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术前定量评估距骨骨软骨损伤范围对术式选择及中长期随访结果的影响
1
作者 刘洪达 闫荣亮 +7 位作者 高岩 陈江华 曲平艳 王磊 彭义 曹立海 杜晓健 曲家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388-5395,共8页
背景:距骨骨软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该损伤类型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加重病情。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术式选择和中长期随访结果的评估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目的:探究术前T1ρ技术定量评... 背景:距骨骨软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该损伤类型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加重病情。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术式选择和中长期随访结果的评估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目的:探究术前T1ρ技术定量评估距骨骨软骨损伤范围对术式选择及中长期随访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MRI检查距骨骨软骨损伤部位,比较不同分型患者的T1ρ值及T2值;再根据T1ρ值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将T1ρ值<45 ms采用微骨折手术治疗设为A组(n=73),T1ρ值≥45 ms采用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设为B组(n=81)。比较不同术式下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及疗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T1ρ值与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y=1-1/(1+e-z)回归方程建立预测模型,十字交叉验证法验证模型稳定性。结果与结论:①154例患者中距骨骨软骨损伤分型Ⅰ型36例,Ⅱ型37例,Ⅲ型40例,Ⅳ型41例,4个分型患者的T1ρ值及T2值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两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②154例患者治疗后局部肿胀7例(4.6%),疼痛加重3例(2.0%),创口感染5例(3.3%),软骨愈合不良2例(1.3%);③A、B组治疗后美国骨科足踝协会评分、目测类比评分、跖屈活动度、背伸活动度、软骨下骨骨髓水肿体积、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疗效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B组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0%,比A组总有效率(85%)高(P<0.05);④年龄(OR=1.589,95%CI:0.305-1.252,P=0.036)、白细胞介素6(OR=1.737,95%CI:0.974-5.254,P=0.049)、白细胞介素8(OR=1.385,95%CI:1.066-4.355,P=0.034)、C-反应蛋白(OR=1.957,95%CI:1.323-2.178,P=0.035)、转化生长因子β1(OR=1.459,95%CI:0.897-2.455,P=0.038)、T1ρ值(OR=1.687,95%CI:0.854-3.321,P=0.026)、T2值(OR=1.843,95%CI:0.657-2.454,P=0.036)、并发症(OR=1.719,95%CI:0.654-3.464,P=0.019)、距骨骨软骨损伤分型(OR=3.789,95%CI:1.023-5.897,P=0.028)均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微骨折手术(OR=0.751,95%CI:0.321-1.264,P=0.012)、自体骨软骨移植(OR=0.649,95%CI:0.246-1.356,P=0.023)、是中长期随访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⑤当T1ρ值≤35 ms时,术后复发的风险迅速降低;当T1ρ值>35 ms时,术后复发风险迅速升高;⑥进一步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上述9个危险因素与术后复发的关联最紧密,得出术后复发的公式,利用回归方程计算术后复发的可能性;P=0.75时,约登指数值最大,为77.728,提示模型预测效果较好;⑦提示术前T1ρ技术定量评估可有效指导术式的选择,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ρ技术定量 距骨骨软骨损伤 分型 微骨折术 自体骨软骨移植 随访
下载PDF
浮膝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3
2
作者 曹立海 钱永生 +1 位作者 于永林 贺宝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94-495,共2页
目的 :探讨浮膝损伤的临床诊断标准及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 1 993~ 1 996年间 2 5例浮膝损伤病人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 3例骨折骨性愈合 ,2例胫骨骨折不愈合经再次手术植骨外固定架固定获得骨性愈合。术后随... 目的 :探讨浮膝损伤的临床诊断标准及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 1 993~ 1 996年间 2 5例浮膝损伤病人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 3例骨折骨性愈合 ,2例胫骨骨折不愈合经再次手术植骨外固定架固定获得骨性愈合。术后随访平均 2 6个月。 1 0例术后伸膝装置粘连 ,取内固定物时行伸膝装置松解术 ,效果满意。膝关节功能优良率 80 %。结论 :膝关节内骨折破坏了膝关节本身的完整性 ,不适用浮漆的诊断。浮膝伤多合并其他损伤 ,优先处理致命伤 ,同时固定胫骨骨折 ,将浮膝变为单一骨折 ,即“部分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漆 外固定架 多发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联合外固定架治疗长管状骨骨折 被引量:7
3
作者 曹立海 曲家富 +2 位作者 彭义 李绍光 杜晓健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5期351-352,共2页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外固定架 长管状骨骨折 手术方法 内固定
下载PDF
有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
4
作者 曹立海 曲家富 +2 位作者 彭义 杜晓健 李绍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7期490-491,共2页
关键词 有移位关节 跟骨骨折 手术方法 并发症
下载PDF
跟骨骨折手术、康复一体化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曹立海 李绍光 +2 位作者 王良 马海东 吴俊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1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结合康复锻炼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我科采用跟骨外侧改良“L”形入路,对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67例(68足),同时在围手术期进行康复干预,形成一个康... 目的探讨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结合康复锻炼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我科采用跟骨外侧改良“L”形入路,对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67例(68足),同时在围手术期进行康复干预,形成一个康复一手术一康复的治疗顺序,进行术前术后放射学比较,术后1年对患足功能进行评价。结果67例患者随访10~22个月,平均随访13.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1.9周。手术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5.97%,取钢板时间平均11.6个月。术后跟骨Boehler’s角和Gissane’S角恢复到正常范围。根据MarylandFootScore系统评价术后1年的足功能情况,优32足,良28足,可7足,差1足,优良率为89.55%。结论跟骨骨折手术、康复一体化治疗,可以更好的恢复跟骨的生理功能,减少骨折并发症,是治疗跟骨骨折的一种良好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内固定 康复一体化
下载PDF
闭合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曹立海 杜晓健 +1 位作者 马海东 马靖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4期443-444,共2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微创操作技术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194例急性闭合跟骨骨折患者(214足),采用跟骨外侧改良L形切口、微创操作暴露、跟骨钢板固定。术前、术后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 194例均获得随,时间12~30(14.8&...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微创操作技术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194例急性闭合跟骨骨折患者(214足),采用跟骨外侧改良L形切口、微创操作暴露、跟骨钢板固定。术前、术后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 194例均获得随,时间12~30(14.8±4.8)个月。切口坏死感染率为7.01%。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9.35%。Bhler角术前为5.6°±9.7°,术后矫正为30.1°±5.1°;Gissane角术前为90.5°±11.2°,术后矫正为120.3°±6.4°。术后1年按Maryland Foot Score系统评价疗效:优90足,良103足,可18足,差3足,优良率为90.19%。结论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应用外科微创操作技术,可以减少切口并发症,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切口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处理 被引量:2
7
作者 曹立海 卢占斌 张淑艳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2期103-103,共1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跟骨急性闭合骨折病人89例。男78例,女11例。Sanders分型:Ⅱ型38例,Ⅲ型41例,Ⅳ型10例。术前给予冰敷、足底血液循环泵治疗。术后早期开始屈趾、伸趾、踝关节旋转功能练习。结果平...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跟骨急性闭合骨折病人89例。男78例,女11例。Sanders分型:Ⅱ型38例,Ⅲ型41例,Ⅳ型10例。术前给予冰敷、足底血液循环泵治疗。术后早期开始屈趾、伸趾、踝关节旋转功能练习。结果平均随访13.7个月。跟骨全部骨性愈合。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术后疗效:优良率为89.89%。结论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规范处理,有助于提高跟骨手术预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内固定术 围手术期
下载PDF
陈旧性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分析(附23例报告) 被引量:23
8
作者 曲家富 曹立海 +4 位作者 杜晓健 王志伟 彭义 高建华 李绍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 探讨陈旧性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01年9月~2004年12月,手术治疗陈旧性跖跗关节骨折脱位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18~56岁,平均37.4岁。左侧13例,右侧10例。伤后时间:4~6周7例,6~8周9例,2~3个月... [目的] 探讨陈旧性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01年9月~2004年12月,手术治疗陈旧性跖跗关节骨折脱位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18~56岁,平均37.4岁。左侧13例,右侧10例。伤后时间:4~6周7例,6~8周9例,2~3个月4例,5~9个月3例,平均9周。造成陈旧性骨折脱位原因:23例中4例为漏诊,14例为不恰当的非手术治疗,5例为手术治疗未复位。按Myerson分类法的X线分型:A型5例,B型4例,C型2例,D型5例,E型3例,F型4例。术前除了常规拍足部正、侧和30。斜位X线片外,还要行CT扫描,更全面的了解骨折碎片及关节脱位情况。治疗方法: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3例,足弓重建跖跗关节融合术10例。[结果] 23例随访8个月~4年,平均2年2个月。治疗结果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测定:优4例,良15例,可4例。优良率82.6%。其中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3例均为优良,而足弓重建跖跗关节原位融合术10例:良6例,可4例。无伤口感染及关节融合不愈合。[结论]早期陈旧性跖跗关节骨折脱位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疗效满意,而晚期的陈旧性跖跗关节骨折脱位,行足弓重建跖跗关节原位融合术,也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 跖跗关节 骨折脱位 骨科手术方法
下载PDF
趾长屈肌腱和长屈肌腱移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 被引量:11
9
作者 曲家富 曹立海 +6 位作者 赵洪波 高建华 李绍光 杜晓健 孙洋 彭义 王良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趾长屈肌腱、长屈肌腱移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13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32~69岁,平均41岁;左侧8例,右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8个月,平均4.5个月。13例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均为闭合性... 目的:探讨趾长屈肌腱、长屈肌腱移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13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32~69岁,平均41岁;左侧8例,右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8个月,平均4.5个月。13例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均为闭合性损伤跟腱断裂。采用趾长屈肌腱移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5例,行长屈肌腱移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8例。结果:13例随访时间11个月~4.5年,平均2年,伤口无感染,跟腱无再断裂,踝关节活动基本正常,足背屈跖屈功能良好,未发生锤状趾畸形。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9例(长屈肌腱移位修复6例,趾长屈肌腱移位修复3例),良3例(长屈肌腱移位修复2例,趾长屈肌腱移位修复1例),差1例(趾长屈肌腱移位修复)。结论:采用趾长屈肌腱、长屈肌腱移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而采用长屈肌腱移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更趋近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 修补手术 外科 腱转移术 创伤和损伤
下载PDF
小切口微创治疗外翻 被引量:6
10
作者 曲家富 曹立海 +6 位作者 刘志权 王志伟 高建华 李绍光 杜晓健 孙洋 彭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切口微创治疗坶外翻的有效方法。方法 2002年8月~2004年6月,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和术后弹性外固定治疗踇外翻136例263足。其中男7例,女129例。年龄19~84岁。按Coughlin分型,轻度24例,中度63例,重度49例。263足均伴不... 目的 探讨小切口微创治疗坶外翻的有效方法。方法 2002年8月~2004年6月,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和术后弹性外固定治疗踇外翻136例263足。其中男7例,女129例。年龄19~84岁。按Coughlin分型,轻度24例,中度63例,重度49例。263足均伴不同程度疼痛、足内弓塌陷和扁平足。经随访观察,对症状、体征及X线片测量结果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本组获随访8~26个月,平均l9个月。踇外翻畸形完全矫正,足疼痛完全消失,无骨不愈合及骨坏死征象,足内弓塌陷平均改善5°跖趾关节功能及皮肤感觉基本正常;X线片示衅外翻角〈12°、第1、2跖骨间角〈9°及胫侧籽骨半脱位矫正〈50%105足,基本矫正158足。足疗效评定:优84例,良48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97%。结论 小切口微创治疗坶外翻是一种损伤小、痛苦少、矫正彻底及不易复发的较理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技术 小切品 踇外翻
下载PDF
应用皮肤牵张带治疗各类皮肤软组织缺损26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曲家富 杜晓健 +3 位作者 曹立海 高建华 李绍光 彭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8期671-672,共2页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肤牵张带 治疗 皮瓣转移术 游离植皮 情况报告 闭合伤 供皮区
下载PDF
中前足严重损伤的治疗(附137例报告) 被引量:10
12
作者 曲家富 曹立海 +4 位作者 王志伟 刘志权 高建华 李绍光 杜晓健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2期135-137,共3页
关键词 中前足损伤 血管损伤 软组织损伤 筋膜室综合征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 被引量:7
13
作者 曲家富 闫荣亮 +10 位作者 曹立海 赵国志 孙开艳 张玲 杜晓健 彭义 李绍光 刘洪达 王良 马海东 高建华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65-269,共5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应用于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治疗的临床结果。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患者520例,其中406例接受VSD治疗(VSD治疗组),114例接受常规清创换药治疗(换药组)。结果全部患者获...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应用于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治疗的临床结果。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患者520例,其中406例接受VSD治疗(VSD治疗组),114例接受常规清创换药治疗(换药组)。结果全部患者获随访2~5年,平均为3.5年。VSD组与换药组浅表感染率分别为5.17%和10.53%,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03%和11.43%,术后GustilloⅡ型、Ⅲ型软组织损伤优良率分别为83.19%、75.96%和50.63%、31.43%,VSD组与换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VSD技术治疗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可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足踝部 开放性骨折脱位 治疗
下载PDF
外伤性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杜伟 曹立海 +1 位作者 孙开艳 胡丽蕊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0年第10期2673-2674,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44例(48足)跟骨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人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重点是监测控制血糖、糖尿病教育、饮食护理、功能锻炼,术后早期活动关节,遵循早活动、晚... [目的]探讨外伤性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44例(48足)跟骨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人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重点是监测控制血糖、糖尿病教育、饮食护理、功能锻炼,术后早期活动关节,遵循早活动、晚负重的原则加强功能练习。[结果]44例病人平均随访13.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Maryland评分:优19足,良22足,可5足,差2足,优良率85.42%。[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为跟骨骨折病人手术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糖尿病 围术期 护理
下载PDF
应用微型钢板螺钉治疗足部跖骨颈骨折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良 张文龙 +1 位作者 曹立海 赵晓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钢板螺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足部跖骨颈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6例(67根)足部跖骨颈闭合骨折,采用国产微型钢板螺钉系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36例(67根)跖骨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最长18...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钢板螺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足部跖骨颈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6例(67根)足部跖骨颈闭合骨折,采用国产微型钢板螺钉系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36例(67根)跖骨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最长18个月,最短12个月)。根据AOFAS足拇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5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94.4%。结论应用微型钢板螺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足部跖骨颈骨折,改进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固定稳定、可靠,制动时间短,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跖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钢板 跖骨颈 内固定
下载PDF
微创三维矫正有限固定治疗外翻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洋 曲家富 +8 位作者 曹立海 赵国志 高建华 彭义 李绍光 杜晓健 王良 吴俊 马海东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2年第6期505-509,共5页
背景:传统微创技术治疗外翻常出现第1、2趾骨间皮肤溃烂、行走不适、术后截骨端再移位、第1跖趾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目的:研究微创三维矫正有限固定治疗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至2010年10月采用微创技术、三维手法矫正加克氏针... 背景:传统微创技术治疗外翻常出现第1、2趾骨间皮肤溃烂、行走不适、术后截骨端再移位、第1跖趾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目的:研究微创三维矫正有限固定治疗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至2010年10月采用微创技术、三维手法矫正加克氏针有限固定术治疗外翻151例281足,其中132例245足获得随访,男8例,女124例;年龄16~76岁,平均(50.2±10.3)岁;113例双侧226足,19例单侧19足。按Mann外翻分类:轻度98足,中度122足,重度25足。对比手术前后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趾骨间角(IPA)、近侧关节固定角(PASA)、远侧关节固定角(DASA)、跖楔角(MCA)、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足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标准(AOFAS)评分及前足底压力。结果:随访时间为2~6.25年,平均3.9年。236足外翻畸形完全矫正无复发,6足复发,3足第一跖趾关节炎行关节融合术。前足第2、3跖骨头底部胼胝体的疼痛早期均获得缓解,后期233足的胼胝体疼痛逐渐完全消失,12足未完全消失。囊炎疼痛完全消失;6足趾背内感觉麻木;15足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受限4°~9°。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一例出现感染、骨不愈合、跖骨头坏死和克氏针断裂。术后245足X线片均示HVA<20°,IMA<10°。手术前后各角度变化、AOF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前足底压力由术前第2、3、1、4、5跖骨头依次递减改善为术后第1~5跖骨头依次递减。结论:微创三维矫正有限固定治疗外翻是一种操作简单、损伤小痛苦少、下地早康复快、矫正彻底不易复发的治疗方法,疗效理想,但亦存在一定弊端如畸形纠正力度不强、转移性跖骨痛等,仍有待进一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技术 外翻 三维矫正 弹性固定
下载PDF
跟骨关节内骨折AO钢板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治疗与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占斌 曹立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5-386,共2页
我院2007年7月-2008年3月收治的非陈旧性单侧跟骨关节内骨折并行切开复位AO钢板内固定患者58例,骨折均为单侧新鲜骨折、闭合性、不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和基础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29例,男25,女4例;年龄19—58岁,平均38... 我院2007年7月-2008年3月收治的非陈旧性单侧跟骨关节内骨折并行切开复位AO钢板内固定患者58例,骨折均为单侧新鲜骨折、闭合性、不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和基础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29例,男25,女4例;年龄19—58岁,平均38.5±2.28岁。左足11例,右足1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AO钢板内固定 康复治疗 内固定术后 评估 切开复位 新鲜骨折 陈旧性
下载PDF
封闭式恒定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撕脱性损伤 被引量:3
18
作者 曲家富 曹立海 +6 位作者 王志伟 高建华 杜晓健 李绍光 孙洋 彭义 王良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 探索封闭式恒定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撕脱性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 2005年2月-2006年12月,利用封闭式恒定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撕脱性损伤121例,伴肌腱、骨骼裸露47例。治疗方法:先将足跺部... 目的 探索封闭式恒定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撕脱性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 2005年2月-2006年12月,利用封闭式恒定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撕脱性损伤121例,伴肌腱、骨骼裸露47例。治疗方法:先将足跺部皮肤软组织严重撕脱性损伤的伤口常规严格清创止血后,裸露的骨骼要用克氏针穿透数个小孔。在伤口表面敷盖孔径为400—600gm的的无菌医用泡沫(PVA泡沫),用透性粘贴薄膜封闭伤口和PVA泡沫。连接PVA泡沫的硅胶管与负压吸引装置(特制专用的恒定负压吸引治疗仪),在密封下利用恒定负压吸引治疗仪进行负压吸引治疗。治疗的最佳状态:恒定负压保持在125mmHg,启动5min停2min,反复循环负压吸引。常规为5—7d换药1次,更换PVA泡沫和透性粘贴薄膜,特殊情况3—4d换药1次,必须保持密封有效负压的状态,使渗出的组织液经过PVA泡沫过滤后,把有营养活力吸附于组织上的组织细胞保留住,而失去营养活力的组织细胞及组织液通过留置的硅胶管吸引管将废物吸出,使创面保持新鲜清洁血液循环加速,快速生长出新鲜的肉芽组织。结果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撕脱性损伤121例,106例在1周内生长出新鲜的肉芽组织,返植皮基本成活。伴肌腱、骨骼裸露47例中有32例裸露的肌腱、骨骼周围在1周内开始渐渐的生长出新鲜的肉芽组织,新鲜的肉芽组织爬行生长约2周左右完全覆盖裸露的肌腱.骨骼表面,为裸露的肌腱、骨骼周围提供血液营养成分,防止了裸露的肌腱、骨骼因缺血而坏死,保存了肢体。玎期再根据损伤部位的功能需要,行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移植。15例裸露的肌腱、骨骼因损伤严重处理不当1周左右发生部分缺血坏死,经再次彻底清创,保留部分有血运的肌腱,骨骼,行封闭式恒定负压吸引技术治疗,3周左右生长出新鲜的肉芽组织,6周后新生长的肉芽组织爬行完全覆盖裸露的肌腱、骨骼表面。创面行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移植闭合伤口。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恒定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足踩部皮肤软组织严重撕脱性损伤的方法,简便易行,经济费用低,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 伤口愈合 损伤 治疗
下载PDF
扩大切口钢板固定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国志 彭义 +2 位作者 刘奕蓉 曲家富 曹立海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8年第3期22-25,33,共5页
目的探讨扩大切口钢板固定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影响因素和疗效。方法选取唐山市第二医院足跟骨关节内骨折298足病例,手术方式均为扩大切口钢板内固定。观察内容包括损伤程度(Sanders分型)、术前术后跟骨的B?hler角(B角)、Gissane角(G角)及... 目的探讨扩大切口钢板固定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影响因素和疗效。方法选取唐山市第二医院足跟骨关节内骨折298足病例,手术方式均为扩大切口钢板内固定。观察内容包括损伤程度(Sanders分型)、术前术后跟骨的B?hler角(B角)、Gissane角(G角)及美国矫形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和相应的评估等级。临床检查依照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所得数据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AOFAS平均得分(86.78±8.18)分,优良率91.6%。Sanders分型级别越高,受伤程度越重,AOFAS评分越低,临床效果越差(P=0.00)。跟骨术前、术后B角异常者较术前、术后B角正常者AOFAS评分低,临床效果差;跟骨术后G角异常较术后G角正常者AOFAS评分低,临床效果差。结论 Sander分型级别高治疗效果差,术后B角异常治疗效果差,术后G角度恢复越接近正常值,AOFAS评分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跟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钢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电转染优化培养大鼠前软骨干细胞
20
作者 彭义 曲家富 +2 位作者 曹立海 赵国志 杜晓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110-2116,共7页
背景:将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转染至目的细胞中,可以提高其端粒酶活性,保持端粒的长度,在调控增殖和分化方面有重要作用。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大鼠前软骨干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Wistar... 背景:将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转染至目的细胞中,可以提高其端粒酶活性,保持端粒的长度,在调控增殖和分化方面有重要作用。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大鼠前软骨干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前软骨干细胞,以反转录病毒PLXSN为载体介导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同时设置对照组、阴性对照序列组、转染组。用TRAP-ELISA法检测前软骨干细胞端粒酶活性,RT-PCR、Western blot检测前软骨干细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和蛋白的表达,CCK-8法、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与结论:(1)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前软骨干细胞48 h,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2)与对照组、阴性对照序列组相比,转染组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明显,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增快,G0/G1期细胞数减少,S期细胞数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结果表明,以反转录病毒PLXSN为载体介导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使前软骨干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能够促进大鼠前软骨干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末端转移酶 转染 软骨细胞 组织工程 干细胞 培养 端粒酶反转录酶 基因 电转染 大鼠 前软骨干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