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同大麦品种籽粒营养成分分析 |
罗平
杨晓梦
普晓英
李霞
杨丽娥
杨砚斌
杨加珍
曾亚文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大麦马铃薯间作模式对大麦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赵塔
杨丽娥
杨晓梦
普晓英
李霞
官秀娇
杨砚斌
杨加珍
和习琼
曾亚文
|
《中国种业》
|
2024 |
0 |
|
3
|
云南稻种矿质元素含量与形态及品质性状的关系 |
曾亚文
申时全
汪禄祥
刘家富
普晓英
杜娟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9
|
|
4
|
云南地方稻种的多样性及优异种质研究 |
曾亚文
李自超
申时全
王象坤
杨忠义
张洪亮
陈于敏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07
|
|
5
|
云南稻核心种质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变种类型 |
曾亚文
刘家富
汪禄祥
申时全
李自超
王象坤
文国松
杨忠义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2
|
|
6
|
云南地方稻种籼粳亚种的生态群分类及其地理生态分布 |
曾亚文
李自超
杨忠义
申时全
张洪亮
王象坤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52
|
|
7
|
云南稻核心种质糙米功能成分栽培型差异及其地带性特征 |
曾亚文
杜娟
杨树明
普晓英
王雨辰
杨涛
孙正海
辛培尧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7
|
|
8
|
云南稻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状间的相关性与生态差异 |
曾亚文
李绅崇
普晓英
杜娟
杨树明
刘昆
桂敏
张浩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6
|
|
9
|
大麦籽粒中γ-氨基丁酸、总黄酮和生物碱含量在发芽过程中的变化 |
曾亚文
杨涛
普晓英
杜娟
杨树明
张晓燕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2
|
|
10
|
ICP-AES法检测云南稻精米和糙米与土壤矿质元素间的关联性 |
曾亚文
汪禄祥
杜娟
杨树明
王雨辰
黎其万
孙正海
普晓英
杜威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0
|
|
11
|
云南稻种主要性状多样性分布中心及其规律研究 |
曾亚文
李自超
杨忠义
王象坤
申时全
张洪亮
陈于敏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9
|
|
12
|
核代换群体和系选品种在水稻耐冷性近等基因系研制中的作用 |
曾亚文
申时全
陶大云
胡凤益
陈于敏
沈锐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5
|
|
13
|
云南地方稻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类型与地理生态差异(英文) |
曾亚文
刘家富
汪禄祥
杜娟
普晓英
杨树明
张洪亮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3
|
|
14
|
云南大麦产业发展综合研究与利用 |
曾亚文
张京
普晓英
杜娟
杨树明
杨涛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7
|
|
15
|
云南软米低直链淀粉含量及其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
曾亚文
申时全
徐绍忠
文国松
罗龙
程德兵
王象坤
李自超
普晓英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
2004 |
22
|
|
16
|
ICP-AES检测云南稻核心种质矿质元素含量的地带性特征 |
曾亚文
汪禄祥
普晓英
杜娟
杨树明
刘家富
邰丽梅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17
|
云南光壳稻籼粳分类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曾亚文
徐福荣
申时全
邓家有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0
|
|
18
|
强耐冷性籼粳亚种间杂种后代孕穗期的耐冷性研究 |
曾亚文
申时全
林兴华
徐福荣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3
|
|
19
|
中国西南大麦产业发展综合研究利用 |
曾亚文
普晓英
张京
郭刚刚
杜娟
杨涛
杨树明
杨加珍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7
|
|
20
|
籼粳稻区云南稻种耐冷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
曾亚文
申时全
徐福荣
张金渝
普正贵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