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林龄樟子松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 被引量:95
1
作者 曾德慧 陈广生 +2 位作者 陈伏生 赵琼 冀小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27,共7页
树木叶片的养分再吸收效率能够反映树木对养分保存、利用以及对养分贫瘠环境的适应能力。以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1、20、29、45年生树木叶片的基本特征、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结果表明:叶片衰... 树木叶片的养分再吸收效率能够反映树木对养分保存、利用以及对养分贫瘠环境的适应能力。以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1、20、29、45年生树木叶片的基本特征、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结果表明:叶片衰老后其质量和面积明显减少;叶片凋落前的平均养分含量没有表现出随樟子松年龄增加而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凋落叶片中的N、P、K、Mg含量表现出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Ca的趋势与之相反;11年生和20年生的樟子松叶片N、P、K的再吸收效率相似,都显著高于29年生和45年生樟子松(P<0.05),而樟子松叶片对Mg的再吸收效率表现出随年龄增大而显著降低,Ca随叶片的衰老而不断累积,再吸收效率表现为负值,20年生的樟子松叶片Ca再吸收效率最大,11年生和45年生最低。樟子松叶片的N、P、K、Mg养分再吸收效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表明,随年龄增加樟子松对贫瘠养分生境的适应能力逐渐降低,反映了樟子松养分保存方面的衰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叶片 养分含量 养分再吸收效率 章古台
下载PDF
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66
2
作者 曾德慧 姜凤岐 +1 位作者 范志平 杜晓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751-756,共6页
生态系统健康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门探讨资源环境管理对策的综合性新学科.本文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由来、内涵以及生态系统健康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阐述了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文中还对国际上一些主要的生态系统健... 生态系统健康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门探讨资源环境管理对策的综合性新学科.本文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由来、内涵以及生态系统健康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阐述了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文中还对国际上一些主要的生态系统健康实践作了介绍,并建议我国应尽快开展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作者认为生态系统健康学必然为人类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持续发展 人类 研究内容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87
3
作者 曾德慧 尤文忠 +1 位作者 范志平 刘明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7-261,共5页
采用比较分析与野外试验的方法 ,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影响天然更新的环境因子主要有郁闭度、枯枝落叶层、植被盖度和立地条件 .天然更新的障碍主要是由于引种地降雪覆盖少 ,温度偏高等原因 ,使土... 采用比较分析与野外试验的方法 ,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影响天然更新的环境因子主要有郁闭度、枯枝落叶层、植被盖度和立地条件 .天然更新的障碍主要是由于引种地降雪覆盖少 ,温度偏高等原因 ,使土壤蒸发大、苗木蒸腾大 ,造成水分的亏缺 ,从而导致 1~ 2年生更新幼苗死亡 .针对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障碍及其更新特点 ,提出在适宜立地上采取人工促进措施 ,如埋土、灌水等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固沙法 天然更新 更新障碍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特征 被引量:59
4
作者 曾德慧 尤文忠 +1 位作者 范志平 刘明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比较分析与野外调查的方法 ,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特征进行了研究 .能够进行天然更新的引种地区天然更新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 ,与特定年份的某些降水因子密切相关 ;在空间上主要有 3种更新方式 :林隙更新、林缘更新、阔叶林下... 采用比较分析与野外调查的方法 ,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特征进行了研究 .能够进行天然更新的引种地区天然更新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 ,与特定年份的某些降水因子密切相关 ;在空间上主要有 3种更新方式 :林隙更新、林缘更新、阔叶林下更新 ;天然更新幼树生长情况与人工林的生长差异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固沙林 天然更新 更新特点
下载PDF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然稀疏规律 被引量:48
5
作者 曾德慧 姜凤岐 +1 位作者 范志平 杜晓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5-242,共8页
林分在自然稀疏过程中 ,与密度相关的死亡是由林木大小的增加引起的。因此 ,很自然地要选择反映林木大小的指标 ,来表示林木株数与林木大小的关系。选取林分总断面积作为林木大小的指标 ,建立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然稀疏过程中林分密度... 林分在自然稀疏过程中 ,与密度相关的死亡是由林木大小的增加引起的。因此 ,很自然地要选择反映林木大小的指标 ,来表示林木株数与林木大小的关系。选取林分总断面积作为林木大小的指标 ,建立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然稀疏过程中林分密度与总断面积的相关关系 ,旨在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提供依据。对自然稀疏 -3 / 2法则进行的评述 ,认为尽管没有充分证据表明斜率 -3 / 2存在的精确性 ,但它可以作为一个理想的常数 ,并且考虑到各种现实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林 自然稀疏 沙地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99
6
作者 曾德慧 姜凤岐 +1 位作者 范志平 朱教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37-343,共7页
提出了人工林稳定性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分析了影响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稳定性的各种干扰因子,通过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造林成活、生长情况、对不良外界环境的抗御能力、林分寿命、林分结构和生产力的综合评价分析,认为沙地樟子松引种人... 提出了人工林稳定性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分析了影响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稳定性的各种干扰因子,通过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造林成活、生长情况、对不良外界环境的抗御能力、林分寿命、林分结构和生产力的综合评价分析,认为沙地樟子松引种人工林基本上是稳定的;而生长在立地较好的丘间低地的林分,其稳定性大于沙丘顶部的林分;从抗枯梢病角度看,幼林的抗性大于中林;从林分密度和生产力角度来看.红花尔基沙地樟子松林稳定性高于章古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林 稳定性
下载PDF
樟子松林冠截留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曾德慧 裴铁璠 +2 位作者 范志平 姜凤岐 朱教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34-138,共5页
林冠截留是林分水量平衡的主要分量之一.通过选取影响樟子松林冠截留的主要因子:雨强、雨量、叶面积指数和雨前枝叶干燥度4个因子,分成5个水平,经正交试验组合,进行了25场林冠截留实验.通过分析各因子对截留的影响,得出叶面... 林冠截留是林分水量平衡的主要分量之一.通过选取影响樟子松林冠截留的主要因子:雨强、雨量、叶面积指数和雨前枝叶干燥度4个因子,分成5个水平,经正交试验组合,进行了25场林冠截留实验.通过分析各因子对截留的影响,得出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最大,极显著,雨强次之;为此建立了截留量与叶面积指数和雨强关系的模拟方程;在降水量小、叶面积指数较大的情况下,截留量与降水量呈正比,为此建立了截留量与降水量关系的模拟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林冠截留 模拟
下载PDF
生态化学计量学:复杂生命系统奥秘的探索 被引量:539
8
作者 曾德慧 陈广生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07-1019,共13页
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的发展异军突起,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不仅学科分类逐渐细化,而且研究领域也逐渐深入,然而,这种分化和深入也可能会掩盖生物的一些最普遍特征。地球上的生物是否具有统一的、更本质的特征?能否把不同生物学领域和不... 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的发展异军突起,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不仅学科分类逐渐细化,而且研究领域也逐渐深入,然而,这种分化和深入也可能会掩盖生物的一些最普遍特征。地球上的生物是否具有统一的、更本质的特征?能否把不同生物学领域和不同层次的知识联系起来?随着对这些问题的不断探索,一门新兴的学科———生态化学计量学,在最近20年悄然兴起。生态化学计量学结合了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基本原理,是研究生物系统能量平衡和多重化学元素(主要是C、N、P)平衡的科学。这一研究领域使得生物学科不同层次(分子、细胞、有机体、种群、生态系统和全球尺度)的研究理论能够有机地统一起来。目前,生态化学计量学已经广泛应用于种群动态、生物体营养动态、微生物营养、寄主_病原关系、生物共生关系、消费者驱动的养分循环、限制性元素的判断、生态系统比较分析和森林演替与衰退及全球C、N、P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研究中,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该文概述了生态化学计量的概念、历史起源和基本理论,重点介绍了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在消费者驱动的养分循环、限制性养分元素判别以及全球C、N、P循环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生态化学计量学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期望引起国内同行的重视并有助于推动我国在此领域开展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 C:N:P化学计量比 Redfield比值 动态平衡理论 生长速率理论
下载PDF
农田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 被引量:12
9
作者 曾德慧 姜凤岐 范志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747-749,共3页
林带更新的时空布局对持续发挥林网的防护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提出用拟法正林思想经营农田防护林 ,以行政村为组织经营单位 ,通过逐步更新调整组织经营单位管理的林带 ,使整个林网体系形成自幼龄到成熟龄各龄级林带条数基本相等、空... 林带更新的时空布局对持续发挥林网的防护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提出用拟法正林思想经营农田防护林 ,以行政村为组织经营单位 ,通过逐步更新调整组织经营单位管理的林带 ,使整个林网体系形成自幼龄到成熟龄各龄级林带条数基本相等、空间上均匀配置的格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可持续经营管理 时空格局 生态服务
下载PDF
樟子松沙地人工林直径分布模拟 被引量:14
10
作者 曾德慧 姜凤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31-234,共4页
利用反 Weibull函数模拟了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直径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 ,反 Weibull分布函数模拟樟子松人工林的直径分布效果好 ,具有精度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分别建立了反 Weibull分布函数 3个参数与林分年龄及密度之间的关系... 利用反 Weibull函数模拟了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直径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 ,反 Weibull分布函数模拟樟子松人工林的直径分布效果好 ,具有精度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分别建立了反 Weibull分布函数 3个参数与林分年龄及密度之间的关系方程以及直径分布与 3个参数的回归方程 ,这些方程可用来预估林分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林 直径分布
下载PDF
整治“三滥”是从源头遏制生态脆弱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必由之路——以科尔沁沙地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德慧 姜凤岐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40-1543,共4页
针对中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和关键问题,以科尔沁沙地为例,阐述了荒漠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动因与未来趋势。科尔沁沙地正处在现代土地荒漠化过程之中,导致快速发展的荒漠化动因主要是源于人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即滥垦、滥牧和滥伐(简... 针对中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和关键问题,以科尔沁沙地为例,阐述了荒漠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动因与未来趋势。科尔沁沙地正处在现代土地荒漠化过程之中,导致快速发展的荒漠化动因主要是源于人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即滥垦、滥牧和滥伐(简称“三滥”);而在各种利农政策下,滥垦可能会重新滋生和蔓延,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历史教训。本文应用复合生态系统的观点剖析了“三滥”与荒漠化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从源头减轻土地压力的6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荒漠化 三滥 复合生态系统 利农政策 防控对策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东部地区旱稻品种引种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德慧 张春兴 +1 位作者 王桂容 范志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873-1877,共5页
开发节水的稻作农业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 .本文报导了科尔沁沙地东部地区 6个旱稻品种的引种试验结果 .田间引种试验表明 ,灌溉用水减少 6 0 %的情况下 ,西旱 95 13和西旱 95 13 6分别比对照增产 10 2 %和 5 ... 开发节水的稻作农业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 .本文报导了科尔沁沙地东部地区 6个旱稻品种的引种试验结果 .田间引种试验表明 ,灌溉用水减少 6 0 %的情况下 ,西旱 95 13和西旱 95 13 6分别比对照增产 10 2 %和 5 5 % ;其它 4个旱稻品种产量减少 6 7%~ 18 6 % .从经济效益考虑 ,除吉品 12 1外 ,其它 5个旱稻品种的经济收入比对照都有增加 ,增收最大的两个品种西旱 95 13和西旱 95 13 6达到 2 4 0 %和 19 3% .种植旱稻的水分生产力达到 0 5 6 6kg·m-3 以上 ,比种植水稻提高了5 9 89%~ 116 38% .盆栽试验表明 ,含水量 12 1%~ 16 3%土壤环境有利于旱稻生长 ,7月 18日以前分蘖为有效分蘖 .可以认为 ,在科尔沁沙地东部推广旱稻种植具有广阔的前景 ,可以逐步替代传统的水稻栽植模式 ,节省大量地下水资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引种 科尔沁沙地 生物学性状 水分生产力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生态预报 :生态学的一个前沿领域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德慧 姜凤岐 +1 位作者 范志平 姬兰柱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699-1702,共4页
生态预报对于资源、环境的决策和管理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科学和定量分析的进步、生态学理论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增加了人类预测生态系统变化的能力 .本文介绍了有关生态预报的内涵、相关研究进展及案例 ,提出生态预报是... 生态预报对于资源、环境的决策和管理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科学和定量分析的进步、生态学理论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增加了人类预测生态系统变化的能力 .本文介绍了有关生态预报的内涵、相关研究进展及案例 ,提出生态预报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前沿领域 ,也将是今后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预报 生态学 全球环境变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Transformation and assessment of Chinese pine pure plantations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P. R. China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德慧 姜凤岐 +2 位作者 郭浩 范志平 杜晓军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7-134,i002,i003,共10页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 is characterized by huge areas of lowly-efficient Chinese pine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pure plantations. How to transform these plantation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manageme...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 is characterized by huge areas of lowly-efficient Chinese pine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pure plantations. How to transform these plantation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management problem.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summarized the approaches, which are based on close-to-nature silvicultural system, to transform the pure pine plantations. Native broadleaved trees were planted in three methods: 1) after strip clearcutting, 2) after patch clearcutting; 3) on the open forestland and the forest edge. The transformation targets and the selection of tree species were expatiated in this paper. The key techniqu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conditions for each method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contrastive analysis, the assessment was made to the stands transformed by strip metho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xed stands at 16 years after transformation had an obvious layered structure and the species richness of understorey vegetation increased by 23.5%–52.9%. Soil enzyme activities of urease, phosphatase and sucrase increased by 6%–142%, 46%–99% and 31%–200%, respetively. Moreover, the transformed stands c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pine caterpillars in plantations. Consequently the transformations enhanced the func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Keywords Pinus tabulaeformis - Monoculture - Transformation - Principles and methods - Assessment CLC number S791.254 - S727.22 Document code A Foundation item: This research was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ZCX3-SW-418),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0100144), and National Key Technologies R & D Program of China (96-007-01-06).Biography: ZENG De-hui (1965-), male, Ph.D. professor in the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6, P. R. ChinaResponsible editor: Zhu Ho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us tabulaeformis MONOCULTURE TRANSFORMATI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SSESSMENT
下载PDF
从水量平衡角度探讨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合理密度 被引量:21
15
作者 曾德慧 姜凤歧 《防护林科技》 1995年第1期4-7,26,共5页
本文从水量平衡角度,分析了可供不同年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利用的有效水量;在保证土壤供水充足的条件下,估算出不同年龄单株樟子松的年蒸腾水量,据此推算出不同年龄单株樟子松的合理水分营养面积及合理密度,为建立稳定的沙地人工林... 本文从水量平衡角度,分析了可供不同年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利用的有效水量;在保证土壤供水充足的条件下,估算出不同年龄单株樟子松的年蒸腾水量,据此推算出不同年龄单株樟子松的合理水分营养面积及合理密度,为建立稳定的沙地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最后讨论了该结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 沙地 樟子松 人工林 密度
下载PDF
自然资源特点及生态学原则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德慧 《防护林科技》 1997年第1期36-40,共5页
本文介绍了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并对生态学主要原则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生态学 开发利用 林业
下载PDF
科拉福特生物科学奖获得者简介
17
作者 曾德慧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7-160,共4页
关键词 科拉福特生物科学奖 获得者 简介 自然科学
下载PDF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灌木下土壤“肥岛”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18
作者 陈广生 曾德慧 +2 位作者 陈伏生 范志平 耿海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295-2300,共6页
世界许多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地生态系统逐渐被灌木生态系统取代 ,这种取代过程的发展是由灌木冠幅下土壤中“肥岛”的形成和灌木的扩散相互作用直接造成的 .这种“肥岛”的形成和灌木的扩散之间的反馈作用能够改变该系统中的植被组成、... 世界许多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地生态系统逐渐被灌木生态系统取代 ,这种取代过程的发展是由灌木冠幅下土壤中“肥岛”的形成和灌木的扩散相互作用直接造成的 .这种“肥岛”的形成和灌木的扩散之间的反馈作用能够改变该系统中的植被组成、结构和土壤养分分布格局 ,从而改变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文中从“肥岛”的概念和形成机制出发 ,对“肥岛”现象形成的原因、“肥岛”现象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灌木扩散与“肥岛”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生物对“肥岛”的响应进行了总结 ,并分析了“肥岛”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希望为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域土地退化的成因和过程以及植被恢复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 “肥岛” 土壤资源 空间异质性 土地荒漠化 干旱、半干旱区
下载PDF
草炭和风化煤对水稻根系活力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62
19
作者 宋轩 曾德慧 +3 位作者 林鹤鸣 山口.达明 西崎.泰 山田.帕丽达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867-870,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法 ,研究了草炭和风化煤对水稻根系的α 萘胺氧化力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草炭和风化煤的施入 ,改善了盐碱土的养分供应状况 ,在水稻的各生育时期均不同程度地提高根系活力 ,增加了水稻的产量 ,促进了水稻对N、P2 O5... 采用盆栽试验法 ,研究了草炭和风化煤对水稻根系的α 萘胺氧化力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草炭和风化煤的施入 ,改善了盐碱土的养分供应状况 ,在水稻的各生育时期均不同程度地提高根系活力 ,增加了水稻的产量 ,促进了水稻对N、P2 O5、K2 O、CaO和MgO等养分的吸收 ;草炭对水稻的增产效果要好于相同数量的风化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炭 风化煤 根系活力 养分吸收 水稻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不同环境因子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42
20
作者 王红 范志平 +4 位作者 邓东周 陈德龙 孙学凯 高俊刚 曾德慧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69-1475,共7页
土壤有机碳矿化是土壤向大气释放CO2的最大净输出途径,其与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的差值是判断生态系统碳源或碳汇的关键。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10年生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土壤含水量以及... 土壤有机碳矿化是土壤向大气释放CO2的最大净输出途径,其与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的差值是判断生态系统碳源或碳汇的关键。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10年生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土壤含水量以及碳、氮添加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速率。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升高分别呈指数和线性增长,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不同;在土壤含水量最小时(田间持水量的10%),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最低;土壤有机碳矿化对水分的敏感性在低温条件下(10℃)显著低于在适温和高温条件下(20℃~30℃)。土壤中有机碳含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土壤碳矿化速率,氮的添加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没有显著影响,但随着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土壤氮素含量对土壤碳矿化速率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矿化 温度 土壤含水量 氮添加 温度敏感性 水分敏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