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和口服GnRH对小黄鱼人工催产效果的评估
1
作者 方馨正 胡伟华 +3 位作者 陈睿毅 曾延清 柴学军 徐冬冬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07-1815,共9页
为评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GnRH)作为外源激素对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人工催产繁殖效果,以生理盐水注射组为对照,设计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2.4μg/kg)注射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 为评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GnRH)作为外源激素对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人工催产繁殖效果,以生理盐水注射组为对照,设计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2.4μg/kg)注射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75μg/kg)注射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6 mg/kg)口服组,通过繁殖生理学等方法比较其产卵情况、卵巢组织生理学变化和血清激素水平综合分析催产效果。结果显示,GnRH注射组在效应时间、产卵持续时间及受精率和孵化率与LHRH-A2注射组无显著差异,但总产卵量和上浮卵重显著升高(P<0.05);GnRH口服组总产卵量和上浮卵重则显著低于LHRH-A2注射组,但受精率和孵化率无显著差异。进一步通过组织生理学分析小黄鱼产卵过程,对照组卵巢发育以Ⅲ期卵巢为主,LHRH-A2注射组、GnRH注射和口服组均可诱导卵巢由Ⅲ期发育至Ⅴ期,促进卵母细胞由Ⅲ和Ⅳ时相发育成熟并排出体外。各实验组经催产激素处理后,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GnRH迅速上升,至产卵后期仍维持较高水平,各处理组的激素水平变化趋势一致。综上,注射GnRH可有效诱导小黄鱼产卵,且催产效果与注射LHRH-A2无显著差异;口服GnRH也可以诱导小黄鱼产卵,但产卵量和上浮卵重显著低于激素注射组,对其给药方法和剂量需要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RH 口服型激素 催产效果 血清激素水平 组织学分析 小黄鱼
下载PDF
黄姑鱼肠道上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
2
作者 王立改 曾延清 +4 位作者 汪波 谭朋 陈睿毅 竺奇慧 徐冬冬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6-1304,共9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黄姑鱼(Nibea albiflora)肠道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为海水鱼类肠道功能及其发病机制相关研究提供细胞模型。以黄姑鱼肠道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胰蛋白酶(0.25%)、胶原蛋白酶(1 mg/mL)和透明质酸酶(0.16 mg/mL... 本研究旨在建立黄姑鱼(Nibea albiflora)肠道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为海水鱼类肠道功能及其发病机制相关研究提供细胞模型。以黄姑鱼肠道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胰蛋白酶(0.25%)、胶原蛋白酶(1 mg/mL)和透明质酸酶(0.16 mg/mL)联合消化法对肠道组织进行不同时间(0、20、40、60和80 min)的消化,并对消化后的肠道细胞及残留肠道组织分别进行台盼蓝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再通过显微镜观察确定终止细胞消化的最佳时间。在此基础上,对肠道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在传代培养过程中,通过分析细胞形态、细胞生长曲线和肠道上皮细胞标志性蛋白表达等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黄姑鱼肠道组织在消化40 min时便可以得到较多的肠道上皮细胞,在消化60 min时可以得到更多的细胞团,至80 min时肠道上皮细胞基本从基膜上全部消化下来,因此,本研究建议在40~60 min终止细胞消化为宜。所培养的传代肠道细胞呈"铺路石"形态,生长曲线呈明显的"S"形,经角蛋白-18(CK-18)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进一步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上皮细胞标志性蛋白封闭蛋白(Claudin)、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碱性磷酸酶(AKP)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培养的传代细胞中均有表达。综合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分离培养的细胞即为黄姑鱼肠道上皮细胞。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黄姑鱼肠道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为海水鱼类肠道功能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姑鱼 肠道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生长曲线
下载PDF
投喂配合饲料和冰鲜杂鱼对黄姑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生长相关基因表达和养殖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延清 王立改 +3 位作者 徐冬冬 谭朋 陈睿毅 竺奇慧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299-307,314,共10页
使用本实验室所开发的黄姑鱼专用配合饲料和冰鲜杂鱼进行为期66 d的黄姑鱼养殖试验,旨在研究配合饲料与冰鲜杂鱼对黄姑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生长相关基因表达和养殖水质的影响。将初始体重为74.82±1.62 g的6000尾健康黄姑鱼随机... 使用本实验室所开发的黄姑鱼专用配合饲料和冰鲜杂鱼进行为期66 d的黄姑鱼养殖试验,旨在研究配合饲料与冰鲜杂鱼对黄姑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生长相关基因表达和养殖水质的影响。将初始体重为74.82±1.62 g的6000尾健康黄姑鱼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全程投喂配合饲料和冰鲜杂鱼。结果显示:终末均重,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在2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配合饲料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冰鲜杂鱼组(P<0.05)。冰鲜杂鱼组黄姑鱼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但全鱼水分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配合饲料组黄姑鱼全鱼和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冰鲜杂鱼组(P<0.05)。然而,配合饲料组黄姑鱼肌肉各氨基酸含量与冰鲜杂鱼组无显著差异(P>0.05);配合饲料组黄姑鱼全鱼粗脂肪显著低于冰鲜杂鱼组黄姑鱼(P<0.05),而配合饲料组黄姑鱼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冰鲜杂鱼组黄姑鱼(P<0.05);配合饲料组黄姑鱼肌肉和肝脏中IGF-1表达量显著高于冰鲜杂鱼组(P<0.05),而配合饲料组黄姑鱼肌肉和肝脏中IGF-1R表达量显著低于冰鲜杂鱼组(P<0.05)。2组黄姑鱼养殖水质相比,配合饲料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均显著低于冰鲜杂鱼组(P<0.05)。综上所述,配合饲料组的黄姑鱼在生长性能上与冰鲜杂鱼组黄姑鱼无差异,但该组饲料系数较低,对养殖水质的影响显著低于冰鲜杂鱼组。因此,黄姑鱼专用配合饲料在其养殖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若要完全取代冰鲜杂鱼,其配方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姑鱼 饲料利用 生长性能 基因表达 养殖水质
下载PDF
网络交互性让物理学习更有效
4
作者 曾延清 《福建教育研究》 2015年第8期71-72,共2页
有关“互联网+教育”的讨论,已经成为行业的焦点。“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改变,不仅是技术上的革新,而且让教育真正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的目标。文章拟通过对“智慧校园”及“交互性学习”的研究,探... 有关“互联网+教育”的讨论,已经成为行业的焦点。“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改变,不仅是技术上的革新,而且让教育真正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的目标。文章拟通过对“智慧校园”及“交互性学习”的研究,探讨如何提高物理学习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校园 交互性学习 有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