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菌发酵中L-乳酸的发酵工艺研究进展
1
作者 唐柳映 王昌涛 +2 位作者 曹晓蕊 伍文怡 刘可儿 《中国食品》 202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微生物发酵的特性通常包括降低原料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及产生有益的小分子物质,这样就可以改善原料的营养组成及其品质特性,从而提高发酵原料的利用价值。在这些微生物中,乳酸菌因具有安全、高效、绿色、副产物少、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而被... 微生物发酵的特性通常包括降低原料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及产生有益的小分子物质,这样就可以改善原料的营养组成及其品质特性,从而提高发酵原料的利用价值。在这些微生物中,乳酸菌因具有安全、高效、绿色、副产物少、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为发酵剂,在发酵领域起着十分广泛而重要的作用。乳酸菌发酵是指食物中的糖类被乳酸菌的代谢产物分解为乳酸和葡萄糖,在现代工艺中,通过不断优化乳酸菌发酵技术,可以得到更加优良的发酵产物,以提高发酵产物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发酵 发酵产物 微生物发酵 发酵剂 发酵原料 品质特性 现代工艺 小分子物质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加带蒂颞肌瓣填塞治疗硬膜下积液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雪冬 金京国 +2 位作者 杨利 曹晓蕊 王海燕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129-1131,共3页
硬膜下积液主要是因为颅脑发生损伤后因为各项因素引起脑脊液在硬脑膜间隙下积蓄,又称之为硬膜下水瘤[1]。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属于特殊的病理改变类型;以其病理分型为基础主要分为消退型、进展型、稳定型、演变型等四大类,临床治疗中进... 硬膜下积液主要是因为颅脑发生损伤后因为各项因素引起脑脊液在硬脑膜间隙下积蓄,又称之为硬膜下水瘤[1]。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属于特殊的病理改变类型;以其病理分型为基础主要分为消退型、进展型、稳定型、演变型等四大类,临床治疗中进展型需行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治疗主要是采用颅骨钻孔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术后极易复发[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积液 小骨窗开颅 填塞治疗 颞肌 硬膜下水瘤 闭合性颅脑损伤 颅骨钻孔引流 硬脑膜 传统手术治疗 病理分型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用户出行方式识别 被引量:4
3
作者 曹晓蕊 赖丽娜 孟品超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34-142,共9页
基于通信网络获取的手机信令数据,挖掘用户出行轨迹,在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means algorithm,FCMA)的基础上,依据出行方式的先验知识构建初始隶属度函数,并将传统欧氏距离替换为对多维度数据之间变化关系更加敏感的马氏距离,... 基于通信网络获取的手机信令数据,挖掘用户出行轨迹,在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means algorithm,FCMA)的基础上,依据出行方式的先验知识构建初始隶属度函数,并将传统欧氏距离替换为对多维度数据之间变化关系更加敏感的马氏距离,提出基于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出行方式识别模型,对长春市区范围内用户的三种常见出行方式,即步行、自行车、机动车进行识别,并从用户出行距离、出行时耗、平均行程速度三方面验证了模型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信令数据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出行方式识别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患者长途转运中的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春红 王娟 +3 位作者 张洪娟 赵蕊 曹晓蕊 胡艳丽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第5期546-548,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长途转运中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转运安全性,降低途中死亡率。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北戴河康复疗养中心,秦皇岛市海港医院,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长途转运38例主...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长途转运中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转运安全性,降低途中死亡率。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北戴河康复疗养中心,秦皇岛市海港医院,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长途转运3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对其转运过程中预警风险的告知、转运前的安全评估、急救药品及设备的准备、转运中病情的观察及各种风险的应对、充分镇痛、血压、心率及情绪的管理等相关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结果转运途中经过充分的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安全转运至目标医院36例,途中死亡2例。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转运前的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的充分准备,消除各种不良隐患,采取安全有效的转运措施,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才能安全有效地完成长途转运工作,为患者有效治疗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长途安全转运 风险评估 护理体会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联合蛛网膜造瘘术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雪冬 金京国 +2 位作者 杨利 曹晓蕊 王海燕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713-715,共3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联合蛛网膜造瘘术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的疗效。方法:根据住院号末位奇偶数,随机将64例TSE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联合蛛网膜造瘘术,对照组给予钻孔引流术。观察2组患者积...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联合蛛网膜造瘘术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的疗效。方法:根据住院号末位奇偶数,随机将64例TSE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联合蛛网膜造瘘术,对照组给予钻孔引流术。观察2组患者积液消失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积液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有1例积液复发(3.13%),而对照组有9例积液复发(28.1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联合蛛网膜造瘘术治疗TSE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术 蛛网膜造瘘术 硬膜下积液 外伤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