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工况下墙-砂土界面剪切试验装置研发与试验规律研究
1
作者 曹海莹 张书恒 武崇福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3,共13页
铁路工程中深基坑稳定性对于铁路安全有着重要影响,而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挡墙结构与土体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揭示不同工况下混凝土挡墙-砂土界面相互作用机制,设计研发多功能界面剪切试验装置并开展墙-砂土界面剪切试验,依据墙-砂土摩擦... 铁路工程中深基坑稳定性对于铁路安全有着重要影响,而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挡墙结构与土体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揭示不同工况下混凝土挡墙-砂土界面相互作用机制,设计研发多功能界面剪切试验装置并开展墙-砂土界面剪切试验,依据墙-砂土摩擦角变化特征提出“双预警域”基坑稳定性判断方法。结果表明:混凝土挡墙-砂土界面的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变化特征,竖向应力相同时,挡墙粗糙度越大,峰值剪应力越大;主动土压力状态时,不同转动模式下的界面抗剪强度随转动参量增加而先增后减、再趋于平稳,被动土压力状态时则先增后趋于平稳;挡墙粗糙度为I级时,主动土压力状态时绕墙顶转动模式下的抗剪强度最大,而在被动土压力状态时绕墙底转动模式下的抗剪强度最大,且挡墙粗糙度越大,转动模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越小。基于多工况下墙土界面剪切试验所得界面摩擦角变化规律的“双预警域”基坑稳定性判断方法,可有效提高基坑稳定状态判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深基坑 墙-砂土界面 剪切试验 粗糙度 转动模式 双预警域
下载PDF
考虑基坑失稳前土体状态转变效应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
2
作者 曹海莹 张书恒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4-1383,共10页
为了拓展深基坑失稳破坏前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的适用范围,依据深基坑失稳破坏前的土体状态转变效应即黏性土类流体特征和墙背扰动域区划分,借助土的流变模型和流体运动动量方程推导出一种考虑时间和位移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利... 为了拓展深基坑失稳破坏前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的适用范围,依据深基坑失稳破坏前的土体状态转变效应即黏性土类流体特征和墙背扰动域区划分,借助土的流变模型和流体运动动量方程推导出一种考虑时间和位移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对计算方程进行求解,计算得到深基坑失稳破坏变前关于时间和位移的主动土压力数值。通过与试验实测值和已有文献计算值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基坑失稳破坏前土体状态转变效应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值更加接近,误差在3%以内,具有更高的精度;通过对计算模型中的流变参数进行分析,得出土的瞬时弹性模量、黏弹性模量和黏滞系数对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的影响规律,其中黏滞系数影响最为显著,分析结果对于指导深基坑失稳破坏的防治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非极限主动土压力 时间 位移 土体流变性
原文传递
基于文献计量的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研究趋势
3
作者 孙奇娜 张伊涵 +2 位作者 许嘉谦 马军 曹海莹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594-3604,共11页
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可大幅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提供了开发新型绿色高附加值产品的新途径。近10年来,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领域发文近6000篇,有必要进行基于科学计量学方法的定量分析,为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研究... 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可大幅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提供了开发新型绿色高附加值产品的新途径。近10年来,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领域发文近6000篇,有必要进行基于科学计量学方法的定量分析,为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研究及粉煤灰的绿色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本文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及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中文献,基于CiteSpace分析发文群体和关键词,构建共现网络,分析研究趋势和热点。结果表明:2013-2023年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研究热度持续保持;中、英文文献核心作者发文频次占比均超过5%,英文文献发文机构间合作更紧密;关键词共现图谱以及聚类和突现分析结果说明相关研究集中于力学性能和吸附性能,且后者逐渐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捕集CO_(2)气体和去除水体污染物的性能和机制仍为应用的热点课题之一。反应体系的化学组成是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力学性能和吸附性能区别于其他地质聚合物的主要因素,利用化学组成协同调控力学性能与吸附性能的研究是今后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粉煤灰 研究趋势 研究热点 力学性能 吸附性能 CITESPACE
下载PDF
考虑土拱效应的黏性土主动土压力解析解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杰锋 曹海莹 +1 位作者 王优群 高艳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604-4612,共9页
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挡土结构物,在道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用在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是工程中挡土墙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提高主动土压力的计算精度,以多因素影响下的刚性挡土墙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挡墙墙背倾角、填... 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挡土结构物,在道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用在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是工程中挡土墙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提高主动土压力的计算精度,以多因素影响下的刚性挡土墙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挡墙墙背倾角、填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墙-土摩擦角和黏结力以及超载等因素的影响,假定墙后形成的圆弧形土拱产生土拱效应,基于薄层单元法,推导了主动土压力分布、合力大小和滑裂面倾角的计算公式。通过与模型试验和现有理论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本文理论解对主动土压力计算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土拱效应后的土压力沿墙高为非线性分布,土压力随着墙高和超载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黏聚力的增大而减小;在墙上部(约0~H/3),主动土压力随墙背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在墙下部(约H/3~2H/3),主动土压力随墙背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当挡土墙由光滑转为粗糙时,土压力分布由线性分布转为非线性分布;此外,墙土界面越粗糙,墙背墙角越大,土压力非线性分布程度越明显。尽管考虑因素的增多使得土压力的计算过程变得复杂,但由于计算条件与实际工况更加接近,土压力计算结果误差更小。本文建立的考虑多因素影响的主动土压力通用计算公式,可为实际复杂工程条件下的挡土墙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土墙 薄层单元法 主动土压力 黏性填土 土拱效应
下载PDF
车辆荷载作用下双层路基层间动应力响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曹海莹 朱毅 +1 位作者 刘云飞 魏月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6,47,共8页
针对层状路基土的动力响应与稳定性评价问题,以某双层路基为工程背景,利用现场实测数据,揭示出硬、软土层界面处存在动应力突变现象,并给出了动应力突变系数;根据室内模型试验数据,以动应力突变系数为试验指标,采用极差分析法对主要影... 针对层状路基土的动力响应与稳定性评价问题,以某双层路基为工程背景,利用现场实测数据,揭示出硬、软土层界面处存在动应力突变现象,并给出了动应力突变系数;根据室内模型试验数据,以动应力突变系数为试验指标,采用极差分析法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序;借助动三轴试验获得硬、软土体的临界动应力,推导得出两种土体的动应力水平关联性系数,并提出一种评价路基长期稳定性的"概率区域"方法。研究表明:路基运营后期,硬、软土层压缩模量之比将取代硬壳层厚度,成为影响层间响应的首要因素;埋置较深的下卧软土层是控制路基稳定性的关键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路基 动应力突变 室内模型试验 土层界面 路基稳定性
下载PDF
交通荷载作用下上覆硬壳层软土地基动力响应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曹海莹 刘云飞 +1 位作者 任晓军 李雨浓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94-98,共5页
借助数值模拟软件FLAC3D的动力分析功能,编制了计算模型构建与求解的程序,对交通荷载作用下上覆硬壳层软土地基动力响应特征展开分析.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动应力在地基土中的传递规律表现出以下特征:不同埋深处,应力时程曲线波动出现... 借助数值模拟软件FLAC3D的动力分析功能,编制了计算模型构建与求解的程序,对交通荷载作用下上覆硬壳层软土地基动力响应特征展开分析.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动应力在地基土中的传递规律表现出以下特征:不同埋深处,应力时程曲线波动出现短暂的滞后现象;应力水平的高低以及有无硬壳层对于动应力衰减速率影响较大,动应力衰减速率呈现非线性变化特征;动应力沿深度方向的衰减率较静应力明显迅速;上覆硬壳层的存在增大了动应力的影响扩散半径,且动应力在地基土中的扩散路径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硬壳层 交通荷载 数值模拟 动力响应
下载PDF
多维度工科实践类课程评价体系探索 被引量:8
7
作者 曹海莹 吴吉贤 +3 位作者 赵大海 王鼎 武崇福 王立伟 《教学研究》 2019年第6期109-114,共6页
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工程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成果为导向的OBE理念与以问题为导向的倒逼机制,将两者有机结合为构建多维度工科实践类课程评价体系提供了新思路。该评价体系架构由6个课程评价指标、6个评价主体维度和3个评价目... 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工程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成果为导向的OBE理念与以问题为导向的倒逼机制,将两者有机结合为构建多维度工科实践类课程评价体系提供了新思路。该评价体系架构由6个课程评价指标、6个评价主体维度和3个评价目标维度组成。基于倒逼机制"四要素"构成和关系链逻辑网络的分析结果,确定核心目标、驱动力、调整能力为课程评价体系的核心元素,并依据OBE基本理念为核心元素提供具体实施内容。提出的多维度工科实践类课程评价体系在土木工程生产实习环节中的应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为同类评价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评价体系 倒逼机制 多维度 OBE理念
下载PDF
影响软基沉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曹海莹 窦远明 +1 位作者 刘熙媛 张启云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82-86,共5页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能有效解决填筑施工过程中路基的沉降变形问题,是保证高速公路的建设质量的关键.本文依据实际工程,利用有限元计算对影响路基沉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归纳总结出了影响路基沉降变形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能有效解决填筑施工过程中路基的沉降变形问题,是保证高速公路的建设质量的关键.本文依据实际工程,利用有限元计算对影响路基沉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归纳总结出了影响路基沉降变形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为解决路基沉降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路基 沉降变形 有限元计算
下载PDF
基于BOPPPS模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建设——以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为例
9
作者 徐珊 哈日其嘎 +2 位作者 王鼎 朱瑞广 曹海莹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第11期181-183,共3页
“互联网+教育”的融合,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课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对土木工程本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学团队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专业课,基于BOPPPS设计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对“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进行了混... “互联网+教育”的融合,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课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对土木工程本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学团队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专业课,基于BOPPPS设计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对“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进行了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课程以线下授课为基础,通过灵活设计线上教学环节,从教学、项目与考核多方面实现了专业课的混合式课堂教学建设。实践表明,此课程群能适应大四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灵活安排课程时间,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保障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混合式课堂 BOPPPS 本科教学
下载PDF
沿海高速公路建设期环境影响量化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海莹 窦远明 徐双军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69,共5页
以沿海高速(秦皇岛至乐亭段)为工程背景,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出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公路建设期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量化评价,同时结合大量动态监测数据,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其结果表明,评价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以沿海高速(秦皇岛至乐亭段)为工程背景,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出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公路建设期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量化评价,同时结合大量动态监测数据,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其结果表明,评价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至此建议同类工程可采用理论模型对环境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和预判,同时重点依靠动态监测来实现过程控制和比对验证,两者的紧密结合可为完善高速公路的环境评判系统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高速公路 模糊评价法 评价模型 动态监测
下载PDF
基于土体振动能量吸收特性的层状路基缩尺模型尺寸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海莹 刘云飞 李雨浓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7-84,共8页
针对缩尺模型试验的尺寸效应问题,以车辆荷载作用下的上硬下软型双层路基为研究对象,从揭示动应力衰减规律角度出发,选取土体能量吸收系数作为表征尺寸效应的参量;基于不同比例计算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给出动应力代表值沿深度的衰减公式... 针对缩尺模型试验的尺寸效应问题,以车辆荷载作用下的上硬下软型双层路基为研究对象,从揭示动应力衰减规律角度出发,选取土体能量吸收系数作为表征尺寸效应的参量;基于不同比例计算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给出动应力代表值沿深度的衰减公式,并依据均质土体能量吸收系数与模型比例的拟合关系,构建出硬、软土层内的尺寸效应响应方程;根据动应力界面传递系数与模型比例的函数关系,并引入无量纲"土层界面能量吸收系数",推导得出土层界面过渡段的尺寸效应响应方程;借助现场监测数据和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尺寸效应响应方程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在振动频率取1~5 Hz前提条件下,运用缩尺模型试验结果和尺寸效应演化规律能够反演原型试验的工况,相关成果对工程实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路基 尺寸效应 数值模拟 缩尺模型 能量吸收系数
下载PDF
基于校企合作共容利益机制的案例库与专利库建设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海莹 赵大海 王鼎 《教学研究》 2018年第1期105-108,124,共5页
充分发挥企业产学研基地的作用,为案例库建设提供工程素材,在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高校就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案例库体系。从工程案例中挖掘创新点,形成专业模块化专利库,与企业寻求对接,专利就能实现应用转化。专利库与案例库的有机结... 充分发挥企业产学研基地的作用,为案例库建设提供工程素材,在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高校就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案例库体系。从工程案例中挖掘创新点,形成专业模块化专利库,与企业寻求对接,专利就能实现应用转化。专利库与案例库的有机结合,可以形成知识创新型案例库,为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校企间形成的这种双赢模式,将有效促进两者深度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案例库 专利库 知识创新
下载PDF
加权组合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海莹 窦远明 徐双军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基于双曲线模型和灰色模型,采用误差绝对值加权和最小的准则,借助MATLAB软件计算加权平均数,创建了新的加权组合模型,并对某高速公路路基的沉降变形进行了预测分析.理论分析和实测结果表明,加权组合模型较前两种模型预测误差降低,得到... 基于双曲线模型和灰色模型,采用误差绝对值加权和最小的准则,借助MATLAB软件计算加权平均数,创建了新的加权组合模型,并对某高速公路路基的沉降变形进行了预测分析.理论分析和实测结果表明,加权组合模型较前两种模型预测误差降低,得到了满意结果.新模型的提出为路基沉降变形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预测 灰色模型 双曲线模型 路基沉降
下载PDF
动、静载环境下界面土直剪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海莹 郭毅磊 杜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81-1390,共10页
为了探究土体界面土的力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粉土、粉质黏土和碎石土作为试验材料,以法向应力大小、上下土层类型、界面处理方式、动载环境、静载环境和动载作用时长等作为试验变量因素,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原状土和重... 为了探究土体界面土的力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粉土、粉质黏土和碎石土作为试验材料,以法向应力大小、上下土层类型、界面处理方式、动载环境、静载环境和动载作用时长等作为试验变量因素,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原状土和重塑土试样进行室内直剪试验,得到了土体界面土的剪力-位移本构曲线,根据曲线中的峰值抗剪强度计算出了能够反映界面土抵抗黏性破坏能力的黏结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粉土的黏结系数小于粉质黏土;界面土的抗剪强度与上下土层的结合类型相关,界面土的粗糙度越大,界面土处的土体接触越充分,则界面土的力学性质越好;随着动载作用时间的增加,土体界面土的抗剪强度会有所下降;并且,界面土的力学性质与上下土层性质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土 直剪试验 动载环境 静载环境 本构曲线 重塑土
下载PDF
加权组合模型在路基稳定性评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海莹 窦远明 侯立勋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9-292,302,共5页
基于双曲线模型和灰色模型,采用误差绝对值加权和最小的准则,创建了新的加权组合模型,理论推导和实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前两种模型预测误差降低。同时,借助加权组合模型对软弱夹层压缩量与总沉降量进行预测,并以两者的比值作为评价因子... 基于双曲线模型和灰色模型,采用误差绝对值加权和最小的准则,创建了新的加权组合模型,理论推导和实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前两种模型预测误差降低。同时,借助加权组合模型对软弱夹层压缩量与总沉降量进行预测,并以两者的比值作为评价因子,依据评价因子变化曲线对路基稳定性的整体变化趋势做出评判,经实例验证,该方法简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稳定性 组合模型 评价因子 软弱土夹层
下载PDF
单桩沉降的时效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海莹 王树仁 陈铁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39-42,共4页
采用Biot固结方程和修正的考马拉—黄模型相耦合的分析方法,对荷载作用下的单桩进行了分析。用Biot固结理论模拟土体固结,以修正的考马拉—黄模型模拟土体流变,全面呈现了单桩受荷变形的全过程。通过分析荷载作用下土体内孔压增长和消... 采用Biot固结方程和修正的考马拉—黄模型相耦合的分析方法,对荷载作用下的单桩进行了分析。用Biot固结理论模拟土体固结,以修正的考马拉—黄模型模拟土体流变,全面呈现了单桩受荷变形的全过程。通过分析荷载作用下土体内孔压增长和消散、沉降变形、桩侧摩阻力等随时间的变化,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 BIOT固结 流变模型 粘弹塑性 沉降
下载PDF
复合地基固结性状有限元分析与研究
17
作者 曹海莹 刘平 赵建波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53-256,共4页
采用水泥土搅拌桩为研究对象,对复合地基固结性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利用有限元计算对弱排水桩复合地基孔压消散的规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了桩端处孔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孔压分布情况,并通过实测结果得到了进一... 采用水泥土搅拌桩为研究对象,对复合地基固结性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利用有限元计算对弱排水桩复合地基孔压消散的规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了桩端处孔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孔压分布情况,并通过实测结果得到了进一步验证。据此提出了若干建议性的结论,为解决复合地基固结性状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排水桩 复合地基 孔压消散 有限元计算
下载PDF
解决传统工科教学团队建设困境的策略研究
18
作者 曹海莹 武崇福 王立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16期6-9,共4页
教学团队是教学一线的生力军,教学团队建设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针对目前传统工科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的挑战,本文从多个方面剖析了需要解决的困难点,以OBE模式引入作为外部激励,以共同体意识形成作为内部动力,提出... 教学团队是教学一线的生力军,教学团队建设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针对目前传统工科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的挑战,本文从多个方面剖析了需要解决的困难点,以OBE模式引入作为外部激励,以共同体意识形成作为内部动力,提出解决困境的基本思路框架;并从多个角度列举了拟采取的主要保障措施。最后,以燕山大学岩土工程教学团队建设为例,简要介绍了团队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团队 OBE模式 共同体意识 传统工科
下载PDF
下伏采空区桥隧工程变形及受力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37
19
作者 王树仁 张海清 +1 位作者 慎乃齐 曹海莹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4-1151,共8页
高速公路桥隧下伏采空区潜在危害性评价及其处治技术的研究,是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中急待解决且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难题。以青岛—银川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矾水沟大桥—师婆沟隧道工程为背景,基于MIDAS/GTS有限元程序构建FLAC3D三维计算模型,... 高速公路桥隧下伏采空区潜在危害性评价及其处治技术的研究,是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中急待解决且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难题。以青岛—银川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矾水沟大桥—师婆沟隧道工程为背景,基于MIDAS/GTS有限元程序构建FLAC3D三维计算模型,分别对分期采矿形成地下采空区、对双层采空区进行注浆处治、然后进行双线桥隧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响应、隧道初衬结构、桥梁和墩台的变形及受力特征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地表变形程度,确定地表沉陷盆地特征及沉陷盆地中心位置,对隧道初衬结构和桥梁墩台的变形和受力关键部位进行预测。基于双曲线预测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结合大量现场实测数据,采用误差绝对值加权和最小的准则,借助MATLAB软件计算加权平均数,建立穿越采空区公路隧道地表沉陷预测模型和分析方法。工程实践表明,该工程应用效果良好。研究成果对采空区进行注浆补强处治和加固桥隧工程关键部位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数值分析 采空区 变形特征 预测分析
下载PDF
灰色-Gompertz组合模型在软土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光秀 曹海莹 李玉根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488-1491,共4页
针对单一灰色预测模型或Gompertz预测模型的局限性和可靠性差的缺陷,基于灰色模型和Gompertz曲线,根据最优加权组合原理,以误差平方和最小为最优组合标准,构建出1种新的软土路基沉降组合预测模型,对某沿海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形进... 针对单一灰色预测模型或Gompertz预测模型的局限性和可靠性差的缺陷,基于灰色模型和Gompertz曲线,根据最优加权组合原理,以误差平方和最小为最优组合标准,构建出1种新的软土路基沉降组合预测模型,对某沿海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形进行预测分析。工程实例验证表明,新构建的组合预测模型较单一的灰色预测模型或Gompertz预测模型有效消除了系统误差,提高了拟合精度,避免了单一模型偏大或偏小的预测趋势,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是路基沉降预测的1种有效分析方法,同时将新模型的预测数值应用于改进施工进度及地基处理方法的后期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路基 路基沉降 沉降预测 灰色模型 Gompertz曲线 组合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