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曾旭作品
1
作者 曾旭 《黄河之声》 2015年第20期172-172,共1页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碎屑锆石U-Pb测年及盆山耦合探讨
2
作者 曾旭 付锁堂 +4 位作者 王波 龙国徽 吴志雄 崔海栋 王琛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5,共17页
柴达木盆地被祁连山、阿尔金山及昆仑山所环绕,盆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E32)地层独特的岩性和沉积格局指示了复杂盆山体系和源区多样成因。本文选取了盆地内部不同构造带5口钻井下干柴沟组的中粗砂岩样品,利用碎屑锆石U-Pb定年等分析方法... 柴达木盆地被祁连山、阿尔金山及昆仑山所环绕,盆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E32)地层独特的岩性和沉积格局指示了复杂盆山体系和源区多样成因。本文选取了盆地内部不同构造带5口钻井下干柴沟组的中粗砂岩样品,利用碎屑锆石U-Pb定年等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进行了构造、物源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位于祁连山前的XX-1井样品下干柴沟组锆石年龄介于2692~156Ma之间,主要峰值年龄为448Ma和249Ma,L6-1井样品锆石年龄介于2693~220Ma之间,主要峰值年龄为499Ma和415Ma;位于盆地西部沉降中心内部的YIT-1井样品下干柴沟组锆石年龄介于2796~266Ma之间,主要峰值年龄为423Ma和255Ma;阿尔金山前的N-105井样品下干柴沟组锆石年龄介于2481~242Ma之间,主要峰值年龄为422Ma和259Ma,N-109井样品锆石年龄介于2638~228Ma之间,主要峰值年龄为444Ma和246Ma。通过与主要源区年龄对比可知,盆地不同构造带下干柴沟组的物源差异较大,靠近祁连山前的XX-1井、L6-1井的物源主要来自于祁连山内部;位于阿尔金山前相邻的N-105、N-109井物源主体来自于阿尔金山内部,但N-109井存在祁连山物源贡献;柴西坳陷内部YIT-1井物源受祁连山及东昆仑共同控制。物源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在古近纪已大规模隆升,并且作为青藏高原北部边界为柴达木盆地持续提供物源;阿尔金山及昆仑山在下干柴沟组沉积时期已经形成雏形,但并未大规模隆升,造成了山前带复杂的物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下干柴沟组 碎屑锆石 U-PB年龄 物源分析
下载PDF
四川盆地及周缘前震旦系裂谷特征与油气地质意义
3
作者 文龙 周刚 +11 位作者 孙峥 严威 卞从胜 汪泽成 张本健 张亚 张自力 刘伟 曾旭 李传新 田兴旺 谢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9,I0001,共15页
四川盆地及周缘已被证实发育较大规模的前震旦系裂谷,但其在盆地内部的展布及发育特征尚不明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盆地深部构造格局的认识。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重磁电资料,通过联合解译和小子域滤波等新技术对... 四川盆地及周缘已被证实发育较大规模的前震旦系裂谷,但其在盆地内部的展布及发育特征尚不明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盆地深部构造格局的认识。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重磁电资料,通过联合解译和小子域滤波等新技术对新元古界构造形态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区域地震大剖面的精细解释并辅以航磁资料进行验证,分析了新元古代裂谷的特征及其对上覆地层的沉积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盆地内部自西北至东南共发育3条近乎平行的前震旦系裂谷,其中以川中裂谷规模最大;②裂谷内部发育一系列与裂谷走向近平行的次级正断层,将裂谷内部结构复杂化,形成一系列断陷;③裂谷内断层在平面上呈平行/斜列式、相向/相背平行式及同向平行式组合,对应在剖面上呈阶梯式、垒堑式、地堑式及铲式半地堑式等组合特征;④盆地东北部盆缘露头揭示南华系—陡山沱组在裂谷内发育冰期—间冰期交互沉积,主要为三角洲、陆棚与斜坡盆地相碎屑岩和冰碛岩。结论认为,应用重磁联合解译+井震资料修订+露头剖面验证的新方法,证实四川盆地前震旦系裂谷的存在,且南华纪裂谷边界(主干)断裂控制了上覆地层沉积古地理格局和坡折带的发育,部分裂谷控制了寒武系或早古生界沉积中心的分布,并对后期沉降中心、构造圈闭的形成以及含油气系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新元古代 前震旦系 冰期—间冰期沉积 超深层勘探 重磁解译 构造样式 裂谷分布
下载PDF
叶用芥菜新品种宜芥1号的选育
4
作者 何翠 张英 +5 位作者 曾旭 罗玉华 张晓禹 喻小娇 彭震宇 金鑫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6-179,共4页
宜芥1号是从宜宾市翠屏区农家品种二月青中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叶用芥菜新品种。该品种在秋季露天栽培生育期约158 d。植株直立,株高约95 cm,株幅约65 cm,叶片数约19片,叶绿色,叶片卵圆形,裂叶少,叶柄背面有蜡粉,叶片表面中等皱缩,花冠... 宜芥1号是从宜宾市翠屏区农家品种二月青中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叶用芥菜新品种。该品种在秋季露天栽培生育期约158 d。植株直立,株高约95 cm,株幅约65 cm,叶片数约19片,叶绿色,叶片卵圆形,裂叶少,叶柄背面有蜡粉,叶片表面中等皱缩,花冠淡黄色,种子红褐色,单株质量约2.3 kg。平均667 m^(2)产量7000 kg以上。鲜样粗蛋白含量(w,后同)6.7 mg·g^(-1),粗纤维含量1.1%,维生素C含量0.82 mg·g^(-1),丰产质优,是加工优质宜宾芽菜的好原料。2023年3月通过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新品种 宜芥1号
下载PDF
太赫兹回旋管蓝宝石输能窗的设计及实验
5
作者 张亦弛 高东硕 +4 位作者 曾旭 李鹍 郝文腾 李博阳 冯进军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针对170 GHz兆瓦级回旋管短脉冲实验对蓝宝石输能窗的实际要求,分析了蓝宝石窗传输高斯波束的反射和吸收特性,优化设计了低反射、低损耗蓝宝石输能窗的工程方案。对研制的蓝宝石窗部件进行微波冷测,驻波比(VSWR)小于1.1,验证了蓝宝石窗... 针对170 GHz兆瓦级回旋管短脉冲实验对蓝宝石输能窗的实际要求,分析了蓝宝石窗传输高斯波束的反射和吸收特性,优化设计了低反射、低损耗蓝宝石输能窗的工程方案。对研制的蓝宝石窗部件进行微波冷测,驻波比(VSWR)小于1.1,验证了蓝宝石窗的低反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的最大输出平均功率阈值为590 W。对使用该蓝宝石窗研制的170 GHz回旋管进行测试,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功率阈值,为大功率回旋管蓝宝石输能窗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0 GHz 回旋管 蓝宝石 输能窗 高斯波束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超材料窗片反向设计研究
6
作者 谷炳毅 曹耀耀 +4 位作者 王汀略 李俊延 曾旭 潘攀 柏宁丰 《真空电子技术》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与固态器件相比,真空电子器件在高频段可以提供更大的功率、更宽的带宽。输能窗作为其中的重要部件,用以隔绝真空电子器件内外环境,保持管内的高真空度,传输高能电磁波。目前,传统输能窗的性能已经制约宽带高频真空器件性能。基于此,本... 与固态器件相比,真空电子器件在高频段可以提供更大的功率、更宽的带宽。输能窗作为其中的重要部件,用以隔绝真空电子器件内外环境,保持管内的高真空度,传输高能电磁波。目前,传统输能窗的性能已经制约宽带高频真空器件性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神经网络算法设计超材料窗片的方案,实现了低反射和驻波比的宽带输能窗。本文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拟合效应对窗片结构与其频谱之间建立映射关系,从而避免了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繁复过程,提高了频谱性能仿真的速度,简化了设计过程。通过设计双向神经网络并进行训练,实现反向设计窗片的目标,输入目标频谱特性参数即可生成满足指标要求的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电子器件 输能窗 超材料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三段页岩油储层非线性渗流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曾旭 卞从胜 +4 位作者 沈瑞 周可佳 刘伟 周素彦 汪晓鸾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50,共11页
通过高压压汞与低温气体吸附实验,结合核磁共振在线检测系统和驱替实验,对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三段页岩油储层的渗流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三段3种岩相页岩的微孔数量占比最大。与块状泥岩相比,纹层... 通过高压压汞与低温气体吸附实验,结合核磁共振在线检测系统和驱替实验,对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三段页岩油储层的渗流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三段3种岩相页岩的微孔数量占比最大。与块状泥岩相比,纹层状及层状页岩储层的孔径大于100 nm的中大孔喉更为发育,储集性及渗流能力更优。②赋存在页岩储层大孔喉中的可流动油能有效产出,但由于渗流阻力较大,微小孔喉(小于100 nm)中的油即使在很大压差下也难以产出。③页岩储层中的石油渗流具有启动压力梯度和非线性渗流的特征,但不同岩相的渗透特征差异较大,其中纹层状页岩拟启动压力梯度最小,渗流能力最强,层状页岩储层具有一定的渗流能力,块状页岩储层渗流能力最差。在相同压力梯度下,块状页岩中的流量仅为纹层状页岩中流量的10%左右,基本无自然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启动压力梯度 非线性渗流 渗流能力 沙三段 古近系 歧口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水热反应产氢及其高效还原二氧化碳产甲酸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曾旭 殷国栋 +1 位作者 周仰原 赵建夫 《天津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24-27,共4页
由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受到关注,通过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实现减排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甲酸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还可应用于储氢燃料电池领域。本文从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背景出发,介绍了水热反应的特性,... 由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受到关注,通过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实现减排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甲酸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还可应用于储氢燃料电池领域。本文从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背景出发,介绍了水热反应的特性,以及水作为氢源在水热条件下还原二氧化碳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甲酸的相关进展,以期为二氧化碳在光催化、电化学还原资源化利用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还原 水热 加氢 甲酸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3亚段页岩有机质转化率、排烃效率与页岩油主富集类型 被引量:9
9
作者 赵文智 卞从胜 +4 位作者 李永新 刘伟 董劲 王坤 曾旭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3,共12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页岩油资源主富集类型不清等问题,开展长73亚段页岩有机质生烃转化率、排烃效率与页岩顶底板保存条件等方面研究,并对长73亚段页岩油主富集类型进行评价。研究认为:长73亚段页岩有机质转化率平均为...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页岩油资源主富集类型不清等问题,开展长73亚段页岩有机质生烃转化率、排烃效率与页岩顶底板保存条件等方面研究,并对长73亚段页岩油主富集类型进行评价。研究认为:长73亚段页岩有机质转化率平均为45%左右,有大于50%的有机质尚未向石油烃转化,且成熟度越低,未转化有机质占比越大。已转化石油烃的累计排烃效率平均为27.5%,未转化有机质加上滞留烃占比大于70%;长73亚段页岩的相对排烃效率平均为60%,约40%已转化烃留滞在源岩内部。长73亚段页岩顶底板分别为长71—2亚段和长8段砂岩,之上还有长6段砂岩,已在有孔渗能力的部位形成大规模低孔渗—致密油藏,且长73亚段页岩为负压,压力系数为0.80~0.85,顶底板保存条件较差,滞留烃多以吸附态存在,可动性较差。评价认为长73亚段中高熟页岩油不是主富集类型,但在避开长6段、长8段和长71—2亚段已形成油藏区且断层、裂缝不发育的顶底板封闭性良好部位,应存在流动性较好的中高熟页岩油富集机会;中低熟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是长73亚段页岩油主富集类型,宜通过先导试验准备相关技术并落实资源可利用性与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转化率 排烃效率 顶底板保存条件 陆相页岩油 主富集类型 长73亚段页岩 三叠系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发酵豆渣的营养特性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曾旭 周凌博 +2 位作者 毛寿林 吴淑军 张玲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75,共6页
豆渣作为营养丰富的农副产品,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但受保存技术和利用技术限制,豆渣易出现腐败、营养流失和吸收利用率较低等问题。使用发酵技术可以降低豆渣中抗营养因子含量,产生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物质,提高豆渣的利用率,延长储存时间... 豆渣作为营养丰富的农副产品,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但受保存技术和利用技术限制,豆渣易出现腐败、营养流失和吸收利用率较低等问题。使用发酵技术可以降低豆渣中抗营养因子含量,产生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物质,提高豆渣的利用率,延长储存时间,提高饲用安全性,有助于增强畜禽机体健康。文章通过总结发酵豆渣的营养成分、影响因素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发酵豆渣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推广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渣 营养成分 品质变化 反刍动物
原文传递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歧北次凹沙三上亚段页岩岩相特征及含油性差异 被引量:2
11
作者 蒲秀刚 马超 +6 位作者 郭彬程 周可佳 卞从胜 马建英 周素彦 曾旭 张辉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9,I0004,I0005,共17页
页岩岩相精细识别与类型划分是陆相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基础。采用总有机碳质量分数测试、热解、矿物组成、显微岩石薄片、荧光薄片及高频二维核磁共振(2D-NMR)等方法,识别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歧北次凹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沙三上亚... 页岩岩相精细识别与类型划分是陆相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基础。采用总有机碳质量分数测试、热解、矿物组成、显微岩石薄片、荧光薄片及高频二维核磁共振(2D-NMR)等方法,识别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歧北次凹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沙三上亚段)主要岩相类型及特征,分析不同岩相含油性差异。结果表明:歧口凹陷歧北次凹沙三上亚段页岩富含石英、黏土和碳酸盐矿物,w(TOC)平均为1.08%,发育纹层状、薄层状和块状3类层理沉积构造,沙三上亚段细粒岩划分为纹层状页岩相、层状页岩相、块状页岩相、钙质页岩相和粉砂岩相5类岩相,不同岩相储层内部含油性不同,长英质矿物质量分数及沉积构造类型对页岩油含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纹层状和层状页岩相内部发育大规模由有机质、矿物纹层和薄层控制的孔—缝网结构,为页岩油提供大量的有效储集空间,具有高可动油含量特征;块状和钙质页岩相生烃潜力较差且储层结构相对致密,储集性能较差,具有低可动油含量特征。该结果为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歧北次凹沙三段页岩油勘探选区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页岩岩相 含油性 沙三上亚段 歧北次凹 歧口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浅谈建盏的艺术魅力与釉面特征
12
作者 曾旭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2期85-86,共2页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审美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当下建窑建盏受到现代多元化艺术文化的影响与冲击,创作风格的差异丰富了建窑建盏作品的表现方式,也使人们对其产生了重视。北宋时期昌盛,至元代烧制数量锐减,从此...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审美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当下建窑建盏受到现代多元化艺术文化的影响与冲击,创作风格的差异丰富了建窑建盏作品的表现方式,也使人们对其产生了重视。北宋时期昌盛,至元代烧制数量锐减,从此沉寂几百年,至20世纪80年代时才有所恢复,建窑建盏烧制之奥秘又一次在尘封已久的历史长河中浮出水面。恢复后历经四十余年的发展,建盏的烧制技艺也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与流程,产业发展更加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现如今,建窑建盏在烧制技法上更多的是追求传统的烧制技法,同时汲取现代审美理念,艺术效果多表现为清雅高洁,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形式更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时代设计感和人文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 魅力 釉面
下载PDF
大健康背景下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康养人才培训教材开发探索
13
作者 黄勇 刘吉义 +2 位作者 曾旭 杨龙 吴双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21期58-61,共4页
中医药、壮瑶医药在养生保健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中医药壮瑶医药康养人才缺乏和专业技术标准不统一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对中医药壮瑶医药康养人才培训教材的开发背景、开发策略以及教材内容编写等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职业技能培训... 中医药、壮瑶医药在养生保健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中医药壮瑶医药康养人才缺乏和专业技术标准不统一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对中医药壮瑶医药康养人才培训教材的开发背景、开发策略以及教材内容编写等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壮瑶医药 康养人才 职业培训 教材
下载PDF
科技成果转化共性问题及央企直属研究院解决对策建议
14
作者 王德建 闫刚 +3 位作者 曾旭 靳昕 潘珑琦 乔金安 《江苏科技信息》 2023年第34期45-47,共3页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一种载体和形式。围绕科技成果转化这一主题,文章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应进一步深化对科技成果转化含义的理解,根除障碍和影响,造就良好政策条件和运行环境,以激发广大科研...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一种载体和形式。围绕科技成果转化这一主题,文章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应进一步深化对科技成果转化含义的理解,根除障碍和影响,造就良好政策条件和运行环境,以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科技成果转化的不懈动力,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成果转化 科技政策 央企
下载PDF
绿塘整体浇筑堆石混凝土拱坝施工期温度仿真研究
15
作者 何涛洪 徐小蓉 +3 位作者 雷峥琦 成克雄 曾旭 金峰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1,共11页
【目的】绿塘大坝是一座不分横缝、整体浇筑的堆石混凝土拱坝,旨在解决坝体分缝过多而带来的施工干扰大、速度慢以及堆石率低等问题。为深入探究这种新拱坝型式的温度场分布特征与应力变化规律,得到堆石混凝土坝体不分缝或少分缝的理论... 【目的】绿塘大坝是一座不分横缝、整体浇筑的堆石混凝土拱坝,旨在解决坝体分缝过多而带来的施工干扰大、速度慢以及堆石率低等问题。为深入探究这种新拱坝型式的温度场分布特征与应力变化规律,得到堆石混凝土坝体不分缝或少分缝的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实测资料开展有限元温度仿真计算,考虑上游防渗层及预制混凝土块模板、混凝土水化反应及弹性模量增长、徐变等,采用结构多场仿真与非线性分析软件SAPTIS模拟整体浇筑拱坝的分层拱圈浇筑全过程,并分析坝体温度场与应力分布规律。【结果】结果显示:绿塘大坝施工期的混凝土水化温升较低,约3~10℃,部分高温月份浇筑的混凝土温升后能达到38.6℃;施工期拱向拉应力普遍小于0.8 MPa,仅上游自密实混凝土防渗层的局部应力达到1.5 MPa,预制混凝土块模板起到辅助吸热和力学约束作用;横缝对拱坝上游面的应力改善较为明显。【结论】结果表明,堆石混凝土拱坝采用不分横缝、全断面整体上升浇筑的型式是可行的,但建议上游防渗层设置短缝和高温季节采取合适的温控措施,该坝型对促进快速筑坝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混凝土拱坝 整体浇筑 温度仿真 横缝 变形
下载PDF
广西明山——那林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16
作者 唐一昂 肖红 +3 位作者 袁文泽 于哲彬 闫常魁 曾旭 《矿产勘查》 2024年第2期223-233,共11页
明山—那林金矿床位于广西凌云县与凤山县交界处,是桂西北一处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中三叠统百逢组二段,北西西向断裂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矿石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和毒砂为主,金多以包裹金形式赋存于硫化物中。研究区内已开展... 明山—那林金矿床位于广西凌云县与凤山县交界处,是桂西北一处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中三叠统百逢组二段,北西西向断裂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矿石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和毒砂为主,金多以包裹金形式赋存于硫化物中。研究区内已开展过各类地质研究工作,但对矿床解剖尚不够深入,制约了后续找矿工作的开展。为探讨明山金矿后续找矿方向,本文系统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对其控矿构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床主控矿断裂F2具有先挤压后拉张的特征,矿体形成于F2由挤压向拉张转换的阶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推断矿床形成于右江盆地由碰撞挤压到碰撞后伸展的构造转换期——晚三叠世,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但印支末期的岩浆活动可能为成矿流体运移提供了热源。通过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矿体的矿化富集规律、成矿物质及成矿动力来源,对研究区后续找矿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山—那林金矿床 卡林型金矿床 成矿时代 成矿物质来源 找矿方向
下载PDF
周期介质加载大轨道回旋行波管研究
17
作者 杨锦涛 王峨锋 +5 位作者 雷朝军 赵其祥 雷子涵 高东硕 曾旭 冯进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60,共6页
通过耦合系数、模式竞争和起振条件分析谐波状态下采用大回旋电子注周期性介质加载结构的注波互作用特点,并通过理论分析和PIC粒子模拟,优化设计出一支Ka波段大回旋电子注回旋行波管。该回旋行波管处于二次谐波工作状态,互作用结构采用... 通过耦合系数、模式竞争和起振条件分析谐波状态下采用大回旋电子注周期性介质加载结构的注波互作用特点,并通过理论分析和PIC粒子模拟,优化设计出一支Ka波段大回旋电子注回旋行波管。该回旋行波管处于二次谐波工作状态,互作用结构采用周期性介质加载结构,结构简单,工艺成熟。仿真结果表明,在电子注为75 kV、电流为9 A、磁场强度仅为0.51 T的工作条件下,所设计的回旋行波管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156 kW,3 dB带宽为4.4 GHz,最大增益为47.18 dB,磁场用常规电磁线圈磁体产生即可达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 大回旋电子注 KA波段 二次谐波 周期性介质加载 高频结构 竞争模式
下载PDF
170 GHz兆瓦级回旋管TE_(25,10)准光模式变换器设计
18
作者 陈璞 曾旭 +2 位作者 张亦弛 高东硕 冯进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0-355,共6页
为满足聚变用170 GHz回旋管高功率输出和高效率传输的要求,需将高阶工作模式TE_(25,10)转换为高斯波束;针对这一技术需求,完成了170 GHz、TE_(25,10)模式高效准光模式变换器的设计,准光模式变换器由辐射器和镜面系统组成。基于几何光学... 为满足聚变用170 GHz回旋管高功率输出和高效率传输的要求,需将高阶工作模式TE_(25,10)转换为高斯波束;针对这一技术需求,完成了170 GHz、TE_(25,10)模式高效准光模式变换器的设计,准光模式变换器由辐射器和镜面系统组成。基于几何光学和耦合波理论,完成了Denisov型辐射器相关设计;基于矢量衍射定理和相位校正算法,设计了由一个抛物面镜面、一个准椭圆镜面及一个相位校正镜面组成的镜面系统;使用Surf3D软件对辐射器进行了优化和计算,使用三维全波仿真软件FEKO对镜面系统进行了优化和计算,主要对辐射器微扰幅值、位置分布及相位差进行了优化。所设计准光模式变换器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约为95.2%,波束在输出窗处的标量高斯含量约为97.6%,矢量高斯含量约为91.8%,达到了回旋管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模式变换器 准光 Denisov型辐射器 170 GHz
下载PDF
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全过程温度监测分析
19
作者 娄诗建 成克雄 +1 位作者 张文胜 曾旭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1期90-100,共11页
为充分发挥堆石混凝土重力坝低水泥用量、施工干扰小等优势,并验证其可行性,依托贵州省石坝河水库堆石混凝土重力坝,通过加大横缝间距、大仓面浇筑施工,基于工程设计资料、施工工艺及全过程温度监测成果,对大坝筑坝材料热力学性能进行... 为充分发挥堆石混凝土重力坝低水泥用量、施工干扰小等优势,并验证其可行性,依托贵州省石坝河水库堆石混凝土重力坝,通过加大横缝间距、大仓面浇筑施工,基于工程设计资料、施工工艺及全过程温度监测成果,对大坝筑坝材料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大坝施工期工作性态仿真计算,并评估大坝结构整体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初期蓄水运行情况反馈及安全监测,大坝防渗、整体安全可以得到保障,表明堆石混凝土大仓面浇筑方式是可行的。堆石混凝土大仓面整体浇筑方式,对减小施工干扰、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水化热温升等有利,同时经济效益显著,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混凝土 分缝 大仓面浇筑 温度监测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堆石混凝土拱坝整体浇筑质量检测分析
20
作者 罗键 张全意 +1 位作者 曾旭 徐小蓉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1期101-109,共9页
为了评价堆石混凝土拱坝整体浇筑质量,结合已建成的5座(其中蓄水4座)整体浇筑堆石混凝土拱坝,从高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堆石混凝土施工工艺、坝体质量检测及试验、大坝建成后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项试验指标均满足... 为了评价堆石混凝土拱坝整体浇筑质量,结合已建成的5座(其中蓄水4座)整体浇筑堆石混凝土拱坝,从高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堆石混凝土施工工艺、坝体质量检测及试验、大坝建成后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项试验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坝体浇筑质量总体较好,同时各工程均未发现裂缝等异常情况,大坝运行正常。堆石混凝土拱坝采用整体浇筑,不仅充分发挥了新型筑坝材料的优势、同时也减少了坝体分缝带来的施工干扰,提升了大坝浇筑速度,验证了整体浇筑施工设计是可行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混凝土拱坝 整体浇筑 质量检测与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