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核电厂电气仪控房间火灾排烟温度分析
1
作者 曹熔泉 徐志军 +1 位作者 张彩良 谢舒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对某核电厂电气厂房的2个电气仪控房间进行了火灾排烟温度模拟分析。模拟计算了排烟系统不同时刻启动时,这2个防火空间室内空气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排烟系统启动后房间空气温度迅速降低,然后逐渐升高,最后随着火灾热释放速率的降... 对某核电厂电气厂房的2个电气仪控房间进行了火灾排烟温度模拟分析。模拟计算了排烟系统不同时刻启动时,这2个防火空间室内空气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排烟系统启动后房间空气温度迅速降低,然后逐渐升高,最后随着火灾热释放速率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对于手动启动的排烟系统,需及时启动才能有效排除火灾中的烟气;需合理设置排烟防火阀,以保护排烟风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防火空间 火灾 排烟温度 热释放速率
下载PDF
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及其若干重要问题 被引量:4
2
作者 曹熔泉 张小松 彭冬根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19,共7页
从系统流程的构建、系统性能的研究、系统关键部位的优化等方面介绍了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研究情况,探讨了进一步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溶液除湿 蒸发冷却 空调 节能
下载PDF
一种新型溶液除湿冷水机组性能分析(英文)
3
作者 曹熔泉 张小松 殷勇高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0年第2期192-196,共5页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制冷空调领域的新型溶液除湿冷水机组,该系统可以由60~80℃的低品位热能驱动,如太阳能平板集热、余热废热等.对该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蒸发温度、再生温度、环境空气温湿度、封闭制冷循环和再生循环空气流量...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制冷空调领域的新型溶液除湿冷水机组,该系统可以由60~80℃的低品位热能驱动,如太阳能平板集热、余热废热等.对该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蒸发温度、再生温度、环境空气温湿度、封闭制冷循环和再生循环空气流量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在参考工况下制冷量为2.5kW,性能系数达0.37,制冷性能良好;再生温度和环境空气含湿量对系统制冷量和性能系数的影响较大,而环境空气温度的影响较小;同时,为了使得系统能够经济运行,再生空气流量不宜过大,而封闭制冷循环空气的流量也需要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除湿 冷水机组 性能系数 低品位能源利用
下载PDF
基于热不平衡考虑的溶液除湿/再生传热传质系数(Ⅱ)实验与模型计算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彭冬根 曹熔泉 +1 位作者 张小松 殷勇高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440-2446,共7页
溶液除湿和再生装置是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常用的溶液除湿和再生装置内部空气和溶液流道一般是非常复杂,其内部传热传质规律也不易精确得到。建立一套最简单的降膜除湿/再生装置,进行逆流除湿和再生实验。采用本文(I)报... 溶液除湿和再生装置是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常用的溶液除湿和再生装置内部空气和溶液流道一般是非常复杂,其内部传热传质规律也不易精确得到。建立一套最简单的降膜除湿/再生装置,进行逆流除湿和再生实验。采用本文(I)报中的基于热不平衡考虑的Le-hD测量法计算得到溶液平板降膜的耦合传热和传质系数随各种实验工况的变化,并综合成准则方程,为其他更复杂溶液除湿/再生装置的性能预测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膜除湿/再生 传热传质系数 准则方程
下载PDF
溶液除湿能力强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秀伟 张小松 +1 位作者 王庚 曹熔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442-2447,共6页
利用溶液除湿的制冷空调系统有着非常积极的节能意义,但与固体吸附除湿相比,溶液吸收除湿暴露了它除湿能力较差的缺点,这使它的应用普及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为了提高溶液除湿能力,本文介绍了从除湿器和除湿溶液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的... 利用溶液除湿的制冷空调系统有着非常积极的节能意义,但与固体吸附除湿相比,溶液吸收除湿暴露了它除湿能力较差的缺点,这使它的应用普及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为了提高溶液除湿能力,本文介绍了从除湿器和除湿溶液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的研究结果: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溶液除湿器表面进行了处理;利用混合溶液作为溶液除湿剂。本文利用电解质溶液理论对LiCl和CaCl2为代表的混合溶液进行了相关热物性的研究,并提出了选择理想溶液除湿剂及其合适配比的解决方案;进行了相应的除湿实验:实验结果揭示了改进的除湿器不仅从增大除湿面积方面对溶液除湿能力强化有所贡献,还可能存在着吸附势叠加的功效;混合溶液的使用使得溶液除湿能力相对于使用单种溶液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除湿 除湿能力 固体吸附剂 活度系数
下载PDF
基于热不平衡考虑的溶液除湿/再生传热传质系数(Ⅰ)模型与Le-h_D测量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彭冬根 曹熔泉 +1 位作者 张小松 殷勇高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433-2439,共7页
溶液除湿装置是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中一个重要单元,其内部传热传质规律对系统性能起到决定性影响。在溶液绝热除湿模型基础上,提出考虑热不平衡的除湿模型用以计算溶液除湿过程的传热传质系数。模拟计算发现考虑热不平衡模型计算的溶液和... 溶液除湿装置是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中一个重要单元,其内部传热传质规律对系统性能起到决定性影响。在溶液绝热除湿模型基础上,提出考虑热不平衡的除湿模型用以计算溶液除湿过程的传热传质系数。模拟计算发现考虑热不平衡模型计算的溶液和空气出口参数与实验值能更好吻合,从而说明该模型能更准确计算除湿过程传热传质系数。当热容率比C*≥1.0时,考虑热不平衡除湿模型计算的传质单元数和Lewis数要远优于绝热模型计算结果;而当C*≤0.05时,考虑热不平衡除湿模型和绝热模型计算结果相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除湿 传热传质系数 热不平衡
下载PDF
某核电厂烘干工艺的降噪处理
7
作者 曹熔泉 沈翔 《暖通空调》 2021年第3期19-22,共4页
介绍了某核电厂烘干工艺降噪处理的过程。通过现场噪声声压级实测,对噪声源进行了初步分析,给出了降噪建议方案。同时,采用试验对建议方案的降噪效果进行了验证。在多次测量和试验的基础上辨识主要噪声源,提出了降低烘干工艺运行风量、... 介绍了某核电厂烘干工艺降噪处理的过程。通过现场噪声声压级实测,对噪声源进行了初步分析,给出了降噪建议方案。同时,采用试验对建议方案的降噪效果进行了验证。在多次测量和试验的基础上辨识主要噪声源,提出了降低烘干工艺运行风量、提高送风温度、在烘干时间得以保证的情况下降低噪声水平的建议。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的运行A声级噪声由约90 dB降低至85 d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噪声 降噪 射流 烘干工艺 测试 核电厂
下载PDF
地板辐射供冷系统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8
作者 金星 张小松 +1 位作者 曹熔泉 曹毅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2-737,共6页
建立了复合介质地板辐射供冷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容积法对地板层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地板总热流中对流热流所占比例较小,自然对流下,对流热流占总热流的8%~11%,而通风下占11%~15%;相比于自然对流,通风可以提高对流热... 建立了复合介质地板辐射供冷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容积法对地板层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地板总热流中对流热流所占比例较小,自然对流下,对流热流占总热流的8%~11%,而通风下占11%~15%;相比于自然对流,通风可以提高对流热流35%以上,但由于室内舒适性对风速的限制,而且对流热流在总热流中所占比例也较小,同时由于通风引起地板表面温度升高,辐射热流减少,因此地板辐射供冷能力增加很小;由于舒适性及结露等条件的限制,地板辐射最大供冷能力约为50W/m^2,因此对于某些冷负荷较大的房间,还需采用其它的辅助供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板辐射供冷 供冷系统 数值模拟 辐射热流 自然对流 供冷能力 通风 舒适性 有限容积法 限制 温度升高 数学模型 模拟结果 供冷方式 复合介质 温度场 冷负荷 条件 室内 结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