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葫芦素B诱导细胞铁死亡抑制肝癌Huh-7细胞增殖的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洪婷 王依蕾 +1 位作者 曾海荣 袁易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8-645,共8页
目的 研究葫芦素B(cucurbitacin B,Cu B)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Cu B对Huh-7细胞的存活率;葫芦素B(0.5、1、2μmol·L^(-1))作用于Huh-7细胞24 h, 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DCFH-DA,C11-BODIP... 目的 研究葫芦素B(cucurbitacin B,Cu B)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Cu B对Huh-7细胞的存活率;葫芦素B(0.5、1、2μmol·L^(-1))作用于Huh-7细胞24 h, 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DCFH-DA,C11-BODIPY和FeRhonox-1荧光探针分别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和细胞内Fe^(2+)浓度;谷胱甘肽(GSH)试剂盒和丙二醛(MDA)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内GSH和MDA水平;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SLC7A11、GPX4、SLC40A1、Transferrin、Nrf2、HO-1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情况;免疫共沉淀法检测GPX4蛋白的泛素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随Cu B药物浓度增大,Huh-7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其IC50为0.96μmol·L^(-1);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Cu B干预后,EdU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细胞内活性氧、脂质过氧化水平和Fe^(2+)浓度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5);同时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明显增多(P<0.05),而细胞内GSH水平明显下降(P<0.05);此外,不同剂量Cu B干预后,GPX4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且Nrf2和HO-1的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免疫共沉淀分析显示,Cu B促进了GPX4的泛素化和降解。结论 Cu B可能通过促进GPX4泛素化和降解诱导细胞铁死亡抑制肝癌细胞Huh-7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素B 肝癌 铁死亡 GPX4 泛素化 增殖
下载PDF
紫花地丁止痒复方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曾海荣 赵振 +3 位作者 梁美云 姚雅绮 王冰 张伟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优化紫花地丁止痒复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HPLC法测定秦皮乙素含有量,以秦皮乙素转移率和干膏得率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最优工艺为浸泡30 min,加入10... 目的优化紫花地丁止痒复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HPLC法测定秦皮乙素含有量,以秦皮乙素转移率和干膏得率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最优工艺为浸泡30 min,加入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 h,秦皮乙素含有量为5.90 mg/g,转移率为58.60%。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操作简单,样品质量稳定,对紫花地丁止痒复方质量控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地丁止痒复方 提取工艺 秦皮乙素 正交试验 HPLC法
下载PDF
紫花地丁复方止痒凝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优选
3
作者 赵振 曾海荣 +3 位作者 梁美云 姚雅绮 王冰 张伟荣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652-1655,共4页
目的:考察紫花地丁复方止痒凝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考察凝胶基质种类、甘油用量、氢氧化钠用量3个因素对凝胶剂质量的影响,以凝胶剂的成型性、酸碱度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采用HPLC法对复方止痒凝胶制剂的... 目的:考察紫花地丁复方止痒凝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考察凝胶基质种类、甘油用量、氢氧化钠用量3个因素对凝胶剂质量的影响,以凝胶剂的成型性、酸碱度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采用HPLC法对复方止痒凝胶制剂的君药紫花地丁的主要成分秦皮乙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紫花地丁复方止痒凝胶的最佳处方包括:中药复方止痒浓缩液53.9g、卡波姆940 1.80g、蒸馏水35.9g、无水乙醇5.00g、氮酮1.50g、甘油5.40g、氢氧化钠0.432g,复方止痒凝胶中秦皮乙素平均含量为457.2μg·mL-1。结论:经验证试验,证明所优选的复方止痒凝胶剂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好、质量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地丁复方止痒凝胶 正交试验 处方优选 秦皮乙素
下载PDF
外周血NK细胞、CD8^(+)T淋巴细胞水平预测早期卵巢癌患者腹腔镜术后淋巴结转移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曾海荣 黄丹 +1 位作者 张建军 华海琴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4期1684-1688,共5页
目的观察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CD8^(+)T淋巴细胞在早期卵巢癌(OC)患者中的水平,并分析二者预测早期OC患者腹腔镜术后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完成腹腔镜手术后3年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40例早期O... 目的观察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CD8^(+)T淋巴细胞在早期卵巢癌(OC)患者中的水平,并分析二者预测早期OC患者腹腔镜术后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完成腹腔镜手术后3年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40例早期OC患者病历资料,设为转移组;另收集同期该院收治完成手术后3年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40例早期OC患者资料,设为未转移组;均获得3年随访结果,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3月,查阅资料,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重点比较入院时外周血NK细胞、CD8^(+)T淋巴细胞水平,并分析二者预测早期OC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转移组患者入院时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水平高于未转移组,外周血NK细胞水平低于未转移组(P<0.05);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时HE4、CD8^(+)T淋巴细胞高水平、NK细胞低水平均可能与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入院时NK细胞、CD8^(+)T淋巴细胞单独及联合预测早期OC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均>0.80,有一定预测价值;相关性检验,外周血NK细胞、CD8^(+)T淋巴细胞水平之间呈负相关(r=-0.446,P<0.001)。结论外周血NK细胞低水平、CD8^(+)T淋巴细胞高水平对预测早期OC患者腹腔镜术后淋巴结转移风险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卵巢癌 自然杀伤细胞 CD8^(+)T淋巴细胞 腹腔镜手术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地塞米松降低紫杉醇对肺癌细胞化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高雅茹 王玮 +4 位作者 袁夏 贾婷婷 张蝶 袁易 曾海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2-387,共6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降低紫杉醇对肺癌细胞的化疗作用。方法 MTT法考察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以及地塞米松(10μmol·L^(-1))与不同浓度的紫杉醇联用,对肺癌细胞A549、Calu-1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降低紫杉醇对肺癌细胞的化疗作用。方法 MTT法考察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以及地塞米松(10μmol·L^(-1))与不同浓度的紫杉醇联用,对肺癌细胞A549、Calu-1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地塞米松对糖皮质激素受体(GR)、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蛋白1(MRP-1)表达的影响;裸鼠移植瘤实验考察地塞米松降低紫杉醇对肺癌细胞的化疗作用。结果与紫杉醇单独作用相比,地塞米松(10μmol·L^(-1))联合紫杉醇降低了紫杉醇对肺癌细胞A549、Calu-1的敏感性,使IC_(50)明显提高(A549细胞:IC_(50)由0.58μmol·L^(-1)提高到1.35μmol·L^(-1);Calu-1细胞:IC_(50)由1.10μmol·L^(-1)提高到2.10μmol·L^(-1));地塞米松使GR蛋白表达增高,同时使P-gP、MRP-1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地塞米松联合紫杉醇明显降低紫杉醇对裸鼠移植瘤的抑瘤效果。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紫杉醇可能使肺癌细胞产生耐药性,降低紫杉醇的化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紫杉醇 联合用药 肺癌 化疗 多药耐药 糖皮质激素受体 P-糖蛋白
下载PDF
紫花地丁止痒复方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蝶 王玮 +4 位作者 贾婷婷 袁夏 高雅茹 袁易 曾海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4-430,共7页
目的考察紫花地丁止痒复方(Viola yedoensis makino antiitching compound,VYAC)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及机制。方法CCK-8检测VYAC对RBL-2H3细胞的毒性;C48/80诱导RBL-2H3细胞发生脱颗粒,台盼蓝染色、β-氨基己糖胺酶释放、组胺释... 目的考察紫花地丁止痒复方(Viola yedoensis makino antiitching compound,VYAC)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及机制。方法CCK-8检测VYAC对RBL-2H3细胞的毒性;C48/80诱导RBL-2H3细胞发生脱颗粒,台盼蓝染色、β-氨基己糖胺酶释放、组胺释放、细胞内Ca2+浓度,评价VYAC对C48/80诱导的RBL-2H3细胞脱颗粒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Syk、p-Syk、PI3K、Akt、p-Akt)的表达。结果100 mg·L^-1的C48/80能够明显刺激RBL-2H3细胞发生脱颗粒,脱颗粒率达74%(P<0.05);VYAC呈剂量依赖性抑制β-氨基己糖胺酶和组胺的释放(P<0.05),且剂量在800 mg·L^-1以下时不影响RBL-2H3细胞存活;VYAC能够明显减弱细胞内荧光强度,降低细胞内Ca2+浓度;VYAC(25、100 mg·L^-1)明显抑制PI3K蛋白表达、抑制Syk、Akt蛋白的磷酸化(P<0.05)。结论VYAC能够抑制过敏性皮炎中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Ca2+内流,其机制可能是抑制Syk/PI3K/Akt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地丁止痒复方 过敏性皮炎 肥大细胞 脱颗粒 组胺 β-氨基己糖胺酶 细胞内钙离子
下载PDF
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 被引量:5
7
作者 曾海荣 《财会学习》 2009年第9期31-33,共3页
2008年12月16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与美国会计准则理事会(FASB)就《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发布了新的意见讨论稿,该讨论稿表示将对基本财务报表的结构和列报做重大改动,重新梳理财务报表中的各个构成要素,包括按长期... 2008年12月16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与美国会计准则理事会(FASB)就《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发布了新的意见讨论稿,该讨论稿表示将对基本财务报表的结构和列报做重大改动,重新梳理财务报表中的各个构成要素,包括按长期和短期分别披露的资产负债情况、根据主要业务活动(如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税务活动、非持续性经营活动和所有者权益等)对利润表中的收入、成本、利润和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进行重新分类。该项改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计划在2011年开始实施。我国执行现行的国际会计准则报表列报规定的时间还不足2年,应该说刚刚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将又面临新的重大调整和改变。笔者认为这次新的重大变革,既是资产负债表观理念的进一步强化,又是对过去单纯从出资人要求披露会计信息观念的一种修正,新的列报格式和内容照顾了企业管理者或监管当局对财务报表信息的需求。下面我们从财务报表列报理念的变化、现行财务报表列报与过去列报格式的差异、新推荐的计划在2011年实行的财务报表列报格式和内容的差异三个角度,就有关情况进行简单讨论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财务报表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列报 发展趋势 美国会计准则 资产负债表观 现金流量表 财务报表信息
下载PDF
Hedgehog信号通路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高雅茹 王玮 +4 位作者 袁夏 曾海荣 贾婷婷 张蝶 袁易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194,共3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作为乳腺癌的重要临床亚型之一,由于缺少相应的治疗方法,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表明Hedgehog信号通路...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作为乳腺癌的重要临床亚型之一,由于缺少相应的治疗方法,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表明Hedgehog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尤其是TNBC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针对Hedgehog信号通路在TNB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ER PR HER-2 HEDGEHOG通路 靶向治疗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广藿香醇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抑制人胃癌细胞HGC-27的侵袭和转移 被引量:8
9
作者 闵琼 曾海荣 +1 位作者 陆翠燕 张夏炎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20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考察广藿香醇对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人胃癌细胞株HGC-27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广藿香醇体外培养HGC-27细胞株,用MTT法考察广藿香醇对HGC-27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 目的:考察广藿香醇对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人胃癌细胞株HGC-27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广藿香醇体外培养HGC-27细胞株,用MTT法考察广藿香醇对HGC-27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考察广藿香醇对HGC-27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考察广藿香醇对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表达的影响。结果:广藿香醇能够抑制HGC-27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4和48 h的IC50分别为38.9和18.9μmol/L。20和40μmol/L广藿香醇能够显著抑制划痕愈合面积,减少HGC-27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P<0.05)。20和40μmol/L广藿香醇干预48 h,显著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N-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蛋白表达(P<0.05)。结论:广藿香醇可能通过抑制人胃癌细胞HGC-27的EMT而抑制其侵袭、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醇 人胃癌细胞 上皮间质转变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白花丹素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袁永贵 张夏炎 +2 位作者 朱晓俊 乐佳敏 曾海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观察白花丹素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白花丹素作用于乳腺癌MCF-7和BT549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 目的观察白花丹素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白花丹素作用于乳腺癌MCF-7和BT549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LC3B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Bax、Bcl-2、LC3B、AMPK和p-AMPK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白花丹素可抑制乳腺癌MCF-7和BT549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克隆形成,其IC50分别为15.9μmol/L和13.51μmol/L;16、32μmol/L白花丹素处理后,MCF-7细胞MMP降低,ROS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LC3BⅡ、p-AMPK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使用AMPK抑制剂(10μmol/L Dorsomorphin)或自噬抑制剂(5 mmol/L 3-MA)与白花丹素(32μmol/L)同时处理MCF-7细胞后,LC3BⅡ、p-AMPK蛋白表达较单独使用白花丹素(32μmol/L)时降低(P<0.01,P<0.05);使用溶酶体抑制剂(10μmol/L氯喹)与白花丹素(32μmol/L)同时处理MCF-7细胞后,LC3BⅡ、p-AMPK蛋白表达较单独使用白花丹素(32μmol/L)时升高(P<0.01)。结论白花丹素可能通过激活AMPK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自噬,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素 乳腺癌 线粒体 凋亡 自噬 细胞
下载PDF
槲皮素对缺氧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干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殷雪琴 张夏炎 +2 位作者 高雅茹 王玮 曾海荣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11期1809-1813,共5页
目的考察槲皮素对缺氧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干性的影响。方法缺氧诱导剂CoCl2体外培养BT549和MDA-MB-231细胞模拟缺氧微环境体系,CCK-8、平板克隆、肿瘤球形成及Western Blot实验考察槲皮素对缺氧微环境细胞的增殖及肿瘤细胞干性的影... 目的考察槲皮素对缺氧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干性的影响。方法缺氧诱导剂CoCl2体外培养BT549和MDA-MB-231细胞模拟缺氧微环境体系,CCK-8、平板克隆、肿瘤球形成及Western Blot实验考察槲皮素对缺氧微环境细胞的增殖及肿瘤细胞干性的影响。结果缺氧微环境能促进细胞增殖,槲皮素能一定程度抑制细胞增殖(P <0.05);相较于常氧的克隆形成率(31.93±6.25)%,缺氧微环境的克隆形成率(71.93±12.96)%显著升高,而槲皮素(10、20μmol·L^-1)能够抑制克隆的形成(P<0.01);缺氧微环境肿瘤球形成数目比常氧条件显著升高(P <0.01),槲皮素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球的形成;与常氧对照组相比,缺氧微环境显著升高肿瘤干性相关蛋白(CD44、CD133、Nanog、Sox-2)的表达(P <0.05),槲皮素能够显著降低肿瘤干性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槲皮素能够抑制缺氧微环境中细胞的增殖,降低肿瘤细胞的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缺氧 微环境 乳腺癌 干性
原文传递
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12
作者 曾海荣 叶盛 陈德宗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3期76-77,共2页
目的研究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疑似肺栓塞患者45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22例与研究组23例。对照组采用16层螺旋CT检测,研究组采用64层螺旋CT检测。比较两组患... 目的研究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疑似肺栓塞患者45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22例与研究组23例。对照组采用16层螺旋CT检测,研究组采用64层螺旋CT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的准确率及各动脉的检出情况。结果采用64层和16层螺旋CT对叶动脉和段肺动脉栓塞患者诊断率无明显差异。但在亚段动脉上研究组43.48%明显高于对照组27.27%,主肺动脉56.52%与其他分支动脉69.57%上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7.27%、30.43%,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怀疑肺栓塞的患者实施64层螺旋CT检测,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可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首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多层 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紫花地丁复方中秦皮乙素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13
作者 梁美云 赵振 +3 位作者 曾海荣 姚雅绮 王冰 张伟荣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511-1514,共4页
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纯化紫花地丁复方中秦皮乙素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测定秦皮乙素含量,以静态和动态吸附-洗脱试验筛选大孔树脂型号,选择上样液质量浓度、径高比和吸附时间为因素,通过L9(34)正交实验筛选大孔树脂纯化工艺... 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纯化紫花地丁复方中秦皮乙素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测定秦皮乙素含量,以静态和动态吸附-洗脱试验筛选大孔树脂型号,选择上样液质量浓度、径高比和吸附时间为因素,通过L9(34)正交实验筛选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结果:选择吸附和洗脱性能最好的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优选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树脂径高比1∶3,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5g·mL-1,上样液为10mL,吸附时间为4h,以6BV的水洗除杂,以4BV的70%乙醇洗脱树脂柱。结论: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秦皮乙素具有良好的纯化效果,该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地丁 秦皮乙素 大孔吸附树脂 正交试验设计
下载PDF
宁都县山洪地质灾害防治雨量监测站网规划概述
14
作者 李进 曾海荣 《科技风》 2013年第18期166-167,共2页
作者通过分析宁都县山洪灾害特点和成因特性,介绍了宁都县中小流域划分和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划分方法,提出了山洪地质灾害雨量监测站建设基本原则,对宁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雨量监测站进行了具体规划,为宁都县山洪地质灾害雨量监测站布设... 作者通过分析宁都县山洪灾害特点和成因特性,介绍了宁都县中小流域划分和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划分方法,提出了山洪地质灾害雨量监测站建设基本原则,对宁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雨量监测站进行了具体规划,为宁都县山洪地质灾害雨量监测站布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 雨量监测站 规划
下载PDF
鸦胆子苦醇通过Nrf2/HO-1通路诱导细胞铁死亡抑制胃癌细胞HGC-27增殖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薇 曾海荣 乐佳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87,共7页
目的:观察鸦胆子苦醇对人胃癌HGC-2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法(CCK-8)检测不同浓度鸦胆子苦醇对HGC-27细胞增殖的影响;鸦胆子苦醇(7.5、15、30μmol·L^(-1))作用于HGC-27细胞24 h,分析细胞克隆... 目的:观察鸦胆子苦醇对人胃癌HGC-2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法(CCK-8)检测不同浓度鸦胆子苦醇对HGC-27细胞增殖的影响;鸦胆子苦醇(7.5、15、30μmol·L^(-1))作用于HGC-27细胞24 h,分析细胞克隆形成情况;活性氧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脂质过氧化荧光探针(C11-BODIPY)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40成员1(SLC40A1)、转铁蛋白(TRF)、核因子E_(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随鸦胆子苦醇药物浓度增大,HGC-27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15.34μmol·L^(-1);鸦胆子苦醇组(7.5、15、30μmol·L^(-1))细胞克隆形成明显减少(P<0.05,P<0.01),呈现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鸦胆子苦醇组(7.5、15、30μmol·L^(-1))细胞内ROS,脂质过氧化水平,细胞内铁离子浓度及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泄漏均明显升高(P<0.05,P<0.01),呈现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鸦胆子苦醇组(15、30μmol·L^(-1))SLC7A11、GPX4、SLC40A1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TRF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鸦胆子苦醇组(15、30μmol·L^(-1))Nrf2和HO-1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鸦胆子苦醇可能通过抑制Nrf2/HO-1通路诱导铁死亡抑制HGC-27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苦醇 胃癌 铁死亡 活性氧 脂质过氧化
原文传递
柴胡皂苷A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改变A549/DDP细胞耐药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艺韵 殷亦男 +1 位作者 曾海荣 祁丽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3-88,共6页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A(SSA)逆转人肺癌顺铂(DDP)耐药株A549/DDP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A549和A549/DDP对DDP的耐药性及SSA对A549和A549/DDP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DDP凋亡率和细胞中活性氧(ROS)...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A(SSA)逆转人肺癌顺铂(DDP)耐药株A549/DDP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A549和A549/DDP对DDP的耐药性及SSA对A549和A549/DDP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DDP凋亡率和细胞中活性氧(ROS)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C-myc,B淋巴细胞瘤-2(Bcl-2)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mRNA的表达情况;TopFish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转录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A549/DDP细胞中β-catenin蛋白的变化。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A549/DDP的耐药性是A549的12.82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SA能够抑制A549的细胞活力,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4.9μmol·L^(-1)。SSA抑制A549/DDP细胞的活力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在20μmol·L^(-1)浓度时,对A549/DDP的抑制率<10%,选择20μmol·L^(-1)作为逆转浓度;流式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DDP组A549/DDP的凋亡比例明显升高,细胞内活性氧的累积明显增加(P<0.05),与DDP组比较,SSA+DDP组A549/DDP的凋亡比例明显升高,细胞内活性氧的累积明显增加;与空白组比较,DDP组A549/DDP细胞中C-myc,Bcl-2 mRNA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DDP组比较,SSA+DDP组C-myc,Bcl-2 mRNA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DDP组β-catenin的转录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DDP组比较,SSA+DDP组β-catenin的转录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和DDP组比较,SSA+DDP组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皂苷A可以提高A549/DDP细胞对DDP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A A549/DDP细胞 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
原文传递
麦冬皂苷B促进细胞铁死亡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机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依蕾 洪婷 +1 位作者 曾海荣 袁易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983-1989,共7页
目的:研究麦冬皂苷B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不同浓度麦冬皂苷B处理后A549细胞的存活率;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麦冬皂苷B低、中、高(12,24,48μmol·L^(-1))剂量组干预24 h,分析细胞克... 目的:研究麦冬皂苷B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不同浓度麦冬皂苷B处理后A549细胞的存活率;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麦冬皂苷B低、中、高(12,24,48μmol·L^(-1))剂量组干预24 h,分析细胞克隆形成情况;DCFH-DA、C11-BODIPY、FeRhonox-1荧光探针分别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脂质过氧化水平、Fe^(2+)浓度的荧光强度变化;GSH和MDA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内GSH和MDA水平;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SLC7A11、GPX4、SLC40A1、Transferrin、Nrf2、HO-1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549细胞存活率随麦冬皂苷B药物浓度增大逐渐降低,其IC_(50)为23.7μmol·L^(-1)。麦冬皂苷B低、中、高(12,24,48μmol·L^(-1))剂量组显著细胞克隆形成(P<0.05)。与对照组比较,OP B低、中、高(12,24,48μmol·L^(-1))剂量组显著增强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水平的荧光强度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积累(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OP B中、高(24,48μmol·L^(-1))剂量组显著增强细胞内ROS和亚铁离子的荧光强度(P<0.05),明显降低细胞内GSH含量(P<0.05)。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OP B中、高(24,48μmol·L^(-1))剂量组显著降低GPX4、SLC7A11 mRNA水平(P<0.05),只有OP B高(48μmol·L^(-1))剂量组显著降低SLC40A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OP B低、中、高(12,24,48μmol·L^(-1))剂量组显著降低SLC7A11的蛋白水平(P<0.05),OP B中、高(24,48μmol·L^(-1))剂量组显著降低GPX4、SLC7A11的蛋白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OP B中、高(24,48μmol·L^(-1))剂量组显著降低Nrf2的mRNA水平和Nrf2和HO-1的蛋白水平(P<0.05),而OP B高(48μmol·L^(-1))剂量组显著降低HO-1的mRNA水平(P<0.05)。结论:麦冬皂苷B能够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rf2/HO-1抗氧化通路促进细胞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皂苷B 非小细胞肺癌 铁死亡 增殖 Nrf2/HO-1
原文传递
甘草查尔酮A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袁永贵 张夏炎 +3 位作者 朱晓俊 王玮 曾海荣 乐佳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95-100,共6页
目的:观察甘草查尔酮A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甘草查尔酮A对MDA-MB-23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甘草查尔酮A(10,20,40μmol·L^(-1))作用MDA-MB-231细胞... 目的:观察甘草查尔酮A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甘草查尔酮A对MDA-MB-23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甘草查尔酮A(10,20,40μmol·L^(-1))作用MDA-MB-231细胞24 h,分别用细胞凋亡试剂盒(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荧光探针法(DCFA-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荧光探针(JC-1)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转录激活因子4(ATF4),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p-eIF2α)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随着甘草查尔酮A浓度增大,从甘草查尔酮A 5μmol·L^(-1)开始,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9.05μmol·L^(-1);甘草查尔酮A(10,20,40μmol·L^(-1))组细胞凋亡明显升高(P<0.05),甘草查尔酮A 40μmol·L^(-1)时细胞凋亡率达30.2%(P<0.05);甘草查尔酮A(10,20,40μmol·L^(-1))使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甘草查尔酮A(10,20,40μmol·L^(-1))明显升高细胞内ROS水平(P<0.05),降低线粒体MMP水平(P<0.05),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呈浓度依赖性;甘草查尔酮A(10,20,40μmol·L^(-1))诱导内质网应激,使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ATF4表达明显增多,磷酸化(p)-PERK,p-eIF2α表达明显升高(P<0.05),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甘草查尔酮A可能通过增加细胞内ROS水平,降低MMP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内质网应激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查尔酮A 乳腺癌 活性氧 线粒体膜电位 内质网应激
原文传递
槲皮素联合喜树碱促进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4
19
作者 闵琼 曾海荣 +2 位作者 陆翠燕 张夏炎 兰芬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考察槲皮素联用喜树碱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PC-3细胞,用CCK-8实验、细胞周期检测实验和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实验,考察槲皮素联用喜树碱对PC-3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用Western-Blot实验检测凋... 目的考察槲皮素联用喜树碱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PC-3细胞,用CCK-8实验、细胞周期检测实验和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实验,考察槲皮素联用喜树碱对PC-3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用Western-Blot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ARP1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槲皮素和喜树碱都可以一定程度地抑制PC-3细胞增殖,诱导凋亡作用,其中槲皮素和喜树碱联用效果更优。药物作用48 h后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38.76、2.25、1.88μmol·L^(-1)。细胞周期实验显示,药物联用组细胞周期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单用组(P<0.05);细胞凋亡实验显示,药物联用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单用组(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药物联用组对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更为明显,使Bcl-2蛋白表达下降为47%,分别使Bax、PARP1和Caspase-3依次增加1.17、0.77和0.69倍(P<0.05)。结论槲皮素联合喜树碱能够显著促进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喜树碱 人前列腺癌PC-3细胞 细胞凋亡 药物联用
原文传递
PD-L1/PD-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蝶 高雅茹 +7 位作者 刘丽 袁夏 贾婷婷 王之颖 曾海荣 王旭慧 王玮 袁易 《肿瘤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947-951,共5页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的免疫检查点阻滞疗法在多种实体瘤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三阴性乳腺癌以侵袭力强、预后差、复发风险高为临床特点。由于基因组不稳定和较高的突变率,三阴性乳腺癌的新抗原和免疫原性增加较快,目前缺...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的免疫检查点阻滞疗法在多种实体瘤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三阴性乳腺癌以侵袭力强、预后差、复发风险高为临床特点。由于基因组不稳定和较高的突变率,三阴性乳腺癌的新抗原和免疫原性增加较快,目前缺乏明确的治疗靶点。与其他亚型的乳腺癌相比,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偏高,这也预示着PD-1、PDL1可能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潜在靶点。全文总结三阴性乳腺癌中的PD-1/PD-L1的调控机制和相关抗癌药物的临床研究,以期为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PD-1 PD-L1 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