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曾彬、陶思予、李超作品选
1
作者 曾彬 陶思予 李超 《美与时代(城市)》 2014年第7期136-136,共1页
下载PDF
混凝土框架结构薄弱层确定方法及处理措施
2
作者 曾彬 吴昊 +1 位作者 郭小玲 赵俊澄 《新世纪水泥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63-67,共5页
薄弱层在结构遭遇地震时,容易出现破坏或失效,严重时可能导致整个构筑物的倒塌,因此准确地判断结构薄弱层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是保障结构抗震安全的重要手段。以实际工程为例,结合PKPM软件,对水泥工程中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薄弱层判定和... 薄弱层在结构遭遇地震时,容易出现破坏或失效,严重时可能导致整个构筑物的倒塌,因此准确地判断结构薄弱层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是保障结构抗震安全的重要手段。以实际工程为例,结合PKPM软件,对水泥工程中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薄弱层判定和处理措施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当按规范进行内力调整后的结构既满足小震抗震指标,又满足大震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则结构合理;否则需要对构件的截面或结构布置进行调整,确保大震下塑性铰的出现顺序合理,实现“强柱弱梁”的耗能机制,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层 薄弱层 刚度比 受剪承载力比 静力弹塑性
下载PDF
HOI延迟对LEO卫星简化动力学POD的影响
3
作者 张兵良 方卓 +1 位作者 李珊珊 曾彬 《导航定位与授时》 CSCD 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
通常使用无电离层(IF)线性组合(LC)消除低地球轨道(LEO)卫星简化动力学精密定轨(POD)一阶电离层延迟误差,忽略了高阶电离层(HOI)延迟误差。随着LEO卫星POD技术的发展,计算不同轨道高度的HOI延迟并探索其变化已成为进一步提高POD精度的... 通常使用无电离层(IF)线性组合(LC)消除低地球轨道(LEO)卫星简化动力学精密定轨(POD)一阶电离层延迟误差,忽略了高阶电离层(HOI)延迟误差。随着LEO卫星POD技术的发展,计算不同轨道高度的HOI延迟并探索其变化已成为进一步提高POD精度的重要手段。首先,使用国际参考电离层-2016(IRI-2016)和国际地磁参考场第13代(IGRF-13)模型,计算电离层穿刺点(IPP)位置和地磁场强度。其次,使用平滑星载GNSS数据计算电离层斜路径总电子含量(STEC)。然后,分别计算GOCE、GRACE-A和SWARM-A/B卫星的二阶和三阶电离层延迟。最后,评估了HOI延迟对LEO卫星重叠轨道分析、卫星激光测距(SLR)检核和精密科学轨道(PSO)比较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OI延迟对LEO卫星简化动力学POD的影响大约在毫米至厘米的数量级上;HOI延迟对LEO卫星简化动力学POD外符合精度的影响分别达到0.92,0.22,0.21和0.18 mm;随着LEO卫星轨道高度的增加,HOI延迟对LEO卫星简化动力学POD的影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O卫星 HOI延迟 简化动力学POD 轨道高度
下载PDF
弹性直接分析法几项关键因素在SAP2000中的实现途径——以大跨度大倾角折线形刚架设计为例
4
作者 曾彬 郭小玲 《新世纪水泥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50-53,共4页
弹性直接分析法的指导性原则自2017年出现在《钢结构设计标准》中,其实施途径鲜有文献报道,工程师难以应用。本文以某骨料线泥堆棚为例,探索了弹性直接分析法区别于常规一阶分析的几项关键因素,包括:结构整体初始几何缺陷、构件初始综... 弹性直接分析法的指导性原则自2017年出现在《钢结构设计标准》中,其实施途径鲜有文献报道,工程师难以应用。本文以某骨料线泥堆棚为例,探索了弹性直接分析法区别于常规一阶分析的几项关键因素,包括:结构整体初始几何缺陷、构件初始综合缺陷、二阶效应等在SAP中的实现途径。分析表明:通过结构最低阶整体屈曲模态变形缩放可以考虑结构整体初始几何缺陷,构件网格剖分及附加弯矩可以考虑构件初始综合缺陷,各荷载工况继承预设P-△工况分析刚度可以将非线性二阶效应分析转化为线性叠加,以上途径实现了弹性直接分析法的工程应用,可为大跨钢结构和没有明显层概念的钢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直接分析法 整体初始缺陷 构件初始缺陷 预设P-△
下载PDF
联合储库岩石锚杆基础锚杆抗拔力计算方法探讨
5
作者 曾彬 熊亚武 +2 位作者 郭小玲 唐利 彭建波 《新世纪水泥导报》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当建、构筑物的基础承受上拔荷载或作用较大弯矩而导致基础零应力区超限时,为了保证结构安全、经济,在受拉区设置锚杆是较常见的选择。在工程设计中发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给出的岩石锚杆基础中单根锚杆所受拔力的计算公式适用条... 当建、构筑物的基础承受上拔荷载或作用较大弯矩而导致基础零应力区超限时,为了保证结构安全、经济,在受拉区设置锚杆是较常见的选择。在工程设计中发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给出的岩石锚杆基础中单根锚杆所受拔力的计算公式适用条件有限,不能满足工程受力模式多样性的需要。结合水泥厂联合储库实际案例,对岩石锚杆基础进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公式验算、理论推导、SAP2000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基底存在部分受压区时,数值模拟与理论推导符合较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公式不适用;当基底全部受拉时,数值模拟结果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公式计算结果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锚杆基础 锚杆抗拔力 非线性弹簧 钩单元 联合储库
下载PDF
肝素结合蛋白联合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对早期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6
作者 曾彬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用于诊断早期脓毒症的效果及预后评估。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早期脓毒症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非感染疾病患者72例作为对...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用于诊断早期脓毒症的效果及预后评估。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早期脓毒症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非感染疾病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HBP、PCT、hs-CRP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体检者测定结果差异,分别计算单一指标及三项指标联合诊断脓毒症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另外结合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三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脓毒症患者HBP、PCT、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指标联合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者HBP、PCT、hs-CRP水平均低于死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早期脓毒症可采用HBP、PCT、hs-CRP三项指标联合分析方式,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准确度,且便于评估患者预后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结合蛋白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早期脓毒症 预后
下载PDF
“复盘式”教学法在妇产科学实习接诊患者环节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何中慧 曾彬 《科技风》 2024年第7期13-15,共3页
“复盘式”思维可通过反向推演,总结成败经验。临床工作中,接诊患者是临床医生采集患者信息、医患沟通的重要环节,是医疗工作的基础,接诊患者环节的临床教学对提高实习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尤为重要。“复盘式”教学法在妇产科实习接诊患... “复盘式”思维可通过反向推演,总结成败经验。临床工作中,接诊患者是临床医生采集患者信息、医患沟通的重要环节,是医疗工作的基础,接诊患者环节的临床教学对提高实习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尤为重要。“复盘式”教学法在妇产科实习接诊患者环节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实习医生的临床思维和医患沟通能力,可以提升实习医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盘式 妇产科学实习 接诊患者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病灶位置与IVF-ET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晏红伟 张宇 +3 位作者 宁艳春 韩宝生 田蕊 曾彬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病灶位置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335例有妊娠意愿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根据病灶位置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病灶位置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335例有妊娠意愿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根据病灶位置将患者分为肌层组(病灶累及子宫肌层)、浆膜组(病灶位于子宫浆膜侧)和内膜组(病灶位于子宫内膜侧)。比较三组患者行IVF-ET的妊娠率、流产率和最终活产率。结果最终280例患者纳入研究,包括178例肌层组,70例浆膜组和32例内膜组。浆膜组患者IVF-ET后的流产率显著低于肌层组和内膜组(P<0.05),且最终活产率显著高于肌层组和内膜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肌层组相比,浆膜组患者IVF-ET后的流产风险小(OR=0.07,95%CI:0.00~0.62,P=0.014)且活产率较高(OR=8.38,95%CI:1.47~31.38,P=0.020)。结论子宫腺肌病病灶位置会影响IVF-ET结局,评估子宫腺肌病病灶位置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病灶位置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下载PDF
PKM2对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孙菡阳 张艳 曾彬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2,共5页
PKM2是丙酮酸激酶的同工酶之一,在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KM2在缺血损伤心脏中的表达显著增加,可通过调节心肌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血管新生等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血损伤。PKM2治疗心肌缺血具有潜在前景,... PKM2是丙酮酸激酶的同工酶之一,在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KM2在缺血损伤心脏中的表达显著增加,可通过调节心肌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血管新生等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血损伤。PKM2治疗心肌缺血具有潜在前景,可能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M2 心肌缺血 缺氧诱导因子1Α 活性氧 血管新生
下载PDF
GEO与氯己定联合应用治疗牙周炎的作用及机制
10
作者 童熠瑜 张孔胜 +5 位作者 林楚婷 陈家恩 吴子湘 董博然 殷硕军 曾彬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 探讨葡萄柚精油与氯己定联合应用治疗牙周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组)、牙周炎组(P组)、GEO组(G组)、氯己定组(CH组)、GEO联合氯己定组(U组)。P组、CH组、G组和U组采用结扎丝结扎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建模... 目的 探讨葡萄柚精油与氯己定联合应用治疗牙周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组)、牙周炎组(P组)、GEO组(G组)、氯己定组(CH组)、GEO联合氯己定组(U组)。P组、CH组、G组和U组采用结扎丝结扎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建模后给药15 d。建模前与治疗中记录体重并比较;治疗15d后检查5组大鼠的牙龈指数(GI)、附着丧失水平(AL)及龈沟出血指数(SBI)。处死大鼠,ELISA检测龈沟液TNF-α、IL-1β、IL-6浓度;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改变;菌斑指示液比较牙菌斑显示情况。结果 氯己定和GEO都能降低TNF-α、IL-1β、IL-6;GI、AL、SBI和PLI下降;HE染色显示炎细胞浸润程度降低,但与CH组治疗相比,U组治疗作用更加显著(P <0.05)。结论 GEO联合氯己定治疗牙周炎能进一步增强抗菌、抗氧化及伤口愈合能力,从而减轻牙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己定 葡萄柚精油 牙周炎 免疫调节 抗菌 抗炎
下载PDF
胚胎培养液中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胚胎发育、妊娠结局的关系
11
作者 曾彬 苏兴 +1 位作者 崔静 于婉莹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2007-2011,共5页
目的分析胚胎培养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胚胎发育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并接受IVF-ET的9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胚胎培养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胚胎发育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并接受IVF-ET的9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妊娠组54例和非妊娠组38例;采用Wetzels胚胎评分系统进行胚胎评级,根据评分将胚胎分为Ⅰ级组、Ⅱ级组、Ⅲ级+Ⅳ级组。留取胚胎培养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胚胎培养液中EGF、TGF-β1、VEGF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胚胎培养液EGF、TGF-β1、VEGF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VF-ET后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Ⅲ级+Ⅳ级组、Ⅱ级组、Ⅰ级组EGF[(0.46±0.19)、(1.14±0.21)、(2.68±0.81)μg/L]、TGF-β1[(58.72±15.13)、(80.68±19.12)、(98.74±23.75)ng/L]表达水平依次升高,VEGF[(39.66±12.71)、(22.85±4.79)、(13.86±3.32)ng/L]表达水平依次降低(P<0.05)。与妊娠组[(2.54±0.73)μg/L、(85.44±19.87)ng/L、(15.94±3.61)ng/L]相比,非妊娠组EGF[(1.49±0.43)μg/L]、TGF-β1[(60.42±15.76)ng/L]表达水平较低,VEGF[(24.75±7.94)ng/L]表达水平较高(P<0.05)。EGF、TGF-β1、VEGF水平及三者联合预测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95%CI:(0.78,0.97)]、0.88[95%CI:(0.78,0.98)]、0.81[95%CI:(0.68,0.95)]、0.96[95%CI:(0.90,1.00)],特异度分别为82.4%、82.4%、94.1%、88.2%,灵敏度分别为83.3%、94.4%、66.7%、96.4%。VEGF是IVF-ET后妊娠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GF-β1是IVF-ET后妊娠失败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胚胎培养液中EGF、TGF-β1、VEGF表达水平可能对评估胚胎质量及预测妊娠结局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移植 体外受精 表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胚胎发育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基于落石模型试验的棚洞垫层力学响应及优化设计
12
作者 叶四桥 王杰 +2 位作者 曾彬 熊磊 马锐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结合边坡落石灾害现状,基于落石模型试验,系统分析落石质量、下落高度、垫层厚度、加筋位置、加筋材料等因素对落石冲击力及其动态演化的影响,揭示落石冲击棚洞的动力响应规律,结合垫层自重与落石冲击作用双因素影响确定垫层最优厚度,... 结合边坡落石灾害现状,基于落石模型试验,系统分析落石质量、下落高度、垫层厚度、加筋位置、加筋材料等因素对落石冲击力及其动态演化的影响,揭示落石冲击棚洞的动力响应规律,结合垫层自重与落石冲击作用双因素影响确定垫层最优厚度,并对垫层设计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随着垫层厚度增加,棚洞所受落石冲击力呈非线性减小,减小幅度先大后小而后趋于稳定;在同一垫层厚度下,棚洞所受落石冲击力随落石高度和落石质量近似呈线性增大;当复合垫层设计为“5 cm河砂+聚苯乙烯泡沫(EPS)+10 cm河砂”时,落石中心处土压力峰值相较于纯河砂垫层降低约60%,缓冲耗能效果最佳;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了落石冲击力计算公式,且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棚洞 落石 模型试验 冲击力 加筋垫层 力学响应 计算公式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时胚胎培养液HCG、sHLA-G和LIF水平对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静 于婉莹 +1 位作者 曾彬 韩宝生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时胚胎培养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sHLA-G)、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对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接受IVF-ET的不孕症患者103例,其中妊娠成功49例(成功组)、...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时胚胎培养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sHLA-G)、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对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接受IVF-ET的不孕症患者103例,其中妊娠成功49例(成功组)、妊娠失败54例(失败组),取受精第3天胚胎培养液,采用ELISA法检测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收集所有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孕症患者接受IVF-ET后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水平对不孕症患者接受IVF-ET后妊娠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失败组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水平均显著低于成功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基础FSH水平下降、基础E2水平下降、无优质胚胎、移植胚胎1个以及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低水平均为不孕症患者接受IVF-ET后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不孕症患者接受IVF-ET后妊娠失败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8、0.872、0.898、0.904,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水平对不孕症患者接受IVF-ET后妊娠失败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P均<0.05)。结论不孕症患者接受IVF-ET后妊娠失败者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水平均显著降低;IVF-ET时胚胎培养液HCG、sHLA-G、LIF水平对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妊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 白血病抑制因子
下载PDF
早期异常卵裂对胚胎发育潜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14
作者 于婉莹 苏兴 +3 位作者 崔静 曾彬 郭婉茹 韩宝生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472-476,共5页
目的通过时差成像(time-lapse imaging,TLI)培养系统动态观察胚胎早期发育过程,研究不同卵裂模式对胚胎发育潜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2022-03~11月行TLI技术培养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 目的通过时差成像(time-lapse imaging,TLI)培养系统动态观察胚胎早期发育过程,研究不同卵裂模式对胚胎发育潜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2022-03~11月行TLI技术培养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患者112例。通过TLI系统软件分析正常受精后卵裂的1080枚胚胎早期发育的形态学变化。记录各种卵裂模式、统计其发生率,并将其分为正常卵裂组、直接卵裂(direct cleavage,DC)组、胞质异常波动(abnormal fluctuation,AF)组、逆向卵裂(reverse cleavage,RC)组、无序卵裂(chaotic cleavage,CC)组及混合异常卵裂组。比较正常组与异常卵裂组的各项胚胎发育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胚胎卵裂模式构成比为:正常卵裂58.61%(633/1080),DC 15.37%(166/1080),AF 4.72%(51/1080),RC 3.52%(38/1080),CC 3.61%(39/1080),混合异常卵裂14.17%(153/1080)。异常卵裂组D3优质胚胎率与正常卵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组无优质胚胎形成),但其囊胚形成率均低于正常卵裂组(P<0.05);异常卵裂模式中,AF组囊胚形成率最高(61.54%),DC组与AF组可利用囊胚率(80.33%,75.00%)及优质囊胚率(45.90%,45.83%)均较高,与正常卵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D3单优质胚胎,异常卵裂组(AF组除外)临床妊娠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卵裂组(P均<0.05),移植单优质囊胚,DC组、AF组的临床妊娠率与正常卵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TLI技术观察胚胎早期发育的动态表型,结合其他动力学参数,有助于预测胚胎发育潜能,为挑选最优胚胎移植提供准确参考;早期异常卵裂胚胎可行囊胚培养后利用,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成像 卵裂模式 囊胚培养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时差成像系统对胚胎培养效果的探讨
15
作者 于婉莹 苏兴 +3 位作者 崔静 曾彬 郭婉茹 韩宝生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比较时差成像(time-lapse imaging,TLI)技术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传统培养方法二者的培养效果,探讨TLI技术能否为胚胎发育及评估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从而改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 目的比较时差成像(time-lapse imaging,TLI)技术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传统培养方法二者的培养效果,探讨TLI技术能否为胚胎发育及评估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从而改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作者医院2022-01~03月行IVF-ET患者57例,为验证TLI系统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将每位患者的成熟卵子随机等分纳入TLI培养组(T1组)和传统体外培养组(C1组)。比较两组成熟卵子的2PN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有无差别。随后收集2022-03~05月完全行TLI培养78个移植周期(T2组)及同时期传统体外培养146个移植周期(C2组)患者的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胚胎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T1组与C1组成熟卵子的2PN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组与C2组患者各胚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T2组患者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C2组(P均<0.05),早期流产率显著低于C2组(P均<0.05)。结论TLI系统培养效果稳定,可将胚胎发育形态学与动力学相结合,选择发育潜能最优的胚胎进行移植,有效改善临床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成像 传统体外培养 胚胎发育潜能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基于创造性课程评价的3~6岁幼儿听说水平实证研究
16
作者 曾彬 雷和敏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科研)》 2024年第2期28-33,共6页
幼儿听说能力是其言语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3~6岁幼儿听说水平现状,本研究随机选取45名3~6岁幼儿进行观察研究,对幼儿在言语集教活动及区角活动中的听说表现进行等级评定。结果发现:幼儿回答问题发展水平得分最高,整体听说水... 幼儿听说能力是其言语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3~6岁幼儿听说水平现状,本研究随机选取45名3~6岁幼儿进行观察研究,对幼儿在言语集教活动及区角活动中的听说表现进行等级评定。结果发现:幼儿回答问题发展水平得分最高,整体听说水平发展存在性别、班龄差异;男幼儿略高于女幼儿,大班高于中班,中班高于小班;分析可能与言语发展规律及幼儿性别、年龄带来的心理差异有关。在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适宜的语言教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课程评价 3~6岁幼儿 听说水平 语言教育
下载PDF
单跨高层钢筋混凝土转运站抗震性能分析
17
作者 曾彬 郭小玲 陈阳国 《新世纪水泥导报》 CAS 2023年第4期29-34,共6页
为满足工艺功能需求,转运站经常为单跨结构,高度有时会超过24 m,相关规范指出该类结构不宜采用单跨结构。由于抗震冗余度较小,按规范本意宜增设支撑或剪力墙形成双重抗侧力体系,以此提高结构耗能能力,否则应进行充分的抗震性能分析。在... 为满足工艺功能需求,转运站经常为单跨结构,高度有时会超过24 m,相关规范指出该类结构不宜采用单跨结构。由于抗震冗余度较小,按规范本意宜增设支撑或剪力墙形成双重抗侧力体系,以此提高结构耗能能力,否则应进行充分的抗震性能分析。在案例工程中,采用PKPM软件对单跨高层转运站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谱和弹性时程分析,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以及“中震不屈服”性能化设计,结果表明:单跨高层转运站质量小、周期长、地震作用小,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均满足规范要求;在设防地震作用下,薄弱部位的变形满足“轻微损坏”的性能目标;整个结构能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可以不设置支撑或剪力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跨高层转运站 弹性时程 动力弹塑性时程 中震不屈服
下载PDF
基于“梁-柱线刚度比”和“强柱弱梁”概念的混凝土框架抗震设计研究
18
作者 曾彬 郭小玲 陈阳国 《新世纪水泥导报》 CAS 2023年第3期59-63,共5页
在水泥、骨料工程中,框架作为应用最广的结构形式,其整体作用和耗能能力决定着结构的抗震性能。“梁-柱线刚度比”是影响框架整体作用的重要因素,“强柱弱梁”是实现结构合理出铰、保障耗能能力的有力措施。“梁-柱线刚度比”控制梁柱... 在水泥、骨料工程中,框架作为应用最广的结构形式,其整体作用和耗能能力决定着结构的抗震性能。“梁-柱线刚度比”是影响框架整体作用的重要因素,“强柱弱梁”是实现结构合理出铰、保障耗能能力的有力措施。“梁-柱线刚度比”控制梁柱的内力分配,其值作为衡量框架整体作用能力的指标;“强柱弱梁”通过增大柱端弯矩,相对弱化梁的承载力,以实现梁铰机制。两者概念不同,却相互影响,满足“强柱弱梁”的框架结构“梁-柱线刚度比”宜为0.5~0.9。“梁-柱线刚度比”多用于初选截面的指导,根据实际配筋的静力弹塑性或动力弹塑性分析获得的出铰顺序更能有效地指导合理设计。影响“强柱弱梁”的因素较多,因此合理的概念、恰当的计算、必要的构造措施相结合才是实现框架整体作用和“大震不倒”设防目标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作用 梁-柱线刚度比 强柱弱梁 塑性铰
下载PDF
基于EN 50126-1的城轨车辆防火安全评估方法研究
19
作者 曾彬 冯越海 +1 位作者 王红双 邹石龙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随着城轨车辆防火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城轨车辆防火独立安全评估的概念逐渐形成,但也存在理论研究薄弱、行业认识不统一及评估人员匮乏等问题。文章通过借鉴建筑消防领域“对照规范评定”的成熟方法,提出了“符合性检查为主、偏离风险... 随着城轨车辆防火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城轨车辆防火独立安全评估的概念逐渐形成,但也存在理论研究薄弱、行业认识不统一及评估人员匮乏等问题。文章通过借鉴建筑消防领域“对照规范评定”的成熟方法,提出了“符合性检查为主、偏离风险管控为辅”的城轨车辆防火安全评估策略,梳理了从确定评估依据到确定整车防火安全水平的具体实施步骤;参考EN 50126-1标准中的安全生命周期“V”模型,划分了方案设计、技术设计、生产制造和测试验收四个评估阶段,并全面阐述了各个阶段的防火安全评估任务、检查重点和注意事项;建立防火安全评估的组织架构、接口关系,并提出相关人员的能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车辆 防火安全 独立安全评估 安全生命周期
原文传递
新通用顶级域名解析行为分析与恶意域名检测方法
20
作者 杨东辉 曾彬 李振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8-1048,共11页
自2013年ICANN发起新通用顶级域名(new gTLD)的授权以来,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中已增加了上千个new gTLD.已有工作表明new gTLD在为域名注册者带来了灵活性的同时,由于注册成本低等原因也经常被用于恶意行为,识别恶意new g... 自2013年ICANN发起新通用顶级域名(new gTLD)的授权以来,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中已增加了上千个new gTLD.已有工作表明new gTLD在为域名注册者带来了灵活性的同时,由于注册成本低等原因也经常被用于恶意行为,识别恶意new gTLD域名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new g TLD域名在域名长度等方面的独有特征,已有恶意域名识别方法应用于new gTLD恶意域名的识别时准确率低.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基于海量域名解析数据,从顶级域名对应二级域名(SLD)数量、查询量、查询失败率、内容复制和承载基础设施共享5个方面刻画了new gTLD域名解析行为.然后分析恶意域名的解析行为并发现其在内容承载基础设施集中性、SLD对应的完全限定域名(FQDN)数目、域名查询次数、请求用户网络空间分布、SLD长度分布等方面的特征.最后根据这些特征设计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new g TLD恶意域名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达到了94%的准确率,优于已有恶意域名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名系统 新通用顶级域名 互联网测量 行为分析 恶意域名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