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线(介入)科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策略研究
1
作者 曹靖惠 吴可嘉 +2 位作者 曲娜 徐雪松 时凤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讨放射线(介入)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介入)科接受检查的28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和可能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发生院内感染者与未... 目的探讨放射线(介入)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介入)科接受检查的28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和可能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发生院内感染者与未感染者间指标差异来论述放射线(介入)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发现173例院内感染者,院感发生率为5.99%。通过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查时间(>40 min)、仪器物表污染(是)、洗手消毒(否)、院感防控意识(薄弱)、侵入性操作(不规范)、细菌监测(否)等是导致放射线(介入)科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65、3.156、2.124、1.753、1.576、1.814)(P<0.05)。结论检查时间、仪器物表污染、洗手消毒、院感防控意识、侵入性操作、细菌监测等是导致放射线(介入)科院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线科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先天性右位主动脉弓合并双侧颈内动脉狭窄病例的诊治体验1例
2
作者 刘晓红 王艺璇 +1 位作者 王新兰 曹靖惠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7期815-816,共2页
右位主动脉弓是一种相当少见的先天性解剖变异,查阅国内文献相关的报道案例极其少见。右位主动脉弓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0.1%,影像检出率约为0.02%。现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先天性右位主动脉弓合并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 右位主动脉弓是一种相当少见的先天性解剖变异,查阅国内文献相关的报道案例极其少见。右位主动脉弓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0.1%,影像检出率约为0.02%。现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先天性右位主动脉弓合并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旨在丰富该病的临床病例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以“言语笨拙14天”为主诉于2022年7月22日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位主动脉弓 解剖变异 临床病例资料 普通人群 临床资料 国内文献 诊治体验 患病率
下载PDF
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曹靖惠 于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203-2204,共2页
关键词 康复护理 干预 脑卒中 预后 功能恢复
下载PDF
NICU应用免洗手消液起效时间及对细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曹靖惠 陈广永 +3 位作者 刘洪涛 徐雪松 赵丛海 李淼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9期1735-1737,共3页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急、危、重症病人监护与抢救的重要区域,其专门收治神经外科大手术后的危重患者及严重颅脑损伤患者,NICU内患者多病情重、昏迷时间长、住院时间长、用药复杂、侵入性操作多.根据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急、危、重症病人监护与抢救的重要区域,其专门收治神经外科大手术后的危重患者及严重颅脑损伤患者,NICU内患者多病情重、昏迷时间长、住院时间长、用药复杂、侵入性操作多.根据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因其特殊的诊疗环境、特殊的救治对象及经常需采用特殊的诊疗操作尤其是有创性操作等,NICU 内的院内感染率要比普通病房高出数倍之多[1],是院内感染的高发病区,明显增加患者死亡的危险性[2],而研究表明院内感染最主要是直接或间接通过手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U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起效时间 颅脑损伤患者 院内感染率 侵入性操作 细菌 洗手
下载PDF
脊髓空洞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6
5
作者 曹靖惠 李洪娟 +2 位作者 张佳琦 梁波 王晓茹 《吉林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407-408,共2页
关键词 脊髓空洞症 心理护理
下载PDF
脑外伤后气管切开病人早期气道灌洗的意义
6
作者 曹靖惠 李洪娟 王晓茹 《吉林医学》 CAS 2004年第9期44-45,共2页
重度颅脑损伤是脑外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而脑外伤后口鼻腔分泌物、血液、脑脊液、呕吐物等误吸入肺,极易发生呼吸道梗阻。气管切开手术是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危重,出现呼吸困难时采用的一种急救措施,而病人的治疗和生命安全又与气管切... 重度颅脑损伤是脑外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而脑外伤后口鼻腔分泌物、血液、脑脊液、呕吐物等误吸入肺,极易发生呼吸道梗阻。气管切开手术是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危重,出现呼吸困难时采用的一种急救措施,而病人的治疗和生命安全又与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密切相关。我科自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成立以来,对气管切开病人在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气道灌洗,显著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病人 脑外伤 重度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手术 气管切开术 呼吸道梗阻 鼻腔分泌物 呼吸困难 低氧血症 气管内分泌物
下载PDF
康艾注射液联合音乐疗法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术后化疗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尚东梅 曹靖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4958-4961,共4页
目的 康艾注射液联合音乐疗法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术后化疗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的老年NSCLC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观察组在... 目的 康艾注射液联合音乐疗法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术后化疗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的老年NSCLC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艾注射液,两组均联合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两组毒副反应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CEA、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CEA、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及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Ⅲ~Ⅳ级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艾注射液联合音乐疗法可有效降低老年NSCLC胸腔镜术后化疗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同时降低化疗毒副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艾注射液 音乐疗法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手术 血清肿瘤标志物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胶质瘤代谢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兰春光 李淼 +2 位作者 张海凤 勾金瑞 曹靖惠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8期1260-1263,共4页
脑肿瘤患者一般具有非常低的存活率和高的复发率,成年病人一旦诊断出患有原发恶性脑肿瘤,那么其5年存活率不足30%[1-4]。据临床统计资料显示,在所有原发脑肿瘤中,占大部分比例的是胶质瘤(如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病例,约占45%,其发... 脑肿瘤患者一般具有非常低的存活率和高的复发率,成年病人一旦诊断出患有原发恶性脑肿瘤,那么其5年存活率不足30%[1-4]。据临床统计资料显示,在所有原发脑肿瘤中,占大部分比例的是胶质瘤(如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病例,约占45%,其发病率大约在十万分之五到十万分之十[5].并且因其部位的特殊性,造成诊断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色谱质谱联用 脑肿瘤患者 星形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原发脑肿瘤 成年病人 复发率 牛磺酸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健康教育促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康复 被引量:1
9
作者 尚东梅 曹靖惠 杨立清 《中国社区医师》 2004年第18期5-5,共1页
关键词 病人 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 停药 早期康复 缓解 含服 随身携带
下载PDF
COVID-19影像检查流程感染防控经验分享
10
作者 程凯亮 柳林 +4 位作者 崔晶蕾 曹靖惠 吕忠文 王辉 刘景鑫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6期84-88,共5页
影像检查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诊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规范的影像检查技术及感控工作是COVID-19病例筛查、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有效保障。为规范密切接触者管理,指导公众和特定人群做好个... 影像检查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诊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规范的影像检查技术及感控工作是COVID-19病例筛查、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有效保障。为规范密切接触者管理,指导公众和特定人群做好个人防护,严格特定场所消毒,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减少COVID-19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我院总结相关传染病的影像学检查参考措施与经验,对全省COVID-19的影像学疫情防控培训任务进行展开。我们希望本文可有效抗击COVID-19疫情继续传播和扩散、降低放射科工作人员医院内感染风险,并能为更多医学影像科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影像检查 流程 感染防控
下载PDF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
11
作者 尚东梅 王蔚然 曹靖惠 《中国社区医师》 2004年第5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教育 降压目标 用药原则 用药依从性
下载PDF
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白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山 徐美玲 +2 位作者 曹靖惠 陈广永 马翠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6014-6014,共1页
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占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总数的10%~33%^[1],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是常用的评价RA疾病活动度的指标,并作为RA疾病活动评分(DAS)的评价指标之一,且有研究证实ESR和CRP均与临床... 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占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总数的10%~33%^[1],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是常用的评价RA疾病活动度的指标,并作为RA疾病活动评分(DAS)的评价指标之一,且有研究证实ESR和CRP均与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显著相关旺^[2]。但ESR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性别、年龄、贫血、感染、肿瘤^[3]。有研究报道^[4]血清前白蛋白随RA疾病活动性改变而变化。本文旨在探讨治疗前后EORA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变化,明确其在评估EO-RA患者病情变化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前白蛋白
下载PDF
老年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血尿酸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山 徐美玲 +2 位作者 曹靖惠 陈广永 马翠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1-532,共2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和心源性猝死等〔1,2〕。有研究显示尿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甚至是独立危险因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和心源性猝死等〔1,2〕。有研究显示尿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甚至是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相关〔3,4〕。本研究旨在探讨ACS患者的病情进展与血尿酸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尿酸
下载PDF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漏诊致严重并发症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立娜 吕雪漫 +1 位作者 卢佳 曹靖惠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9期1589-1590,共2页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按病因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者比例3:1,前者多见于颅脑外伤,故此类患者多就诊于神经外科,加之眼科医生对该病的警惕性不高,易忽视一些细微的体征,造成漏诊或误诊延误治疗。现将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漏诊...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按病因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者比例3:1,前者多见于颅脑外伤,故此类患者多就诊于神经外科,加之眼科医生对该病的警惕性不高,易忽视一些细微的体征,造成漏诊或误诊延误治疗。现将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漏诊致严重并发症病例报告如下,旨在增加眼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严重并发症 漏诊 眼科医生 颅脑外伤 神经外科 延误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应用新型敷料对神经外科脑肿胀患者枕后压疮的干预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勾金瑞 李淼 +3 位作者 刘洪涛 武宝平 兰春光 曹靖惠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第6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怎样把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枕后压疮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制订合理化枕后压疮的预防和干预方案。方法将7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常规组选用枕后皮肤交替减压的传统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选择超薄型软聚硅... 目的探讨怎样把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枕后压疮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制订合理化枕后压疮的预防和干预方案。方法将7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常规组选用枕后皮肤交替减压的传统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选择超薄型软聚硅酮泡沫敷料,面积10×10 cm。应用压疮分期标准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显效率97.14%%,常规组显效率6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型软聚硅酮泡沫敷料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枕后压疮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脑肿胀 软聚硅酮泡沫 枕后压疮
下载PDF
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对颅脑创伤伴面部组织挫伤患者术后瘢痕修复意愿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16
作者 武宝平 胡秀娟 曹靖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观察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对颅脑创伤伴面部组织挫伤患者术后瘢痕修复意愿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5年2月-2020年9月收治的80例颅脑创伤伴面部组织挫伤患者,调查其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 目的:观察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对颅脑创伤伴面部组织挫伤患者术后瘢痕修复意愿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5年2月-2020年9月收治的80例颅脑创伤伴面部组织挫伤患者,调查其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分、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分、术后瘢痕修复意愿与心理痛苦温度计(Distress thermometer,DT)评分,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与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SSRS评分、GSES评分与DT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80例患者中,48例有术后瘢痕修复意愿,32例无瘢痕修复意愿;两组性别、年龄和颅脑创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愿意组SSRS评分、GSES评分明显高于不愿意组,DT评分明显低于不愿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SRS评分、GSES评分及DT评分与患者术后瘢痕修复意愿有关(P<0.05)。结论: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颅脑创伤伴面部组织挫伤患者术后瘢痕修复意愿及心理痛苦关系密切,社会支持水平与自我效能高者,其心理痛苦程度较轻,且更愿意接受术后瘢痕修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面部组织挫伤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 心理痛苦 修复意愿
下载PDF
以微信为基础的CT增强检查流程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靖惠 武宝平 +1 位作者 胡秀娟 李淼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29期4107-4112,共6页
目的:探讨以微信为基础的CT增强检查流程对CT增强检查患者检查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介入)科接受CT增强检查的1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9年1—12月的87例患者... 目的:探讨以微信为基础的CT增强检查流程对CT增强检查患者检查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介入)科接受CT增强检查的1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9年1—12月的87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20年1—12月的91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流程,观察组患者实施以微信为基础的CT增强检查流程。采用简式患者满意度量表(PSQ-18)、中国职业紧张反应量表(COSS)对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CT增强检查效率、患者满意度及医护人员职业紧张感。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职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介入)科的12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流程优化对医护人员工作状况的影响。本研究针对医护人员共发放问卷12份,回收有效问卷1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结果:观察组患者预约时间、等待时间、检查前准备时间及总检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随访人员人际交流能力和随访人员的沟通水平2个领域之外,观察组患者PSQ-18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COSS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微信为基础的CT增强检查流程有助于提升CT增强检查患者的检查效率,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医护人员职业紧张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患者 CT增强检查 流程优化 检查效率 满意度 职业紧张
原文传递
行动研究理论健康教育联合吞咽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靖惠 胡秀娟 +2 位作者 吴可嘉 李淼 武宝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31期4376-4381,共6页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理论健康教育联合吞咽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12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理论健康教育联合吞咽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12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吞咽康复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动研究理论健康教育,对两组吞咽功能、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的吞咽功能量表(SSA)、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及吞咽生活质量问卷(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的SSA评分低于护理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WAL-QO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实施行动研究理论健康教育联合吞咽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并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行动研究理论健康教育 吞咽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接受镇静的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瞳孔对光反射降低与谵妄的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齐迎梅 曹靖惠 +1 位作者 石少敏 靳蓉晖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24期3312-3315,共4页
目的探讨接受镇静的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瞳孔对光反射降低与谵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3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97例接受镇静的ICU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住ICU的第2~4天,采用自动红外... 目的探讨接受镇静的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瞳孔对光反射降低与谵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3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97例接受镇静的ICU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住ICU的第2~4天,采用自动红外瞳孔测量仪测量患者光刺激后的定量瞳孔对光反射值(q-PLR)和瞳孔收缩速度(CV),频率为2次/d。采用里士满激越-镇静量表(RASS)对患者进行评估,当患者RASS评分≥-2分时,使用ICU意识模糊评估表(CAM-ICU)对患者进行谵妄筛查,频率为2次/d,根据筛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结果97例接受镇静的ICU机械通气患者中谵妄的发生率为58.76%(57/97)。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第2天的q-PLR是接受镇静的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接受镇静的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瞳孔对光反射降低与谵妄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 机械通气 定量瞳孔测量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主动加温加湿器在 NICU 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武宝平 勾金瑞 +1 位作者 张雪莲 曹靖惠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3613-3615,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加温加湿器在气管切开患者中气道湿化的效果及应用时间对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神经外科昏迷气管切开且痰培养均为阴性的患者120例,分为A、B、C、D组。 A组患者采用传统气管内滴入进行气道湿化;B组患者应用气... 目的:探讨主动加温加湿器在气管切开患者中气道湿化的效果及应用时间对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神经外科昏迷气管切开且痰培养均为阴性的患者120例,分为A、B、C、D组。 A组患者采用传统气管内滴入进行气道湿化;B组患者应用气道湿化器,在气切后12 h内应用;C组患者应用气道湿化器,在气切后24 h内应用;D组患者应用气道湿化器,在气切后24 h以后应用。观察各组患者痰液分度及肺炎发生率。结果 B组、C组、D组患者1度痰液与A组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应用主动加温加湿器的患者痰液较为稀薄,易于咳出,发生肺炎的风险较小。使用传统气道内滴入患者,痰液黏稠干燥,痰痂较多,不易咳出,发生肺炎的风险较大。主动加温加湿器应用时间基本无差别。结论持续使用主动加温加湿器可以使痰液更加易于排出,减少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主动加温加湿器 气道湿化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