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吉非替尼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40例Ⅲ~Ⅳ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给予吉非替尼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常规局部放疗,直到患者肿瘤进展或难以耐受时停药...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吉非替尼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40例Ⅲ~Ⅳ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给予吉非替尼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常规局部放疗,直到患者肿瘤进展或难以耐受时停药。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血清 CEA 检测,根据治疗前的 CEA 水平将40例患者分为高 CEA 组和低 CEA 组,随访至2013年12月,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治疗结束后,根据评价结果分为控制组和非控制组,观察2组血清 CEA 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控制组和非控制组血清 CEA 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2组血清 CEA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1)。控制组治疗后血清 CEA 水平明显低于非控制组(P <0.01)。高 CE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低 CEA 组,但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CEA 高水平患者9个月、12个月的生存率明显高于 CEA 低水平的患者(P <0.05)。结论血清 CEA 水平可以作为评估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生化指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吉非替尼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40例Ⅲ~Ⅳ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给予吉非替尼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常规局部放疗,直到患者肿瘤进展或难以耐受时停药。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血清 CEA 检测,根据治疗前的 CEA 水平将40例患者分为高 CEA 组和低 CEA 组,随访至2013年12月,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治疗结束后,根据评价结果分为控制组和非控制组,观察2组血清 CEA 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控制组和非控制组血清 CEA 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2组血清 CEA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1)。控制组治疗后血清 CEA 水平明显低于非控制组(P <0.01)。高 CE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低 CEA 组,但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CEA 高水平患者9个月、12个月的生存率明显高于 CEA 低水平的患者(P <0.05)。结论血清 CEA 水平可以作为评估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