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血酶活化纤溶抑制物 被引量:2
1
作者 曹燕娜 文志斌 贺石林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1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凝血酶活化纤溶抑制物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蛋白酶原 ,由凝血酶 凝血酶调制蛋白复合物激活后 ,可水解纤维蛋白C 端赖氨酸残基 ,对纤维蛋白溶解有抑制作用。它的发现给纤溶系统增添了新的认识 。
关键词 纤维蛋白溶解 凝血酶活化纤溶抑制剂 血栓性疾病 蛋白酶原
原文传递
眼科教学改革中的几点思考
2
作者 曹燕娜 唐仁泓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1355-1356,共2页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眼科 普通高等教育 专业理论基础 课程体系 专业教学 知识结构 科学创造
下载PDF
环孢素A联合地塞米松长期滴眼对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3
作者 席兴华 秦波 +2 位作者 姜德咏 唐罗生 曹燕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0-33,36,共5页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环孢素A(CyclosporinA ,CsA)联合地塞米松滴眼液对高危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4 2例 (42眼 )高危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患者 ,术后 3个月随机分为二组 :Ⅰ组为实验组 2 3例 2 3眼 ...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环孢素A(CyclosporinA ,CsA)联合地塞米松滴眼液对高危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4 2例 (42眼 )高危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患者 ,术后 3个月随机分为二组 :Ⅰ组为实验组 2 3例 2 3眼 ,应用 1%CsA和 0 .1%地塞米松溶液滴眼 ,每日各 2~ 3次 ,交替用药 ,术后 6个月后地塞米松浓度改为 0 .0 5 % ,每日各 2次 ,交替用药 ,直至术后 1年 ;Ⅱ组为对照组 19例 19眼在术后 3月改为单纯 1%CsA滴眼 ,每日 3次 ,直至术后 1年。所有病例随访观察 1年以上。结果  4 2眼PKP术后发生角膜植片免疫排斥反应 11眼 (2 6 .19% ) ,其中I组 4眼 (17.39% ) ,Ⅱ组 7眼 (36 .84 % ) ,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 5 )。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患者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 ,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 较长期应用 1%CsA联合地塞米松滴眼 ,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高危PKP术后植片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 ,从而提高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环 孢霉素A 地塞米松
下载PDF
环孢霉素A和地塞米松防治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席兴华 秦波 +2 位作者 姜德咏 唐罗生 曹燕娜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7-630,共4页
目的 :比较观察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 ,CsA)、地塞米松和CsA联合地塞米松对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keratoplasty ,PKP)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 :86例 (86眼 )PKP术后患者 ,随机分为 3组。①CsA组 ,2 9例 2 9眼 ,用 1%Cs... 目的 :比较观察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 ,CsA)、地塞米松和CsA联合地塞米松对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keratoplasty ,PKP)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 :86例 (86眼 )PKP术后患者 ,随机分为 3组。①CsA组 ,2 9例 2 9眼 ,用 1%CsA溶液滴眼 ;②地塞米松组 :2 6例 2 6眼 ,用 0 .1%地塞米松溶液滴眼 ;③CsA联合地塞米松组 :31例 31眼 ,用 1%CsA和 0 .1%地塞米松溶液滴眼。 3组每日滴眼各 3~ 4次 ,均于术后 1月改为 2~ 3次 ,持续用药 3个月以上。对PKP术后发生植片免疫排斥反应者 ,予以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和增加 1%CsA及 0 .1%地塞米松滴眼液的滴眼频次 ,直至病情缓解。所有患者随访 1~ 2年。结果 :术后发生角膜免疫排斥反应共 15眼(17.4 % ) ,其中CsA组 5眼 (17.2 % ) ,地塞米松组 7眼 (2 6 .9% ) ,CsA联合地塞米松组 3眼 (9.7% )。后组与前 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15只发生排斥反应眼经治疗有 13眼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PKP术后应用 1%CsA联合 0 .1%地塞米松滴眼能更有效地减少植片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 ;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和增加CsA及地塞米松滴眼液的滴眼频次 ,能有效控制PKP术后所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 ,从而提高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霉素A 地塞米松 免疫排斥 穿透性角膜移植
下载PDF
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浆FⅦ:C、FⅧ:C、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许建平 曹燕娜 +6 位作者 文志斌 刘发益 熊石龙 马志成 何晓凡 李俊成 贺石林 《血栓与止血学》 2001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检测凝血因子Ⅶ、Ⅶ、Ⅱ、Ⅰ的活性,研究其在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中的变化。方法:分别采用凝血活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发色底物法及凝血酶时间法测定了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浆FⅦ:C、FⅧ:C、... 目的:检测凝血因子Ⅶ、Ⅶ、Ⅱ、Ⅰ的活性,研究其在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中的变化。方法:分别采用凝血活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发色底物法及凝血酶时间法测定了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浆FⅦ:C、FⅧ:C、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原相对活性。结果:AMI病人血浆FⅦ:C为98.3 %±36.7%,与青年组的104.0%±29.4%和老年组的114.9%±23.6%比较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而AIS病人为152.9%±30.3%,较青年组和老年组显著升高(P值均<0.001)。AMI病人血浆FⅧ:C为234.2%±57.9%,明显高出青年组的101.2%±32.6%和老年组的116.4%±35.7%(P值均<0.001)。但AIS病人FⅧ:C±为85.5%±32.6%,低于老年组(P<0.05)。AMI和AIS病人血浆凝血酶原活性分别为130.2%±14.7%和128.0%±29.4%,高于青年组的108.0%±7.7%(P<0.001和0.01)和老年组的106.1%±19.4%(P值均<0.001)。AMI和AIS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分别为207.2%±53.0%和174.3%±28.5%,二者均显著高于正常青年组的103.3%±11.6%(P值均<0.001)和老年组的143.8%±16.8%(P<0.001和和0.01)。结论:AMI病FⅧ:C增高,AIS病人FⅦ:C增高;二者血浆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活性均高于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FⅦ:C FⅧ:C 凝血酶原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国产抗凝血酶Ⅲ对实验性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何晓凡 熊石龙 +7 位作者 刘发益 文志斌 汉建忠 何美霞 曹燕娜 李俊成 贺石林 刘文芳 《血栓与止血学》 2002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产抗凝血酶Ⅲ(AT-Ⅲ)对家兔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AT-Ⅲ不同剂量组,以下腔静脉结扎法制备血栓模型,6小时后测形成的血栓长度、湿重和干重。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下腔静脉内形成的血栓长... 目的:观察国产抗凝血酶Ⅲ(AT-Ⅲ)对家兔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AT-Ⅲ不同剂量组,以下腔静脉结扎法制备血栓模型,6小时后测形成的血栓长度、湿重和干重。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下腔静脉内形成的血栓长度为10.20±1.69 mm,湿重为41.43±5.09 mg.干重为10.20±1.69mm;小剂量AT-Ⅲ对静脉血栓形成并无明显作用;但随着AT-Ⅲ剂量的增大,静脉内形成的血栓长度逐渐缩短,血栓湿重与干重逐渐减轻,量-效关系明显(r值分别为-0.957、-0.978和-0.992,P<0.01)。结论:大剂量AT-Ⅲ具有较好的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酶Ⅲ 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作用 动物实验 大剂量
下载PDF
抗凝血酶Ⅲ对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熊石龙 文志斌 +7 位作者 何晓凡 刘发益 汉建忠 何美霞 曹燕娜 李俊成 贸石林 刘文芳 《血栓与止血学》 2002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抗凝血酶Ⅲ(AT-Ⅲ)对家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以脂多糖(LPS)和组织凝血活酶静注形成DIC。分别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凝血酶原时间(PT)、3P试验、血小板计数、谷草转氨酶(ASF)、肌酸磷酸激酶(CK)。结果... 目的:观察抗凝血酶Ⅲ(AT-Ⅲ)对家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以脂多糖(LPS)和组织凝血活酶静注形成DIC。分别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凝血酶原时间(PT)、3P试验、血小板计数、谷草转氨酶(ASF)、肌酸磷酸激酶(CK)。结果:AT-Ⅲ对LPS及组织凝血活酶所致的DIC均有防治作用,表现为血小板计数与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程度明显减弱,PT改变与对照组几无差异,3P试验强阳性程度减小,病理切片显示高浓度AT-Ⅲ组心、肝、肺、肾等脏器的炎症反应及病理性损害明显减轻。结论:AT-Ⅲ对LPS和组织凝血活酶所致DIC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酶Ⅲ 脂多糖 凝血活酶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板层角膜联合羊膜移植治疗早期严重角结膜碱性化学伤
8
作者 席兴华 曹燕娜 +2 位作者 唐罗生 秦波 姜德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4-706,共3页
目的 :观察板层角膜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各种早期严重角、结膜碱性化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 3例 (2 3眼 )因各种碱性化学物质所致 ,Roper Hall分级II度以上 ,病程在 2周内的早期严重角、结膜化学伤患者 ,施行板层角膜联合羊膜移植... 目的 :观察板层角膜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各种早期严重角、结膜碱性化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 3例 (2 3眼 )因各种碱性化学物质所致 ,Roper Hall分级II度以上 ,病程在 2周内的早期严重角、结膜化学伤患者 ,施行板层角膜联合羊膜移植术 ,并结合皮质激素等治疗 ,术后随访 6~ 12 (平均 8.3)月。结果 :2 3眼中角膜植片透明 7眼 ,半透明 10眼 ,混浊 6眼 ;有 2眼术后发生排斥反应 ,经 1%环孢素A和皮质激素治疗后角膜水肿消退 ,但植片混浊。术后视力≥ 0 .3者 3眼 ,0 .2 5~ 0 .1者 5眼 ,0 .0 1~ 0 .1者 9眼 ,指数以下者 6眼。无 1眼因角膜溶解穿孔而摘除眼球者。结论 :对严重角、结膜碱性化学伤眼早期进行板层角膜联合羊膜移植 ,可有效地清除坏死的角、结膜组织和炎症细胞 ,减少和防止并发症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 板层角膜 化学伤 联合 治疗 羊膜移植 早期 坏死 透明 指数
下载PDF
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眼科见习教学方案改革与实践
9
作者 邓志宏 曹燕娜 陈雨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5期147-148,共2页
招收八年制医学生是国家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一种新的培养方式,见习教学是极为重要的培养环节。通过实践探索发现,教学内容实践化、教学方法多样化、课外活动科研化是提高眼科见习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八年制 眼科见习 教学
下载PDF
论《星光大道》的草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彦辉 曹燕娜 《东南传播》 2016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星光大道》以"草根"为主线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的情感生活与价值追求,他们的"天籁之音"深深感染并感动着千千万万电视观众。草根文化的植入,草根力量的裂变,使"草根性"成为《星光大道... 《星光大道》以"草根"为主线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的情感生活与价值追求,他们的"天籁之音"深深感染并感动着千千万万电视观众。草根文化的植入,草根力量的裂变,使"草根性"成为《星光大道》栏目的标签。《星光大道》节目的草根性主要通过节目流程、语言表达、评选机制及其节目参与人员等方面得到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光大道 草根性 贴近性
下载PDF
学龄期儿童近视进展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曹燕娜 唐仁泓 +3 位作者 李蓉蓉 谢艳 李巧莲 易军晖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93-696,共4页
目的调查近12年学龄期儿童近视进展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进行验光的5~12岁儿童4569人次纳入研究,排除有高度近视家族史者及眼部疾病者。有1次或多次复查记录的儿童进入近视进... 目的调查近12年学龄期儿童近视进展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进行验光的5~12岁儿童4569人次纳入研究,排除有高度近视家族史者及眼部疾病者。有1次或多次复查记录的儿童进入近视进展程度统计。所有儿童采用麻痹剂散瞳后规范验光。结果 2000~2011年间儿童的平均屈光度为-2.0±1.7 D;年平均屈光进展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5,P>0.05)。近视儿童平均年龄由2000年的10.1岁降至2011年的8.9岁(P<0.05)。2000~2011年间儿童平均进展屈光度为-0.6±0.7 D/年,其中5~8岁阶段屈光进展度数呈减慢趋势(P<0.05),而9~11岁期间近视进展加速,其中10、11岁组与7、8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基线近视度数与近视进展呈正相关。结论近12年间学龄期儿童的平均近视进展程度无明显变化,但儿童近视发生的平均年龄下降。近视度数较高的儿童尤其是10岁以上的近视儿童是预防高度近视的重点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进展 基线近视度 学龄期儿童
原文传递
曲安奈德球周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豫 许雪亮 +3 位作者 唐仁泓 陈国平 曹燕娜 高莉茉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6-307,共2页
近年来,人们在临床上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IVTA)治疗弥漫性黄斑水肿(DME),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IVTA可能发生玻璃体积血、眼内炎、视网膜脱离及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等手术后并发症。因此寻求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曲... 近年来,人们在临床上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IVTA)治疗弥漫性黄斑水肿(DME),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IVTA可能发生玻璃体积血、眼内炎、视网膜脱离及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等手术后并发症。因此寻求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曲安奈德给药方法,颇受人们关注。有研究发现球周注射曲安奈德能有效降低视网膜厚度,改善糖尿病黄斑水肿。经典的黄斑部格栅样激光光凝虽存在远期效果欠佳,手术后视网膜水肿的缺点,但联合曲安奈德的运用可提高疗效。我们以单纯激光光凝治疗作为对照,观察了球周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DME的病例,以评价其对DME的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治疗应用 激光凝固术/方法 黄斑水肿 囊样/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基因在圆锥角膜发病中的作用
13
作者 魏丽平 曹燕娜 贺贵云 《国际眼科纵览》 2019年第6期396-400,共5页
圆锥角膜是最常见的角膜扩张症,其特征是角膜呈锥形凸出和变薄,导致近视、不规则散光而损害视力。基因在圆锥角膜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胞质分裂供体9(dedicator of cytokinesis 9,DOCK9)、锌指E盒结合同源框1(zinc finger E-binding ho... 圆锥角膜是最常见的角膜扩张症,其特征是角膜呈锥形凸出和变薄,导致近视、不规则散光而损害视力。基因在圆锥角膜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胞质分裂供体9(dedicator of cytokinesis 9,DOCK9)、锌指E盒结合同源框1(zinc finger E-binding homeobox 1,ZEB1)、锌指蛋白469(zinc finger protein 469,ZNF469)等基因的突变,均可致病。但大多数基因的致病性仍然有限,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多种因素。除基因外,炎症、细胞凋亡等因素也参与圆锥角膜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