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的风力发电机齿轮箱故障诊断
1
作者 曹珂璐 任工昌 +1 位作者 桓源 张路平 《机械与电子》 2023年第2期66-70,7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的风力发电机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齿轮箱动力学模拟实验平台采集9种工况下的8种故障的振动信号;其次,对所采集的信号进行数据预处理,将其输入至深度残差收缩网络中训练;最后,利用反向传播算法... 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的风力发电机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齿轮箱动力学模拟实验平台采集9种工况下的8种故障的振动信号;其次,对所采集的信号进行数据预处理,将其输入至深度残差收缩网络中训练;最后,利用反向传播算法不断优化网络参数,实现变工况下风力发电机齿轮箱故障的识别与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变工况场景下,可有效提取齿轮箱的故障特征并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证明了其在风力发电机齿轮箱故障诊断方面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齿轮箱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 故障诊断 变工况
下载PDF
预先补充不同液体对运动后机体水合状态的影响
2
作者 张真 梁祎珩 +4 位作者 张君 郜瑞睿 王思元 曹珂璐 邱俊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0-436,共7页
目的:探讨运动前补充水、电解质水和生理盐水对跑步运动后机体水合状态的影响,为运动人群在运动前补液提供合理建议。方法:招募14名北京体育大学男性大学生(年龄21.15±2.61岁,身高176.93±5.58 cm,体重67.80±6.13 kg,体... 目的:探讨运动前补充水、电解质水和生理盐水对跑步运动后机体水合状态的影响,为运动人群在运动前补液提供合理建议。方法:招募14名北京体育大学男性大学生(年龄21.15±2.61岁,身高176.93±5.58 cm,体重67.80±6.13 kg,体重指数21.65±2.08 kg/m^(2),体脂百分比12.34%±3.94%),每位受试者完成3次运动实验(以70%HR_(max)强度跑步1小时),每两次实验之间有7天的洗脱期,运动前30分钟以随机的顺序补充水、电解质水和生理盐水。分别在运动前和运动后采集受试者的静脉血、唾液和尿液,并测量净体重,同时记录运动期间的口渴程度。结果:3种补液方案的受试者运动后体重相比于运动前均显著下降(P<0.05),但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补充生理盐水组和补充电解质水组运动后的血浆容量下降幅度显著低于补充水组(P<0.05);3组运动后的尿液渗透压相比于运动前均显著下降(P<0.05),但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运动后的唾液渗透压相比于运动前均显著上升(P<0.05),补充电解质水组运动后的唾液渗透压显著低于补充生理盐水组(P<0.05);3组运动30分钟和60分钟的口渴程度均显著高于运动开始时(P<0.05),补充电解质水组运动开始时的口渴程度显著低于补充生理盐水组(P<0.05),并且补充电解质水组在运动30分钟时的口渴程度显著低于补充水组和补充生理盐水组(P<0.05);3组运动后血清Na^(+)和Cl^(-)浓度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K^(+)和Ca^(2+)浓度均显著上升(P<0.05),其中补充电解质水组和补充生理盐水组运动后血清Na^(+)浓度下降幅度显著低于补充水组(P<0.05),3组之间运动后的血清K^(+)、Ca^(2+)和Cl^(-)浓度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补充水相比,运动前补充电解质水和生理盐水更有利于维持运动期间机体的水合状态。因此,对于运动前补液来说,含电解质的饮料是一种较好的补液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液 电解质水 运动性脱水 水合状态
原文传递
玉米低聚肽和姜黄素对小鼠的醒酒功能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潘兴昌 曾瑜 +3 位作者 刘文颖 马永庆 曹珂璐 张立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34,共10页
评价玉米低聚肽和姜黄素单独使用及联合应用时对醉酒小鼠的醒酒活性,探讨其作用机理。将清洁级雄性KM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各剂量组灌胃相应受试物,玉米低聚肽模型对照组灌胃等量双蒸水,姜黄素模型对照... 评价玉米低聚肽和姜黄素单独使用及联合应用时对醉酒小鼠的醒酒活性,探讨其作用机理。将清洁级雄性KM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各剂量组灌胃相应受试物,玉米低聚肽模型对照组灌胃等量双蒸水,姜黄素模型对照组灌胃含5.6%乙醇的双蒸水。0.5h后每组分别灌胃白酒(56°)。灌胃结束后立即测定行为学指标(翻正反射消失时间、醉酒持续时间、攀附时间),30 min后测定血液中乙醇、乙醛浓度,并测定肝组织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细胞色素P450(CYP450)、过氧化氢酶(CAT)、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玉米低聚肽能延长小鼠攀附时间和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缩短醉酒时间,降低血液中乙醇和乙醛含量。高剂量姜黄素可明显改善小鼠醉酒后的行为学指标,一定程度上降低血中乙醇和乙醛浓度。玉米低聚肽和姜黄素均可增强小鼠肝组织ADH和ALDH活性,提高CYP450、CAT和SOD含量,降低XOD活性。玉米低聚肽和姜黄素联合应用时对醉酒小鼠的活性强于单独使用姜黄素,但与单独使用玉米低聚肽组无显著差异。在该实验条件下,玉米低聚肽和高剂量姜黄素对醉酒小鼠具有明显的醒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低聚肽 姜黄素 醒酒作用 联合应用
下载PDF
乳清低聚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文颖 林峰 +3 位作者 谷瑞增 鲁军 曹珂璐 蔡木易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9-53,共5页
利用两步酶解法制备出乳清低聚肽,对其基础理化成分、氨基酸组成和分子量分布进行了分析,从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四个方面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总蛋白质含量为86.83%,氨... 利用两步酶解法制备出乳清低聚肽,对其基础理化成分、氨基酸组成和分子量分布进行了分析,从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四个方面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总蛋白质含量为86.83%,氨基酸组成丰富,富含抗氧化性氨基酸,其中亮氨酸、缬氨酸、脯氨酸含量较高;分子量小于1000u的组分高达85.78%,132—576u范围内组分占59.55%。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乳清低聚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并且呈量效关系,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2.3、4.2mg/mL,浓度为2.5mg/mL时的还原能力与0.012mg/mL的抗坏血酸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 低聚肽 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分布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小麦低聚肽对体外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张亚卓 姜思萌 +4 位作者 魏颖 马勇 王向红 谷瑞增 曹珂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50,共5页
文中研究了小麦低聚肽对氧化应激损伤的体外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将实验分为5组,对照Ⅰ(空白组0μmol/L H2O2)、对照Ⅱ(氧化应激组100μmol/L H2O2),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分别在对照组Ⅱ的条件下添加1、5、10 mg/m L小麦低聚肽),通... 文中研究了小麦低聚肽对氧化应激损伤的体外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将实验分为5组,对照Ⅰ(空白组0μmol/L H2O2)、对照Ⅱ(氧化应激组100μmol/L H2O2),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分别在对照组Ⅱ的条件下添加1、5、10 mg/m L小麦低聚肽),通过MTT法比较不同培养时间(12、24、48 h)小麦低聚肽对氧化应激损伤Caco-2细胞增殖率的影响,通过取培养至不同时间(12、24、48 h)的Caco-2细胞上清液、细胞裂解液,测定LDH、SOD、MDA含量变化。结果显示:1 mg/m L小麦低聚肽对损伤肠上皮细胞表现出显著的保护作用,细胞毒性降低、增殖率提高,细胞内SOD、MDA含量与氧化应激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小麦低聚肽对细胞的保护作用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24、48 h培养组与12 h培养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小麦低聚肽对氧化应激损伤的体外肠上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与浓度时间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细胞 小麦低聚肽 氧化应激损伤
下载PDF
小麦低聚肽和谷氨酰胺对大鼠胃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文颖 杨贤 +3 位作者 曹珂璐 谷瑞增 潘兴昌 孙桂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1-57,共7页
观察灌胃小麦低聚肽和谷氨酰胺对非甾体类药物(NSAIDs)致大鼠胃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挑选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损伤组及低、中、高剂量小麦低聚肽组[灌胃剂量分别为20、100、500 mg/(kg·d)]和小麦蛋白组、谷氨酰胺组[... 观察灌胃小麦低聚肽和谷氨酰胺对非甾体类药物(NSAIDs)致大鼠胃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挑选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损伤组及低、中、高剂量小麦低聚肽组[灌胃剂量分别为20、100、500 mg/(kg·d)]和小麦蛋白组、谷氨酰胺组[灌胃剂量均为20 mg/(kg·d)]。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30 d。大鼠处死前,用非甾体类药物灌胃损伤大鼠胃肠2次。取大鼠血清、胃和小肠黏膜组织,观察血清细胞因子、胃肠病理切片、小肠黏膜抗氧化酶和阿片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非甾体类药物可以显著增加小肠黏膜的氧化应激水平,小麦低聚肽能上调小肠黏膜中GSH-Px的活力,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能,能够减轻胃肠黏膜损伤。小麦低聚肽还可以显著降低了血清中TNF-α含量,下调mu-阿片受体mRNA的表达。说明非甾体类药物可以诱导大鼠胃肠黏膜损伤的模型,小麦低聚肽可以有效减少大鼠胃肠黏膜损伤。低剂量小麦低聚肽组作用最强,效果优于谷氨酰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低聚肽 谷氨酰胺 非甾体类药物 胃肠黏膜损伤
下载PDF
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姗姗 刘文颖 +5 位作者 陆路 曹珂璐 王憬 谷瑞增 鲁军 蔡木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6-141,共6页
以猕猴桃籽油为芯材,玉米肽为壁材,吐温-20为乳化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芯材与壁材配比1∶2(质量比),固形物浓度(质量分数) 15%,喷雾干燥温度160℃,高速乳化剪切转速6 000 r/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猕... 以猕猴桃籽油为芯材,玉米肽为壁材,吐温-20为乳化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芯材与壁材配比1∶2(质量比),固形物浓度(质量分数) 15%,喷雾干燥温度160℃,高速乳化剪切转速6 000 r/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猕猴桃籽油微胶囊包埋率为94. 06%。对微胶囊产品进行了理化性质、电镜、红外光谱分析和稳定性研究,表明产品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贮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肽 猕猴桃籽油 微胶囊 稳定性
下载PDF
牡蛎肽特性及抗过敏和低致敏活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方磊 冯晓文 +4 位作者 秦修远 曹珂璐 张江涛 李国明 刘文颖 《饮料工业》 2020年第3期29-34,共6页
在制备牡蛎肽的基础上,探讨其抗过敏性和低致敏性。结果表明,牡蛎肽氨基酸组成丰富,含有较高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牡蛎肽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 u的水解物占比高达90.4267%,易于人体直接吸收。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试验和RBL-2H3... 在制备牡蛎肽的基础上,探讨其抗过敏性和低致敏性。结果表明,牡蛎肽氨基酸组成丰富,含有较高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牡蛎肽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 u的水解物占比高达90.4267%,易于人体直接吸收。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试验和RBL-2H3体外细胞模型显示牡蛎肽能显著抑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对RBL-2H3细胞组胺的释放也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LISA和等温滴定量热试验表明,牡蛎肽与过敏血清IgE的反应性与牡蛎蛋白相比明显降低(P<0.05),牡蛎肽与致敏血清IgE的结合常数也小于牡蛎蛋白,说明牡蛎肽具有良好的抗过敏性和低致敏活性,为其作为新型配料应用于功能性运动饮料、保健食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肽 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 抗过敏和低致敏性
下载PDF
生物活性肽与非肽活性物质的协同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徐姗姗 曹珂璐 +3 位作者 刘文颖 鲁军 谷瑞增 蔡木易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23-226,共4页
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对机体生命活动有益且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肽类化合物,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易吸收,具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目前,国内外关于活性肽的研究多集中于制备、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和鉴定,但关于活性肽和非肽... 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对机体生命活动有益且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肽类化合物,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易吸收,具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目前,国内外关于活性肽的研究多集中于制备、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和鉴定,但关于活性肽和非肽活性物质协同作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足以为肽在复杂食品体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对活性肽与非肽活性物质协同作用相关研究进行论述,以期为活性肽的进一步开发和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协同作用 抗氧化 免疫调节 降血脂
原文传递
豌豆低聚肽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秦修远 陆路 +3 位作者 曹珂璐 谷瑞增 鲁军 刘文颖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1-185,共5页
以豌豆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经超滤后得到豌豆低聚肽,对其水分、灰分、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构成和分子量分布情况进行测定,以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还原能力为指标,评价豌豆低聚肽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水... 以豌豆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经超滤后得到豌豆低聚肽,对其水分、灰分、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构成和分子量分布情况进行测定,以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还原能力为指标,评价豌豆低聚肽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水分为4.46%±0.02%,灰分为5.04%±0.03%,总氮含量(以干基计)为88.30%±2.25%,酸溶蛋白含量(以干基计)为84.20%±2.04%。氨基酸含量丰富,谷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比例高,分子量有92.95%分布在1 000 Da之下,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3.39±0.02 mg/mL和23.72±0.10mg/mL,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低聚肽 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分布 抗氧化
原文传递
玉米低聚肽硒螯合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秦修远 曹珂璐 +5 位作者 王雨辰 王雨晴 崔欣悦 谷瑞增 鲁军 刘文颖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7-301,共5页
以玉米低聚肽和亚硒酸钠为原料经螯合工艺制得玉米低聚肽硒螯合物,对其水分、粗蛋白、酸溶蛋白、分子量分布情况进行了考察,然后从DPPH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3方面对螯合原料和螯合物进行抗氧化功能对比与评价。结果表明,... 以玉米低聚肽和亚硒酸钠为原料经螯合工艺制得玉米低聚肽硒螯合物,对其水分、粗蛋白、酸溶蛋白、分子量分布情况进行了考察,然后从DPPH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3方面对螯合原料和螯合物进行抗氧化功能对比与评价。结果表明,螯合得率为53.02%±0.17%,水分含量为7.46%±0.07%,酸溶蛋白占粗蛋白的比例为77.38%,分子量分布在1000u以下的比例超过85%。螯合原料中亚硒酸钠仅对OH自由基有较强清除能力;玉米低聚肽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均有一定清除能力,且具有一定还原性;螯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能力及还原能力均比玉米低聚肽强,且具有剂量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低聚肽 螯合 分子量分布 抗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