO_2浓度和相对湿度大多高于洞顶部。越往洞穴深入,3个环境参数的垂直差异均减小;(4)影响因素上,大风洞CO_2主要受洞道结构及通风效应、洞穴上覆土壤环境、岩溶作用、旅游活动的影响,其中以岩溶作用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地区 洞穴CO2 空间变化 季节变化 垂直变化 大风洞
下载PDF
池武溪流域岩溶水SO_4^(2-)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汪炎林 周忠发 +4 位作者 田衷珲 李坡 张结 潘艳喜 曹明达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90-2700,共11页
SO_4^(2-)作为岩溶地区水化学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研究流域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的演化以及水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究白云岩地区池武溪流域SO_4^(2-)的分布特征及主要来源,通过运用Piper图、Gibbs图、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方法... SO_4^(2-)作为岩溶地区水化学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研究流域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的演化以及水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究白云岩地区池武溪流域SO_4^(2-)的分布特征及主要来源,通过运用Piper图、Gibbs图、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对该区域内地下水和地表水共44个水样的水化学相关阴阳离子(Sr^(2+)、Ca^(2+)、Mg^(2+)、Fe^(2+)、SO_4^(2-)和HCO_3^-等离子)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表明,池武溪流域水化学类型主要分为两类:HCO_3-Ca型、HCO_3-Ca·Mg型,部分地下水水点是以SO_4-Ca型和SO_4-Ca·Mg型为主.在空间分布方面,地表水SO_4^(2-)浓度空间变化较平缓,SO_4^(2-)含量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洞穴密集分布的水样点及其邻近区域,在河流交汇处SO_4^(2-)含量少,最低处仅有9.727 mg·L^(-1),地下水呈现以石膏晶洞、皮硝洞为中心,向两级逐渐递减的规律,最高值出现在石膏晶洞、皮硝洞附近,高达634.579 mg·L^(-1).Gibbs图表明,流域内岩溶水中的离子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作用.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说明,地表水与地下水存在明显的水力联系且流域内的离子来源于碳酸盐岩与硫酸盐岩的风化作用.灰色关联度排序结果表明,在天青石中SrSO_4的溶解和还原过程为主要作用,FeS_2、CaMg(CO_3)_2与石膏的综合作用,对流域内岩溶水的SO_4^(2-)有着重要的贡献,在地表水中的贡献率分别为0.772、0.701、0.681和0.663;地下水中分别为0.893、0.791、0.799和0.7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流域 水化学特征 SO42- 空间变化 离子来源
原文传递
贵州毕节织金洞上覆土壤CO_2变化及其对洞穴滴水水化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结 周忠发 +2 位作者 潘艳喜 曹明达 殷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35-2245,共11页
为揭示洞穴上覆土壤CO_2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变化对洞内滴水水化学的影响,通过对织金洞上覆4处不同深度土壤CO_2浓度和洞内3处常年滴水水化学指标进行一年的监测分析.结果显示,织金洞上覆不同深度的土壤CO2浓度具有明显的夏季高、冬季低... 为揭示洞穴上覆土壤CO_2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变化对洞内滴水水化学的影响,通过对织金洞上覆4处不同深度土壤CO_2浓度和洞内3处常年滴水水化学指标进行一年的监测分析.结果显示,织金洞上覆不同深度的土壤CO2浓度具有明显的夏季高、冬季低的特征.总体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CO2浓度呈上升趋势,除ZJ1#外;由于受气温、降水、土壤有机物氧化分解、土壤微生物活动、植物根系呼吸作用和大气CO_2的扩散输入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监测点土壤CO_2浓度具有明显的差异;受土壤CO2效应的影响,不同滴水点水化学存在明显差异,ZJDS1#Ca^(2+)、HCO^(-3)、EC和lgP_(CO_2)(w)均呈现明显夏秋高、冬春低的特点,pH、Mg^(2+)、Sr^(2+)、和SIc相反.而与洞外环境响应较缓慢的ZJDS2~#和3~#季节变化相对较弱;整体上洞穴滴水的方解石饱和指数均>0,Ca^(2+)处于饱和状态,表明织金洞洞内现代沉积物可能仍处于生长阶段.通过洞穴上覆土壤CO_2与洞穴滴水水化学的关系研究,为洞穴风化景观及次生沉积物景观的恢复和保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CO2 洞穴滴水 水化学特征 贵州织金洞
原文传递
织金洞洞穴环境变化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殷超 周忠发 +3 位作者 潘艳喜 张结 曹明达 张绍云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1-597,共7页
对比和拟合分析1989年、2011-2013年和2015-2016年织金洞内气候环境因子监测数据以及游客量数据发现:织金洞自开发初期至今,洞内CO_2浓度和温度水平增高明显,增加幅度分别可达1 000ppm和2~3℃,而2011-2013年与2015-2016年间CO_2差值最大... 对比和拟合分析1989年、2011-2013年和2015-2016年织金洞内气候环境因子监测数据以及游客量数据发现:织金洞自开发初期至今,洞内CO_2浓度和温度水平增高明显,增加幅度分别可达1 000ppm和2~3℃,而2011-2013年与2015-2016年间CO_2差值最大达465ppm。洞内环境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旅游活动和人工光源;游客量从1985年的不足5万人增至2015年的59.457 1万人,洞内CO_2浓度总体上呈现出随着时间增加而不断增高的趋势;各年份气温差距不大,但总体上仍展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湿度除2011年外,差距并不明显;人工光源产生的温度与环境温度最大温差可达33℃,湿度和周边环境的湿度最大差值可达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 游客量 年际变化 相关性分析 织金洞
下载PDF
PDP11/73机中断接收程序的设计
20
作者 曹明达 《江西通信科技》 1991年第2期9-13,共5页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中断处理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