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活化消毒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
1
作者 钱为民 曹良菊 +3 位作者 蒋愉 蒲丹 母凤婷 潘永圣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36-142,共7页
目的评价光活化消毒(photo-activated disinfection,PAD)作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PD≥5 mm的慢性牙周炎后牙(共计21例,218位点),以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治疗前为基线,在SRP后分4组... 目的评价光活化消毒(photo-activated disinfection,PAD)作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PD≥5 mm的慢性牙周炎后牙(共计21例,218位点),以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治疗前为基线,在SRP后分4组进行辅助治疗。A组:盐酸米诺环素;B组:PAD;C组:PAD+盐酸米诺环素;D组:无辅助治疗。在基线、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分别记录患牙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及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同时用Real-time PCR检测3个辅助治疗组龈下菌斑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和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观察2种牙周致病菌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基线比较,4个组牙周指标在治疗后6周、12周均有显著改善(P<0.001),且A、B、C 3个辅助治疗组控制效果均明显优于无辅助治疗的D组(P<0.001),C组对PD的改善效果优于A组(P<0.001);3个辅助治疗组Pg、Tf的量在6周、12周均有明显下降(P<0.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SRP的辅助治疗,PAD能达到与盐酸米诺环素同等程度的临床疗效,PAD可替代盐酸米诺环素用于中重度慢性牙周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活化消毒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慢性牙周炎 牙周临床指标 牙周致病菌
下载PDF
光活化消毒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钱为民 曹良菊 +4 位作者 蒲丹 母凤婷 潘永圣 晏艳 许琳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光活化消毒(PAD)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SRP)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42颗牙218个位点,... 目的:探讨光活化消毒(PAD)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SRP)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42颗牙218个位点,其中中度牙周炎169个位点,米诺环素试验组43个,PAD试验组42个,联合试验组41个,对照组43个;重度牙周炎49个位点,米诺环素试验组13个,PAD试验组11个,联合试验组14个,对照组11个。比较四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T)、探诊出血(BOP)牙周指标。结果:①中度牙周炎患者:治疗后6周,PAD试验组和联合试验组P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四组PD、AL、BOP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试验组PD低于对照组,A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重度牙周炎患者:治疗后6周,米诺环素试验组、PAD试验组、联合试验组PD、A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D试验组BO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四组PD、AL、BOP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D试验组和联合试验组P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辅助治疗中,PAD对牙周指标的改善效果优于米诺环素,可替代米诺环素作为SRP的辅助治疗;联合使用PAD和米诺环素辅助治疗,能持续减小牙周袋深度,控制出血和附着丧失,有更好的抗菌潜能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活化消毒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根面平整术 中重度慢性牙周炎
下载PDF
成年女性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拔牙矫治后唇周软组织变化与貌美人群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晏艳 杜熹 +3 位作者 曹良菊 彭松娟 简志杉 夏舟斌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20-125,共6页
目的:针对成年女性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研究拔牙矫治前后唇周软组织差异,分析拔牙矫治对唇周软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18~30岁,拔除4颗前磨牙,内收前牙,治疗完成的安氏Ⅰ类双颌前突90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立为治疗组。其中按垂... 目的:针对成年女性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研究拔牙矫治前后唇周软组织差异,分析拔牙矫治对唇周软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18~30岁,拔除4颗前磨牙,内收前牙,治疗完成的安氏Ⅰ类双颌前突90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立为治疗组。其中按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型、低角型、均角型患者各3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拍摄高质量的正面像;选取30名当下较受欢迎且貌美的亚洲女明星正面照片为对照组。严格按照测量标准确定测量标志点,使用E-ruler1.0软件对测量项目进行测量,分析明星组面部软组织比例与黄金比例的关系,以及治疗组拔牙矫治前后唇周软组织的差异。结果:实验分析了明星组面型比例与黄金比例的关系,明星组的口角鼻底角(∠Chr-Sn-Chl)为(109±8.82)°,与黄金三角的顶角108°较为接近。治疗后,各治疗组上下唇中央厚度比(Ls-Sto∶Sto-Li)、鼻口距与下颌高的比值(Prn-Sto∶Sto-Me)、下唇高与上唇高的比值(Sto-Sl∶Sn-Sto)、颏部高与上下唇高的比值(Sl-Me∶Sn-Sl)均有向0.618靠近的趋势;口裂角(∠Chr-Sto-Chl)均减小,使唇部更显年轻,唇部线条更为柔和;口角鼻底角(∠Chr-Sn-Chl)均值都有向108°增大的趋势,说明治疗后唇周软组织比例更协调。结论:成年女性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经拔牙矫治后前牙内收,唇肌张力得到改善,唇周软组织结构比例更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颌前突 黄金比例 唇周组织 安氏Ⅰ类 拔牙矫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凝胶含量分析
4
作者 袁艳波 阮兆娟 +3 位作者 曹良菊 杨万娟 蒋愉 周雪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25-129,共5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浓缩生长因子(CGF)纤维蛋白凝胶中生长因子及其含量。方法选取胰岛素降糖治疗下需拔牙及种植的T2DM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分组后,抽取外周血,离心获得CGF。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浓缩生长因子(CGF)纤维蛋白凝胶中生长因子及其含量。方法选取胰岛素降糖治疗下需拔牙及种植的T2DM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分组后,抽取外周血,离心获得CGF。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试TGF-β1、EGF、OPG、PDGF-BB、VEGF、IGF-1、BMP-2、bFGF、TNF-α和IL-1β10种生长因子及其含量。结果胰岛素控制下T2DM患者的CGF凝胶中含有与健康对照组相同的10种生长因子;胰岛素控制良好和中等的T2DM患者的OPG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控制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组的T2DM患者的部分生长因子(TGF-β1、EGF)含量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部分生长因子(PDGF-BB、VEGF、IGF-1、BMP-2、bFGF、TNF-α和IL-1β)含量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控制下T2DM患者的CGF纤维蛋白凝胶中仍含多种生长因子,可刺激细胞增殖与迁移分化,具有改善成骨质量和促进软硬组织愈合,再生与修复潜力强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浓缩生长因子 活性因子 ELISA
下载PDF
口腔卫生宣教在促进青少年口腔健康中的意义及效果评价
5
作者 许琳 陈昆达 +2 位作者 曹良菊 蒋愉 唐瑭 《智慧健康》 2023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评价口腔卫生宣教在促进青少年口腔健康中的意义及效果。方法在2019年9月-2021年12月于昆明市3所初中中每所抽签选择3个初一班级作为研究对象,3所中学抽取的3个班级分别列为A组(n=90)、B组(n=90)、C组(n=90),在其青春期龈炎治疗中,... 目的评价口腔卫生宣教在促进青少年口腔健康中的意义及效果。方法在2019年9月-2021年12月于昆明市3所初中中每所抽签选择3个初一班级作为研究对象,3所中学抽取的3个班级分别列为A组(n=90)、B组(n=90)、C组(n=90),在其青春期龈炎治疗中,三组均予以同一幻灯片文稿展示口腔卫生重要性,同时A组进行牙模演示宣教,B组进行视频口腔卫生宣教+牙模演示宣教,C组进行模型口腔卫生宣教+菌斑指示剂使用指导刷牙,观察三组口腔健康教育前后的牙龈指数(GI)变化以及人群简化软垢指数(DI-S)变化。结果三组口腔健康教育前的GI指数及DI-S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健康教育一个月后,C组GI指数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GI指数稍低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I-S指数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A组DI-S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通过幻灯片文稿展示口腔卫生重要性的基础上再进行模型口腔卫生宣教和使用菌斑指示剂指导刷牙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GI指数,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DI-S指数,对促进青少年口腔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卫生宣教 青春期龈炎 牙龈指数 人群简化软垢指数
下载PDF
Bio-Oss和胶原膜治疗牙周炎重度垂直骨吸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曹良菊 唐玲 王汝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7-870,共4页
目的:观察多孔矿化骨Bio-Oss联合胶原膜Bio-Gide或国产胶原膜(BME-10X)治疗牙周炎重度垂直骨吸收的疗效。方法:选取36例牙周炎重度垂直骨吸收的患者41牙。牙周翻瓣术植入Bio-Oss后分别盖国产胶原膜(BME-10X)(试验组)和Bio-Gide(对照组)... 目的:观察多孔矿化骨Bio-Oss联合胶原膜Bio-Gide或国产胶原膜(BME-10X)治疗牙周炎重度垂直骨吸收的疗效。方法:选取36例牙周炎重度垂直骨吸收的患者41牙。牙周翻瓣术植入Bio-Oss后分别盖国产胶原膜(BME-10X)(试验组)和Bio-Gide(对照组),试验组20牙,对照组21牙。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12个月记录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龈指数(GI)、牙龈退缩(GR)、牙齿动度(TM)和摄X线牙片。结果:手术前后自身比较,2组的PD、AL、TM、GI均有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2组间PD、AL、TM、GR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Bio-Oss联合Bio-Gide膜或国产胶原膜治疗牙周炎重度垂直骨吸收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引导组织再生术 BIO-OSS 胶原膜
下载PDF
插销式铸造分体桩核冠修复磨牙残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曹良菊 孟敏 罗光明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328-329,共2页
目的评价插销式铸造分体桩核在磨牙残根金属烤瓷冠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8例患者51颗磨牙残根,行完善根管治疗后,用寒天琼脂、藻酸盐联合制取根管印模间接法制作插销式分体铸造桩核,并进行金属烤瓷冠修复。结果经3年临床观察,成功48颗... 目的评价插销式铸造分体桩核在磨牙残根金属烤瓷冠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8例患者51颗磨牙残根,行完善根管治疗后,用寒天琼脂、藻酸盐联合制取根管印模间接法制作插销式分体铸造桩核,并进行金属烤瓷冠修复。结果经3年临床观察,成功48颗(96%),失败2颗(4%),1颗为根折裂,1颗为牙周袋形成。结论适应证的选择及牙体预备和根管印模技术是插销式分体铸造桩核烤瓷冠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残根 分体桩核 牙冠延长术 根管印模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术与骨移植联合治疗根分叉病变 被引量:1
8
作者 曹良菊 严梅 廖声磊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564-567,共4页
目的:以牙周引导再生术(GTR)观察胶原膜与Bio-Oss和HA联合治疗Ⅱ~Ⅲ度根分叉病变的疗效。方法:选53例根分叉区病变的患牙65个,分HA+GTR及Bio-Oss+GTR二组,术后以定性及定量指标对比分析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牙周袋深度(PD)、... 目的:以牙周引导再生术(GTR)观察胶原膜与Bio-Oss和HA联合治疗Ⅱ~Ⅲ度根分叉病变的疗效。方法:选53例根分叉区病变的患牙65个,分HA+GTR及Bio-Oss+GTR二组,术后以定性及定量指标对比分析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牙周袋深度(PD)、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HPD)、附着丧失(AL)、牙龈指数(GI)均明显减少,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Bio-Oss+GTR组PD值低于HA+GTR组(P<0.05)。两组骨缺损处均有明显新生牙槽骨。结论:Bio-Oss和HA联合GTR治疗Ⅱ~Ⅲ度根分叉病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Bio-Oss稍优于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术 羟基磷灰石 BIO-OSS 胶原膜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术与骨移植治疗牙周骨缺损19例失败病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曹良菊 董丽华 王宁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28-133,共6页
目的探讨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GTR)与骨移植治疗牙周骨缺损的失败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自1999年至2007年用GTR与骨移植治疗牙周骨缺损131例175牙,随访0.5~1 a,失败19例20牙,对失败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感染3例,牙周溢脓骨移植物溢出8例(... 目的探讨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GTR)与骨移植治疗牙周骨缺损的失败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自1999年至2007年用GTR与骨移植治疗牙周骨缺损131例175牙,随访0.5~1 a,失败19例20牙,对失败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感染3例,牙周溢脓骨移植物溢出8例(9牙),龈瘘1例,根折4例,牙龈坏死1例,复发性根尖炎2例.结论GTR与骨移植治疗牙周骨缺损的疗效受病例选择、骨缺损形态、膜和植骨材料类型、技术因素、口腔护理、全身状态等多因素影响,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术 羟基磷灰石 多孔矿化骨 胶原膜
下载PDF
磨牙纵折保存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良菊 唐玲 刘桂林 《广东牙病防治》 2009年第5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磨牙纵折保存治疗的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41例41颗纵折磨牙栓结扎丝固定、完善根管治疗、光固化树脂粘接充填、烤瓷冠修复。结果随访观察3年,成功38例,失败3例。结论及早固定、完善根管治疗后再作烤瓷冠修复,纵折磨牙可以保留... 目的探讨磨牙纵折保存治疗的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41例41颗纵折磨牙栓结扎丝固定、完善根管治疗、光固化树脂粘接充填、烤瓷冠修复。结果随访观察3年,成功38例,失败3例。结论及早固定、完善根管治疗后再作烤瓷冠修复,纵折磨牙可以保留。积极诊治隐裂牙,纠正不良咬合及合理的牙体牙髓病治疗是预防纵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纵折 固定 根管治疗 烤瓷冠
下载PDF
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135例手术拔除
11
作者 曹良菊 罗光明 严梅 《医学综述》 2009年第8期1273-1274,共2页
目的 探讨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手术拔除入路与方法。方法 对135例患者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174颗,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分析,判断埋伏多生牙的位置和生长方向,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和方法拔除。结果 135例患者经术前定位,93例位于腭侧,1... 目的 探讨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手术拔除入路与方法。方法 对135例患者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174颗,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分析,判断埋伏多生牙的位置和生长方向,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和方法拔除。结果 135例患者经术前定位,93例位于腭侧,15例位于唇侧,27例位于牙列中,与术中所见一致,无损伤邻牙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准确判断埋伏牙的位置,减少正常牙根损伤及手术破坏程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经临床和X线检查结合术前分析和术中情况,能较好地进行牙拔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部 埋伏多生牙 定位 拔除
下载PDF
胶原膜与羟基磷灰石治疗牙周骨缺损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曹良菊 王宁 +1 位作者 施琥 董丽华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8年第4期177-180,共4页
目的评价羟基磷灰石联合胶原膜牙周引导再生术(HA+GTR)与传统牙周翻瓣术植羟基磷灰石(HA)治疗牙周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127颗经牙周基础治疗的牙周骨缺损的患牙,随机分二组HA+GTR(n=67),HA(n=60),术后定期随访,以临床及X线检查评定疗... 目的评价羟基磷灰石联合胶原膜牙周引导再生术(HA+GTR)与传统牙周翻瓣术植羟基磷灰石(HA)治疗牙周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127颗经牙周基础治疗的牙周骨缺损的患牙,随机分二组HA+GTR(n=67),HA(n=60),术后定期随访,以临床及X线检查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术后牙周袋深度(PD)、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HPD)、附着丧失(AL)、牙龈指数(GI)均有明显减少,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HA+GTR组的PD、HPD、AL值小于H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骨缺损处牙槽骨修复均明显。结论HA+GTR治疗牙周骨缺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胶原膜 引导组织再生术
下载PDF
固位形和酸蚀在瓷化树脂修复楔状缺损中的作用
13
作者 曹良菊 杨云凤 罗光民 《广东牙病防治》 2009年第4期175-176,共2页
目的研究固位形和酸蚀在瓷化树脂修复楔状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楔状缺损患者98例294颗患牙,随机分为4组:A组75颗,制备固位形不酸蚀;B组74颗,不制备固位形不酸蚀;C组73颗,制备固位形进行酸蚀;D组72颗,不制备固位形进行酸蚀。瓷化树脂... 目的研究固位形和酸蚀在瓷化树脂修复楔状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楔状缺损患者98例294颗患牙,随机分为4组:A组75颗,制备固位形不酸蚀;B组74颗,不制备固位形不酸蚀;C组73颗,制备固位形进行酸蚀;D组72颗,不制备固位形进行酸蚀。瓷化树脂修复楔状缺损,随访观察2年。结果4组患牙的牙髓不良反应、边缘密合性等无明显差异。无论酸蚀与否,有固位形的成功率明显高于无固位形的(P<0.05),酸蚀处理对成功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瓷化树脂修复楔状缺损时,制备固位形有助于提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缺损 瓷化树脂 固位形 酸蚀
下载PDF
氧化锆基台和常规钛基台在前牙区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汝丽 曹良菊 +1 位作者 夏舟斌 刘桂林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122-124,共3页
目的 探讨氧化锆基台与常规钛基台应用于前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前牙区种植修复患者37例共41个前牙,随机分为2组,15例19颗牙应用氧化锆基台为观察组,22例23牙应用常规钛基台为对照组,通过戴冠后1、6、12个月测量2组种植体... 目的 探讨氧化锆基台与常规钛基台应用于前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前牙区种植修复患者37例共41个前牙,随机分为2组,15例19颗牙应用氧化锆基台为观察组,22例23牙应用常规钛基台为对照组,通过戴冠后1、6、12个月测量2组种植体周围牙龈出血指数(GI)和骨量吸收量;调查2组患者对修复体颜色、修复体外形、戴牙舒适度及就诊时间次数的满意度;按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对2组的边缘适合性能、修复体外形及颜色匹配进行临床评价;比较2组的修复效果.结果 治疗后1-6个月内,观察组的周围的骨量吸收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种植体周围牙龈出血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修复体颜色、修复体外形及戴牙舒适度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就诊时间及次数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边缘适合性能、外形以及颜色匹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氧化锆基台与常规钛基台应用于前牙区种植修复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氧化锆基台的效果明显优于钛基台,且对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及骨组织的影响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台 氧化锆基台 前牙区 种植体修复
下载PDF
儿童口腔颌面损伤的急诊治疗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宁 陈昆达 +1 位作者 曹良菊 沈晓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35-135,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口腔颌面损伤 治疗
下载PDF
覆盖义齿与牙槽骨吸收关系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汝丽 王宁 +1 位作者 曹良菊 严梅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减缓牙槽骨吸收,保持牙槽骨高度的义齿修复方法。方法:通过81例患者覆盖义齿修复后双侧下颌牙槽骨高度的比较,观察在有无牙根保留的情况下,牙槽骨的吸收状况。结果:无牙根保留的牙槽骨吸收较有牙根保留的牙槽骨吸收明显。结论... 目的:探讨减缓牙槽骨吸收,保持牙槽骨高度的义齿修复方法。方法:通过81例患者覆盖义齿修复后双侧下颌牙槽骨高度的比较,观察在有无牙根保留的情况下,牙槽骨的吸收状况。结果:无牙根保留的牙槽骨吸收较有牙根保留的牙槽骨吸收明显。结论:保留牙根对减缓牙槽骨吸收、保持牙槽骨高度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延长了覆盖义齿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 覆盖 牙槽骨吸收 牙根
下载PDF
Le Fort-Ⅰ型截骨术配合坚固内固定技术在上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宁 陈昆达 +1 位作者 曹良菊 杨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1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颌面部骨折患者实施Le Fort-Ⅰ型截骨术并应用坚固内固定重建上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市一院门诊收治的陈旧性骨折引起错位愈合而导致开合畸形的患者6例,均为一侧上颌骨骨折,或伴有颧弓骨折,采... 目的探讨外伤性颌面部骨折患者实施Le Fort-Ⅰ型截骨术并应用坚固内固定重建上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市一院门诊收治的陈旧性骨折引起错位愈合而导致开合畸形的患者6例,均为一侧上颌骨骨折,或伴有颧弓骨折,采用术式为Le Fort-Ⅰ型截骨术,术中均采用骨间小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6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解剖外形及咬合关系,术后复查未见异常。结论对于外伤性陈旧性上颌骨骨折引起的牙、合面畸形,Le Fort-Ⅰ型截骨术配合坚固内固定技术的应用,既能恢复其良好的解剖外形,又能改善咬合关系,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 Fort-Ⅰ型截骨 上颌骨骨折 坚固内固定
下载PDF
变性型涎腺肿大1例
18
作者 罗光明 黄远亮 +1 位作者 顾飞飞 曹良菊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59-161,共3页
变性型涎腺肿大也叫涎腺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双侧大唾液腺肿块,多发于腮腺,临床病理特征缺乏特异性。本文报道1例52岁男性变性型涎腺肿大患者,并结合文献分析该病的诊治要点。
关键词 变性型涎腺肿大 涎腺病 腮腺良性肥大
下载PDF
腮腺导管癌1例
19
作者 罗光明 徐赏 +1 位作者 曹良菊 杨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02-303,共2页
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SDC)是高度恶性而临床上不多见的涎腺肿瘤。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SDC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8岁,因消瘦2年,体重下降约20kg,以“糖尿病”收住我院内分泌科。入院检查时发现左腮腺区... 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SDC)是高度恶性而临床上不多见的涎腺肿瘤。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SDC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8岁,因消瘦2年,体重下降约20kg,以“糖尿病”收住我院内分泌科。入院检查时发现左腮腺区包块。经内分泌科行降糖、对症、支持等治疗,排除手术禁忌后,以“左腮腺区包块性质待查”转入我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导管 手术
下载PDF
器官移植与口腔疾病的关系
20
作者 任静 夏舟斌 曹良菊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27-130,共4页
器官移植作为终末期器官衰竭的常规治疗方法,已广泛运用于临床.移植后患者机体的改变及免疫抑制剂的运用,导致口腔病损发生.口腔内存在的感染成为移植术后患者发生局部和全身感染的潜在风险.对器官移植与口腔疾病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移... 器官移植作为终末期器官衰竭的常规治疗方法,已广泛运用于临床.移植后患者机体的改变及免疫抑制剂的运用,导致口腔病损发生.口腔内存在的感染成为移植术后患者发生局部和全身感染的潜在风险.对器官移植与口腔疾病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移植术前的口腔准备及术后护理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口腔疾病 口腔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