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频电针“胃脘下俞”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形态和分泌功能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曹昺焱 李瑞 +3 位作者 陈卓 肖京 高誉珊 张淑静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5期63-67,共5页
目的:观察低频电针“胃脘下俞”穴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形态和分泌功能的调控作用,从保护胰岛B细胞、维持胰腺分泌功能的角度探讨电针干预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 目的:观察低频电针“胃脘下俞”穴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形态和分泌功能的调控作用,从保护胰岛B细胞、维持胰腺分泌功能的角度探讨电针干预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动物根据空腹血糖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并与空白组进行对照。电针组以强度2 mA、频率2 Hz的低频电针“胃脘下俞”穴,6次/周,4周进行干预。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干预。于全部干预结束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含量,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判断电针对胰腺分泌功能的调控作用;取大鼠胰腺组织进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电针对胰腺形态学的调控作用;取大鼠胰腺组织以Western blot法检测GLP-1受体含量,探讨电针干预效果的机理。结果:低频电针“胃脘下俞”可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显著降低的胰岛素分泌指数(P<0.05),且能改善胰岛形态,上调模型大鼠显著下降的胰腺GLP-1受体表达。结论:低频电针“胃脘下俞”穴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形态、功能具有正向调控作用,上述作用可能与电针对胰腺GLP-1受体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电针 胃脘下俞 胰腺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机制研究的新思路 被引量:7
2
作者 曹昺焱 李瑞 +4 位作者 田环环 马艳佳 胡晓刚 贾宁 王跃颖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6期88-92,共5页
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针灸可改善2型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状态、胰岛B细胞形态与功能损伤。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可增加胰岛素合成,增强胰岛素分泌,促进胰岛B细胞增殖,抗胰岛B细胞凋亡,减少进食,与针灸起效特点存在诸多契... 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针灸可改善2型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状态、胰岛B细胞形态与功能损伤。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可增加胰岛素合成,增强胰岛素分泌,促进胰岛B细胞增殖,抗胰岛B细胞凋亡,减少进食,与针灸起效特点存在诸多契合;且针灸具有调节GLP-1分泌的可能性。因此,针灸有可能通过调节GLP-1含量达到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GLP-1 针灸
下载PDF
八段锦源流考辩 被引量:15
3
作者 曹昺焱 饶毅 +3 位作者 胡光迪 庄威 姜美驰 肖京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4-77,共4页
梳理八段锦的古文献记录,对八段锦的源流和演变进行阐述和探讨。八段锦的部分动作模式可以上溯至南北朝时期;其首次见于记载的是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八段锦在宋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扩大,出现了坐式和立式的分化。时人以坐式养心,立式... 梳理八段锦的古文献记录,对八段锦的源流和演变进行阐述和探讨。八段锦的部分动作模式可以上溯至南北朝时期;其首次见于记载的是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八段锦在宋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扩大,出现了坐式和立式的分化。时人以坐式养心,立式修身。晚晴时期,八段锦以立式为主,形式与今日几近相同。其在民国时期分为南北两派,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经分析认为,八段锦的动作并非天然如此;其在演变过程中,部分变化是受到了医学以外因素的影响,在练习时不必盲从、死守一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流派 源流 动作模式
下载PDF
经筋实质和治疗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26
4
作者 曹昺焱 饶毅 +2 位作者 庄威 姜美驰 肖京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第4期6-9,共4页
经筋是经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完善经筋病理论、拓展经筋病治疗为目的,对经筋理论的形成年代和经筋实质进行探讨。笔者认为经筋理论的形成年代晚于《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略早于《灵枢·经脉》时期。经筋... 经筋是经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完善经筋病理论、拓展经筋病治疗为目的,对经筋理论的形成年代和经筋实质进行探讨。笔者认为经筋理论的形成年代晚于《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略早于《灵枢·经脉》时期。经筋是古人对“筋膜及筋膜连缀起来的运动功能单位”的朴素认识。经筋病的各种症状,是应力在肌腱处的集中或过大的力学负荷在张力传导网络中薄弱部位的体现。在针刺治疗经筋病时,除可选取本经经筋上的疼痛部位或压痛点为穴位进针外,还可取痛点所在的肌肉两端肌腱为穴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 解剖 理论研究
下载PDF
《灵枢·经筋》中痛症病因的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曹昺焱 饶毅 +2 位作者 庄威 姜美驰 肖京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第6期90-93,共4页
《灵枢·经筋》的主治病症以痛症为主,在治疗上采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本研究以深入探讨经筋理论、拓展临床应用为目的,尝试以应力集中理论、软组织张力理论和无菌性炎症理论解释经筋痛症的成因,并配合不同的针刺方... 《灵枢·经筋》的主治病症以痛症为主,在治疗上采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本研究以深入探讨经筋理论、拓展临床应用为目的,尝试以应力集中理论、软组织张力理论和无菌性炎症理论解释经筋痛症的成因,并配合不同的针刺方法。对因应力集中所致的肌腱附着处的疼痛,推荐以远端取穴的方式进行治疗;对因筋膜压应力增高导致的肿、痛,推荐以合谷刺进行针刺;对因筋膜拉应力增高导致的挛急、扭痛和牵涉痛,推荐以多针刺将针沿着结节、条索的边缘刺入进行治疗;对因无菌性炎症导致的疼痛,推荐以斜刺、浅刺的方式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 痛症 病因 针刺
下载PDF
隔物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综述 被引量:6
6
作者 曹昺焱 饶毅 +2 位作者 庄威 姜美驰 肖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17-220,共4页
隔物灸是失眠的可行治疗手段之一。现行多个版本的关于失眠的治疗指南均提倡:(1)在失眠的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短期失眠发展为长期失眠;(2)在失眠的治疗中首选包含中医药在内的非药物疗法。因此,研究隔物灸的起效机理对失眠的治疗具有... 隔物灸是失眠的可行治疗手段之一。现行多个版本的关于失眠的治疗指南均提倡:(1)在失眠的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短期失眠发展为长期失眠;(2)在失眠的治疗中首选包含中医药在内的非药物疗法。因此,研究隔物灸的起效机理对失眠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近年来隔物灸治疗失眠的临床报道,发现隔物灸,特别是督灸对失眠具有突出的治疗效果。大多数医家以姜蓉覆盖大椎至腰俞节段的督脉和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再于姜蓉上点燃艾炷施灸,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其机理可以从中医理论中调理阳气,调理心神的作用得到解释:按"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的说法,艾灸督脉可鼓动阳气,使神气得养,神养于心。也能从调节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兴奋、抑制平衡的西医学角度得到解释:即艾灸的温热刺激和药物的药效可借助脊髓侧角将刺激传入脊髓,抑制过度兴奋的交感神经,并兴奋以迷走神经为主的副交感神经,达到调理睡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物灸 失眠 综述
原文传递
论以阴阳邪正四分法理解“阳常有余”与“阳非有余”之争 被引量:4
7
作者 曹昺焱 朱世鹏 +1 位作者 刘通 陈卓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615-1616,共2页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两种观点分别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和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提出。两种观点截然相反,后世医家亦各执一理,争执不休未有定论。文章作者认为,两种理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冲突,之...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两种观点分别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和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提出。两种观点截然相反,后世医家亦各执一理,争执不休未有定论。文章作者认为,两种理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冲突,之所以存在争论是因为两医家对阴阳的含义指代不清,笼统地将生理的阴阳和病理的阴阳统称为阴阳,以致有阳气有余和不足的歧义。文章将阴阳细分为具有促进生理功能的正阴、正阳和导致病理变化的邪阴、邪阳,以此四分法调解'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阳非有余,阴长不足'之争,为这一理论争鸣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邪正 阳常有余 阳非有余
原文传递
环境应激动物模型在抑郁症针刺实验研究中的价值与不足 被引量:3
8
作者 曹昺焱 许镫尹 李瑞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12期70-74,共5页
动物实验研究已成为疾病及各种疗法治疗机制必不可少的途径,在抑郁症研究中,抑郁症的动物模型亦是研究该病发病机制的关键。本研究分析了抑郁症各种模型的特点,以更接近抑郁症病因学特点的环境应激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抑郁... 动物实验研究已成为疾病及各种疗法治疗机制必不可少的途径,在抑郁症研究中,抑郁症的动物模型亦是研究该病发病机制的关键。本研究分析了抑郁症各种模型的特点,以更接近抑郁症病因学特点的环境应激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抑郁症动物模型是研究该病发病机制的关键。本研究选取更接近抑郁症病因学特点的环境应激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进行综述,从模型制备的目的、应用及模型特点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各个环境应激模型的适用条件;并将其与针灸治疗的特点相结合,以探讨环境应激模型在抑郁症针刺实验中的价值与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环境应激 动物模型 针灸
下载PDF
《扁鹊心书》中命关穴定位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曹昺焱 马艳佳 +1 位作者 张淑静 高誉珊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12期59-60,共2页
命关穴是《扁鹊心书》中的重要穴位,在该穴施加直接灸可以起到接脾脏真气、治疗危重病症的作用。《扁鹊心书》一书中对于命关的定位存在前后矛盾之处。这种定位上的争议影响了现代临床对该穴的应用,颇为可惜。本研究旨在从解剖学角度探... 命关穴是《扁鹊心书》中的重要穴位,在该穴施加直接灸可以起到接脾脏真气、治疗危重病症的作用。《扁鹊心书》一书中对于命关的定位存在前后矛盾之处。这种定位上的争议影响了现代临床对该穴的应用,颇为可惜。本研究旨在从解剖学角度探讨命关穴的定位,以期明确命关穴的定位,为后期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关 食窦 定位 扁鹊心书
下载PDF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昺焱 饶毅 +1 位作者 肖京 陈卓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8期1-4,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了五输穴按向心方向排列走行和《灵枢·经脉》所载的十二经脉按半向心、半离心方向走向之间的悖论。首先论述了古代医家对此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针对经脉全向心循行和半向心、半离心循行之间的悖论尚不存在一种... 本研究探讨了五输穴按向心方向排列走行和《灵枢·经脉》所载的十二经脉按半向心、半离心方向走向之间的悖论。首先论述了古代医家对此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针对经脉全向心循行和半向心、半离心循行之间的悖论尚不存在一种完美的解释。因为两种经络循行体系各有独特的临床指导价值。两种循行体系都是传统中医思想的有效传承媒介,不宜整合兼并。针灸从业者应同时学习两种体系,以对传统针灸理论有更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输穴 向心排列 经脉循行
下载PDF
针灸对原发抑郁的辩证及治疗特点评述
11
作者 曹昺焱 许镫尹 李瑞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1X期218-219,共2页
本文旨在对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文献进行回顾,在总结辨证思路的基础上,探讨中医辨证对治疗的指导作用。通过将文献内容与针灸作用特点相比对,对现行文献的得失进行评述。
关键词 抑郁症 针灸 辨证
下载PDF
关于髓会所在的思考
12
作者 曹昺焱 陈卓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7期1-4,共4页
八会穴理论首载于《难经·四十五难》。其中,髓会绝骨的定位在《黄帝内经》《难经》中并无明确定位。后世《针灸甲乙经》首次提出绝骨位于足外踝尖上3寸,该定位是绝骨定位的主流观点。但古今医家也提出了髓会肾俞说、髓会枕骨说、... 八会穴理论首载于《难经·四十五难》。其中,髓会绝骨的定位在《黄帝内经》《难经》中并无明确定位。后世《针灸甲乙经》首次提出绝骨位于足外踝尖上3寸,该定位是绝骨定位的主流观点。但古今医家也提出了髓会肾俞说、髓会枕骨说、髓会阳辅说等不同观点。本研究阐述了关于绝骨定位的诸多观点的来由,并予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会 定位 假说
下载PDF
电针胰俞穴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田环环 高珊 +7 位作者 曹昺焱 裴恩实 黄英恒 刘锦龙 武燕 刘燕 宋小娟 李瑞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第8期56-60,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胰俞穴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血脂、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脂联素水平的影响,从而探讨电针胰俞穴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2型糖尿病造模组(22只),造模成功后根据血糖水... 目的:观察电针胰俞穴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血脂、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脂联素水平的影响,从而探讨电针胰俞穴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2型糖尿病造模组(22只),造模成功后根据血糖水平随机区组分为模型组8只,电针胰俞组8只。治疗4周,每周末检测空腹血糖(FBG)和体重。4周后取血清,以生化法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以放免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S)、脂联素(APN)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FBG、TC、HDL-C、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体重、ISI、APN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胰俞组TC、LDL-C水平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BG、体重、TG、HDL-C、脂联素水平显著下降(P<0.05);ISI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胰俞穴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血脂和脂联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胰俞穴 2型糖尿病 血脂 胰岛素敏感指数 脂联素
下载PDF
近10年来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高珊 李瑞 +5 位作者 田环环 曹昺焱 裴恩实 黄英恒 刘锦龙 武燕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第12期51-54,共4页
通过查阅近10年来针灸治疗糖尿病的资料,从文献、实验及临床研究3个方面进行总结概括,阐述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优势。结果发现针灸可通过调节血糖、激素水平、修复胰腺组织、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来治疗糖尿病,并被临床验证有确切疗效... 通过查阅近10年来针灸治疗糖尿病的资料,从文献、实验及临床研究3个方面进行总结概括,阐述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优势。结果发现针灸可通过调节血糖、激素水平、修复胰腺组织、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来治疗糖尿病,并被临床验证有确切疗效。针灸治疗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2型糖尿病 综述
下载PDF
大鼠肾俞定位之我见 被引量:6
15
作者 田环环 曹昺焱 +5 位作者 高珊 裴恩实 黄英恒 刘锦龙 武燕 李瑞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第1期51-52,共2页
肾俞主治病症多,临床应用广泛,因此对于肾俞穴的实验研究层出不穷。大鼠作为实验常用动物,其腧穴的准确定位对于针灸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阐明大鼠脊椎解剖特点的基础上,指明大鼠肾俞的定位方法,希望对针灸实验研究能起到... 肾俞主治病症多,临床应用广泛,因此对于肾俞穴的实验研究层出不穷。大鼠作为实验常用动物,其腧穴的准确定位对于针灸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阐明大鼠脊椎解剖特点的基础上,指明大鼠肾俞的定位方法,希望对针灸实验研究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脊椎解剖特点 肾俞 定位 BL23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肾俞”穴对T2DM大鼠GLUT2、GCK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贾宁 李瑞 +4 位作者 曹昺焱 田环环 胡晓刚 马艳佳 王跃颖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1114-1119,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穴位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疗效差异及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50 d后,按35 mg/kg质量比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溶液进行T2DM造模,并将造模成功...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穴位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疗效差异及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50 d后,按35 mg/kg质量比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溶液进行T2DM造模,并将造模成功的3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足三里组、电针肾俞组、格列美脲灌胃组,每组8只。各电针组分别取双侧"足三里""肾俞"穴进行电针治疗,电针参数为2 Hz,2 m A连续波20 min/次,1次/d,6 d/周,连续4周。于干预前及干预后,检测各组大鼠灌胃前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体质量及OGTT实验。末次干预结束,处死大鼠取血,取胰腺组织,采用放免法测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Real-time PCR检测胰腺中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2,GLUT2)、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CK)的mRNA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胰腺的形态变化。结果:干预4周后,除空白组体质量显著增加(P<0.01),其余各组体质量均显著减轻(P<0.01);模型组FBG显著高于干预前、空白组(P<0.01),格列美脲灌胃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两电针组比较模型组均有下降趋势(P>0.05);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glucose Tolerance,OGTT)实验结果与FBG同步;电针足三里组、格列美脲灌胃组FINS显著低于空白组、模型组及电针肾俞组(P<0.01);模型组HOMA-B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各干预组比较模型组均有上升趋势(P>0.05);模型组GLUT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电针足三里组、电针肾俞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GCK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各干预组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P<0.05),且电针足三里组显著高于格列美脲灌胃组(P<0.01)。HE染色:模型组胰岛边界不清,体积明显变小,胰岛细胞数量减少且排列杂乱,细胞肿胀、坏死,可见细胞空泡变性。3个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胰岛边界较模型组清晰,体积增大,胰岛内细胞数量增加,排列也较均匀,细胞空泡变性减少。结论:电针足三里、肾俞穴可能是通过上调GLUT2、GCK mRNA的表达水平而改善T2DM大鼠的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保护胰岛B细胞的形态、降低FINS水平,其中足三里穴的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电针 足三里穴 肾俞穴 GLUT2 GCK
下载PDF
电针不同神经节段腧穴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晓刚 李瑞 +4 位作者 贾宁 田环环 马艳佳 王跃颖 曹昺焱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6期57-60,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不同腧穴对2型糖尿病大鼠影响,为临床针灸治疗T2DM选穴提供依据。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结合链脲佐菌素注射制备T2D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心俞组、胰俞组和肾俞组,分别以电针刺激心俞穴、胰俞穴、肾俞穴,连续干预4...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不同腧穴对2型糖尿病大鼠影响,为临床针灸治疗T2DM选穴提供依据。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结合链脲佐菌素注射制备T2D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心俞组、胰俞组和肾俞组,分别以电针刺激心俞穴、胰俞穴、肾俞穴,连续干预4周,观察各组动物空腹血糖、OGTT曲线下面积、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水平和胰岛形态的变化。结果:(1)胰俞组空腹血糖和OGTT曲线下面积下降显著(P<0.05),心俞组和肾俞组变化不明显(P>0.05);(2)电针对大鼠空腹胰岛素水平无影响,胰俞组HOMA-IR较模型组极显著降低(P<0.01),心俞组和肾俞组变化不明显(P>0.05);(3)HE染色:模型组胰岛严重萎缩,胰岛内细胞减少,细胞形态异常;胰俞组胰岛形态、胰岛内细胞的形态和数目基本接近空白组。结论:电针胰俞穴可以降低T2DM大鼠血糖,改善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形态,且胰俞穴的这些作用符合神经节段支配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胰俞 T2DM 大鼠 神经节段
下载PDF
中医治疗消渴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珊 李瑞 +3 位作者 田环环 曹昺焱 裴恩实 武燕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510-512,共3页
通过概括消渴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拓宽临床思路,提高疗效。参考文献20篇。
关键词 消渴 病名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综述
下载PDF
电针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及血清SOD、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马艳佳 李瑞 +5 位作者 贾宁 胡晓刚 王跃颖 田环环 曹昺焱 张淑静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胃脘下俞与后三里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糖代谢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T2DM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胃脘下俞组、后三里组和格列美脲组,每组8只。造模方法为高糖高脂饲料饲养联合... 目的:观察电针胃脘下俞与后三里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糖代谢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T2DM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胃脘下俞组、后三里组和格列美脲组,每组8只。造模方法为高糖高脂饲料饲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5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电针(2 Hz、2 mA)干预,每次留针20 min,6次/周,共4周。测量大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于干预前后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OMA-B)。结果:电针"胃脘下俞"及"后三里"能在1~2周左右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血糖。通过电针干预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T2DM大鼠的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且胃脘下俞组最优(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和血清MDA含量均升高,SOD含量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胃脘下俞组、后三里组SOD含量均升高(P<0.05),MDA含量均降低(P<0.05),而格列美脲组SOD、M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胃脘下俞穴和后三里对T2DM大鼠均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并可能通过整体上改善其氧化应激状态来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达到干预T2DM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2型糖尿病 糖代谢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腰背肌筋膜痛综合征核心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与肌纤维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0
20
作者 姜美驰 肖京 +3 位作者 饶毅 赵兴丽 曹昺焱 庄威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6期544-548,共5页
目的:运用表面肌电检测腰背肌筋膜痛患者腰部核心肌群,通过中位频率及中位频率斜率的分析,判断其肌纤维类型分布规律。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10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男45例,女55例;年龄29~76岁,平均48.5岁;左侧腰背疼痛(左侧疼痛组... 目的:运用表面肌电检测腰背肌筋膜痛患者腰部核心肌群,通过中位频率及中位频率斜率的分析,判断其肌纤维类型分布规律。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10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男45例,女55例;年龄29~76岁,平均48.5岁;左侧腰背疼痛(左侧疼痛组)40例,右侧腰背疼痛(右侧疼痛组)60例;病程>6个月。另有40例腰部无疼痛健康人为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9~76岁,平均47.3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背部酸痛及背部肌肉僵硬,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腰背肌筋膜炎。使用表面肌电测量3组人群的腰部核心肌肉(多裂肌、髂肋肌、最长肌)在腰背肌等长收缩试验过程中的肌电信号特征,如中位频率及中位频率斜率绝对值。结果:3组多裂肌的中位频率,对照组左侧(133.88±26.61)μV,右侧(131.39±29.81)μV;左侧疼痛组左侧(117.29±10.93)μV,右侧(133.70±17.81)μV;右侧疼痛组左侧(131.36±17.37)μV,右侧(118.28±13.57)μV。3组髂肋肌的中位频率,对照组左侧(106.94±28.01)μV,右侧(114.68±18.96)μV;左侧疼痛组左侧(93.95±11.17)μV,右侧(107.60±27.86)μV;右侧疼痛组左侧(105.93±15.52)μV,右侧(97.27±19.27)μV。3组最长肌的中位频率,对照组左侧(109.24±26.20)μV,右侧(112.58±17.70)μV;左侧疼痛组左侧(95.58±10.83)μV,右侧(108.79±26.39)μV;右侧疼痛组左侧(106.50±17.98)μV,右侧(98.20±11.16)μV。3组多裂肌的中位频率斜率绝对值,对照组左侧0.221±0.109,右侧0.259±0.169;左侧疼痛组左侧0.318±0.184,右侧0.210±0.159;右侧疼痛组左侧0.258±0.169,右侧0.386±0.166。3组髂肋肌的中位频率斜率绝对值,对照组左侧0.241±0.158,右侧0.238±0.128;左侧疼痛组左侧0.330±0.208,右侧0.252±0.171;右侧疼痛组左侧0.249±0.150,右侧0.343±0.144。3组最长肌的中位频率斜率绝对值,对照组左侧0.244±0.252,右侧0.210±0.128;左侧疼痛组左侧0.348±0.255,右侧0.241±0.224;右侧疼痛组左侧0.239±0.155,右侧0.334±0.233。对照组左右侧腰多裂肌、髂肋肌、最长肌的中位频率和中位频率斜率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痛组疼痛侧多裂肌、髂肋肌、最长肌的中位频率值小于非疼痛侧(P<0.05),中位频率斜率绝对值大于非疼痛侧(P<0.05)。结论:慢性腰背筋膜痛患者疼痛侧的腰部肌肉耐疲劳程度下降,肌纤维类型百分比转变为以Ⅱ型肌纤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肌电描记术 肌纤维 骨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