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EPO联合蔗糖铁维持治疗胃肠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曾冬香 毕延智 +2 位作者 盛桂凤 杨全良 马剑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 EPO)注射液联合蔗糖铁治疗胃肠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胃肠道肿瘤合并化疗相关性贫血的患者33例,予以rh EPO皮下注射(100~150 U/kg),每周3次...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 EPO)注射液联合蔗糖铁治疗胃肠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胃肠道肿瘤合并化疗相关性贫血的患者33例,予以rh EPO皮下注射(100~150 U/kg),每周3次,至血红蛋白≥120 g/L停用或开始化疗时停用;同时补充蔗糖铁,每周2次,化疗期间继续应用,直至完成总补铁量。之后每2周以蔗糖铁100 mg维持。比较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3例患者经rh EPO及蔗糖铁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均有明显改善(P〈0.05),有效率为81.8%;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评分)提高(P〈0.05)。治疗期间有1例患者出现低热,2例出现血压轻度升高。结论 rh EPO联合蔗糖铁维持治疗能明显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及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改善其生活质量,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药物疗法 胃肠肿瘤/并发症 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治疗应用 铁/治疗应用 蔗糖/治疗应用 贫血/药物疗法 贫血/病因学 注射 皮下 药物疗法 联合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中药血管抑制剂人参皂甙Rg3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曾冬香 凌扬 +1 位作者 杨全良 孙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人参皂甙RG3 FOLFOX4 晚期大肠癌 治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帕洛诺司琼与阿扎司琼治疗铂类药物所致急性呕吐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曾冬香 毕延智 +1 位作者 杨全良 马剑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11-513,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5-HT3受体拮抗剂治疗顺铂及草酸铂所致急性呕吐的经济学效果。方法患者化疗期间分别予以帕洛诺司琼或阿扎司琼止吐,分组如下:A组(应用顺铂/帕洛诺司琼),B组(应用顺铂/阿扎司琼),C组(应用草酸铂/帕洛诺司琼),D组(应用草酸铂... 目的比较两种5-HT3受体拮抗剂治疗顺铂及草酸铂所致急性呕吐的经济学效果。方法患者化疗期间分别予以帕洛诺司琼或阿扎司琼止吐,分组如下:A组(应用顺铂/帕洛诺司琼),B组(应用顺铂/阿扎司琼),C组(应用草酸铂/帕洛诺司琼),D组(应用草酸铂/阿扎司琼)。观察对于急性呕吐反应的有效率,并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对于顺铂所致急性呕吐,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0%、8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草酸铂所致急性呕吐,C、D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2%、8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成本分别为925.2元、349.5元、896.3元及235.7元。结论对于中、高度致吐药物(草酸铂或顺铂)所致急性呕吐,阿扎司琼仍不失为最佳选择,而帕洛诺司琼可能更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药物疗法 帕洛诺司琼/治疗应用 阿扎司琼/治疗应用 呕吐 费用效益分析
下载PDF
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FOLFOX 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曾冬香 毕延智 +1 位作者 凌扬 杨全良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917-919,共3页
目的评价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FOLFOX 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9例晚期胃癌随机分为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组)25例和单纯化疗(对照组)24例,两组均应用FOLFOX 4方案(奥沙利铂85mg/m2静滴,第1天;亚叶酸钙50mg静... 目的评价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FOLFOX 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9例晚期胃癌随机分为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组)25例和单纯化疗(对照组)24例,两组均应用FOLFOX 4方案(奥沙利铂85mg/m2静滴,第1天;亚叶酸钙50mg静滴,第1、2天;氟尿嘧啶400mg/m2静推,600mg/m2静脉持续滴注22h,第1、2天;2周为1周期)化疗,治疗组同时加用榄香烯乳注射液(500mg静滴,2周为1周期),治疗4周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获CR 3例,PR 12例,有效率(RR)为60.0%;对照组获CR 2例,PR 8例,RR为4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7.1个月和5.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S)分别为11.0个月和9.3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Karnofsky评分提高为48%,高于对照组的25%(P<0.05)。结论榄香烯乳注射液能够有效提高FOLFOX 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减轻其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乳注射液 晚期胃癌 FOLFOX4方案
下载PDF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小鼠H22肝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曾冬香 姜藻 +1 位作者 毕延智 张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观察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对小鼠H2 2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荷瘤昆明小鼠分荷瘤对照组(A组)、5- 氟脲嘧啶(5 - FU)化疗组(B组)、DLI组(C组)及5 - FU加DLI组(D组) 4组。比较各组小鼠生存期、抑瘤率及瘤体病理检查结果,检测NK细胞... 目的:观察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对小鼠H2 2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荷瘤昆明小鼠分荷瘤对照组(A组)、5- 氟脲嘧啶(5 - FU)化疗组(B组)、DLI组(C组)及5 - FU加DLI组(D组) 4组。比较各组小鼠生存期、抑瘤率及瘤体病理检查结果,检测NK细胞及IL 2的活性。结果:B、C组生存时间长于A组(P <0 .0 1) ,D组长于C组(P <0 .0 1) ;B、C、D各组抑瘤率依次为61.3 %、3 4.7%、89.5 % ;C、D两组NK细胞及IL 2活性明显高于A、B组(P <0 .0 5 ) ;病理观察见C、D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DLI对小鼠H2 2肝癌有治疗作用,是一种潜在可行的实体瘤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2肝癌 实验研究 输注治疗 5-氟脲嘧啶(5-FU)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IL-2活性 炎性细胞浸润 细胞过继免疫 治疗作用 NK细胞 昆明小鼠 检查结果 生存时间 病理观察 治疗方法 抑瘤率 对照组 C组 生存期 DLI 实体瘤 荷瘤 B组
下载PDF
参一胶囊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曾冬香 毕延智 +2 位作者 盛桂凤 董益忠 宋红蕾 《癌症进展》 2013年第6期554-557,561,共5页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一线化疗获益的患者后续参一胶囊维持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初治、晚期NSCLC患者一线化疗最多6个周期后疗效评价无疾病进展的患者随机分组,35例进入观察组,仅接受定期...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一线化疗获益的患者后续参一胶囊维持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初治、晚期NSCLC患者一线化疗最多6个周期后疗效评价无疾病进展的患者随机分组,35例进入观察组,仅接受定期随访观察,34例进入治疗组,接受参一胶囊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持续到疾病进展或出现患者不能耐受为止。结果随访过程中治疗组有2例患者退出或失访,治疗组与观察组的疾病进展率分别为53.1%和62.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5个月和6.2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改善以及疾病进展后接受二线治疗的患者比例方面,治疗组均优于观察组(P<0.05)。整个维持治疗过程中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对于晚期NSCLC,一线化疗后继续参一胶囊维持治疗可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有利于更多患者接受二线治疗,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参一胶囊 维持治疗
下载PDF
参一胶囊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35例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曾冬香 凌扬 +1 位作者 杨全良 孙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092-1094,共3页
目的:观察参一胶囊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毒副反应、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将67例晚期大肠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B组在化疗同时联合应用参一胶囊。结果:A、B两组近... 目的:观察参一胶囊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毒副反应、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将67例晚期大肠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B组在化疗同时联合应用参一胶囊。结果:A、B两组近期客观疗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40.6%和4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低于A组(P<0.05),在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改善方面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参一胶囊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参一胶囊 FOLFOX4方案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曾冬香 毕延智 +1 位作者 杨全良 马剑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3年第6期475-477,共3页
目的评价替吉奥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1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替吉奥联合草酸铂一线化疗,至少完成2周期后评价化疗有效率和毒副反应。结果 3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PR 14例,SD 9例,PD 8例,有效率为45.2%,疾... 目的评价替吉奥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1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替吉奥联合草酸铂一线化疗,至少完成2周期后评价化疗有效率和毒副反应。结果 3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PR 14例,SD 9例,PD 8例,有效率为45.2%,疾病控制率为74.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7.3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和外周神经毒性,以Ⅰ、Ⅱ度为主。结论替吉奥联合草酸铂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替吉奥 草酸铂
下载PDF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冬香 姜藻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STAT)是一类具有信号转导功能的转录因子家族 ,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现就Stat3、Stat5在人类肿瘤中的持续激活及其在肿瘤分子靶向干预治疗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关键词 信号转导 转录激活因子 肿瘤治疗 头颈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不同途径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对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毕延智 曾冬香 +2 位作者 盛桂凤 赵刚 陈宝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99-1002,共4页
目的:观察髓腔内供者淋巴细胞输注(IBM-DLI)对异基因小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雌性C57BL/6小鼠为受鼠,接受全身照射(TBI)预处理后,输注雄性BALB/c小鼠来源的经rhG-CSF动员后的外周造血干... 目的:观察髓腔内供者淋巴细胞输注(IBM-DLI)对异基因小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雌性C57BL/6小鼠为受鼠,接受全身照射(TBI)预处理后,输注雄性BALB/c小鼠来源的经rhG-CSF动员后的外周造血干细胞,分别经尾静脉(IV)和髓腔内进行DLI,建立异基因GVHD模型,观察移植后小鼠的生存状态和GVHD发生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受鼠体内嵌合体形成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比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IBM-DLI组的受鼠GVHD发生比例和严重程度较IV-DLI组明显降低(P<0.01);移植后第7天各组受鼠骨髓中供鼠来源的细胞比例均在95%以上;与IV-DLI组比较,脾细胞中Tregs比例在IBM-DLI组明显升高(P<0.01),IBM-DLI组IL-4分泌增多,IFNγ-分泌减少(P<0.01)。结论:与IV-DLI相比,IBM-DLI有利于减轻GVHD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受鼠体内Tregs细胞比例增高以及Th细胞向Th2细胞分化有关。目的:观察髓腔内供者淋巴细胞输注(IBM-DLI)对异基因小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雌性C57BL/6小鼠为受鼠,接受全身照射(TBI)预处理后,输注雄性BALB/c小鼠来源的经rhG-CSF动员后的外周造血干细胞,分别经尾静脉(IV)和髓腔内进行DLI,建立异基因GVHD模型,观察移植后小鼠的生存状态和GVHD发生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受鼠体内嵌合体形成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比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IBM-DLI组的受鼠GVHD发生比例和严重程度较IV-DLI组明显降低(P<0.01);移植后第7天各组受鼠骨髓中供鼠来源的细胞比例均在95%以上;与IV-DLI组比较,脾细胞中Tregs比例在IBM-DLI组明显升高(P<0.01),IBM-DLI组IL-4分泌增多,IFN-γ分泌减少(P<0.01)。结论:与IV-DLI相比,IBM-DLI有利于减轻GVHD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受鼠体内Tregs细胞比例增高以及Th细胞向Th2细胞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移植物抗宿主病 细胞因子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不同干细胞骨髓腔内输注对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免疫耐受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毕延智 宋红蕾 +2 位作者 曾冬香 凌扬 陈宝安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1-344,共4页
观察不同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经髓腔内输注能否在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同时诱导稳定的免疫耐受。雌性C57BL/6小鼠接受全身照射(TBI)预处理后,输注雄性BABL/c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或经rhG-CSF动员后的外周造血干细胞,2 d后腹腔注射环磷... 观察不同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经髓腔内输注能否在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同时诱导稳定的免疫耐受。雌性C57BL/6小鼠接受全身照射(TBI)预处理后,输注雄性BABL/c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或经rhG-CSF动员后的外周造血干细胞,2 d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观察各组GVHD发生情况,并通过皮肤移植对受者耐受状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髓腔内骨髓移植组(IBM-BMT)的受鼠无1例发生GVHD,而髓腔内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组(IBM-PBSCT)的受鼠GVHD发生率较尾静脉组(IV)明显减低(P<0.05);IBM-BMT和IBM-PBSCT组受鼠对供鼠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均超过120 d,较IV组明显延长(P<0.01)。实验表明髓腔内输注在降低GVHD发生率的同时,有利于稳定的免疫耐受状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免疫耐受 皮肤移植
下载PDF
小鼠非清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琰 陈宝安 +8 位作者 毕延智 丁家华 孙雪梅 曾冬香 高冲 赵刚 高峰 王骏 程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35-839,共5页
目的:探讨受者皮肤致敏后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对受者嵌合状态的影响及供者嵌合比率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受者重建的T细胞亚群间的关系。方法:受鼠C57BL/6小(H-2b)第0天接受X射线全身照射,4小时内移植经rhG-CSF动员后的BALB/c小鼠(H-... 目的:探讨受者皮肤致敏后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对受者嵌合状态的影响及供者嵌合比率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受者重建的T细胞亚群间的关系。方法:受鼠C57BL/6小(H-2b)第0天接受X射线全身照射,4小时内移植经rhG-CSF动员后的BALB/c小鼠(H-2d)外周血干细胞2×107个,第2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mg/kg,并分别于第28天输注致敏/未致敏的供者淋巴细胞2×106个。结果:移植后第21天模型组小鼠PCR检测结果均呈混合嵌合(MC)状态;致敏后DLI的受鼠60天时转变为完全供者嵌合(CC),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早期下降,60天时有所升高,仍略低于正常水平,MLR呈现供者特异性低反应性;未致敏的DLI受鼠嵌合率虽稍有上升,仍为MC,CD4+/CD8+比值早期升高,后期降至正常水平,MLR供者反应性亦有所下降。结论:经rhG-CSF动员后可以成功建立非清髓性allo-PBSCT小鼠MC模型;经受者皮肤致敏后的DLI能够诱导稳定的CC,高比率嵌合与供者CD4+/CD8+比值下降及MLR的特异性免疫低反应性间具有良好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嵌合状态 小鼠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骨髓腔内输注对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毕延智 曾冬香 +2 位作者 盛桂凤 张琰 陈宝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009-1012,共4页
本研究建立髓腔内外周造血干细胞输注(IBM-PBSCT)动物移植模型并观察该方法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选取雌性C57BL/6小鼠为移植受鼠,于第0天接受全身照射(TBI)4Gy后,输注经rhG-CSF动员的雄性BABL/c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1×1... 本研究建立髓腔内外周造血干细胞输注(IBM-PBSCT)动物移植模型并观察该方法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选取雌性C57BL/6小鼠为移植受鼠,于第0天接受全身照射(TBI)4Gy后,输注经rhG-CSF动员的雄性BABL/c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1×107),2天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观察各组小鼠GVHD发生情况。结果显示:髓腔内PBSCT组的受鼠GVHD发生率较尾静脉输注组明显减低(p<0.05),移植后在受鼠体内观察到供鼠来源的Y染色体存在。结论:与尾静脉输注比较,髓腔内输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不仅能减少GVHD的发生,而且更有利于干细胞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腔内输注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髓腔内骨髓移植诱导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耐受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毕延智 曾冬香 陈宝安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9-142,共4页
探讨髓腔内骨髓移植(IBM-BMT)对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耐受的诱导效果。受鼠为雌性C57BL/6(H-2b,B6)小鼠,于第0天接受60Coγ射线全身照射(TBI),4 h内输注雄性BALB/c(H-2d)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BMC),2 d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通过皮肤移... 探讨髓腔内骨髓移植(IBM-BMT)对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耐受的诱导效果。受鼠为雌性C57BL/6(H-2b,B6)小鼠,于第0天接受60Coγ射线全身照射(TBI),4 h内输注雄性BALB/c(H-2d)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BMC),2 d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通过皮肤移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耐受状态,并通过骨髓染色体分析了解BMC的植入程度。结果显示,接受IBM-BMT的B6小鼠对BALB/c小鼠的皮肤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MST)超过300 d,显著长于其余两组(P<0.001);MLR结果证明,实验组B6小鼠获得供体特异性耐受,在耐受小鼠骨髓中可检测到一定比例的Y染色体存在。以上表明髓腔内骨髓移植可以保证异基因骨髓细胞的植入并形成混合嵌合状态,从而有效地诱导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免疫耐受 皮肤移植 嵌合体
下载PDF
3种不同止吐方案防治顺铂所致呕吐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毕延智 曾冬香 +1 位作者 盛桂凤 凌扬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2年第5期414-417,共4页
目的比较3种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治疗顺铂所致呕吐的经济学效果。方法 3组患者顺铂化疗期间分别予以帕洛诺司琼(A组)、阿扎司琼(B组)及格拉司琼(C组),观察对于呕吐反应防治的有效率,并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 目的比较3种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治疗顺铂所致呕吐的经济学效果。方法 3组患者顺铂化疗期间分别予以帕洛诺司琼(A组)、阿扎司琼(B组)及格拉司琼(C组),观察对于呕吐反应防治的有效率,并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C组对于急性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85.0%、80.4%、7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分别为925.2元、349.5元及276.7元,其中C组所需成本最低(P均<0.05)。但对于延迟性呕吐的有效率,A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P均<0.05),成本-效果分析也以A组最佳。结论对于顺铂所致急性呕吐,格拉司琼是较为合理方案;而对于延迟性呕吐,帕洛诺司琼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效果分析 顺铂 呕吐 5-羟色胺
下载PDF
非清髓性预处理联合髓腔内骨髓细胞输注诱导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毕延智 陈宝安 +1 位作者 曾冬香 张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联合髓腔内骨髓移植建立异基因小鼠免疫耐受模型,并探讨其诱导耐受的机理。方法:受鼠C57BL/6(B6)于第0天接受60Coγ射线全身照射(TBI,550 cGy),4 h内输注雄性BALB/C(H-2d)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2 d后腹... 目的:本研究通过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联合髓腔内骨髓移植建立异基因小鼠免疫耐受模型,并探讨其诱导耐受的机理。方法:受鼠C57BL/6(B6)于第0天接受60Coγ射线全身照射(TBI,550 cGy),4 h内输注雄性BALB/C(H-2d)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2 d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200 mg.kg-1)。通过皮肤移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检测耐受状态,并应用体外过继转移实验I、L-2逆转实验等探讨免疫耐受机制。结果:经骨髓移植的B6小鼠对BALB/C小鼠的皮肤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超过300 d,较空白组明显延长(P<0.001);MLR结果证明B6小鼠获得供体特异性耐受,该耐受可以被IL-2逆转且可被过继转移;所有受鼠均未出现GVHD表现。结论:非清髓预处理联合髓腔内骨髓移植可以有效诱导异基因小鼠的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非清髓性 免疫耐受 皮肤移植
下载PDF
供者淋巴细胞骨髓腔内输注对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外周血IL-4与IFN-γ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毕延智 曾冬香 +1 位作者 盛桂凤 陈宝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538-1540,共3页
本研究观察骨髓腔内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对异基因小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外周血IL-4和IFN-γ水平的影响。以雌性C57BL/6小鼠为受鼠,接受全身照射(TBI)预处理后,先骨髓腔移植雄性BABL/c小鼠来源的经rhG... 本研究观察骨髓腔内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对异基因小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外周血IL-4和IFN-γ水平的影响。以雌性C57BL/6小鼠为受鼠,接受全身照射(TBI)预处理后,先骨髓腔移植雄性BABL/c小鼠来源的经rhG-CSF动员后的外周造血干细胞,然后分别经尾静脉和骨髓腔内进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建立异基因GVHD模型,观察移植后小鼠的生存状态和GVHD发生情况;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显示:骨髓腔内-DLI组的受鼠GVHD发生比例和严重程度较尾静脉-DLI组明显减低(p<0.01);与尾静脉-DLI组比较,骨髓腔内-DLI组IL-4分泌增多,IFN-γ分泌减少(p<0.01)。结论:与尾静脉-DLI相比,IBM-DLI有利于减少GVH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移植物抗宿主病 IL-4 IFN-Γ
下载PDF
迈格尔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杨全良 李鹏 +4 位作者 周彤 孙毅 朱振华 曾冬香 凌扬 《医学综述》 2007年第23期1862-1863,共2页
目的观察迈格尔(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治疗组25例,应用迈格尔50μg/(kg·d)皮下注射,直至血小板数量达到≥80×109/L;对... 目的观察迈格尔(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治疗组25例,应用迈格尔50μg/(kg·d)皮下注射,直至血小板数量达到≥80×109/L;对照组25例,不治疗,观察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恢复时间。结果给药第5天,第9天,治疗组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小板计数恢复到80×109/L以上所需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01)。结论迈格尔可有效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格尔 恶性肿瘤 放疗 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如何设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19
作者 曾冬香 《零陵学院学报》 2005年第2X期211-212,共2页
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从提问的常用类型,以及提问要从生活化、深度和广度及趣味性、时代感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课堂提问
下载PDF
沙利度胺改善癌症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敏 曾冬香 《黑龙江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1146-1148,共3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8例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沙利度胺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仅行化疗治疗,沙利度胺组在化疗基础上口服沙利度胺,起始剂量100mg/天3-5天如能耐受,则逐渐加量至300mg/天...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8例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沙利度胺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仅行化疗治疗,沙利度胺组在化疗基础上口服沙利度胺,起始剂量100mg/天3-5天如能耐受,则逐渐加量至300mg/天,化疗以3-4周为一周期,两周期评价疗效。结果:沙利度胺组ECOG评分、睡眠质量、体重改善率分别为61.8%,79.4%,50%,对照组改善率分别为26.5%,20.6%,17.6%,同时患者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在沙利度胺组发生率为32.4%,对照组为58.8%,两组患者化疗后各观察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及减轻消化道反应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生活质量 化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