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烟煤燃料氮的热解析出规律 被引量:26
1
作者 曹欣玉 牛志刚 +4 位作者 应凌俏 王智化 周俊虎 刘建忠 岑可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8-542,共5页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在氩气氛围下,对我国四种不同产地的无烟煤从400℃到1200℃进行热解试验,研究了燃料氮中Tar N,HCN,NH3,Char N的析出规律,以及燃料氮中N的分布特性。研究结果发现HCN N的析出量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NH3 N的析出量在...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在氩气氛围下,对我国四种不同产地的无烟煤从400℃到1200℃进行热解试验,研究了燃料氮中Tar N,HCN,NH3,Char N的析出规律,以及燃料氮中N的分布特性。研究结果发现HCN N的析出量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NH3 N的析出量在1000℃左右达到最大值而后略有降低,Char N的含量呈现反趋势下降。1000℃以上,NH3 N的析出量及HCN N+NH3 N的析出量随挥发分增加而降低。Tar N的含量在整个温度范围内都比较少,基本不随温度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N NH3 无烟煤 燃料 热解 析出规律
下载PDF
无烟煤挥发分和焦炭独立燃烧过程中NO生成规律 被引量:15
2
作者 曹欣玉 董洪彬 +4 位作者 牛志刚 应凌俏 周俊虎 刘建忠 岑可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5,共6页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将无烟煤粉的燃烧分为焦炭燃烧和挥发分燃烧两部分,研究了各自燃烧过程中产生NO的规律,评价了焦炭N和挥发分N对煤粉燃烧产生NO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煤粉N、焦炭N和挥发分N的转化率都随过量空气系数α和温度的增加而增...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将无烟煤粉的燃烧分为焦炭燃烧和挥发分燃烧两部分,研究了各自燃烧过程中产生NO的规律,评价了焦炭N和挥发分N对煤粉燃烧产生NO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煤粉N、焦炭N和挥发分N的转化率都随过量空气系数α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焦炭N是无烟煤粉燃烧过程中NO的主要来源;煤粉的转化率都小于煤粉分解燃烧时挥发分转化率加焦炭的总转化率;还原性气氛或氧化性气氛越强,挥发分和焦炭在煤粉燃烧时的相互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烟煤 燃烧 NO析出
下载PDF
白杨河电厂230t/h锅炉燃用水煤浆工业试验 被引量:8
3
作者 曹欣玉 翁卫国 +5 位作者 黄镇宇 姚强 周俊虎 刘建忠 赵翔 岑可法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6-18,共3页
介绍我国第 1 台 230 t /h 燃油电站锅炉改烧水煤浆的工程改造、引进水煤浆燃烧器存在的问题。燃烧器改造后,通过配风、水煤浆喷嘴雾化汽压、不同负荷和煤种水煤浆的工业试验表明,燃烧效率达 98.5% 以上;燃用水煤浆时的负荷可在 4... 介绍我国第 1 台 230 t /h 燃油电站锅炉改烧水煤浆的工程改造、引进水煤浆燃烧器存在的问题。燃烧器改造后,通过配风、水煤浆喷嘴雾化汽压、不同负荷和煤种水煤浆的工业试验表明,燃烧效率达 98.5% 以上;燃用水煤浆时的负荷可在 40%~100% 时稳定燃烧。说明水煤浆是一种有效的代油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 锅炉 水煤浆 工业试验 燃烧特性
下载PDF
黑液水煤浆的燃烧及沾污结渣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曹欣玉 兰泽全 +5 位作者 饶甦 赵显桥 周俊虎 周志军 刘建忠 岑可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3-457,共5页
通过在0 25MW试验炉上对新汶良庄矿常规和黑液两种水煤浆的对比试验,就黑液水煤浆的着火、燃烧、污染物排放及沾污结渣特性进行研究,尤其借助硅碳棒和自制灰污热流计从宏观和微观角度以及采用模糊数学手段对黑液水煤浆的沾污结渣趋势作... 通过在0 25MW试验炉上对新汶良庄矿常规和黑液两种水煤浆的对比试验,就黑液水煤浆的着火、燃烧、污染物排放及沾污结渣特性进行研究,尤其借助硅碳棒和自制灰污热流计从宏观和微观角度以及采用模糊数学手段对黑液水煤浆的沾污结渣趋势作了详细分析,获得了许多有益的认识,从而为黑液水煤浆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黑液 黑液水煤浆 沾污 结渣特性
下载PDF
辽河油田水煤浆锅炉结渣倾向性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6
5
作者 曹欣玉 兰泽全 +5 位作者 黄镇宇 周俊虎 刘建忠 赵翔 朱建新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1-34,共4页
常规结渣判别指标的分辨率较低 ,往往得出与实际不一致的结果。基于模糊数学原理 ,以分辨率较高的 5个指标 (软化温度t2 、硅比G、硅铝比SiO2 /Al2 O3、碱酸比B/A和综合指数R)构成评判因素集 ,对取自辽河油田水煤浆锅炉不同部位的 4个... 常规结渣判别指标的分辨率较低 ,往往得出与实际不一致的结果。基于模糊数学原理 ,以分辨率较高的 5个指标 (软化温度t2 、硅比G、硅铝比SiO2 /Al2 O3、碱酸比B/A和综合指数R)构成评判因素集 ,对取自辽河油田水煤浆锅炉不同部位的 4个样品进行了结渣倾向性综合判别。为了保证和考察所建模型的具体效果 ,分别将此模型和以前的“四因素”模型用于龙口电厂等 11个已知结渣程度煤样的判别 ,并将其结果与实际结渣情况进行了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 锅炉 结渣 倾向性 模糊综合评判 辽河油田 锅炉受热面
下载PDF
W型火焰煤粉炉两段喷钙脱硫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曹欣玉 范红宇 +6 位作者 周俊虎 程军 赵翔 刘建忠 黄镇宇 周志军 岑可法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32-2435,2449,共5页
针对煤粉炉内钙基固硫剂燃烧脱硫率低的难题 ,研究了 W型火焰煤粉炉一次风燃烧区域烟气温度和烟气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在研究添加剂量和添加方式对燃烧脱硫率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了分级配风两段喷钙脱硫技术的方案 ,从而实现一次风燃烧... 针对煤粉炉内钙基固硫剂燃烧脱硫率低的难题 ,研究了 W型火焰煤粉炉一次风燃烧区域烟气温度和烟气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在研究添加剂量和添加方式对燃烧脱硫率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了分级配风两段喷钙脱硫技术的方案 ,从而实现一次风燃烧高温区域和中温燃烧区域的同时脱硫 ,使脱硫剂在高温还原区域生成 Ca S,在中温氧化区域生成 Ca SO4,从而避免了 Ca SO4在高温区域的分解 ,使 Ca/ S=3时煤粉炉的脱硫效率达到 71 .2 %。图 2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炉 钙基固硫剂 分级配风 两段 喷钙脱硫
下载PDF
煤燃烧过程中硫的析出规律及脱硫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曹欣玉 卜成 +1 位作者 葛林甫 岑可法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6,15,共6页
为摸清煤燃烧时硫的析出规律,对媒及水煤浆在不同的工况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发现硫的析出过程可分有机硫和无机硫两部分。长广煤中有机硫的析出反应可用Arrhenius方程描述,其频率因子为0.17(1/s),活化能为6470(Cal/mol);长广煤中无机硫... 为摸清煤燃烧时硫的析出规律,对媒及水煤浆在不同的工况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发现硫的析出过程可分有机硫和无机硫两部分。长广煤中有机硫的析出反应可用Arrhenius方程描述,其频率因子为0.17(1/s),活化能为6470(Cal/mol);长广煤中无机硫的析出速率可表示为:dUs/dr=0.352(100-Us)^(1.0)×exp(-14158/RT)。另外,我们还得到脱硫效率与炉温及Ca/S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燃烧 水煤浆
下载PDF
矩形六角燃烧水煤浆锅炉冷态空气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曹欣玉 丁宁 +5 位作者 赵凯 周俊虎 黄镇宇 刘建忠 杨玉林 杨亮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通过燃烧器放大后移加炉底风的热态模化法,对某电厂长宽比为1.5∶1、六角切圆布置的水煤浆大型电站锅炉空气动力场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了燃烧器在高长宽比、六角布置方式下炉内流场,贴壁速度以及前屏前气流速度偏差的变化规律。冷态... 通过燃烧器放大后移加炉底风的热态模化法,对某电厂长宽比为1.5∶1、六角切圆布置的水煤浆大型电站锅炉空气动力场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了燃烧器在高长宽比、六角布置方式下炉内流场,贴壁速度以及前屏前气流速度偏差的变化规律。冷态模化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高长宽比的炉膛结构,采用燃烧器六角布置方式可以形成一个非常合理的炉内流场,同时,燃尽风反切布置可以明显减小前屏前气流速度偏差,降低炉内气流的发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锅炉 六角布置 冷态模化 水煤浆 矩形比
下载PDF
降低水煤浆雾炬燃烧氮氧化物(NO_x)排放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曹欣玉 徐幸 +3 位作者 黄镇宇 姚强 陈建荣 岑可法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06-108,共3页
一、前言 本文在水煤浆复合前置燃烧装置研究的同时,在研究煤及水煤浆NO,生成机理的基础上,开展了水煤浆雾炬燃烧过程中NO,生成的研究。 二、实验装置及方法介绍 试验是在复合前置燃烧试验装置上进行的,如图1所示。
关键词 水煤浆 雾炬 燃烧 氮氧化物 排放
下载PDF
煤燃烧过程中灰层的扩散阻力及其微观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欣玉 黄镇宇 +2 位作者 郑启权 姚强 岑可法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34-439,共6页
煤的灰层扩散系数对煤粒的燃烧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用实验的方法测定了三种煤的灰层扩散系数。研究还发现,不同的颗粒直径、不同的煤种以及不同的灰层厚度、煤的灰层扩散系数均不同。最后,从其微观结构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燃烧 灰层 扩散阻力 微观结构
下载PDF
电厂优化配煤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8
11
作者 曹欣玉 阮伟 +2 位作者 周俊虎 岑可法 汤龙华 《电站系统工程》 2000年第1期4-6,共3页
对配煤燃烧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分析和理论研究,指出混煤特性与组成单煤之间并非简单的加权关系,而是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征、该特征可以综合运用神经网络理论、模糊数学等现代数学方法加以满意地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开发了优化配煤... 对配煤燃烧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分析和理论研究,指出混煤特性与组成单煤之间并非简单的加权关系,而是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征、该特征可以综合运用神经网络理论、模糊数学等现代数学方法加以满意地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开发了优化配煤专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煤 神经网络 专家系统 优化 给煤机 电厂
下载PDF
高长宽比的六角切圆燃烧锅炉切圆特性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曹欣玉 赵凯 +6 位作者 丁宁 杨亮 赵显桥 周俊虎 黄镇宇 刘建忠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0-774,共5页
为研究锅炉炉内的流场特性,依托于某大型水煤浆锅炉的改造项目,建立了冷态模化试验台,在实验台上对炉内空气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三孔探针和热球风速仪结合烟花示踪摄像的测试方法,得到了切圆内部动量矩的数据和切圆转动瞬间的图片,... 为研究锅炉炉内的流场特性,依托于某大型水煤浆锅炉的改造项目,建立了冷态模化试验台,在实验台上对炉内空气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三孔探针和热球风速仪结合烟花示踪摄像的测试方法,得到了切圆内部动量矩的数据和切圆转动瞬间的图片,经分析可知,切圆在流场中周期性地旋转并于某些时刻可能发生破碎;相应切圆呈周期性旋转,射流摆动也具有周期性,该周期是切圆旋转周期的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高长宽比 六角切圆燃烧锅炉 切圆特性 矩形炉膛 六角布置 空气动力特性
下载PDF
水煤浆在复合前置燃烧室内低NO_x排放的研究
13
作者 曹欣玉 徐幸 +3 位作者 姚强 黄镇宇 钱剑青 岑可法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5-49,共5页
近年来,随着水煤浆燃烧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复合前置燃烧室作为一种新型的煤浆燃烧没备已得到初步的研究,并将走向工业性试验。
关键词 水煤浆 燃烧室 NOx
下载PDF
410t/h燃油锅炉改烧水煤浆试验研究
14
作者 曹欣玉 丁宁 +6 位作者 俞海淼 董洪彬 黄镇宇 杨卫娟 周俊虎 刘建忠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24,共4页
针对茂名热电厂410t/h燃油锅炉改烧水煤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锅炉进行改造后,全烧重油和水煤浆都能达到额定出力和预定的设计参数,热效率分别比设计效率提高了0.93%、1.45%,燃烧状况良好,飞灰和炉渣可燃物含量低,达到了长期连... 针对茂名热电厂410t/h燃油锅炉改烧水煤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锅炉进行改造后,全烧重油和水煤浆都能达到额定出力和预定的设计参数,热效率分别比设计效率提高了0.93%、1.45%,燃烧状况良好,飞灰和炉渣可燃物含量低,达到了长期连续运行的要求;与燃烧重油相比,燃烧水煤浆时SO2排放减少一半,NOx排放略有增高;燃油锅炉改烧水煤浆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燃烧 重油 水煤浆 热效率
下载PDF
煤粉炉PM_(10)/PM_(2.5)排放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7
15
作者 刘建忠 范海燕 +2 位作者 周俊虎 曹欣玉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5-149,共5页
采用冲击式尘粒分级仪对煤粉锅炉电除尘器前后细灰组成进行测量,研究表明除尘器后PM10和PM2.5占总灰的比例为92.47%和35.56%,比除尘器前均有大幅度提高。除尘器对细灰捕集效率不高,PM2.5除尘效率为90.6%。煤粉细度、制粉系统投运方式、... 采用冲击式尘粒分级仪对煤粉锅炉电除尘器前后细灰组成进行测量,研究表明除尘器后PM10和PM2.5占总灰的比例为92.47%和35.56%,比除尘器前均有大幅度提高。除尘器对细灰捕集效率不高,PM2.5除尘效率为90.6%。煤粉细度、制粉系统投运方式、锅炉负荷是影响粉尘颗粒特性的主要因素。煤粉越细,乏气全部投入将使排放的粉尘组成越细,锅炉负荷越低,除尘效率会有所提高,但粉尘组成也将变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锅炉 电除尘器 细灰组成 PMl0/PM2.5排放规律 试验 制粉系统 大气污染
下载PDF
O_2/CO_2气氛煤粉燃烧及固硫特性研究 被引量:58
16
作者 刘彦 周俊虎 +3 位作者 方磊 李艳昌 曹欣玉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24-228,共5页
该文利用热重法分析了O2/CO2、空气两种不同气氛下煤的燃烧特性,得出与空气条件相比,O2/CO2条件下煤的着火及燃尽温度有明显降低、燃烧特性指数提高的结论,即O2/CO2气氛可改善燃烧过程、优化燃烧特性。同时通过对两种情况下煤粉燃烧钙... 该文利用热重法分析了O2/CO2、空气两种不同气氛下煤的燃烧特性,得出与空气条件相比,O2/CO2条件下煤的着火及燃尽温度有明显降低、燃烧特性指数提高的结论,即O2/CO2气氛可改善燃烧过程、优化燃烧特性。同时通过对两种情况下煤粉燃烧钙基脱硫特性的比较,发现较高浓度的CO2 气氛可阻止石灰石的分解,其硫化反应机理与传统方式下不同,脱硫效果有较大提高,并且这种优势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以及CO2体积含量的增加而愈加显著。由此得出,O2/CO2气氛不仅有助于煤粉燃烧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脱硫效率,克服了传统空气方式下高温脱硫效率低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燃烧特性 固硫特性 二氧化碳 氧气
下载PDF
煤中氟分布与燃烧排放特性 被引量:28
17
作者 齐庆杰 刘建忠 +2 位作者 曹欣玉 周俊虎 岑可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2-577,共6页
采用高温水解 -离子选择电极法对我国典型煤种的氟含量进行测定 ,得到了煤中氟分布规律 ,分析了煤中氟含量与灰分的关系及氟化物的赋存形态 .首次通过燃烧实验探索了燃煤过程中氟化物生成规律 ,确定了燃煤氟排放的影响因素 ,得到了燃煤... 采用高温水解 -离子选择电极法对我国典型煤种的氟含量进行测定 ,得到了煤中氟分布规律 ,分析了煤中氟含量与灰分的关系及氟化物的赋存形态 .首次通过燃烧实验探索了燃煤过程中氟化物生成规律 ,确定了燃煤氟排放的影响因素 ,得到了燃煤氟排放与煤种、燃烧温度、停留时间、燃烧气氛等因素的影响规律 ,提出了燃煤过程中氟化物的生成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特性 高温水解 分布特性 燃烧实验 含量测定 氟化物 离子选择电极法 污染治理
下载PDF
模糊模式识别在水煤浆锅炉结渣特性判别上的应用 被引量:33
18
作者 兰泽全 曹欣玉 +5 位作者 周俊虎 黄镇宇 刘建忠 赵翔 赵显桥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16-219,共4页
该文基于模糊数学原理,采用模式识别方法,尝试性地提出将综合指数R与4个常规结渣指标(软化温度T2、硅比G、硅铝比SiO2/Al2O3和碱酸比B/A)一起构成评判因素集,对某燃料水煤浆灰和取自该锅炉不同部位的另3个样品(炉渣、转向室灰和除尘灰)... 该文基于模糊数学原理,采用模式识别方法,尝试性地提出将综合指数R与4个常规结渣指标(软化温度T2、硅比G、硅铝比SiO2/Al2O3和碱酸比B/A)一起构成评判因素集,对某燃料水煤浆灰和取自该锅炉不同部位的另3个样品(炉渣、转向室灰和除尘灰)进行了结渣倾向性判别,以验证该模型的可靠程度。通过沾污特性分析和粘聚特性试验及与同一模型的模糊综合评判对照,结果表明该新模型较以前的四因素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从而保证了判别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也证明了实验室煤灰明显有别于现场锅炉煤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结渣 水煤浆 模糊模式识别 模糊数学 特性判别
下载PDF
炉内灰渣沉积物中矿物元素分布的电子探针分析 被引量:32
19
作者 兰泽全 曹欣玉 +5 位作者 周俊虎 赵显桥 饶甦 周志军 刘建忠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提出了一种研究煤灰沉积机理及形成过程的新方法。从炉内选取5个不同部位的灰渣样品,利用电子探针对各矿物元素沿样品厚度方向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和Al具有几乎完全一致的分布。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形成的主要矿物质为铝硅酸... 提出了一种研究煤灰沉积机理及形成过程的新方法。从炉内选取5个不同部位的灰渣样品,利用电子探针对各矿物元素沿样品厚度方向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和Al具有几乎完全一致的分布。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形成的主要矿物质为铝硅酸盐(如霞石);积灰沉积物中Na与S的分布规律相似,主要以无水芒硝形式存在,部分结渣沉积物中的Na与Fe具有相似的分布。在初始层内,4个结渣样品中主要致渣元素的分布相似,而与积灰样品中的相反,表明积灰和结渣在机理上是不同的,受炉内局部空气动力场、气氛条件和温度水平等的控制。研究结果可为模拟灰沉积数学模型的建立或改进,以及防结渣添加剂、清灰剂的研制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炉内过程 灰渣沉积物 矿物元素 电子探针分析 热效率
下载PDF
神华煤结渣倾向和结渣机制研究 被引量:39
20
作者 周俊虎 赵晓辉 +3 位作者 杨卫娟 曹欣玉 刘建忠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1-36,共6页
神华煤是我国储量大、发热量高的优质动力煤,但因其灰熔点低、易结渣,燃用神华煤的锅炉经常遇到严重的结渣问题。该文在0.25MW燃烧试验台架上对比研究2个典型煤种,即神华煤和新汶煤(高结渣倾向和低结渣倾向)的结渣动态过程,使用扫描电镜... 神华煤是我国储量大、发热量高的优质动力煤,但因其灰熔点低、易结渣,燃用神华煤的锅炉经常遇到严重的结渣问题。该文在0.25MW燃烧试验台架上对比研究2个典型煤种,即神华煤和新汶煤(高结渣倾向和低结渣倾向)的结渣动态过程,使用扫描电镜(二次电子成像)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研究了神华煤燃烧过程中不同部位沉积样品的形貌学和晶相组成。结合灰污热流仪测试结果,提出了沉积灰渣的平均脱落周期和平均热流衰减幅度2个指标,这2个指标能够较好地定量判断不同煤种的结渣倾向。易结渣神华煤的脱落周期和平均热流衰减幅度分别为Tsh≥270min和Aq≥92.7kW/m2;而不易结渣新汶煤的脱落周期和平均热流衰减幅度分别为Tsh=58.5min和Aq=23.77kW/m2。重点分析了高铁神华煤中铁的存在形式和转化过程,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导致高铁神华煤结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煤中硅酸盐形式含铁矿物质颗粒在炉内产生的粘附性熔融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神华煤 煤粉锅炉 结渣倾向 定量评判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