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RS患者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曹武奎 焦振山 +4 位作者 曹茜 李顺天 孟超 于万有 宋立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SARS患者发病过程中肝功能等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观察发病组和康复组5,10,14个月末肝脏功能的变化,并与对照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大多数SARS患者在住院期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的异常及其他生化指标改变,以... 目的:探讨SARS患者发病过程中肝功能等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观察发病组和康复组5,10,14个月末肝脏功能的变化,并与对照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大多数SARS患者在住院期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的异常及其他生化指标改变,以ALT、AST、ALB、LDH、GLU、TG变化为明显。康复组部分指标恢复正常和接近正常,但原TG异常者至发病后10,14个月仍未恢复,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RS患者存在肝功能异常,但不能最终确定为SARS病毒对肝脏的直接作用。TG等指标的持续异常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肝功能试验 丙氨酸转氨酶 天冬氨酸
下载PDF
体内外血液净化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曹武奎 袁桂玉 +1 位作者 唐克诚 李谦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42-64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联合中医通里攻下、抗内毒素血症(即体内外血液净化)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血液净化治疗重型肝炎前(Ⅱ组)或同时(Ⅲ组),加用有效中药制剂并与单纯用血液净化(Ⅰ组)比较。结果:Ⅱ组患者血液中的内毒素、过...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联合中医通里攻下、抗内毒素血症(即体内外血液净化)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血液净化治疗重型肝炎前(Ⅱ组)或同时(Ⅲ组),加用有效中药制剂并与单纯用血液净化(Ⅰ组)比较。结果:Ⅱ组患者血液中的内毒素、过氧化脂质、肿瘤坏死因子、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明显低于Ⅰ、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Ⅱ组最终病死率为45.45%,Ⅰ、Ⅲ组患者的病死率均为71.4%,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内外血液净化方法可减少有害物质的继续产生和吸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肝炎 病毒性 人中草药 血液净化治疗 重型肝炎 体内外 临床研究 内毒素血症 肿瘤坏死因子 血液净化方法
下载PDF
重症肝炎肝穿活检禁忌症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曹武奎 余书文 +5 位作者 黄仲德 袁桂玉 张万增 唐克成 梁树仁 张培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0年第1期44-46,共3页
重症肝炎〈简称重肝〉并发出血、腹水或肝昏迷时能否进行肝穿活检,各国学者看法不一。本文观察50例重肝患者,对肝穿刺前后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作了分析,为重症肝炎肝穿活检的指征及禁忌症的划分提供新的依据。方法一。
关键词 肝炎 肝穿刺 活检 禁忌平
下载PDF
SARS患者恢复期抗体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曹武奎 焦振山 +1 位作者 李顺天 曹茜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动态监测SARS患者恢复期抗SARS病毒IgG和IgM抗体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SARS患者发病后5,10,14个月末血清IgG、IgM抗体水平,并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感染SARS后抗体的持续维持水平... 目的:动态监测SARS患者恢复期抗SARS病毒IgG和IgM抗体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SARS患者发病后5,10,14个月末血清IgG、IgM抗体水平,并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感染SARS后抗体的持续维持水平及效能。结果:IgG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程度不一致。随访中3个时期患者恢复期IgG抗体整体水平下降,部分患者IgG抗体阴转,随访后期少数患者IgM抗体水平仍为阳性。结论:SARS患者的血清学IgG抗体检测诊断与临床诊断不一致,SARS病毒抗体变化规律与一般传染病抗体产生规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病毒 恢复期 抗体
下载PDF
低血渗症与重症肝炎脑水肿的发生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武奎 《天津医药》 CAS 1990年第8期467-470,共4页
重症肝炎病人血清钠和血浆渗透压等指标呈明显异常,与急性肝炎病人相应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 P<0.01)。各项指标异常程度随病情的好转或恶化而变化,并与脑水肿的发生密切相关。当血钠和血浆渗透压严重低下时,重肝病人的... 重症肝炎病人血清钠和血浆渗透压等指标呈明显异常,与急性肝炎病人相应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 P<0.01)。各项指标异常程度随病情的好转或恶化而变化,并与脑水肿的发生密切相关。当血钠和血浆渗透压严重低下时,重肝病人的病死率亦明显增高,表明低血渗症是导致重肝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水肿 低血渗症 预后 肝炎
下载PDF
体内、外血液净化治疗重型肝炎研究进展
6
作者 曹武奎 张先军 《传染病信息》 2009年第5期280-283,共4页
本文提出了体内、外血液净化治疗重型肝炎的新思路。体内血液净化即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有害物质的来源、产生途径和吸收环节进行干预,以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体外血液净化即应用各种人工肝支持系统,清除血液中已存在的内毒素等各种有... 本文提出了体内、外血液净化治疗重型肝炎的新思路。体内血液净化即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有害物质的来源、产生途径和吸收环节进行干预,以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体外血液净化即应用各种人工肝支持系统,清除血液中已存在的内毒素等各种有害物质。将二者结合,联合应用于重型肝炎的治疗,称为体内、外血液净化。现对涵盖于体内、外血液净化体系的重型肝炎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中西医结合 人工肝支持系统 重型肝炎
下载PDF
组合干扰素(CIFN)治疗丙型肝炎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武奎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1998年第4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丙型肝炎 组合干扰素 CIFN 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宫嫚 周超 +18 位作者 张宁 孙克伟 张振刚 李瀚旻 李秀惠 杨宏志 李芹 王林 周小舟 毛德文 过建春 卓蕴慧 王宪波 邓欣 王介非 曹武奎 张淑琴 张明香 李筠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5-800,共6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合并肝性脑病(HE)患者8周病死率情况,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18家医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西医...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合并肝性脑病(HE)患者8周病死率情况,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18家医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医综合治疗,纳入所有0周合并HE的患者125例。观察2组8周病死率情况。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及logrank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8周病死率分别为27.5%、50.0%(χ~2=5.630,P=0.018),8周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1.2 d、28.4 d,累积生存概率分别为60.4%、32.5%(χ~2=6.187,P=0.013);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是HBV-ACLF合并HE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风险比(HR)=0.424,P=0.018,95%可信区间(95%CI):0.208~0.864],高TBil(HR=1.063,P=0.042,95%CI:1.002~1.128)、低PTA(HR=0.942,P=0.044,95%CI:0.890~0.998)、ACLF分期晚期(HR=2.737,P=0.009,95%CI:1.287~5.818)、合并消化道出血(HR=5.291,P=0.003,95%CI:1.736~16.126)是8周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医药治疗可显著降低HBV-ACLF合并HE患者的8周病死率,提高8周生存概率,延长生存时间。TBil、PTA、疾病分期、消化道出血是该组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肝性脑病 肝炎病毒 乙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的表达与HBsAg定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苗静 袁晨翼 +3 位作者 李秋伟 郭丽颖 贾建伟 曹武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的表达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水平的变化及两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7例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携...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的表达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水平的变化及两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7例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携带组)、98例慢性乙肝患者(慢乙肝组)、8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的一般情况及外周血CD4+、CD8+T细胞的表达、HBsAg定量指标。比较4组患者CD4+、CD8+T细胞表达水平及其与HBsAg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CD4+、CD8+T细胞的表达和HBsAg定量在乙肝携带组、慢乙肝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CD4+(个/肛L):829.0(672.0,890.0)、733.0(529.3,923.5)、520.0(329.0,717.5)、438.0(318.0,565.0),CD8+(个/¨L):415.0(407.0,935.O)、570.0(436.8,764.3)、298.0(211.5,510.3)、309.0(223.0,4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日值分别为37.250、53.056,均P=0.000),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乙肝携带组CD4+、CD8+T细胞水平高于肝硬化组、肝癌组,慢乙肝组高于肝硬化组、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H值分别为3.804、4.580、3.928、4.650,CD8+:H值分别为4.246、3.778、6.189、4.816,均P〈0.01),而乙肝携带组与慢乙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硬化组与肝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乙肝携带组HBsAg水平高于慢乙肝组、肝硬化组、肝癌组[U/L:9.898(7.565,12.708)、5.257(3.428,8.216)、0.459(0.282,0.791)、0.221(0.125,0.324)],慢乙肝组高于肝硬化组、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28、9.037、9.828、9.604、9.883,均P〈0.叭),而肝硬化与肝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慢乙肝组中CD4+与HBsAg呈负相关(r=-0.300,P=0.003),在肝硬化组中CD8+与HBsAg呈正相关(r=0.283,P=0.009)。结论慢性HBV感染者随着疾病的进展,外周血CD4+、CD8+T细胞的表达呈下降趋势,且CD8+T细胞表达与HBsAg定量在慢乙肝组中呈负相关,在肝硬化组中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T细胞 CD8+T细胞 肝炎抗原 乙型 肝炎 乙型 慢性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HBV-DNA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宓余强 郑淑文 +3 位作者 张弘 梁树人 李顺天 曹武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BV-DNA感染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2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肝标志物检查、血清HBV-DNA(定量)及PBMCs中HBV-DNA检测(PCR方法),经中医辨证确...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BV-DNA感染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2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肝标志物检查、血清HBV-DNA(定量)及PBMCs中HBV-DNA检测(PCR方法),经中医辨证确定205例患者的中医证型。结果研究发现各中医证型血清HBV-DNA(定量)≥1.0×105拷贝/mL(高病毒载量)患者比例由小到大排列依次为:湿热中阻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肝郁脾虚证组血清HBV-DNA(定量)≥1.0×105拷贝/mL患者比例最高(占82.5%),与湿热中阻证组(占55.2%)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中医证型PBMCs中HBV-DNA感染患者比例由小到大排列依次为:肝肾阴虚证<湿热中阻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肝郁脾虚证。肝郁脾虚证组PBMCs中HBV-DNA感染患者比例最高(占77.2%),与肝肾阴虚证(占27.3%)、湿热中阻证(占34.3%)、瘀血阻络证(占53.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HBV-DNA(定量)及PBMCs中HBV-DNA感染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关系,肝郁脾虚证组血清HBV-DNA(定量)≥1.0×105拷贝/mL患者比例及PBMCs中HBV-DNA感染患者比例最高,治疗应注重扶正祛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证型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41例临床特征与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10
11
作者 梁树人 朱理珉 +14 位作者 曹武奎 宓余强 郑淑文 李谦 卢诚震 盛淑琴 曹智 王怡 胡东胜 盛蕾 魏智勇 刘建勇 刘勇刚 李嘉 时钢 《天津中医药》 CAS 2003年第3期17-21,共5页
[目的]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在西医对症治疗、抗菌、抗病毒、吸氧和辅助治疗基础上 ,根据患者全部症状、体征、舌苔、脉象所出现的频率进行辨证 ,在早期和中期以白虎加苍术汤加味或三... [目的]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在西医对症治疗、抗菌、抗病毒、吸氧和辅助治疗基础上 ,根据患者全部症状、体征、舌苔、脉象所出现的频率进行辨证 ,在早期和中期以白虎加苍术汤加味或三仁汤加味 ,恢复期以清暑益气汤加味治疗。[结果]41例患者中39例(95.10% )痊愈出院 ,1例(2.44% )恢复期 ,1例(2.44% )死亡。其中服用中药患者发热、憋气、胸闷等症状改善均明显好于单纯西药治疗者 ,同时胸片表明服用中药可促进炎症吸收 ,中药并可防止激素减量后的反跳。[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疗效较好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 临床特征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早期 中期 白虎加苍术汤加味 清暑益气汤加味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在评价慢性肝衰竭人工肝治疗效果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宋立文 李谦 +3 位作者 刘欢 李菲 曹武奎 杨积明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6-469,共4页
目的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MELD-Na模型、iMELD模型评分系统预测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短期(治疗3个月)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159例乙肝后慢性肝衰竭患者,以治疗3个月后患者恢复状态分成存活组(108例)和死亡组(51例)。比较2组治疗前的... 目的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MELD-Na模型、iMELD模型评分系统预测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短期(治疗3个月)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159例乙肝后慢性肝衰竭患者,以治疗3个月后患者恢复状态分成存活组(108例)和死亡组(51例)。比较2组治疗前的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凝血酶原时间(PT)、PT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血清钠(Na+)、MELD、MELD-Na和iMELD评分值。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来进一步评价MELD模型、MELD-Na评分及iMELD评分对乙肝后慢性肝衰竭人工肝治疗3个月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较存活组的TBIL(μmol/L:330.9±181.9 vs 245.5±127.7)、Cr(μmol/L:84.9±63.8 vs 81.2±49.3)、INR(2.50±1.01 vs 2.09±0.57)、MELD(26.2±6.5 vs 22.0±5.8)、MELD-Na(35.9±31.5 vs 25.3±8.7)及iMELD评分(49.5±17.4 vs 42.4±10.9)增高,血清Na+水平(mmol/L:131.9±24.1 vs 133.8±11.0)降低(P<0.01)。患者病死率随着MELD、MELD-Na和iMELD评分升高而增加。MELD、MELD-Na及iMELD评分预测乙肝后慢性肝衰竭患者近期死亡危险性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5.8、31.0和53.5。3种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ELD、MELD-Na和iMELD评分均能较好地预测肝衰竭患者经过人工肝联合内科综合治疗后的短期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人工 评价研究 预后 终末期肝病模型 MELD-Na模型 iMELD模型
下载PDF
核因子-κB及其下游因子TNF-α、Bcl-2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春妍 范玉强 +2 位作者 迟宝荣 曹武奎 李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2804-2808,共5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及其下游因子TNF-α、Bcl-2在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硫代乙酰胺(TAA)造模组及脯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预处理组(n=30).三组大鼠分别于...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及其下游因子TNF-α、Bcl-2在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硫代乙酰胺(TAA)造模组及脯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预处理组(n=30).三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完成后6、24、48h3个时间点处死,每个时间点各取10只大鼠.鲎试剂显色基质法测定大鼠血浆内毒素,放免法测定血浆TNF-α水平,取肝脏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测,制备肝脏单细胞悬液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与正常组相比,TAA组在6、24、48h时间点均可见血浆内毒素(EU/mL)及TNF-α(μg/L)水平明显升高(内毒素:0.64±0.08vs0.23±0.02,P<0.01;0.96±0.14vs0.25±0.02,P<0.01;1.15±0.17vs0.25±0.03,P<0.01;TNF-α:5.97±1.07vs1.44±0.52,P<0.01;12.52±2.09vs1.57±0.62,P<0.01;10.76±1.95vs1.49±0.57,P<0.01),肝组织NF-κB及Bcl-2明显活化(NF-κB:87.11%±8.23%vs4.64%±1.82%,78.55%±6.82%vs4.58%±1.91%,74.27%±6.26%vs4.73%±1.89%,均P<0.01;Bcl-2:51.11%±4.23%vs6.74%±3.93%,71.59%±6.82%vs6.68%±3.88%,82.19%±8.54%vs6.81%±4.14%,均P<0.01).随着时间延长,肝细胞凋亡指数增加,TAA组肝脏病理变化明显,抑制NF-κB活性后,可见肝脏病理变化减轻.结论:TAA所致急性肝损伤中,TNF-α水平明显升高,发挥了促炎及诱导凋亡作用.其促凋亡作用相对拮抗Bcl-2抗凋亡作用.NF-κB通过调控其下游基因加重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BCL-2 免疫组化 放免法
下载PDF
健肝降脂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宓余强 曹武奎 +6 位作者 徐亮 郑淑文 潘赞红 平蕾 张弘 董红筠 时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观察健肝降脂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NAFL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健肝降脂丸2丸/次,对照组给予水林佳胶囊4粒/次,两组均3次/天,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及BMI改善情况,监... 目的:观察健肝降脂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NAFL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健肝降脂丸2丸/次,对照组给予水林佳胶囊4粒/次,两组均3次/天,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及BMI改善情况,监测肝功能、血脂、血糖及肝脏彩超变化。结果:治疗组乏力、肝区不适、厌食、腹胀、便溏、胸闷症状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临床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5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GGT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AST、CHO、TG、LDL-C、FBG、BMI及肝脏彩超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肝降脂丸能有效改善NAFLD患者肝功能及其影像学表现,有效降低血脂、血糖、BMI,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健肝降脂丸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大承气汤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春妍 范玉强 +2 位作者 胡东胜 刘健勇 曹武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25-2326,共2页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干预作用。方法取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急性肝损伤造模组(B组),大承气汤低剂量治疗组(C组),大承气汤中剂量治疗组(D组),大承气汤高剂量治疗组(E组),每组各...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干预作用。方法取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急性肝损伤造模组(B组),大承气汤低剂量治疗组(C组),大承气汤中剂量治疗组(D组),大承气汤高剂量治疗组(E组),每组各8只。取回肠内容物作细菌培养,并测定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浆内毒素,血浆D-乳酸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取肝脏行病理学检测。结果与A组相比,B组血浆内毒素、血浆D-乳酸、TNF-α、ALT、TBIL水平明显升高(P<0.01),回肠细菌培养结果所示,B组出现明显菌群失调(P<0.01)。与B组比较,C、D、E组血浆内毒素、血浆D-乳酸、TNF-α、ALT、TBIL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菌群失调状态改善。肝脏病理检测结果所示,B组大鼠肝细胞呈弥漫性大片状坏死,肝窦结构被破坏,汇管区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C、D、E组肝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大承气汤可改善急性肝损伤大鼠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对急性肝损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具有明显干预作用,对急性肝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急性肝损伤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干预作用
下载PDF
亚急性肝衰竭贫血的临床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于万有 宋立文 +2 位作者 罗明 李谦 曹武奎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0-391,共2页
亚急性肝衰竭是各种病因作用下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肝脏合成、解毒、代谢、分泌、生物转化以及免疫防御等功能出现严重障碍,全身多系统功能均可受累,其中贫血发生率较高,严重者可至重度贫血,为了解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贫血临床特点及... 亚急性肝衰竭是各种病因作用下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肝脏合成、解毒、代谢、分泌、生物转化以及免疫防御等功能出现严重障碍,全身多系统功能均可受累,其中贫血发生率较高,严重者可至重度贫血,为了解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贫血临床特点及意义,本文对187例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贫血 感染 预后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洁 李秋伟 +2 位作者 贾建伟 袁桂玉 曹武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29-1530,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中医证型和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的关系,从中医辨证方面为拉米夫定抗病毒的选择时机及提高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对96例接受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应用...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中医证型和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的关系,从中医辨证方面为拉米夫定抗病毒的选择时机及提高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对96例接受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52周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及用药52周时拉米夫定耐药率,从而确定中医证型与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的相关性。结果:52周时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均以肝胆湿热型为最高,肝胆湿热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及瘀血阻络型;52周时拉米夫定耐药率以肝胆湿热型较低,肝胆湿热型<肝郁脾虚型、瘀血阻络型及肝肾阴虚型。结论: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相关性,用药前注重中医辨证分型,对提高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有益,从而对用药针对性,制定个体化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证型 拉米夫定 抗病毒
下载PDF
慢性丙肝不同肝纤维化程度中医证候相关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弘 陶森 +2 位作者 段毅力 曹武奎 王泓午 《天津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576-57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肝纤维化程度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中医证候表现及中医证素特点。[方法]对452例CHC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同时行瞬时弹性成像检测获取肝硬度值(LSM),评估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以LSM7.3~14.6 kPa为界分成3组:LSM<7.3 ... [目的]探讨不同肝纤维化程度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中医证候表现及中医证素特点。[方法]对452例CHC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同时行瞬时弹性成像检测获取肝硬度值(LSM),评估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以LSM7.3~14.6 kPa为界分成3组:LSM<7.3 kPa为无或轻微纤维化组;LSM 7.3~14.6 kPa为明显纤维化组;LSM>14.6 kPa为严重纤维化组,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中医症状、体征采取聚类分析法。[结果]纳入本研究患者390例,其中LSM<7.3 kPa 244例;LSM 7.3~14.6 kPa75例;LSM>14.6 kPa 71例。LSM<7.3 kPa的CHC中医证候主要为肝郁脾虚;LSM 7.3~14.6 kPa的CHC中医证候除肝郁脾虚外,尚有血瘀肾虚;LSM>14.6 kPa的CHC中医证候主要为气虚血瘀、肝肾阴虚。[结论]CHC轻度肝纤维化中医证候以肝郁脾虚为主;显著肝纤维化者中医证候以气虚血瘀及肝肾阴虚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证候 肝硬度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微生态调节剂治疗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9
作者 罗明 曹武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775-778,共4页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是慢性重型肝炎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各种微生态制剂可调整肠道失调菌群,从而降低血清内毒素水平,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对慢性重型肝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肝炎 慢性 有益菌种 乳果糖 糖醇累
下载PDF
重症肝炎血清和肝组织补体的检测及其意义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万增 黄仲德 +4 位作者 阎志慧 袁桂玉 曹武奎 侯健存 凌允礼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2年第2期65-67,共3页
重症肝炎(下称重肝)病死率极高,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补体系统的活化有关,本文分别用火箭免疫电泳法和免疫组化(PAP)法对重肝及其他各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补体活化片段C_(3d)、C_(4d)和肝组织补体C_3、IgG进行检测,... 重症肝炎(下称重肝)病死率极高,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补体系统的活化有关,本文分别用火箭免疫电泳法和免疫组化(PAP)法对重肝及其他各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补体活化片段C_(3d)、C_(4d)和肝组织补体C_3、IgG进行检测,探讨补体系统活化在重肝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讨论。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炎 肝组织 补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