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线胰岛β细胞功能与短期胰岛素治疗后2型糖尿病疾病缓解的关系
1
作者 叶菁 季美霞 曾志复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6期1038-1042,共5页
目的分析基线胰岛β细胞功能与短期胰岛素治疗后2型糖尿病疾病缓解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建档并行短期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收集基线临床指标、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homeostasis model... 目的分析基线胰岛β细胞功能与短期胰岛素治疗后2型糖尿病疾病缓解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建档并行短期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收集基线临床指标、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胰岛素分泌敏感性指数-2(insulin secretion sensitivity index-2,ISSI-2)以及修正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modifiedβ-cell function index,MBCI),按照停药后观察期内的糖尿病缓解情况分为缓解组(52例)与未缓解组(93例)。比较缓解组与未缓解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线β细胞功能与短期胰岛素治疗后2型糖尿病疾病缓解的关系。结果将不符合要求的5例患者剔除后最终纳入研究患者145例。未缓解组年龄中位数50.09岁,缓解组40.83岁,基线空腹血糖水平(6.4±1.4)mmol/L、HbA1c水平(6.9±0.8)%比缓解组的(5.3±1.2)mmol/L、(6.1±0.5)%更高,HOMA-β中位数37.80、ISSI-2中位数149.24以及MBCI中位数22.94较缓解组(50.14、278.21、32.80)低,病程较缓解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Z=-10.301、-4.974、-6.884、27.037、30.702、13.914、-4.803,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HOMA-β、ISSI-2以及MBCI均为疾病缓解的保护因素(OR=0.903、0.871、0.857,P<0.05)。结论基线胰岛β细胞功能是短期胰岛素治疗后2型糖尿病疾病缓解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因素,基线胰岛β细胞功能越好疾病得到缓解的可能性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细胞功能 胰岛素 糖尿病 2型 治疗
下载PDF
度拉糖肽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叶菁 季美霞 曾志复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度拉糖肽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度拉糖肽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90例,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分析度拉糖肽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度拉糖肽治疗8周后,血糖控制良好... 目的分析度拉糖肽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度拉糖肽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90例,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分析度拉糖肽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度拉糖肽治疗8周后,血糖控制良好223例,血糖控制不佳67例。血糖控制良好组治疗前单核细胞计数、HOMA-β以及血清钠水平比血糖控制不佳组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率、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以及ALT水平明显比血糖控制不佳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度拉糖肽治疗前HOMA-β、血清钠、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以及ALT水平可影响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效果(P<0.05)。结论度拉糖肽治疗后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均能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同时HOMA-β、血清钠、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以及ALT水平为影响度拉糖肽治疗后血糖控制效果的因素,在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需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拉糖肽 糖尿病 血糖控制
下载PDF
西洛他唑片联合依帕司他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曾志复 《海峡药学》 2010年第12期131-132,共2页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片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西洛他唑片100mg 1日2次口服,依帕司他片50mg 1日3次口服;对照组30例单用依帕司他片50mg 1日3次口服,两...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片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西洛他唑片100mg 1日2次口服,依帕司他片50mg 1日3次口服;对照组30例单用依帕司他片50mg 1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均进行肌电图检测四肢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西洛他唑片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正中神经、腓神经感觉、运动传导速度均有好转,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西洛他唑片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用依帕司他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西洛他唑片 依帕司他片
下载PDF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叶菁 丁莉 +1 位作者 曾志复 陶静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7期16-18,22,共4页
目的探讨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施以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对其胰岛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的144例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患者的病程表现展开分组:分别设为A1组(新诊断)、A2组... 目的探讨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施以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对其胰岛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的144例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患者的病程表现展开分组:分别设为A1组(新诊断)、A2组(病程在1~5年)及A3组(病程在5~10年)。对于所有患者于临床施以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时间为2周;在准备对所有患者开展治疗前及完成治疗后,对患者于临床开展胰岛素检测工作、75 g OGTT检测工作及C-P检测工作;最终对HOMA-β(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I30/△G30(胰岛素早时相分泌功能指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治疗前比较,三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HOMA-β和△I30/△G30水平获得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指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疾病病程相对较短的T2DM患者在施以治疗期间,胰岛素泵强化疗法的充分应用可对患者胰岛功能的改善做出充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 胰岛功能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局部加氧治疗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毛细花 滕荣建 +2 位作者 陈敏华 曾志复 叶秋玉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4期96-99,共4页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局部加氧治疗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则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局部加氧治疗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则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局部加氧治疗;对照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两组液氧分压、LDH和SDH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组织液氧分压(112.34±2.45)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34±1.2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DH(132.23±1.23)U/L低于对照组,SDH(2.94±0.12)U/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4^+/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慢性创面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局部加氧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性,值得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局部加氧 糖尿病足慢性创面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住院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特点及采取监测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曾誌復 陈日秋 丁莉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5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特点及采取监测应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的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对该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特...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特点及采取监测应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的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对该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特点;另外,对该120例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机制。结果住院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在凌晨、午餐前、早餐前及睡前的发生率普遍较高(P<0.05);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后,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前(P<0.05)。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无症状低血糖,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情况,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 无症状低血糖 发生特点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下载PDF
妊娠期血糖及体重管理对低血糖孕妇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曾誌復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第7期821-823,共3页
目的探讨实施妊娠期血糖控制及身体质量指数(BMI)管理对低血糖孕妇血糖水平、体重增长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丽水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50例妊娠期孕妇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实施妊娠期血糖控制及身体质量指数(BMI)管理对低血糖孕妇血糖水平、体重增长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丽水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50例妊娠期孕妇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在其方法基础上联合血糖控制及BMI管理对低血糖孕妇进行干预,观察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空腹血糖水平、每周体重增长情况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空腹血糖水平较干预前均出现了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13.800、20.185,均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5.365,P<0.05)。干预后两组孕妇每周体重增长水平较干预前均出现了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2.257、4.553,均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孕妇每周体重增长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582,P<0.05)。经过不同干预后,两组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窘迫、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270、4.823、5.094,均P<0.05),但两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羊水过多、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低血糖孕妇采用血糖控制及BMI管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孕妇血糖水平和BMI,降低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窘迫、胎膜早破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控制 身体质量指数 低血糖孕妇 临床结局
下载PDF
复明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季美霞 刘坚 +1 位作者 曾誌復 朱向盈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观察复明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视力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给予降糖、降压、调脂、糖尿病... 目的:观察复明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视力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给予降糖、降压、调脂、糖尿病饮食、运动指导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明胶囊口服。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糖、视力、炎性因子水平、中医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IL-1β、ICAM-1、TNF-α、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明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反应,改善视力,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复明胶囊 甲钴胺 血糖 视力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季美霞 朱向盈 +1 位作者 曾誌復 丁莉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第10期1297-1299,共3页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甲亢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甲亢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血清钙(Ca)、磷(P)、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OCN)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a、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TH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OCN和AL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Ca、P的吸收作用,加快疾病恢复,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甲巯咪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普萘洛尔 甲状旁腺素 骨钙素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白介素8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10
作者 季美霞 曾志复 +2 位作者 官常荣 田江宣 叶斌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2-625,共4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8(IL‐8)能否作为 T2DM 视网膜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的联合治疗靶点。方法 T2DM患者112例,按有无并发症分为单纯 T2DM 组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同时收集健康体检者36名为健康对照组(NC组)。... 目的:探讨白介素‐8(IL‐8)能否作为 T2DM 视网膜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的联合治疗靶点。方法 T2DM患者112例,按有无并发症分为单纯 T2DM 组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同时收集健康体检者36名为健康对照组(NC组)。放射免疫法(RIA )测定受试者血清VEGF和IL‐8含量。结果 T2DM 组与 DR组 VEGF含量较 NC 组分别升高1.73倍[(5.26±3.54) vs (9.10±4.85)ng/ml ,P<0.05)和4.53倍[(5.26±3.54) vs (23.86±16.16)ng/ml ,P<0.05)],DR组较T2DM组升高2.62倍[(9.10±4.85) vs (23.86±16.16)ng/ml ,P<0.05)];T2DM组与DR组IL‐8含量与NC组比较分别升高7.42倍[(25.69±2.47) vs (190.50±27.17)ng/ml ,P<0.05)]和69.72倍[(25.69±2.47) vs (1791.00±297.30)ng/ml ,P<0.05)],DR组较 T2DM 组升高9.4倍[(190.50±27.17) vs (1791.00±297.30)ng/ml ,P<0.05)]。VEGF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5% CI为0.84~0.94(P<0.001);IL‐8的 AUC为0.82,95% CI为0.75~0.89(P<0.001)。在 NC组中,血清IL‐8与VEGF含量无相关性(r=0.1232,P>0.05),但在 T2DM 组和DR组中,IL‐8与 VEGF呈正相关(r=0.6128、0.8671,P<0.05)。结论 IL‐8可作为DR抗VEGF治疗的联合治疗靶点和危险评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介素-8
原文传递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不同程度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案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丁莉 曾誌復 +2 位作者 官常荣 叶斌 陈日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82-1983,200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感染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117例于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感染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117例于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临床感染程度分为重度感染组38例、中度感染组39例、轻度感染组40例,观察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着感染程度增加,治愈时间越长,重度感染组、中度感染组及轻度感染组的愈合时间分别为(84.2±16.4)(56.2±11.9)(27.5±7.5)d;住院时间分别为(86.3±17.9)(59.1±13.5)(29.6±8.4)d;治疗费用分别为(54 678±461)(31 024±384)(23 465±296)元;随着感染程度的不断加重以及溃疡的加深,患者预后情况越差,愈合率较低,截肢率及病死率不断上升。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致残及死亡的概率逐渐增大,并且感染程度与溃疡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关系,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足溃疡 严重程度 截肢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联合格列美脲对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曾誌復 丁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14-1616,共3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格列美脲对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对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美脲片2 mg,口服,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格列美脲对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对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美脲片2 mg,口服,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50 mg,口服,每日2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餐后2 h C肽(2 h CP)、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 A1c、FPG、2 h PG、CRP、TNF-α、IL-6、Homa-IR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 h CP、Homa-β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格列美脲较单用格列美脲可显著降低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有效控制血糖,且安全性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格列美脲 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 2型糖尿病 炎性细胞因子 胰岛Β细胞功能
原文传递
参芪降糖颗粒联合胰岛素对磺脲类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低血糖发作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曾誌復 季美霞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065-2067,共3页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联合胰岛素对磺脲类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低血糖发作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停用原来使用的降糖药物。对照...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联合胰岛素对磺脲类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低血糖发作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停用原来使用的降糖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泵以每日0.3单位/kg为起始剂量,后根据患者血糖水平每3~5 d调整1次胰岛素剂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颗粒2 g,口服,t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平均血糖波动度(MAGE)、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血糖发作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 h PG、FPG、Hb A1c、MAGE、FINS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ISI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C、TG、LDL-C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ISI、TC、TG、LDL-C、HDL-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参芪降糖颗粒联合胰岛素可显著改善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作,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降糖 胰岛素 磺脲类继发性失效 2型糖尿病 血脂 低血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