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刁春丽 李兰建 +4 位作者 周舟 曾思明 徐帆 蓝倩倩 李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2-227,共6页
角膜屈光手术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是目前的主流屈光手术方式。众多研究证明ICL植入术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视力,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屈光医生和患者的青睐。良好的术后视力及视觉质量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为... 角膜屈光手术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是目前的主流屈光手术方式。众多研究证明ICL植入术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视力,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屈光医生和患者的青睐。良好的术后视力及视觉质量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为了评估患者术后的主观及客观视觉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IC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视觉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融合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价值 被引量:14
2
作者 曾思明 闫玉梅 +2 位作者 陈琦 李敏 赖云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958-960,共3页
目的:探讨用同视机进行融合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双眼视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同视机进行融合功能训练,观察术后7,30,180,540d的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并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用同视机进行融合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双眼视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同视机进行融合功能训练,观察术后7,30,180,540d的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并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融合功能恢复率达88%,高于对照组的60%(P<0.05);治疗组训练前后融合范围恢复比较,训练后融合范围明显提高;同视机检查治疗组立体视恢复率达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P<0.05);Titmus立体图检查治疗组立体视恢复率达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同视机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的患者进行融合功能训练对提高融合功能和双眼视功能的重建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视机 外斜视 融合 双眼视功能 间歇性外斜视 双眼视功能 功能训练 术后患者 视功能重建 同视机检查 价值 融合功能 Titmus
下载PDF
眼科显微手术技能培训模式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曾思明 李敏 李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370-1371,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眼科专科医师显微手术技能培训模式,使年轻的眼科医生了解并掌握眼科显微手术的基本特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眼科临床工作的需要。方法:对尚未熟练掌握眼科显微手术的本院眼科医生、进修医生和实习研究生进行眼科... 目的:探索一种眼科专科医师显微手术技能培训模式,使年轻的眼科医生了解并掌握眼科显微手术的基本特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眼科临床工作的需要。方法:对尚未熟练掌握眼科显微手术的本院眼科医生、进修医生和实习研究生进行眼科显微手术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并建立起严格的培训制度。结果:培训者46名基本显微手术操作比较准确和熟练,能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应用手术显微镜完成翼状胬肉切除、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等手术操作。结论:利用眼科显微手术培训平台进行显微手术技能培训,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种培训模式,能达到掌握眼科显微手术操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培训 模式
下载PDF
电子电路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16
4
作者 曾思明 彭端 +1 位作者 蒋力立 李水峰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6期103-105,共3页
高等工科院校开设电子电路实验课,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被动式的教学模式,实施自主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创新、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自主式 实验教学模式 主动学习 电子电路
下载PDF
开放自主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究和实践 被引量:9
5
作者 曾思明 杜宇上 +1 位作者 彭端 蒋力立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2年第5期79-82,共4页
阐述了开放自主式实验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主动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结合广东工业大学电子电路实验教学,介绍了开放自主式实验教学的3个重要环节,说明了在教学实践中具体的实施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开放 自主 教学模式 电子电路实验
下载PDF
同视机融合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曾思明 闫玉梅 +2 位作者 陈琦 李敏 赖云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415,共2页
目的:探讨同视机融合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80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组应用同视机进行融合功能训练,观察术前、术后和训练后540d的融合功能和斜视度并比较分析。结果:治... 目的:探讨同视机融合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80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组应用同视机进行融合功能训练,观察术前、术后和训练后540d的融合功能和斜视度并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融合功能恢复率达87·50%,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组训练后融合范围明显提高;眼位回退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结论:应用同视机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的患者进行融合功能训练能提高融合功能恢复,增大融合范围并减少眼球回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视机 外斜视 融合
下载PDF
同视机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眼球回退影响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曾思明 闫玉梅 +2 位作者 陈琦 李敏 赖云珍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同视机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眼球回退的影响。方法对80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组应用同视机进行融合功能训练,观察术后7、30、180、540天的斜视度、融合功能、立体视并比较分析。结... 目的探讨同视机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眼球回退的影响。方法对80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组应用同视机进行融合功能训练,观察术后7、30、180、540天的斜视度、融合功能、立体视并比较分析。结果同视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540天的比较,治疗组眼位回退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融合功能恢复率达87.50%,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 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达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0%(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同视机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的患者进行融合功能训练能提高融合功能恢复并减少眼球回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视机 外斜视 眼球回退
下载PDF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治疗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曾思明 赖云珍 +2 位作者 陈琦 刘路宏 阎玉梅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85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儿童手术和配镜两种方法矫正治疗,进行眼位、屈光状态、视力和双眼视功能随访期间观察并比较分析。结果术后眼球正位79例(92.94%),5年后有72例(84.71%)维持正位... 目的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85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儿童手术和配镜两种方法矫正治疗,进行眼位、屈光状态、视力和双眼视功能随访期间观察并比较分析。结果术后眼球正位79例(92.94%),5年后有72例(84.71%)维持正位;Ⅲ级双眼视功能提高(P<0.05)。结论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及内斜视,手术矫正戴镜后的残余内斜,对恢复双眼视功能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调节性内斜视 治疗 疗效分析 双眼视功能
下载PDF
罗哌卡因利多卡因混合液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曾思明 徐帆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774-776,共3页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利多卡因混合液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在斜视手术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选择80例局部麻醉手术的水平性斜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用7.5g/L罗哌卡因混合20g/L利多卡因分别作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和结膜下浸润麻醉,并进行疼痛...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利多卡因混合液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在斜视手术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选择80例局部麻醉手术的水平性斜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用7.5g/L罗哌卡因混合20g/L利多卡因分别作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和结膜下浸润麻醉,并进行疼痛和眼心反射的评估。结果:患者80例均能在局部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疼痛的评估结果: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试验组评为"优"者12例,"良"者21例,"可"者6例,"差"1例。对照组"优"者2例,"良"者25例,"可"者12例,"差"1例。两组进行秩和检验,P<0.01,两组有显著差异。术中牵拉眼内外直肌数量和出现眼心反射情况为:试验组牵拉肌肉共74条,发生眼心反射26次,对照组牵拉肌肉共76条,发生眼心反射48次,采用χ2检验,P<0.01,两组间眼心反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眼心反射等级差别采用秩和检验,P>0.05,在发生眼心反射患者中,两组间眼心反射等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7.5g/L罗哌卡因混合20g/L利多卡因作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在斜视手术应用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手术 局部麻醉 罗哌卡因
下载PDF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远近立体视觉恢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曾思明 闫玉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795-1796,共2页
目的:探讨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对远近立体视觉恢复的影响。方法:观察83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手术前后的远近立体视情况,比较不同发病年龄和手术年龄对立体视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83例,56例术后获得远立体视,35例术后获得中心凹立体... 目的:探讨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对远近立体视觉恢复的影响。方法:观察83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手术前后的远近立体视情况,比较不同发病年龄和手术年龄对立体视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83例,56例术后获得远立体视,35例术后获得中心凹立体视,手术后远近立体视的恢复率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越小,术后获得立体视的可能性越小;手术年龄越早,立体视恢复率越高,手术年龄越大,立体视恢复越差,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严重影响立体视觉的发育,早期手术可提高远近立体视觉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立体视觉
下载PDF
超声截囊仪在成熟期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思明 林雨 +2 位作者 李莉 钟海彬 李敏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截囊仪在成熟期白内障手术中的使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老年性白内障60例(60只眼)分别采用超声截囊仪和手工进行连续环形撕囊术,处理过程进行比较。结果连续环形撕囊的成功率分别为96.67%和70.00%,χ2=5.88,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超声截囊仪在成熟期白内障手术中的使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老年性白内障60例(60只眼)分别采用超声截囊仪和手工进行连续环形撕囊术,处理过程进行比较。结果连续环形撕囊的成功率分别为96.67%和70.00%,χ2=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现后囊膜破裂率分别为3.33%和16.67%,χ2=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率分别为96.67%和73.33%,χ2=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截囊仪在成熟期白内障前囊膜切开中操作相对容易掌握,而且快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截囊仪 成熟期白内障 连续环形撕囊
下载PDF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麻醉用于儿童斜视矫正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曾思明 莫恃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5期431-433,共3页
目的 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麻醉在儿童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斜视患儿 12 0例并分为两组 ,A组为氯胺酮、安定复合静脉麻醉 ,B组为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组。术中观察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和围术期并发症或... 目的 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麻醉在儿童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斜视患儿 12 0例并分为两组 ,A组为氯胺酮、安定复合静脉麻醉 ,B组为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组。术中观察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和围术期并发症或副反应。结果  A组麻醉后心率加快和平均动脉压升高比 B组明显 (P <0 .0 5 ) ,B组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平均手术时间短 ,术后苏醒时间快。结论 氯胺酮 +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比氯胺酮+安定静脉麻醉效果好 ,是一种安全、有效、适合儿童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异丙酚 复合麻醉 儿童 斜视矫正术 临床观察 斜视 并发症 副反应 心率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下斜肌减弱术治疗外斜V征伴下斜肌功能亢进45例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思明 闫玉梅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1-601,共1页
关键词 下斜肌减弱术 外斜Ⅴ征 下斜肌功能亢进 斜视 视功能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粉尘排放远程监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曾思明 杨冠玲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5期139-141,共3页
针对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反馈时间长,不利于指导生产的问题,同时为了简化数据传输的过程,基于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 8.0进行了粉尘排放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和研究。该系统使用NI公司生产的数据采集卡,利用数据采集助手DAQ Assistant对数... 针对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反馈时间长,不利于指导生产的问题,同时为了简化数据传输的过程,基于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 8.0进行了粉尘排放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和研究。该系统使用NI公司生产的数据采集卡,利用数据采集助手DAQ Assistant对数据采集卡进行驱动,并采用DataSocket通信技术进行数据的实时、远程采集,实现了对粉尘排放的远程监控。实验证明该系统是稳定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LABVIEW DATASOCKET技术 粉尘排放 计算机远程在线监控
下载PDF
基于OBE的阶梯式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曾思明 陈安 +4 位作者 蒋力立 杜宇上 陈灵敏 刘银萍 李水峰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第23期66-68,共3页
针对当前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深入探讨了基于OBE模式的基本实验技能、综合设计技能和科学研究技能三个阶梯层次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阶梯... 针对当前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深入探讨了基于OBE模式的基本实验技能、综合设计技能和科学研究技能三个阶梯层次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阶梯式实验教学模式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研究型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阶梯式 实验教学改革
下载PDF
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附156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思明 钟海彬 阎玉梅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855-856,共2页
目的 :探讨手术矫正间歇性外斜视的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 :根据视远、视近斜视角的不同 ,对 15 6例间歇性外斜视进行分类并行手术治疗。结果 :I级治愈 96例 (6 1.5 % ) , 级治愈 4 5例 (2 8.8% ) , 级治愈 15例 (10 .4 % ) ;眼位回退 6 ... 目的 :探讨手术矫正间歇性外斜视的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 :根据视远、视近斜视角的不同 ,对 15 6例间歇性外斜视进行分类并行手术治疗。结果 :I级治愈 96例 (6 1.5 % ) , 级治愈 4 5例 (2 8.8% ) , 级治愈 15例 (10 .4 % ) ;眼位回退 6 1例(39.1% )。正常网膜对应组与双重对应组两组对比 ,I级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应考虑早期手术。多次检查取其最大斜视度作为设计手术的依据以避免眼位回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手术 眼位回退
下载PDF
儿童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合并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思明 李莉 +1 位作者 钟海彬 李敏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合并后发性白内障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6例(26只眼)儿童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合并后发性白内障进行超声截囊仪进行后囊切开、前部玻璃体切除、人工晶状体光学区后囊嵌顿术。观察手... 目的探讨儿童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合并后发性白内障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6例(26只眼)儿童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合并后发性白内障进行超声截囊仪进行后囊切开、前部玻璃体切除、人工晶状体光学区后囊嵌顿术。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眼部情况。结果 26只眼后发性白内障切除和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膜夹持复位成功,术后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视轴混浊,人工晶状体位置无偏离,位置稳定,仅出现短期的炎症反应,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及晶状体后囊膜切开区再次混浊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儿童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合并后发性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切除后发性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复位是安全、有效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夹持 后发性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儿童
下载PDF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麻醉斜视手术眼心反射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思明 莫恃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69-770,共2页
目的 探讨氯胺酮及异丙酚复合麻醉下斜视矫正手术中眼心反射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斜视患儿120例,分为两组,A组为氯胺酮及安定复合静脉麻醉,B组为氯胺酮及异丙酚复合麻醉组。术中观察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A组麻醉后心率加快比B组明显(P&l... 目的 探讨氯胺酮及异丙酚复合麻醉下斜视矫正手术中眼心反射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斜视患儿120例,分为两组,A组为氯胺酮及安定复合静脉麻醉,B组为氯胺酮及异丙酚复合麻醉组。术中观察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A组麻醉后心率加快比B组明显(P<0.05);A组有28例,而B组只有8例出现眼心反射,两组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平均手术时间短,术后苏醒快。结论 氯胺酮+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比氯胺酮+安定麻醉效果好,眼心反射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异丙酚 复合麻醉 斜视 手术治疗 眼心反射
下载PDF
基于NI Multisim和NI ELVIS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系统开发 被引量:4
19
作者 曾思明 杜宇上 +2 位作者 陈安 蒋力立 陈灵敏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年第21期38-40,共3页
为了充分发挥仿真实验和实物操作实验教学手段的优势,尝试将NI Multisim仿真软件和NI ELVIS II+实验平台引入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中,并以晶体管两级放大电路实验为例设计了基于仿真和实物操作一体化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系统。实践表明... 为了充分发挥仿真实验和实物操作实验教学手段的优势,尝试将NI Multisim仿真软件和NI ELVIS II+实验平台引入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中,并以晶体管两级放大电路实验为例设计了基于仿真和实物操作一体化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系统。实践表明,将仿真实验和实物操作实验实时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快速地将仿真实验的结果与实物操作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比对,大大缩减了从仿真电路设计到实物电路实现的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效率和学习成就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 Multisim ELVIS 两级放大电路 实验系统
下载PDF
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治疗下斜肌亢进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思明 钟海彬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857-858,共2页
目的 :探讨下斜肌部分切除对下斜肌功能亢进的作用。方法 :对 5 3例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患者采用下斜肌部分切除术 ,将下斜肌部分切除 4~ 8mm,术前术后测量内转眼位和原在位上斜度。结果 :平均矫正原在位上斜视 11.3△ ,内转时已无下斜肌... 目的 :探讨下斜肌部分切除对下斜肌功能亢进的作用。方法 :对 5 3例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患者采用下斜肌部分切除术 ,将下斜肌部分切除 4~ 8mm,术前术后测量内转眼位和原在位上斜度。结果 :平均矫正原在位上斜视 11.3△ ,内转时已无下斜肌亢进现象。结论 :下斜肌部分切除对消除下斜肌功能亢进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斜肌功能亢进 部分切除 矫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